收藏 分销(赏)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4809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2.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页目录01.背景02.常见皮下注射抗凝剂03.注射工具选择04.适应证和禁忌证知情同意05.06.操作流程和步骤整合实践07.08.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页01背 景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页我国外抗凝剂相关研究报我国外抗凝剂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皮下注射后不良反道显示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大多与技术操作相应发生大多与技术操作相关,但在操作流程和注射关,但在操作流程和注射技术等细节上至今仍存在技术等细节上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很多争议。意在为实现抗凝剂安全意在为实现抗凝剂安

2、全注射注射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化、标准化提提供参考依据。供参考依据。依据我国依据我国国情国情和多年临床和多年临床实践实践,结合检索现有,结合检索现有文件文件及相关及相关 meta meta 分析,组织分析,组织本事域护理教授经过屡次本事域护理教授经过屡次会议研讨,重复修改,制会议研讨,重复修改,制订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订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教授共识理规范教授共识 (以下(以下简称共识)简称共识)临床护理实践中,抗凝剂临床护理实践中,抗凝剂皮下注射易造成注射部位皮下注射易造成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同时伴有局部皮下出血,同时伴有局部疼痛,降低了患者用药依疼痛,降低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从性

3、,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感。作满意度和信任感。背背 景景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4页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高达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发生率高达30%30%,局部皮下出血面积可达局部皮下出血面积可达8cmX10cm8cmX10cm。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5页02常见皮下注射抗凝剂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6页常见皮下注射抗凝剂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7页03注射工具选择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8页u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风险越大。至肌肉层风险越大。u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依据个体射工具需依据个体体型体型

4、、生生理特点理特点和和抗凝剂剂型抗凝剂剂型。u对于对于儿童儿童和和消瘦患者消瘦患者,尽,尽可能选择可能选择短型短型针头,捏皮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风险。03注射工具选择注射工具选择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9页03注射工具选择注射工具选择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0页针帽(橡胶)玻璃针管(中性玻璃)活塞(橡胶)推杆预灌式注射器预灌式注射器注射针完好密封包装系统、完好密封包装系统、高精度微量灌高精度微量灌 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装,剂量准确,应用方便均为带注射针产品,均为带注射针产品,针头长度和外径较普通针头

5、长度和外径较普通 1 mL 1 mL 注射器短小,注射器短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一样预灌式抗凝剂之间针头规格参数差异不一样预灌式抗凝剂之间针头规格参数差异不大。不大。推荐推荐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1页04适应证和禁忌证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2页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TE)包含深静脉血栓形成(包含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和肺血栓栓塞症()和肺血栓栓塞症(PTEPTE)。)。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临床上一致公认是临床上一致公认 VTE VTE 防治基础。防治基础。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3页DVT DVT 伴有伴有 PTE PTE;

6、急性周围型急性周围型DVT DVT 伴有血栓延伸;伴有血栓延伸;中央型和混合型中央型和混合型 DVT DVT;癌症相关血栓形成;癌症相关血栓形成;口服抗凝效果欠佳复发性口服抗凝效果欠佳复发性VTEVTE;肝硬化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硬化伴有门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内脏静脉急性血栓形成。内脏静脉急性血栓形成。VTE 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由抗磷脂综合征、本身免疫病等原因引由抗磷脂综合征、本身免疫病等原因引发重复自然流产等疾病抗凝治疗。发重复自然流产等疾

7、病抗凝治疗。其它治疗领域: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存在存在VTE VTE 中、高危风险卧床患者;中、高危风险卧床患者;高凝状态且物理预防办法无效患者。高凝状态且物理预防办法无效患者。VTE 预防:适应证:适应证:4.1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4页禁忌证: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急性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难以控制高血压;难以控制高血压;活动性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溃活动性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等),或有疡出血、术后活动性出血等),或有出血倾向器官损伤;出血倾向器官损伤;严重肝肾功效不全;严重肝肾功效不全;相对禁忌证:严重凝血功效

8、障碍(与肝素治疗严重凝血功效障碍(与肝素治疗无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除外);无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除外);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伴或不伴意识障碍;肝素或其衍生物过敏;肝素或其衍生物过敏;同时应用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消同时应用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右旋糖酐、噻氯匹啶、皮炎镇痛药、右旋糖酐、噻氯匹啶、皮质类固醇治疗时,有增加出血危险。质类固醇治疗时,有增加出血危险。4.2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5页05知情同意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6页知情同意知情同意05向向患患方方介介绍绍抗抗凝凝治治疗疗,通通知知抗抗凝凝剂剂皮皮下下注注射射适适应应证、

