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液压与气压习题库(2013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634593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与气压习题库(2013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液压与气压习题库(2013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库 (第二版) 机械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研组 (2013年5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 )定律。即密封容积中的液体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帕斯卡、力、运动) 2、液压系统若能正常工作必须由( )、( )、( )、( )和工作介质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调节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3、液压传动系统由( )、( )、( )、( )和( )五部分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传动介质(或液压油)) 4.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 。( 负载 ;流量) 5.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 )又( )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无粘性;不可压缩) 二、选择题 1.液压传动具有的缺点是( B ) A.不可实现无级调速 B.对油温变化敏感 C.不易实现过载保护 D.体积大、质量重、功率重量比小 2.液压传动具有的优点是( A ) A.可实现无级调速 B.对油温变化不敏感 C.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D.制造精度要求高 三、判断题 1、液压传动不易获得很大的力和转矩。 (×) 2、 液压传动与机械、电气传动相配合时, 易实现较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 3、在液压系统中,液体自重产生的压力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 4、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 四、简答题 1、作用于液压缸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速度越快吗? 答:这句话错误地认为活塞运动速度取决于推力的大小。其实,活塞(或液压缸)的运动速度等于液压缸内油液的平均流速,根据v =q/A可知,当活塞(或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A一定时,活塞(或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决定于流入液压缸中油液的流量,改变流量就能改变运动速度。而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等于油液压力与活塞(或液压缸)的有效作用面积A的乘积即F=pA。显然运动速度与推力无关。 2、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能源装置——把机械能转换成油液液压能; 执行元件——把油液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元件; 控制调节元件——对系统中油液压力、流量或油液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元件; 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3、液压传动系统中,要经过两次能量的转换,经过能量转换是要损失能量的,为什么还要使用液压传动系统呢? (1)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更大的动力(2)工作比较平稳(3)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4)易于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方向进行控制(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使用方便。 4、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答: (1)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更大的动力;(2)工作比较平稳;(3)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4)易于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方向进行控制;(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使用方便。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由于流体具有( ),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 )损失和( )损失两部分组成。 ( 粘性;沿程压力;局部压力) 2.液体的流态分为( )和 ( ) 两种,判断两种流态的准则是( )。(层流、紊流、雷诺数) 3. 油液粘性用粘度表示,有( )、( )、( ) 三种表示方法。 (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 )又( )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无粘性;不可压缩) 5.实际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液流为( )状态。 (层流) 二、选择题 1.流量连续性方程是( C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 A )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能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定理 (C)质量守恒定律 (D)其他 2、液体的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 B )液体的绝对压力。 