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6633692 上传时间:2024-12-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属于森林资源普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时掌握我市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有利于科学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指导林业生产。现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苏林业200746号)和XX县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意见的有关规定,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任务 (一)调查目的 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全市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

2、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 市域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林地和湿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以及农田林网、四旁树、古树名木等。 (三)调查任务 1.调查各级各类林地的面积和权属; 2.调查各级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3.调查各级各类四旁树的株数和蓄积; 4.调查各级各类农田林网的控制面积和分布情况; 5.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6.调查不同功能区(江、河、湖、路等)的绿化现状及分布; 7.建立市、县级调查数据与图形信息

3、数据库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8.开展森林资源统计、分析和评价,收集相关资料,编制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一)总体思路 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苏林业200746号)的有关规定,充分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实地踏勘调查,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在此基础上,实行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相结合进行面积调查。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建立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我市森林资源计算机管理。 (二)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 地类、森林类别、林种、树种组、龄组等划分和森林覆盖率的计算等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均按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

4、查操作细则执行。 (三)调查方式 1.片林、带状林以地面调查为主,采用gps技术,并结合航片判读、区划和定位的方法进行小班区划、调查。 2.片林蓄积量采用角规绕测方法调查,按断面积蓄积标准表进行计算;带状林蓄积量采用设置段带样方方法调查,查一元材积表进行计算。 3.四旁树采用机械抽样调查推算,以县(市、区)域所有四旁树为抽样总体,按21公里网布设样点,机械布设半径17.84m、面积o.1hm2的样圆进行调查;农田林网现状在1:1万地形图上勾绘。 4.古树名木调查以2003年XX县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古树名木调查结果为基础开展调查。 三、调查成果 (一)调查表 包括: 1.小班调查记录; 2.四旁

5、树与城镇零星树木样地调查记录; 3.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调查记录; 4.类型中心抽样样地调查记录; 5.古树名木调查表; 6.湿地资源调查卡片。 (二)专业表 包括: 1.立地条件类型表; 2.造林类型表; 3.森林经营类型表一; 4.森林经营类型表二。 (三)统计表 包括: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3.林种统计表; 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 5.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统计表一; 6.生态公益林(地)面积统计表二; 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 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面积蓄积按出材等级统计表; 9.用材林的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

6、质量统计表; 10.用材林与一般公益林中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 11.经济林统计表; 12.竹林统计表; 13.灌木林统计表; 14.分林种按林地使用权划分土地面积统计表; 15.四旁树按径阶统计表; 16.四旁树按径级组统计表; 17.农田林网统计表; 18.森林灾害面积统计表; 19.森林树冠脱叶、树叶褪色面积统计表; 20.其他统计表。 (四)图面成果材料 以乡(镇)为单位编制l:1万比例尺基本图和林相图,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编制1:5万1:lo万比例尺森林分布图,编制其它专题图。 (五)文字材料 1.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报告; 2.专项调查报告; 3.质量检查验收报告等。

7、 (六)电子文档 调查小班数据库以及上述表格、图面、文字材料的电子文档。 (七)全市森林资源档案和森林资源数据库。 四、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2008年至2009年3月底前完成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外业和内业,建立全市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上报有关数据及成果报告;2009年3月份召开总结大会。 (二)具体步骤 分三个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时间为2008年16月份,做好二类调查各项准备工作。具体为: 2008年14月份,做好调查前有关资料收集; 2008年5月份,编制调查工作方案,组建调查队伍并对调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008年6月上旬,购置仪器设备及有关图纸,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2008

8、年6月中旬,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调查任务、时间及有关要求。 2.外业调查阶段。时间为2008年611月份,开展外业调查。具体为: 2008年611月份,开展外业调查、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 2008年8月上旬,召开调查中期交流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和质量检查情况,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3.内业整理和成果汇总阶段。时间为2008年l2月2009年3月份,进行内业资料整理和调查成果汇总。具体为: 2008年12月份,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开展“三查”(自查、互查、核查)工作; 2009年1月份,将检查验收合格的小班、农田林网、古树名木等调查内容输入数据库; 2009年2月份,进行数据汇总分