9、禁忌证。证、禁忌证。通通知知患患者者及及家家眷眷抗抗凝凝治治疗疗潜潜在在风风险险、对对策策和和注注意意事事项项,耐耐心心解解答答患患者者及及家家眷眷疑疑问问,缓缓解解其其担担心、焦虑情绪。心、焦虑情绪。充充分分了了解解和和尊尊重重患患方方知知情情选选择择,知知情情同同意意后后签签署署抗抗凝凝治治疗疗知知情情同意书。同意书。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7页注射部位皮肤血管炎、皮肤注射部位皮肤血管炎、皮肤坏死、炎性结节、紫癜或红坏死、炎性结节、紫癜或红斑、水肿或荨麻疹、疼痛等斑、水肿或荨麻疹、疼痛等抗凝治疗潜在风险:风险风险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肌肉骨骼系统异常骨质疏松(见于骨质疏松(见于3 3 个

10、月长个月长久治疗)。久治疗)。其它罕见不良反其它罕见不良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逆性高钾血症等逆性高钾血症等血液系统异常出血、血小板降低症、出血、血小板降低症、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免疫系统异常过敏过敏/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异常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不一样部位出血、注射部位荨麻疹、水肿及疼痛较为常见。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8页06操作流程和步骤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19页6.16.1注射部位注射部位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1 1: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不论单次注射或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不论单次注射或长久注射

11、,抗凝剂注射部位长久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优选腹壁腹壁。腹壁注射部位:腹壁注射部位:a.a.上起自左右肋缘下上起自左右肋缘下 l cm l cm,b.b.下至耻骨联合上下至耻骨联合上 1 cm 1 cm,c.c.左右至脐周左右至脐周 10 cm 10 cm,d.d.避开脐周避开脐周 2 cm 2 cm 以内。以内。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0页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2 2: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对对儿童儿童患者,适宜选择患者,适宜选择臀部臀部或或大腿大腿;对妊娠晚期(妊娠对妊娠晚期(妊娠 28 28 周至临产前周至临产前 48 48 h h)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患者

12、选择腹壁注射时,经 B B 超测定腹超测定腹部部 8 8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长度后,给予左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长度后,给予左右腹部轮换注射。右腹部轮换注射。6.16.1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前上侧腹部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中下侧腹部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1页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相对较轻;注射面积大、药品吸收快、注射面积大、药品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不受运动影响;易被患

13、者接收,便于操作。易被患者接收,便于操作。腹壁皮下组织较厚,与皮下组织较厚,与上臂其它部位相比,上臂其它部位相比,发生肌内注射风险发生肌内注射风险较低较低上臂外侧中 1/3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和神经,和神经,相对大腿其它相对大腿其它部位较为安全部位较为安全大腿前外侧上 1/3过臀裂顶点水平线与过臀裂顶点水平线与过髂嵴最高点垂直平过髂嵴最高点垂直平分线相交而成外上方分线相交而成外上方 1/4 1/4 区域,捏皮较为区域,捏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自我困难,且不便于自我注射患者操作注射患者操作臀部外上侧6.16.1注射部位注射部位不一样注射部

14、位药液吸收速度不一样,依次为不一样注射部位药液吸收速度不一样,依次为腹部腹部 上臂上臂 大腿大腿 臀臀部部。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2页6.2 6.2 注射体位注射体位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3 3:腹壁注射时,腹壁注射时,患者宜取屈膝仰卧位,嘱患者放松腹部。患者宜取屈膝仰卧位,嘱患者放松腹部。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4 4:上臂外侧注射患者宜取平卧位或坐位。上臂外侧注射患者宜取平卧位或坐位。坐位注射时上臂外展坐位注射时上臂外展 90 90(置于椅背),患者肩部放松。(置于椅背),患者肩部放松。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3页不一样注射部位间轮不一样注射部位间轮换换将腹个别为将腹个别为 4 4 个

15、区域,个区域,每侧上臂、大腿、臀部各每侧上臂、大腿、臀部各为为 1 1 个区域,每次注射个区域,每次注射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区域向轮换注射区域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盘式将腹个别为盘式将腹个别为 12 12 个象限,个象限,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位位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作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作十字线,将腹个别成十字线,将腹个别成 4 4 个象限,个象限,逐日交替选择左腹部或右腹部,逐日交替选择左腹部或右腹部,再依据注射时间早晨或下午选择再依

16、据注射时间早晨或下午选择上腹部或下腹部上腹部或下腹部6.3 6.3 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轮换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4页6.3 6.3 注射部位轮换注射部位轮换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5 5: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腹壁定位卡定位。有有规律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防止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地轮换注射部位,防止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 2 次注射点间距次注射点间距 2 cm 2 cm 以上以上,能够显著降低注射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引发出血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能够显著降低注射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引发出血及