A 加上; B 减去 3、减小沿程损失最主要措施是 ( B )。 A 增大管径; B 缩短管长; C 降低流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B.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伯努利方程是动量定理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C.伯努利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动量方程是动量定理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5.下列关于液压油物理性质的正确说法是( C ) a) 粘度随压力增加而减小。 b) 密度随压力减小而加大。  c) 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6.下列现象属于齿轮泵突出问题的是指( C ) A.湍流现象 B.气穴现象 C.困油现象 D.局部压力损失现象 三、判断题 1.标号为HM-32的液压油是指这种油在温度为50℃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为32厘斯。(√) 2.作用于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速度越快。(×) 3.简单地说,伯努利方程是指理想液体在同一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其内部的动能、位能、压力能之和为一常数。(√) 4.活塞缸可实现执行元件的直线运动。(√)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气穴现象?它的危害是什么? 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如速度突变),使压力降低而使气泡产生的现象。 危害:1)液流不连续,流量、压力脉动;2)系统发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 3)发生气蚀。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如何解决?径向不平衡力问题如何解决? 在齿轮端盖上开卸荷槽来解决困油现象,是密封容积减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密封容积增大时和吸油腔相通,避免形成局部真空。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是缩小压油腔,增大泵体内表面和齿顶间隙以及开压力平衡槽。 五、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一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液压泵排量,液压泵转速,油液粘度,密度,吸油管长,吸油管直径,计算时要考虑管中的沿程损失,不计局部损失。试求:(1)为保证泵的吸油腔真空度不超过,泵离油箱液面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2)当泵的转速增加或减少时,此最大允许安装高度将怎样变化? h<1.27m 2、如图示,一流量的液压泵,安装在油面以下,油液粘度,,其它尺寸如图示,仅考虑吸油管的沿程损失,试求液压泵入口处的表压力。(笔记本上练习题) 3.如图所示,液压泵的流量q =60L/min,吸油管直径d =30mm,液压泵吸油口距离液面的高度h =0.3m,考虑管长为0.4m的吸油 管中的沿程压力损失,液压油运动粘度ν=30×10-6m2/s,吸油口 滤网的压力损失为0.002MPa,油液密度为ρ=900kg/m3。(取α =2),求液压泵吸油口处的真空度。() 4. 液压油运动粘度ν=20×10-5m2/s,油液密度为ρ=900kg/m3,流过下图所示的管道,油管直径d =0.01m,油管长度l =5m,进口的压力p1 =3MPa,试问当平均流速为3m/s时,用能量方程并考虑管中的沿程压力损失,试求出口的压力p2为多少? p2 l p1 4m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双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次。 (2次、1次) 2.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 ),而输出转矩(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 )。 (高速 低速 增加 相同) 3.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 ( ) 调至最大,用( )调 速;在高速段,( )为最大,用( )调速。 (马达排量,变量泵;泵排量,变量马达)4、液压泵将( )转换成( ),为系统提供( );液压马达将( )转换成( ),输出( )和( )。 (机械能,液压能,压力油;液压能,机械能,转矩,转速) 5、在实际工作中,泵的q实( )q理,马达的q实( )q理,是由( )引起的,缩小q实、q理二者之差的主要措施为( )。 (<,>,泄漏,提高加工精度、改善密封) 6、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 (缩小压力油出口) 7、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量,改变( )就可以改变输油方向。 (偏心距e、偏心方向) 8、径向柱塞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叶片泵的配流方式为( ),其装置名称为( )。 (径向配流、配流轴、端面配流、配流盘) 9、根据液压泵与执行元件的组合方式不同,容积调速回路有四种形式,即(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 )容积调速回路。(变量泵-液压缸、变量泵-定量马达、定量泵-变量马达、变量泵-变量马达) 10、齿轮泵困油现象的产生原因是( ),会造成( ),解决的办法是( )。(齿轮重合度ε≥1,振动和噪音,在泵盖上加工卸荷槽) 11、双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单作用叶片泵通常作( )量泵使用。(定,变) 12、轴向柱塞泵改变( )的倾角可改变( )和( )。 (斜盘,排量,流量) 13、齿轮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减小它的措施为( )。 (缩小压力油出口) 14、双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也称( )量泵。 (定、变) 15、液压泵按其输出液流的方向可分为( )向泵和( )向泵。液压泵的卸荷有( )卸荷和( )卸荷两种方式。 (单、双、压力、流量) 16、径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轴向柱塞泵改变排量的途径是( )。