9、析,编写调查成果报告并上报有关数据及成果。 五、质量管理 (一)检查验收工作和质量标准严格按照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森林资源调查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实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 (三)调查工作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参加人员必须全员培训并持证上岗。 (四)组建质量指导检查验收小组,检查人员必须由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五)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在检查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限期改正或返工;对弄虚作假、不按技术规定执行的,要坚决惩处并责令全部返

10、工。工作中的违法乱纪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内业数据录入要按照背靠背的方法,进行数据对比,防止出现录入错误。 (七)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制订专项检查验收制度和质量检查办法并严格执行。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定期检查,掌握进度,切实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强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林、财政、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森林资源普查工作。市农林部门具体负责森林资源调查的外业技术调查、内业整理等工

11、作,各镇及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搞好服务,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调查资金。本次调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市政府将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调查工作。市农林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对调查经费要建立专用帐户,强化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三)严肃工作纪律。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跨期责任追究制度、调查工作汇报和通报制度,严格实施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质量。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应处理;对调查中弄虚作假者,责令该调查工组外业调查全部返工,返工费用全部自理;对调查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者,除责令外业全

12、部返工外,重新调整调查方案,所需费用全部由责任者承担。调查成果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汇总,由上级部门认可后,方可对外发布使用。 (四)严格奖罚措施。工作过程中,市将结合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的工作量,实行定时间、定任务、定责任和经费包干等“三定一包干”,严格奖惩,确保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第二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XX市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赣府厅字20094号和赣林资字2009138号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5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

13、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

14、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以及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昌北开发区、高新开发区、红谷滩XX县区、英雄开发区和桑海开发区(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按属地

15、原则)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县区1723公顷、XX县区1897公顷、XX县区1204公顷、XX县区23703公顷、青山湖区17920公顷、昌北开发区13003公顷、高新开发区23100公顷、红谷滩XX县区4921公顷、英雄开发区4460公顷、桑海开发区4023公顷、XX县区161925公顷、XX县区221552公顷、XX县区195186公顷、XX县区65619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

16、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樊三宝局长为组长,徐建平副局长、罗美英副调研员为副组长,罗晓平、曾德庆、李昌阳、欧小青、谢保成、胡友军、黄烜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曾德庆兼任办公室主任,谢保成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杨家林、杨安、万青

17、、刘颖、黄义松、万颖民。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和调查成果材料验收;接待上级来人检查;完成全市调查成果材料的编制汇总、印刷、存档和上报等工作。各县(区)及有关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工作。 (二)组建调查队伍 本次二类调查由市统一

18、组织管理,以县(区)为单位进行调查。各县(区)应成立外业调查工组和质量检查工组,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并参加过森林资源调查、有实践经验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或林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这次调查。每个外业工组,配备23名专业技术人员,挑选参加过2006年一类调查或参加过2003年二类调查的骨干任工组长;每个质量检查工组,由调查经验丰富的23人组成,组长必须具备林业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组织实施调查 本次二类调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由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XX县区)组织实施,提交全面、准确的调查成果。驻县(区)中央、省、市属单位的森林资源调查,由所在县(区)统

19、一领导,单位可自行组织调查,也可以委托当地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调查,调查经费由驻县(区)单位解决,调查数据按属地原则,归口当地县(区)统计上报。 五、工作安排及时间要求 (一)调查工作量 全市国土总面积740236公顷,按平均10公顷区划一个小班、平均每工组日调查70公顷(含小班区划调查和标准地调查)计算,全市共需区划小班74023个,小班调查工作量为10596个工组日;采取系统抽样调查,11平方公里布设一个固定样地,全市共需布设7443个样地,按平均每工组日调查2个样地计算,样地调查工作量为3225个工组日;根据省厅质量检查规定,需质检小班2991个,调查工作量为826个工组日;需质检样地986