17、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5页6.4 6.4 注射前是否排气注射前是否排气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6 6:推荐采取预灌式抗凝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推荐采取预灌式抗凝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排气易致针尖药液残留,有诱发并加重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可能。排气易致针尖药液残留,有诱发并加重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可能。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6页6.5 6.5 注射角度注射角度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7 7:左手拇指、示指相距左手拇指、示指相距 5 56 cm6 cm,提捏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皮肤成一

18、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执笔姿势,姿势,于皱褶最高点于皱褶最高点垂直垂直穿刺进针。穿刺进针。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7页6.5 6.5 注射角度注射角度垂直皱褶注射法:垂直皱褶注射法:优点优点皮下细小血管松弛弯曲,不易受到破坏;皮下细小血管松弛弯曲,不易受到破坏;局部皮下间隙增大,有利于与肌肉层分开,使药品完全进入深层皮下组织,有利局部皮下间隙增大,有利于与肌肉层分开,使药品完全进入深层皮下组织,有利于药品吸收,同时可预防针头刺入肌层引发疼痛和出血;于药品吸收,同时可预防针头刺入肌层引发疼痛和出血;易于把握进针深度,缩短进针行程,降低对腹壁皮下组织损伤;易于把握进针深度,缩短进针行程,降

19、低对腹壁皮下组织损伤;易于固定针头位置,预防针头移位;易于固定针头位置,预防针头移位;组织内外穿刺点在同一垂直线上,按压皮肤表面穿刺点同时能够对深部组织穿刺组织内外穿刺点在同一垂直线上,按压皮肤表面穿刺点同时能够对深部组织穿刺路径起到压迫作用路径起到压迫作用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8页6.6 6.6 注射前是否抽回血注射前是否抽回血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8 8:注射前不抽回血。:注射前不抽回血。皮下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结构疏松,少有毛细血管。皮下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结构疏松,少有毛细血管。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右手垂直进针,极难抽回血,如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

20、右手垂直进针,极难抽回血,如勉强换手操作,轻易造成针尖移位,加重组织损伤勉强换手操作,轻易造成针尖移位,加重组织损伤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29页6.7 6.7 注射速度与拔针注射速度与拔针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9 9:连续匀速注射连续匀速注射 10 s 10 s,注射后停留注射后停留10 s10 s,再快速拔针。,再快速拔针。延长皮下注射连续时间可促进药品吸收,降低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发生,延长皮下注射连续时间可促进药品吸收,降低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发生,但注射速度过慢则增加护理工作量,同时也增加患者疼痛和焦虑。但注射速度过慢则增加护理工作量,同时也增加患者疼痛和焦虑。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

21、第30页6.8 6.8 注射后是否按压注射后是否按压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10 10:拔针后拔针后无需无需按压。按压。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 3 35 min5 min,压迫力度以皮肤下压迫力度以皮肤下陷陷 1 cm 1 cm 为宜为宜。按压不妥易引发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按压不妥易引发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预灌式注射剂预留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在预防针芯药液浪费同时,可防止组织内药液溢出预灌式注射剂预留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在预防针芯药液浪费同时,可防止组织内药液溢出和拔针时残余药液渗透皮下。和拔针时残余药液渗透皮下。有研究报道,

22、按压有研究报道,按压 3 35 min 5 min 能显著降低穿刺部位出血风险。能显著降低穿刺部位出血风险。另有文件报道,长时间(另有文件报道,长时间(10 min10 min)按压后出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护士对过长时间按压)按压后出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护士对过长时间按压难以落实执行,临床上常指导患者或家眷自己按压,然而因为按压力度、时间极难掌握,易难以落实执行,临床上常指导患者或家眷自己按压,然而因为按压力度、时间极难掌握,易造成相反结果。造成相反结果。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1页6.9 6.9 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11 11:注射后注射处注射

23、后注射处禁忌禁忌热敷、理疗。热敷、理疗。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2页07整合实践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3页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携用物至患者床边,查对身份,解释操作流程并取得配合。携用物至患者床边,查对身份,解释操作流程并取得配合。操作前评定操作前评定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注射流程注射流程健康宣传教育健康宣传教育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评定患者身体情况、局部情况,评定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评定患者身体情况、局部情况,评定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护士、患者、环境、用物准备护士、患者、环境、用物准备使用预灌式抗凝剂、使用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合理选择注射部位;使用预灌式抗凝剂、使用腹壁皮下注射定位卡,合

