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 果你有北大,清华,或者中科大的同学,他们会有他们内部流传的资料,都是前辈们的心血,你可以想办法搞到,有了这些资料,满分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很遗憾, 我没有这些资料,我的资料很少,可能是我没有考满分的一个原因。当然我准备得比较仓促,考试的时候犯了一些低级错误,也是我没有考满分的原因。1,你用了些什么复习资料?主 要有三份,一份就是寄的,还有一份是网上下的材料,分了好多类,应该是往年试题的整理,另外就是书籍和网络了,这一方面 主要是做查询用。书籍中有一本南京大学卢德馨编的英文版的大学物理,涵盖了大部分内容。因为我上网非常方便,所以网络在我的复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象中上的大都是一些普通高
2、校甚至是高中的教学网站。(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考的面很广,包括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到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天体物理。 但是它并不要求你全部都会做,一般错在十题以内很可能就能得。2,那本CRACKING GRE PHS SUBJECT呢?你看过吗?觉得和考试内容相差大吗?不知道这是什么,如果说的是,那么难度和内容相差都不大,但 是考的面很广,同一个大方向有很多内容可考。3,你用了多长时间准备考试?在准备之前你的基础如何?刚开始接触SUB感觉如何?确切时间忘 了,我考完开始准备的,大概三个星期吧。我的物理基础应该说一般,考试的这些科目平均分大概的样子,不到。涵盖面广,难度不深。有些知识 需要补一补。4
3、你第一次做题的时候错多少个?我总共就做了一套题,就是。完全没复习,错了吧。另外就是上面说的第二份资料,当做练习做的。5,常识性的考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有多高?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意思,如果是近代物理中的常识性问题,总会有那么几道吧。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简单到不能想象)送分题,就当做常识题,也会有几道。6,我比较了02,05的BULLETIN,在考试内容和范围上有不同,你觉得这些调整对整个考试成绩有影响吗?不清楚。7,考试中会出现的陌生单词吗?需要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额外的训练吗?这个总会有的,不过你把网上能搜到的资料做完,还有前人整理的单词背一背就可以了。8,考试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这个。把
4、考试过程(考前填表,写名字什么的)练习练习或者理顺一下吧。9,170分钟的时间内能做完所有的题吗?可以。不过可能会有不会做的。我当时就有好几道不会做。猜的。至于不会做的题,猜不猜你自己算一算吧,因为猜错要扣分的。看看自己猜对的把握有多大。猜对一题可以抵得上做错四题呢,我是毫不犹豫的猜,可能就是这让我少了几分。10,你当时把练习题做了多少遍?不熟悉的当然要多看几遍,简单又熟悉的随便了。11,2000年以后的考试重题的数量不少,就你个人感觉,重复的数量多吗?频率多高?同学,我只考过一次唉。范围在那,总会有不少东西翻来覆去的。12,你对非PHS专业的考生考PHSICS的SUB有没有什么建议?这个不能
5、说。我没有经验。13,你同意我把以上对话整理后发表在网上吗?内容涉及到你的SUB成绩和你的ID以及以上对话。14,你同意我在以后的回答问题中引用到你的回答吗?比如说,某个板油提问关于如何准备考试或者是考试题目重复频率,我是否可以引用你的原话作为回答呢?。谢谢你的热心。不用,希望与你有益,祝你好运。发信人: chinasww (龙凤龟麟), 信区: AbroadTest 标 题: 写在拿到SUB成绩之后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5年12月26日19:24:4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WWWPOST今天总算拿到了物理SUB成绩,虽然之前已经查过分了,但是还是在拿到正式成绩之后才觉得踏实。虽然最近
6、出了点事,但是我想趁着刚拿到SUB成绩,依然有所想说,有所感悟或者说还想提醒提醒的时候写一点东西。物理SUB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考试,虽然在复习过程中有许多的内容并不是原来上课时的重点,有许多内容并不是每个专业都学的基础课程,但是,这些内容从广度来说,无疑对于一个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必要的。而且,在学完三年的基础课程之后,从头开始对整个物理体系进行一次梳理,使得物理概念,物理图像,物理思维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提高。所以,我个人觉得,SUB考试的复习是有所值的。上面的只是一个个人的体会,希望能帮助后来人对SUB考试有一个概念和态度上的把握。关于SUB的复习资料,我觉得北大的哪些分类题目还是可以的,虽然