20、个,调查工作量为治理发愣功个工组日。全市外业调查工作量总计为15257个工组日。 按实际开展调查工作167天(5个半月)计算,全市需组建73个外业调查工组,技术人员219名;组建外业质检工组22个,技术人员66人;组建后勤保障工组15个,后勤人员83人;全市共计需组建110个工组,抽调368名人员参加本次二类调查(全市二类调查工作量、工组、人员统计表详见表一)。 (二)时间安排 1、前期准备(2009年5月中旬) 包括全市二类调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各调查单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审查;地形图以及有关仪器设备、软件的购置等。 2、技术培训(2009年5月下旬) 组织参加全省二类调查工作启动会、技术培训班

21、;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调查任务、时间及有关要求;并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厅的专家对各调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3、区划调查(2009年6月-10月) 调查单位组建的调查工作组,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和规定的要求完成外业调查任务,市、县(区)同步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工作。 4、内业计算汇总(2009年11月-2010年1月) 小班属性逻辑检查,面积计算及平差,样地、小班调查数据及代码表输机,数据处理、统计汇总与分析,成果编制等。 5、成果审定(2010年2月1-15日) 完成各调查单位二类调查成果的审定及补充完善。 6、上报成果(2010年2月16-28日) 完成各种成果编制、印刷及上

22、报。 7、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3月-11月) 完成小班图形矢量化和属性数据挂库,基本完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8、总结表彰 全市二类调查结束后,市局将适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完成质量好的单位和工作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六、经费筹措 全市二类调查统计单位为14个,参照上期工作情况,预计调查总工作量为15258个工组日,调查总经费预算为444.3万元。其中:准备阶段经费37.0万元;外业调查经费300.3万元;内业成果汇编经费39.7万元;总结阶段经费67.3万元。各调查单位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二类调查经费预算,积极争取本地财政资金支持,确保资金

23、按时、足额到位。(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经费预算详见表二) 七、质量管理 1、检查验收工作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 3、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和分级检查验收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在检查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限期改正或返工;对弄虚作假、不按技术规定执行的,要坚决惩处并责令全部返工。工作中的违法乱纪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内业数据录入要坚持背靠背方法,进行数据对比,防止出现录入错误。 5、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制订专项检查验收制度和质量检

24、查办法并严格执行。 八、成果提交 提交成果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版材料;调查成果需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由林业主管部门行文上报。 1、数据库:以县(调查单位)为单位建立的样地、小班调查因子数据库,乡(镇、场)代码库、村(分场)代码库,小班图形和属性数据库; 2、统计表:按照XX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要求编制森林资源统计表(附表1-附表33); 3、报告:包括调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4、图件。主要包括森林分布图、分类经营区划图(按五大林种编制)、主要树种分布图等。 第三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25、,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基本调查内容 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界线,并在经营管理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和经营成效。 6、调查和计算森林生长量(率)。 以上是调查的基本内容。还分成各小类。每

26、个省的都有点区别。最好参照当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 (一)调查总体思路和时间安排。 总体思路。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时间安排。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编制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操作细则,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二是调查阶段,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查任务,时间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2007年度,完成南

27、京、无锡、常州、苏州、XX市调查;2008年度,完成南通、扬州、泰州、淮安、XX市调查;2009年度,完成徐州、连云港、XX市调查。三是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底完成,对调查成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总结表彰和成果发布。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在全省境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以及农田林网、四旁树等。 调查内容。一是调查各级各类林地的面积、权属;二是调查各级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三是调查各级各类森林、林木蓄积;四是调查各级各类四旁树的株数和蓄积;五是调查各级各类农

28、田林网的控制面积和分布情况;六是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七是调查不同功能区(江、海、河、湖、路等)的绿化现状及分布;八是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和更新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三)工作步骤和调查方法。 工作步骤。一是区划林班和小班,查清各类土地的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二是调查各类森林、散生木的蓄积,并对各类蓄积进行抽样控制;三是调查四旁树、城镇树木的株数、蓄积和农田林网的现状,并对其蓄积进行抽样控制;四是开展专业调查,调查主要树种的生长量,调查有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五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六是绘制森