24、理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有效碘含量为消毒:有效碘含量为 0.45%0.45%0.55%0.55%复合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复合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两遍,范围直径螺旋式消毒两遍,范围直径5 cm5 cm,自然待干;,自然待干;保持左手拇、示指相距保持左手拇、示指相距 5 56 cm6 cm,提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凸起,提捏起腹壁皮肤使之形成一凸起皱褶;皱褶;于皱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毋需抽回血;于皱褶最高点快速垂直进针,毋需抽回血;迟缓匀速推注药液迟缓匀速推注药液 10 s 10 s,药液推注完成针头停留,药液推注完成针头停留 10 s 10 s,快速拔针,快速拔针后不按压;后不按压

25、;操作前、中、后认真查对身份和药品信息,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皮操作前、中、后认真查对身份和药品信息,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皮下注射后健康宣传教育;下注射后健康宣传教育;终末处理、洗手、统计、署名。终末处理、洗手、统计、署名。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4页健康宣传健康宣传教育教育注意事注意事项项注射前检验玻璃针管乳头有没有裂纹,取出注射前检验玻璃针管乳头有没有裂纹,取出过程中防止方法不妥造成针头弯曲。过程中防止方法不妥造成针头弯曲。若预灌式若预灌式注射剂为注射剂为 2 2 只装,分离时禁止用力掰扯。只装,分离时禁止用力掰扯。选择适当注射部位和体位,避开硬结和瘢痕。选择适当注射部位和体位,避开硬结和

26、瘢痕。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注射全程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注射全程保持皮肤保持皮肤皱褶高度不变皱褶高度不变。皮下注射深度应依据患者个体差异、皮下脂皮下注射深度应依据患者个体差异、皮下脂肪厚度决定,如发觉针头弯曲,应马上拔针。肪厚度决定,如发觉针头弯曲,应马上拔针。患者腹部系皮带、裤带处不予注射。患者腹部系皮带、裤带处不予注射。嘱患者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嘱患者注射过程中勿突然更换体位。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部位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以免引发毛细血管破裂注射处按揉,以免引发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出血。皮带、裤带防止束缚过紧。皮带、裤带防止束缚过紧。指导患者发觉以下情况要及

27、时通知指导患者发觉以下情况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腹痛,牙龈、眼睑球结膜、呼吸腹痛,牙龈、眼睑球结膜、呼吸道、消化道出现道、消化道出现出血出血症状;腹壁注射症状;腹壁注射部位出现部位出现硬结、瘀斑、疼痛硬结、瘀斑、疼痛;局部或;局部或全身有全身有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5页08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6页8.1 8.1 皮下出血皮下出血原因:原因:因因抗凝剂本身抗凝剂本身含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作用;含有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作用;注射时针头未垂直于皮肤而是注射时针头未垂直于皮肤而是成角度刺入成角度刺入;腹壁皮下组织薄成人或儿童,进针

28、过深腹壁皮下组织薄成人或儿童,进针过深刺入肌层刺入肌层。临床表现为:临床表现为:a.a.瘀点(瘀点(2 mm2 mm)b.b.紫癜(紫癜(3 35 mm5 mm)c.c.瘀斑(瘀斑(5mm5mm)d.d.血肿(深部出血伴或不伴有皮肤隆起)血肿(深部出血伴或不伴有皮肤隆起)处理对策:处理对策:记号笔标识皮下出血范围,严密观察并统计。记号笔标识皮下出血范围,严密观察并统计。利用治疗皮下瘀斑药品。利用治疗皮下瘀斑药品。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7页8.2 8.2 疼痛疼痛原因:原因:如本身基础疾病、如本身基础疾病、注射周围环境、注射部位、针头型号、针头注射周围环境、注射部位、针头型号、针头/药液

29、与皮肤间温度差、消毒液药液与皮肤间温度差、消毒液刺激、进针角度、进针时呼吸时相、注射剂量以及注射时间等,均可引发疼痛或影响疼痛程度。刺激、进针角度、进针时呼吸时相、注射剂量以及注射时间等,均可引发疼痛或影响疼痛程度。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有过注射经历患儿,注射疼痛感和针头尖锐个别带来视觉感均会使其产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有过注射经历患儿,注射疼痛感和针头尖锐个别带来视觉感均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陪同家长人数多也会增加患儿恐惧感。生抵触情绪,陪同家长人数多也会增加患儿恐惧感。处理对策:处理对策:非预灌式注射剂注射时,宜选择长度非预灌式注射剂注射时,宜选择长度最短最短、外径、外径最小最小针头;针头;注射