(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改变斜盘的倾角) 17. 常用的液压泵有____,____和____三大类。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 18、外啮合齿轮泵的( )、( )、( )是影响齿轮泵性能和寿命的三大问题。(困油现象、径向不平衡力、泄漏) 19、外啮合齿轮泵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是( ),为减小径向不平衡力齿轮泵的( )口小于( )口。 (在端盖上铣两条卸荷槽、压油、吸油) 20、变量轴向柱塞泵排量的改变是通过调整斜盘( )的大小来实现的。 (倾角) 二、选择题 1.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 );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 ),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 (B)理论流量 (C)额定流量  (C;B) 2. 输入液压马达的液压功率( )液压马达机械功率。 A、大于;B、 等于;C、小于 (A) 3.齿轮泵的卸荷槽是为了解决( )。 A、 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 B、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B) 4.液压泵都是( C ) A.轴流式 B.离心式 C.容积式 D.挤压式 5.液压泵的机械效率是(  C    ) A.理论流量比实际流量 B.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C.理论转矩比实际转矩 D.实际转矩比理论转矩 6.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     B   ) A.理论流量比实际流量 B.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C.理论转矩比实际转矩 D.实际转矩比理论转矩 7. 限制齿轮泵工作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D ) A.存在困油现象 B.流量脉动 C. 泄露 D.径向力不平衡 8.下列现象属于齿轮泵突出问题的是指(  C ) A.湍流现象 B.气穴现象 C.困油现象 D.局部压力损失现象 三、判断题 1、轴向柱塞泵既可以制成定量泵,也可以制成变量量泵。(√) 2、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泵结构不完全相同。(√) 3、定量泵与变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其转矩恒定不变。(√) 4、双作用式叶片马达与相应的双作用式叶片泵结构完全相同。(×) 5、改变轴向柱塞泵斜盘倾斜的方向就能改变吸、压油的方向。(√) 6、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7、在齿轮泵中,为了消除困油现象,在泵的端盖上开卸荷槽。(√) 8、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9、齿轮泵的排量是可调的。(×) 10、改变轴向柱塞泵斜盘倾角的大小就能改变吸、压油的方向。(×) 四、简答题 1、液压泵完成吸油和压油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液压泵的基本条件: ⑴具有密封的工作腔。 ⑵密封工作腔容积大小交替变化,变大时与吸油口相通,变小时与压油口相通。 ⑶吸油口和压油口不能连通。 2、齿轮泵的泄漏方式有哪些?主要解决方法是什么? 泄漏: 1)通过齿轮啮合处的间隙;2)通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 3)通过齿轮两端面和端盖间的端面间隙。途径3的泄漏较大,约占总泄漏量的75%至80%,采用轴向间隙自动补偿的方法间隙轴向泄漏。 3、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如何解决?径向不平衡力问题如何解决? 在齿轮端盖上开卸荷槽来解决困油现象,是密封容积减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密封容积增大时和吸油腔相通,避免形成局部真空。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方法是缩小压油腔,增大泵体内表面和齿顶间隙以及开压力平衡槽。 4、径向不平衡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如何降低径向不平衡力? 径向不平衡力的产生的原因:液压力 ; 危害:危害:齿轮轴弯曲,齿顶接触泵体; 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办法: ①缩小压油口; ②增大泵体内表面和齿顶间隙;③采用开压力平衡槽。 5.齿轮泵的泄漏的三个主要途径是什么?其中哪一个的泄漏量最大? 泄漏: 1)通过齿轮啮合处的间隙;2)通过泵体内孔和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 3)通过齿轮两端面和端盖间的端面间隙。途径3的泄漏较大,约占总泄漏量的75%至80%。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液压泵的转速为950r/min,排量为VP=168mL/r,在额定压力29.5MPa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0.87,求: (1)液压泵的理论流量qt; (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v; (3)液压泵的机械效率ηm; (4)在额定工况下,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功率Pi; (5)驱动泵的转矩T。 2、流量的液压泵,将密度,粘度的液压油通过内径的油管输入有效面积的液压缸,克服负载使活塞作均匀速运动,液压泵出口至液压缸中心线高度(设管长),局部压力损失,试求液压泵的出口压力。 3、设液压泵转速为n =1450r/min,排量Vp =115mL/r,在工作压力p =8.5MPa时,实际流量150L/min,总效率为0.84。 试求:⑴泵的理论流量;⑵泵的容积效率;⑶所需电动机驱动功率;⑷泵的实际输出功率。 4、图示定量液压泵和定量液压马达系统。泵的输出压力为10MPa,排量为10ml/r,转速为1450r/min,机械效率为0.9,容积效率为0.9;马达的排量为10ml/r,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都为0.9。