29、林分布图。七是建立森林档案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调查方法。一是片林、带状林以地面调查为主,采用gps技术,并结合航片判读、区划和定位的方法进行小班区划;二是片林蓄积量采用角规绕测方法调查,按断面积蓄积标准表进行计算。带状林蓄积量采用设置段带样方方法,查一元材积表进行计算;三是四旁树采用机械抽样调查推算的方法,以县(市、区)域的所有四旁树为抽样总体,机械布设半径17.84m、 面积0.1hm2的样圆进行调查。农田林网现状在11万地形图上勾绘求得;四是研建全省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汇总资源数据,实现省、市、县森林资源计算机管理,形成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五是以县(市、区)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

30、自然保护区)为单位编制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和森林经营方案。 (四)质量标准和成果要求。 质量标准。调查成果质量是二类调查的生命线,必须把质量第一的意识牢固树立在每一个调查队员的脑海里。调查工作要坚持“质为先”的方针,严格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中的技术标准和内外业工作质量要求开展工作。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质量第 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原则。要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调查成果要经得起检查验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成果要求。一是完成森林资源二类成

31、果报告、专项调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以及森林经营方案等文本。二是完成以林场(或乡、镇)为单位编制的11万比例尺基本图和林相图,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编制的15万110万比例尺森林分布图、森林分类区划图和专题图等图面材料。三是完成各类调查统计表;四是建立省、市、县级森林资源档案和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五)强化技术培训。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调查内容涉及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小班调绘、角规测树和类型中心抽样等多方面技术的应用,省里将按照“统一组织、全员培训、严格考核”的原则,强化二类调查的技术培训。二类调查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由省

32、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负责,调查队员由各市、县负责组织,各地应选派思想作风过硬、懂业务、工作认真踏实的同志参加,今年的技术培训工作将于近期开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gps基础知识及应用、抽样基础知识与样地的测设调查、gis技术及林相图制作、遥感判读等技术规范和要求。在注重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强化对技术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调查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要加强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外业质量检查,并集中力量抓紧做好杨树立木一元材积表、四旁树面积折算标准表等重要基础数表和数据汇总

33、软件的编制工作,为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顺利开展做好技术保障。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各地要按照“统一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多方参与”的原则,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篇:XX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XX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是科学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二类调查成果不仅能客观地反映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动态,同时为我市制定“十二五”城乡绿化规划,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省林业厅要求,我市分XX县区、XX县区、XX县区、

34、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经开区、新站区、高XX县区、政务区、滨湖区12个调查单位,全面开展二类调查工作。为保证二类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任务 (一)查清我市森林资源现状,包括各类林业用地面积、活立木各类蓄积、人工林和天然林面积蓄积、公益林面积蓄积等; (二)调查全市宜林地面积,分析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森林经营和资源管理建议,制定“十二五”城乡绿化规划; (三)编制森林资源分布图和林种布局图,掌握我市森林资源家底状况。 二、调查依据与方法 (一)调查依据 1、关于开展全市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XX市委办公厅2010261号) 2、XX省森林资源规划

35、设计调查实施细则(XX省林业厅,2003年10月) (二)调查方法 按照小班划分条件,利用11万地形图实地区划,并进行小班因子调查;对四旁树木、XX县区绿化,采用典型抽样和单独调查相结 1 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各县(区)二类调查总体蓄积应进行抽样控制,且必须达到规定精度要求。 三、工作计划 (一)准备阶段 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经费准备等。 技术培训计划: 人员抽调。共200人。其中XX县区40人,XX县区40人,XX县区30人,四区及高XX县区、新站区、经开区、滨湖区、政务区各10人,每2人为一组,每组必须1名林业技术人员参加。若调查单位确实无法抽调林业技术人员,可由市林业和园林

36、局统一协调安排,抽调人员费用由调查单位负责。 培训时间。2010年12月20日开始,业务讲座两天半,外业实习半天。 (二)外业阶段(2010年12月24日至2011年1月10日)以工组为单位(每组2人),外业小班调查以13天为限,四旁树木调查2天为限。各工组要充分利用晚间和雨雪天气进行小班调查卡片整理和数据录入等。 (三)内业阶段(2011年1月11日至1月18日) 1、指标计算(15日前)。小班面积和蓄积计算,小班卡片整理,小班调查因子登记表转录,各类统计表汇总,提交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计算指标及各类绿地面积数据。 2、图面资料编绘,调查报告编写等。 (四)成果评审上报阶段(2011年