30、时注射时避开避开毛囊根部;毛囊根部;复合碘棉签消毒并复合碘棉签消毒并完全待干完全待干后再注射;后再注射;针头距离皮肤针头距离皮肤高度适中高度适中,以腕部力量穿刺,以腕部力量穿刺,进针轻、进针轻、稳、准;稳、准;注射全程患者感觉注射部位锐痛猛烈或连续疼痛时,注射全程患者感觉注射部位锐痛猛烈或连续疼痛时,应检验和评价注射方法是否得当;应检验和评价注射方法是否得当;儿童患者应限制儿童患者应限制 1 12 2 名家长陪同,名家长陪同,指导家长注射过程中配合引导患儿注意力转移。指导家长注射过程中配合引导患儿注意力转移。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8页8.3 8.3 渗(漏)液渗(漏)液原因:原因:针尖

31、漏液:预灌式注射剂针尖漏液:预灌式注射剂不排气不排气较少会发生针尖滴液,排气易造成注射前针尖药液较少会发生针尖滴液,排气易造成注射前针尖药液残留和滴漏;残留和滴漏;皮肤渗液:药液自穿刺处针眼溢出于皮肤表面,与针尖刺入注射部位过浅、注射后皮肤渗液:药液自穿刺处针眼溢出于皮肤表面,与针尖刺入注射部位过浅、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疏松、局部按摩相关,其中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注射部位皮下组织疏松、局部按摩相关,其中针头停留时间过短针头停留时间过短是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处理对策:处理对策:预灌式注射剂注射前预灌式注射剂注射前不排气不排气,推注前确保空气完全在药液上方,药液推注完成将,推注

32、前确保空气完全在药液上方,药液推注完成将0.1 mL 0.1 mL 空气推入注射器乳头以排出残余药液,针头停留空气推入注射器乳头以排出残余药液,针头停留 10 s 10 s 后快速拔出;后快速拔出;拔针后如发觉皮肤渗液,则需适当压迫,压迫力度以皮肤下陷拔针后如发觉皮肤渗液,则需适当压迫,压迫力度以皮肤下陷 1 cm 1 cm 为宜。为宜。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39页8.4 8.4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原因:原因:过敏源可为肝素类制剂或预灌式注射器中橡胶组件。过敏源可为肝素类制剂或预灌式注射器中橡胶组件。局部过敏症状主要有皮疹,并伴有瘙痒、麻木感。局部过敏症状主要有皮疹,并伴有瘙痒、麻木感。全

33、身性过敏症状较为罕见,低分子肝素全身反应主要为全身性过敏症状较为罕见,低分子肝素全身反应主要为 HIT HIT。处理对策:处理对策:注射前充分评定患者过敏史,存在肝素类药品过敏或注射前充分评定患者过敏史,存在肝素类药品过敏或 HIT HIT 病史者禁用。病史者禁用。注射后发生注射后发生 HIT HIT 患者,可选择阿加曲班等非肝素类抗凝药品,需停用低分子肝素患者,可选择阿加曲班等非肝素类抗凝药品,需停用低分子肝素并选择替换抗凝用药。并选择替换抗凝用药。皮疹瘙痒显著者,可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品;皮疹瘙痒显著者,可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品;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40页8.5 8.5 弯针、

34、断针弯针、断针原因:原因:注射前泡罩包装分离及预灌式注射剂注射前泡罩包装分离及预灌式注射剂拿取方法不妥拿取方法不妥,造成针头弯曲;,造成针头弯曲;注射时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妥体位摆放不妥,局部肌肉张力高;,局部肌肉张力高;注射注射过深过深,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注射过程中患者注射过程中患者扭动身躯扭动身躯。处理对策:处理对策:抚慰患者,抚慰患者,保持原有体位保持原有体位,预防断针向肌肉或深部组织陷入。,预防断针向肌肉或深部组织陷入。防止防止情急之下采取抠、挤等方法,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破溃,加重取针难度和局部组织感染,情急之下采取抠、挤等方法,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破溃,加重

35、取针难度和局部组织感染,甚至造成断端针头游走、移位。甚至造成断端针头游走、移位。断针个别显露于皮肤外,护士可用无菌镊子或蚊钳夹针拔出;断针个别显露于皮肤外,护士可用无菌镊子或蚊钳夹针拔出;断端与皮肤相平,断面可见,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按压断针周围皮肤使之下陷,使断端与皮肤相平,断面可见,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按压断针周围皮肤使之下陷,使断面露出皮肤,右手持无菌镊子拔出;断面露出皮肤,右手持无菌镊子拔出;断端完全没于皮下或肌层,可在断端完全没于皮下或肌层,可在 X X 线定位下,局部切开取出。线定位下,局部切开取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41页感激您观看Thank you for your download to watch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第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