7、解答有许多的错误。但是他所列出来的参考书目我并不敢苟同,毕竟不同大学培养出来的人的特点是不同的,在用书上我们也没有必要听从他们的。具体我觉得可以用这些书:力学:复旦(上下两册的小红书)全热学:科大(就用我们的教材就行)还是应该认真看一遍电磁学:北大(赵凯华上下册)全光学:复旦(上下册的小绿书)全,当然,赵凯华的光学也可以,但是较乱原子物理:科大的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高教(周衍柏)每章有总结电动力学:高教(郭硕弘)需要读一遍,不能因为似乎考纲没有列出电动力学而不看量子力学:科学版(张永德)曾谨言热统:高教(汪至诚)一般,针对SUB,内容上甚至不如热学重要实验:对于实验数据有基本分析的即可其他:包
8、括各种零碎的东西和稍微专业点的东西,依照个人的复习进度适当分配时间,例如固体物理(推荐南大在高教刚出的一本胡安写的),天体物理导论,核物理导论等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样的搭配从复习负担,复习广度和复习深度来说都是可以的,其中科大的近代物理学这本书应该好好看一遍,这样可以弥补一部分专业差异导致的不足。为什么我具体说了很多书呢,因为SUB的真题太少,有的也比较老,新题更少,只有对整个科目都过一遍,而且是重点的过一遍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好办法。以前网上有说的物理进展类型的考题,我以为是大大不用在意的,从出发点来说,在上面的书中都有涉及,而且在平时上课听老师说这说那的新进展新方向加上这些书上的解说,
9、基本上可以应付的来。一开始可以用以前列出来的SUB考试指导书籍进行了解,但是主要的精力肯定还是得放在看教材上。上面只是我得一些看法,我也只能说点实用但没有太多争辩得东西,希望大方之家指正。发信人: Remilia (), 信区: EnglishTest标 题: 物理sub备考建议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6年12月04日10:45:41 星期一), 站内信件要不要考 想申物理的人一定要考。几乎所有学校都是required或stronglyrecommended。好的专业GPA+高sub+一定的研究经历就构成不错的硬条件了如果你是physics申ee或mse,可以不考。但很少physics的人
10、不申一个本专业多少分够的问题 目标应该是ranking95%。对物理,标准分要在950以上准备时间的问题 准备一个月,每天2-3小时就绰绰有余了。基础好的人裸考也可上95%用什么书 交大上课用的那些课本就足够了。不要去啃max born的光学这种大部头了,没时间也没必要。往年真题在ftp2都有了。可以看一下流体力学,声学这些基础物理可以找大物的书来看看。因为可能用得少,大都忘掉了。这方面我看得是借来的一本日本人写的普通物理习题集,其实都差不多。考什么 1.对专业各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有清晰的概念。2.一定的估算能力考试范围 四大力学,原子物理,核物理,电路计算,光学,固体物理,声学,半导体物理,流
11、体力学,简单的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常识,实验方法。主要是前面5项,后面几个都考得很简单。实验方法除了数据处理方法,还要看一下迈克耳逊干涉仪,hole效应,磁滞回线那个实验,光电倍增管。真空实验好像也考过. 超导,量子hole效应,粒子加速器等现代物理的东西也都看看。每年都会考几个。复习最好是先做一两套真题,再针对薄弱的部分着重看考试经验 没什么,多数题目还是简单的。时间也绝对够的。模拟考尽量都在2个小时内做完。多用估算等等方法节约时间。有些题就是让你估算的,要仔细算会浪费太多时间。还有就是万一不会算的,就用极限条件猜。比如量子井穿透反射的,很可能不记得公式。临时算怎么也要半小时的应该记住的东西。
12、最好每项整理几张A4。最后一个礼拜就不用翻书了,有时间拿这些出来看看就行1.基本物理常数,像电子质量,质子质量这种当然也算,还有比如核物理常用元素的z,a值,衰变常数等等。各种基本粒子的性质最好全部记住。比如同位旋,轻子数,重子数,奇异数这些。嗯,标准模型之类也要记。否则考到白白丢分2.定理,公式这些自不必说,还应该记住一些方便计算的式子。原子物理里面比较多。公式能多记尽量多记。有时候定性问题你忘了结论还可以用公式硬算的。像轨道自旋相互作用的能量表达这种,最好都强行记住。万一考到,基本很难临时推出来。量子微扰论至少记到能量2阶,波函数1阶。这个自己推也行,但记住总是方便的。不多说了。把历年的题目看一遍对该记什么定理就会有个概念3.定性的结论和图表。比如结合能那个图。考到很多次。还有氢原子各个态的径向波函数分布等等。周期表这种,至少要记住个大概。化学方面还有轨道杂化等等,物性结构和量子力学都有的。4.数量级。基本不可能临场推出来的,要记个数量级。比如磁场多大是塞曼效应,多大是paschen bark效应,各种能级分裂的裂距大小(paschen bark,zeeman,相对论修正,fine structure,hyperfine,stark效应)等等5.偏僻的专业名词。要是选项有不认识的词就太亏了。猜都没法猜6.经典实验。比如弗兰克赫兹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