37、1月25日前) 邀请有关专家对调查成果进行评审,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四、质量管理 各调查单位要成立质量检查组,委托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会同XX市林业和园林局承担技术培训、软件开发、技术指导、质量 监督。 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小班区划、外业调查、小班卡片填写、面积求算、统计表编制、图件编绘、文字材料等方面。 质量评定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外业质量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内业质量必须达到良好以上。 五、提交成果 以县(区)为单位,编报以下调查成果: (一)调查报告和质量检查验收报告; (二)各类调查统计表; (三)森林分布图和林种布局图; (四)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属性数据库。 六、经费支出 1、外业

38、调查车旅费、住宿费、外业调查补助费等由各调查单位承担; 2、购1:1万地形图及gps、角规、检尺、测高器、计算器方格纸等仪器工具,由各调查单位承担; 3、办培训班及印制调查方案、手册等,由市局承担; 4、请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外业技术指导和软件开发费,由市局承担; 5、内业整理、成图、印制成品材料等,由市局承担; 6、聘请省林业厅专家及有关人员审议评定调查成果,由市局承担。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调查单位要按照市委办公厅厅2010261号文件要求,加强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二)落实经费。本次调查需要大量的

39、人力、物力和财力,各县、区要安排专项调查经费,保证调查工作的迅速、顺利开展。由于外业调查工作正值寒冷冰雪季节,室外工作非常辛苦,对于外业 调查第一线的同志可按每人每天50元补助(由各调查单位承担)。同时对调查经费要强化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财政部门要对拨付经费使用情况组织检查。 八、工作纪律 (一)统一时间。各调查单位要严格按照市里的统一时间要求,倒排工期,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要抓紧gps、皮尺、计算器、三角尺、方格纸、文具等仪器工具的准备,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稳定人员。各调查单位要确保参加调查的工组人员稳定,在调查工作结束前不得随意调换,不安排其他工作。要保障调查工组外业调查

40、的交通车辆和食宿安排等。以便调查人员全力以赴完成调查任务。 (三)明确责任。各县、区(开发区)森林资源调查质量管理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实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审”三环节管理;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质量监督检查制度、跨期责任追究制度、调查工作汇报和通报制度,严格实施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质量。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应处理;对调查中弄虚作假者,责令该调查工组外业调查全部返工,返工费用全部自理。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五篇:XX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推荐)XX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

41、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属于森林资源普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是一项重要的林业基础工作。通过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能及时掌握我市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为正确制定林业决策,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指导林业生产提供依据。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做好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 2006137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通知(徐政办传200819号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苏林业200746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XX市森林资源二类

42、调查工作方案如下: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任务 (一)调查目的 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市域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以及农田林网、四旁树、古树名木等。 (三)调查任务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任务是: 1、制定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2、调查各级各类林地的面积和权属;

43、3、调查各级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各级各类四旁树的株数和蓄积; 5、调查各级各类农田林网的控制面积和分布情况; 6、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7、调查不同功能区(江、河、湖、路等)的绿化现状及分布; 8、各类古树名木数量和分布; 9、建立市、县级调查数据与图形信息数据库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10、开展森林资源统计、分析和评价,收集相关资料,编制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一)总体思路 严格执行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苏林业200746号)的有关规定,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

44、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建立市、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实现市、县森林资源计算机管理。 (二)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 地类、森林类别、林种、树种组、龄组等划分和森林覆盖率的计算等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均按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执行。 (三)工作步骤 一是区划林班和小班,查清各类土地的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二是调查各类森林、散生木的蓄积,并对各类蓄积进行抽样控制;三是调查四旁树、城镇树木的株数、蓄积和农田林网的现状,并对其蓄积进行抽样控制;四是开展专业调查,调查主要树种的生长量,调查有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五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六是绘制森林分布图;七是建立森林档案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四)调查方法 1、片林、带状林以地面调查为主,采用gps技术,并结合航片判读、区划和定位的方法进行小班区划、调查。 2、片林蓄积量采用角规绕测方法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