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3届迎二模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36648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迎二模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届迎二模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013届迎二模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 编印:韩燕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关公文化的“义” ①正式制度的实施会受到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并且,当正式制度发生崩解的时候,非正式规范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其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其中,非正式规范“义”的作用特别值得我们审视和研究。“义”是儒家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道德范畴。“义”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提出来了,历经三千年不衰。西汉董仲舒提出:“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这里用“仁”说明彼此关系宽容;繁体“義”字下有个“我”,可以看做自制、自律,与18世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利他”主张近似。唐中叶后随着茶瓷交易盛行,社会流动性增大,“义”、“谊”混用,凸显了非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宋代多国并立,出现“国家民族”概念,“义”的概念随之扩大,提升为家国担当的“忠义”。历代不断诠释,使“义”的观念贯彻始终,“义”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展,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石之一。 ②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标志性具象”。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以及和它相联系的“义”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孔子、孟子都有理论著述流传至今,但关公没有,他用实际行动阐释“义”。这样,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到处都是关羽的故事和传说,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关帝”的人。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恩若兄弟”,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的关系,是关公崇拜者、信奉者的榜样,并逐步演化为一种从普通百姓到上层官员,包括所有流动人口,如军队、商人等都尊崇备至敬仰效仿的待人接物的态度,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因为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每个人都希望合作者、同路者是个义士——“以仁治人,义治我”,懂得“利他”和自律的人。 ③关公文化还通过宗教和史诗双重途径,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国家地区,至今遗存仍很多。关公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民族崇敬的历史人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从中汲取扬弃后的营养。 (节选自2012年1月2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5.阅读第①段,概括“义”在不同时期的含义。(6分) 汉代:自制自律;利他。唐代:非血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宋代:为家国担当的“忠义”。(每点2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论述层次。(6分) 首先提出关公所代表的“义”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接着指出关公所代表的“义”具有“标志性具象”的特点;最后指出关公所代表的“义”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每点2分) 17.结合全文,说说关公文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6分) ①调节社会关系;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③唤起海内外炎黄子孙集体的记忆;④是各民族和睦安康的历史文化资源。(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莫言 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 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节选自《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首先,从反面提出论题,指出“什么是悲悯”。然后,阐述“什么是大悲悯”。 最后,指出作家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大悲悯。(每点2分,共6分。只答“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套话,没有分析不得分。) 16.请分析第二段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6分) 例证、喻证和对比论证。(1)例证法,以《圣经》、《金瓶梅》为例,阐述大悲悯不应掩盖邪恶与丑陋;(2)喻证法,以“羊羔、小鸟”和“狮子、鳄鱼”来比喻善、恶,从而形象地阐述“大悲悯”的深刻内涵。(3)对比论证法,将《金瓶梅》与《圣经》、佛教进行对比,指出东西方对“悲悯”理解的异同(论证方法至少答出两种,2分;对论证方法作用分析,各2分) 17.“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品?(6分) ①要有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命运感。②要有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③要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④要善于描写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