泵的出口压力和液压马达的进口间管道的压力损失为0.2MPa,其他损失不计,试求: (1)泵的输出功率、泵的驱动功率; (2)马达的输出转速、输出功率? 5、如图,已知液压泵的输出压力pp=10MPa,泵的排量VP=10mL/r,泵的转速nP=1450r/min,容积效率ηPV=0.9,机械效率ηPm=0.9;液压马达的排量VM=10mL/r,容积效率ηMV=0.92,机械效率ηMm=0.9,泵出口和马达进油管路间的压力损失为0.5MPa,其它损失不计,试求: (1)泵的输出功率; (2)驱动泵的电机功率; (3)马达的输出转矩; (4)马达的输出转速; (笔记本上同类题,可自行参考。)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单杆液压缸可采用( )连接,使其活塞缸伸出速度提高。 (差动) 2、活塞缸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其固定方式有( )固定和( )固定两种。 (双杆式、单杆式、缸体、活塞杆) 3.差动连接液压缸时,推力较( )、 速度( )。 (较小、较快) 4.马达的实际流量等于理论流量与泄漏量之( )。 (和) 5. 输入液压马达的液压功率( )(大于、等于或小于)液压马达机械功率。 (大于) 6.泵的实际流量等于理论流量与泄漏量之( )。(差) 二、选择题 1.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 (D;B) (A)O型 (B)M型 (C) Y型 (D) H型 2.双伸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 B );采用缸筒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C)。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 ),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D;A) (A)0.5q (B)1.5 q (C)1.75 q (D)2 q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  A      ) A.理论流量比实际流量 B.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C.理论转矩比实际转矩 D.实际转矩比理论转矩 5.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   D     ) A.理论流量比实际流量 B.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C.理论转矩比实际转矩 D.实际转矩比理论转矩 6.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 A )。 A.运动速度增加了 B.压力增加了 C.运动速度减小了 D.压力减小了 7.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 A )。 A. B. C. D. 8.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 C)。 A. B. C. D. 9.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D )。 A. B. C. D. 10.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A);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B)。 (a) H型 (b) M 型 (c) O型 ( d)Y型 11.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液压泵的供油流量为,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 D ),如果液压缸不是差动连接,液压泵供油直接进入大腔,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A )。 (a)0.5q (b)1.5q (c)1.75q (d)2q 12.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液压泵的供油流量为,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则进入液压缸无杆腔的流量是( C )。 a) b) c) 三、判断题 1、液压缸差动连接时,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的作用力大(×) 2、液压缸差动连接时,能比其它连接方式产生更大的推力。(× ) 3、液压缸的差动连接可提高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 4、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 ) 5、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只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与压力无关。 (√) 6、活塞缸可实现执行元件的直线运动。(√) 四、简答题 1.液压缸的结构? (1)、缸筒和缸盖(2)、活塞和活塞杆(3)、缓冲装置 (4)、排气装置(5)、密封装置:密封环,密封圈等 五、计算题 1.设液压泵转速为n =1450r/min,排量Vp =115mL/r,在工作压力p =8.5MPa时,实际流量150L/min,总效率为0.84。 试求:⑴泵的理论流量;⑵泵的容积效率;⑶所需电动机驱动功率;⑷泵 的实际输出功率。 2.如右图所示,泵和马达的参数:泵的最大排量为Vpmax =115mL/r,转速np=1000r/min,机械效率ηmp=0.9,总效率ηP=0.84;马达的排量Vm=148mL/r,机械效率ηmm=0.9, 总效率ηm=0.84,回路工作压力p=8.3MPa,若不计管道损失, 试求:① 马达的最大转速 ② 该转速下的实际输出功率。 ③ 驱动泵所需的实际输入转矩。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先导式溢流阀控制口K接远程溢流阀时,为 ______回路。(卸荷) 2. 减压阀工作时,主阀口呈_________状态,溢流阀工作时,主阀呈 状态。(关小、打开) 3.两位三通换向阀,有 个进油口,有 个固定位置。 (三个、两个) 4. 溢流节流阀由 和节流阀 而成。(定差溢流阀、并联) 5.各种控制阀用以控制液压系统所需要的 、 和 ,以保证执行元件实现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 (方向、压力、流量) 6.先导式溢流阀控制口K接远程溢流阀时,为 ______回路。 (卸荷) 7.减压阀工作时,主阀口呈_________状态,溢流阀工作时,主阀呈 状态。(关小、打开) 8.两位三通换向阀,有 个进油口,有 个固定位置。 (三个、两个) 9.各种控制阀用以控制液压系统所需要的 、 和 ,以保证执行元件实现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 (方向、压力、流量) 二、选择题 1.