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领导机关干部如何做好工作在市局机关大讲堂上的交流发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渊博的学识来自于日积月累,事业的成功得益于厚积薄发。从儒家的孔子到孟子、道家的老子到庄子、法家的商鞅到韩非子、兵家的孙武到孙膑等等,诸子百家无不是厚积博学之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果平时不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遇时勃发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会被动挨打。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天知识的积累,就是明天胜利的保证。我们应当努力厚积渊博学识,使自己真正成为通古今、晓中外、知天文、识地理、明律法、达事理、辨经纬、精技艺的杂家和多面手。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厚积博学必源于对点滴知识的积累,建功立业必始于在本职工作上的勤奋。作为机关干部,应当如何加强学习、增长学识呢。 第一,开阔视野,伫立高远学贵立志。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如果视野不开阔,志向不远大,注定是要搁浅或触礁的。俗话说:人生志向远,事业目标高,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惟有立大志,才能伫高远,才有大视野。大视野创造新感觉,大视野升华新境界,大视野成就大事业。只有站得高,看得远,事业心强,才能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不足,从而产生一种危机感和抓住时机刻苦学习的激情。为了装潢门面的学习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实用主义、急用先学的态度也是不能持久的,盲目的、胸无大志的学习更是没有益处的。那些学有所成的佼佼
3、者,多是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有志之士。作为一名领导机关的干部,要立志成为党委、领导的高参,要立志成为专业过硬能冒尖、共同课目有绝招的高手,要立志成为军队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首先使自己成为知识的富有者。 第二,珍惜时间,减少应酬学贵惜时。时间是个常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时间又是一个变数。懒惰的人总感到时间太长,结果时间在他伸懒腰的时候悄悄地从枕头边、酒杯沿溜了过去;勤奋的人总觉得时间太短,恨不能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精计划,善筹谋,巧妙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光阴,用于求知与创业。正像雷巴柯夫所说: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
4、多59倍。我们珍惜时间在于科学地运用时间,使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要混天了日。在有些机关里,有的人总感到自己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坐下来读书学习,结果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迎来送往的应酬上,所以素质一直也提不高。在机关到底有没有时间用于学习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不但正课时间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也不少。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主要产生在业余时间。鲁迅先生也说过,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正是靠这种挤和钻的钉子精神,成为时间和知识的富有者的。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骁勇善战,但没有文化。吴主孙权劝他多读书,他说军务太忙没有
5、时间。孙权就用汉光武帝当兵马之劳,手不释卷、曹操老而好学以及自己的经验教导吕蒙。吕蒙始就学,笃志不倦,进步很快,后在作战中屡建奇功。由此看来,大凡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善用时间刻苦学习的人。业余时间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看起来不起眼,可积累多了、利用好了,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获得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珍爱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人生与事业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第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贵自知。知耻近乎勇,知短近乎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知人之所长,知己之所短。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领导机关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聚集人才之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
6、处和优势。只要我们有求学之心、博学之志、善学之方、勤学之行,就一定能够在领导机关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更好地充实和提高自己。学,然后知不足。不学无术,往往自满。学得越多越深,感觉必须学的东西越多。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好像一个球体,球的内部是已知数,外部则是未知数。知识越少,球体越小,所接触的外部未知世界也越小;反之,知识越多,球体越大,所接触的未知世界也就越大。与外部未知世界的接触越大,就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就越感到需要努力学习。如此循环往复,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第四,钩玄提要,深钻细研学贵多思。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教人读书要深入探索,反
