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问题万泉小学 苏占 1. 本节课的产生 在构思这节课前,我们对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情况进行了前测。在87名被测的学生中,只有8人计算出错。出错的题目都集中在32203这道题上。因为我们在本题的题目要求中明确提出,不能使用交换乘数的位置计算。希望通过这道题能对学生算理掌握情况有所反馈。确实,我们也发现在算理上部分学生是有所欠缺的。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找到了方向。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方面做点儿文章。紧接着就是以什么为载体把这个问题解决呢?我们找到了突破口长方形面积模型。希望通过面积模型将横式与横式、横式与竖式、竖式与竖式关联起来。让学生明确形式不同,道理相同。解决理的问题。在初次尝试之后,我
2、们的团队觉得,确实有那么一点儿味道,但是这个味道是不是单薄了一点儿。首先,我们是不是抛弃了大多数,确实有将近10%的孩子在算理上出了问题,可还有90%的孩子呢?其次,四年级的乘法内容,实际是整数乘法的节点,又是后面学习小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脉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除了知识的复习,我们是否应该在复习方法上给予孩子些什么?所以,我们团队再次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同时也查阅了相关书籍。在张丹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中谈到“数的运算和运用运算解决问题是具有天然联系的,因此标准将其整合在一起。于是,数的运算就包括如下主线:运算的意义及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获得运算的结果(包括估算和精确计算);运算律及运算性
3、质;运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就这样,本节课的雏形有了。2. 本节课的主线这节课的第一条主线,即运算包含的4块儿。下面还是回到我们上面谈到的最后一个想法。就是除了知识的复习,我们是否应该在复习方法上给予孩子们些什么?关于这一点,我想不用回答,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定要在复习方法上给予孩子们些什么。在这方面,我们团队得到了教研室梁老师的帮助,建议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基础,给予孩子一种全新的方式复习,这种复习要区别于孩子以往的经历,比如处理易错题,出单元知识小报等,这些方法仅仅停留在知识点层面。如何在知识点这一层面之上为学生做点什么?我们希望给予学生一次重新建构知识的机会。我们团队又重新拿起教材,对
4、教材进行了再一次的梳理。我们发现教材的编写是有特点的。于是,我们有选择的选取了其中极具代表性的4个课例,作为本节课的载体。通过初读,读懂每一课例的内容和方法,再读,发现课例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最终对本质有自己的一点点反思。所以,我们本节课的第二条主线也出现了,即从头到尾对课例的研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读书。其实,我们希望在数学复习课上“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我们只是用一节乘法复习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这也是我们对给予孩子们自主复习方法的一次尝试。尝试的结果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坚信,过程是重要的,这个重要不仅仅是对学生的重要,更是对我们老师重要,它是我们观念改变的开始。就像试讲时,学生在反思运算律时多次提到的,其实它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我想,学生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我们一定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