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 (A)O型 (B)M型 (C) Y型 (D) H型 (D;B) 2.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 )。 (A) 5MPa (B) 10MPa (C)15MPa (D)20MPa (C;A) 3.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 )串联组成调速阀。 (A)减压阀 (B)定差减压阀 (C)溢流阀 (D)差压式溢流阀 (B) 4.和普通液压阀相比,插装阀的主要优点是( A  )  A.通流能力大 B.安装简单  C.工作可靠 D.工作压力高 5.下列液压阀中,属于压力控制阀的是( A ) A.溢流阀 B.调速阀 C.液控单向阀 D.换向阀 6.下列不是叠加阀的特点是( D  ) A.消除了连接管路 B.结构简单紧凑 C.工作可靠 D.工作压力高 7.调速阀是用( A )而成的。 A.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串联 B.节流阀和顺序阀串联 C.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并联 D.节流阀和顺序阀并联 8. 溢流阀的控制油压来自阀的( A )。 减压阀的控制油压来自阀的( B )。 (a) 进口端 (b) 出口端 (c) 进出口端 (d)前三者 三、判断题 1、采用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中,其顺序阀的调整压力应比先动作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低。 ( × ) 2、当溢流阀的远控口通油箱时+`液压系统卸荷。 (√ ) 3、背压阀的作用是使液压缸的回油腔具有一定的压力,保证运动部件工作平稳。(√ ) 4、在用节流阀的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其液压缸速度随负载增大而增大。( × ) 5、O型中位机能的换向阀可实现中位卸荷。 ( × ) 6、在节流调速回路中,大量油液由溢流阀溢流回油箱,是能量损失大、温升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 ) 7、在液压系统中,溢流阀可作背压阀使用。 (√ ) 8、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 ( × ) 9、先导式溢流阀主阀弹簧刚度比先导阀弹簧刚度小。 (√ ) 10、节流阀的节流口应尽量做成细长孔的形式 ( × ) 四、简答题 1、先导式减压阀和先导式溢流阀有哪些区别? 相同点:溢流阀与减压阀同属压力控制阀,都是由液压力与弹簧力进行比较来控制阀口动作;两阀都可以在先导阀的遥控口接远程调压阀实现远控或多级调压。 差别:1)溢流阀阀口常闭,进出油口不通;减压阀阀口常开,进出油口相通。2)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开启后保证进口压力稳定;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关小后保证出口压力稳定。3)溢流阀出口接油箱,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经阀体内流道内泄至出口;减压阀出口压力油去工作,压力不为零,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有单独的油口引回油箱。 2、顺序阀和溢流阀的结构相似但存在哪些差别? 答:顺序阀的出口通常与负载油路相通,而溢流阀的出口则与回油相通,因此顺序阀调压弹簧中的泄露油和先导控制油必须外泄,如内泄将无法开启;而溢流阀的泄露油和先导控制油可内泄也可外泄。此外,溢流阀的进口压力调定后是不变的,而顺序阀的进口压力在阀开启后将随负载增高而进一步升高。 3、调试阀和溢流节流阀都是通过压力补偿来保持节流阀两端的压差不变,但在应用上存在哪些差别? 答:调速阀应用在由液压泵和溢流阀组成的定压油源供油的节流调速系统中,它可以安装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或旁油路上。旁通式调速阀只能用在进油路上,泵的供油压力将随负载压力而改变,因此系统功率损失小,效率高,发热量小。旁通式调速阀本身具有溢流和安全功能,因而与调速阀不同,进口处不必单独设置溢流阀。但是,其流过的流量比调速阀大,阀芯运动时阻力较大,弹簧较硬,其结果是使节流阀前后压差加大,因此它的稳定性较差。 4.分析顺序阀和溢流阀的差别? 1)溢流阀的进口压力在通流状态下基本不变。 顺序阀的进口压力在阀开启后将随出口负载压力而定:负载压力小于其调定压力,出口压力不变;负载压力大于其调定压力时,出口压力等于负载压力。 2)溢流阀为内泄漏,顺序阀需单独引出泄漏通道,为外泄漏。 3)溢流阀的出口必须回油箱,顺序阀出口可接负载。 5.调速阀的工作原理?为什么其正常工作必须建立在最小压力基础之上? 调速阀由定差减压阀与节流阀串联而成,定差减压阀能自动保持节流阀两端压差不变,从而使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必须建立在最小压力基础之上的原因:定差减压阀工作条件决定的。 五、标识题 1.写出下列图中液压元件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2.画出下列液压元件的符号。(每小题3分) ①调速阀 ②过滤器 ③顺序阀 ④换向阀Y型的中位机能。 3.①溢流阀;②双向变量马达;③先导式减压阀;④三位四通电液动换向阀 4.① ② ③ ④ 5.写出下列图中液压元件的名称。(每小题2分) ① ② ③ ④ 6.画出下列液压元件的符号。(每小题3分) ① 调速阀; ② 双向液压泵; ③ 液控单向阀; ④ 溢流阀; 7.①三位四通液动换向阀(O型);②双向变量马达;③双作用单出杆缸;④油箱; 8.① ② ③ ④ 六、计算题 1、已知液压泵流量q =10L/min,液压缸活塞面积A1=50cm2,A2=25cm2,溢流阀调定压力为2.4MPa,负载FL=10000N,薄壁小孔节流阀通流面积AT=0.05cm2,Cd=0.62,ρ=870kg/m3。 试计算活塞的运动速度v和液压泵的工作压力Pp。 A1 A2 FL 2、如图示的液压系统,节流阀属于薄壁孔A0=0.15 cm2,流量系数cd=0.62,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1=50 cm2,有杆腔面积A2=25cm2,溢流阀调定压力PY=2.4MPa,F推力10000N,液压泵的流量qp=10L/min,油液的密度=800Kg/m3,试分别计算活塞运动速度和液压泵工作压力。(书P127,5-23) 3.如下图所示,A阀调定压力为5Mpa, B阀调定压力为4Mpa,C阀调定压力为3Mpa,当系统负载为无穷大时,问:在(1)(2)两种情况下泵的出口压力分别为多少?(笔记本上同类题) A B C A B C (1)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