7、复思考,防止浅尝辄止。如果满足于某书读过了便抛在一边,则很可能并未读进去,或未能探取其奥义,所得便甚少甚至于无所得。常言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这是教人读书要致疑多思,防止过眼而不入脑,或找不到问题不思考。我们读书,不可轻信,更不可尽信,否则,即使书中所言是正确的,也会因为没有深入思考而所得甚少,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必疑而思之,自己搞懂,则其正确处记得牢,有问题处可修正,错误处亦可从反面得之。总之,读书学习应像韩愈那样,记事者必提其要,论理者必钩其玄,然后深钻细研。如此便可能有如神助,决疑难而探奥义,取精华而弃糟粕,举一反三,豁然贯通,甚至产生X39;作者未必然,读者又何必不然X39;的新见解、
8、新境界。否则,就可能出现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现象。据南史记载,陆澄读易三年,倒背如流,俱不明其义,被时人讥为书橱;晋朝的傅迪、唐朝的李善,都是藏书、读书的热心人,可就是学而不能用,被人讥为书簏。这些事例生动地说明,学而不思则罔,学、问、思、辨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学也等于白学。 因此,学贵多思,思考这个环节是相当重要的,是走上求知成才之路的必备素质。譬如,我们学习革命导师的著作,其中的理论观点都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总结,与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紧密相连,学之无疑,遇疑不思,思无所得,是难以掌握的。同样,对于专业书籍的学习也是一样,每一步推论,每一项实验,每一条经验,每一个结论,都凝结着研究者
9、的心血和汗水,记载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些宝贵的财富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是不可能学有所获的。 第五,开卷有益,去粗取精学贵有择。开卷有益,系宋太宗赵光义阅读太平御览时所说。他从此书中借鉴安邦治国之道,故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但不是读任何书、开任何卷都有益处的。书有好坏之分,俗雅之别。读好书能使人高雅,读坏书能使人庸俗,读无用过时之书会误人子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知识海洋,如何能把有限的精力用于无限的治学求知之中,是值得郑重思考的。人类的知识发展到今天,其总量已呈几何级数增长。有人估计,近几十年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以往两千年的总和。单就学术论文这一项,每年
10、大约有500万篇,即使每15分钟读一篇,读完一年的论文就需要四五百年的时间。如果盲目地读,盲目地学,那是绝对不行的。 尤其对于我们机关人员来说,在治学求知上更不能凭一时兴趣信马由缰,决不能认为拣到篮子里的就一定是菜。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即有选择地读,读一流的书。古人讲: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各学科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其精要之作并不很多。所以,选择的起点要高,要慎选精华,以一当十。只要这方面知识的核心和最高成果抓住了,理解了,消化了,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就算学有所成了。如何在浩瀚如烟海的书林中选择一流的书籍呢。捷径是请教名家与专家、首长与同事,请他们推荐出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书
11、供选择。当然,在时间和精力许可的情况下,也不妨多浏览一些,从中披沙拣金,拾取有用之材。 第六,滴水穿石,锲而不舍学贵有恒。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里所说的坚忍不拔,就是不屈不挠的恒心。这一点,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办事毫无耐心,急于求成,遇难而退,到头来只能是事与愿违,空悲切,白了少年头,一事无成。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说:坚韧之心是成功的根基。纵观古往今来成就事业之人,尽管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他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困难面前不屈服、挫折面前不气馁、危难关头不退缩的品质却是相同的。李时珍深山尝百草,矢志不渝27
12、年,完成不朽巨著本草纲目;诺贝尔历尽艰辛,饱尝失败之苦发明了tnt炸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含辛茹苦多少年,受尽贫困折磨,完成了巨著资本论 ; ;无数事实说明,要想深入系统地求得真知,取得真经,非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恒心不可。 第七,事事留意,多问善记学贵有心。中国有句古训叫做:处处留心皆学问,做人要做有心人。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可以说知识靠积累,全凭有心人。积小善以成大德,积少知以就博学。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像狗熊掰包谷,掰到头来还是无那样,是绝对不行的。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一定是一个有心人。否则,粗、疏、错、漏将在所难免。平时害自己,战时误军机,后果将不堪设想。怎样做有心
13、人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看、问、听、记四个字上下功夫。所谓看,就是要观察。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善观者,入木三分,明察秋毫。同一事物,有的人通过观察就能受益,而有的则熟视无睹,常使真理从眼前溜过去。这样的人即使身入宝山,亦会空手而归。所谓问,就是请教。学问学问,学离不开问,既要学又要问,更要不耻下问。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知识如浩瀚无际的大海,无论你多么有学问,也不可能通晓所有知识,因此没有疑难问题是不可能的。俗话说,眼勤皆学问,口勤皆老师;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问的目的既然是学习知识,解疑释惑,那么,至于对象是谁则无关紧要,只要有长处,不论是谁都可以为师。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厚积博学的求知成才之路,历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瞄准胜利的彼岸和成功的巅峰,矢志不移,奋勇攀登。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