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政教处范文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习惯新情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与社区效劳”在我县 “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上饶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怀社会开展,去关注社会咨询题,去尝试处理本人研究的社会咨询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拓出有本人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开展空间。
2)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
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本人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特长的成年人(如本校老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详细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请指导老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详细操作(设计访谈表格、咨询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预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开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咨询卷、查阅文献材料、实验)
F、分析活动材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本人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拟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详细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材料,找出规律特点。)
G 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能够开展旅行活动,巡游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2、参观、访咨询、调查(革命遗址、英雄榜样人物、出色人物、现代化建立成果、工厂、乡镇企业……)。
3、 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情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交通平安咨询题研究
5)村民交通认识及对策
6)乡村道路情况及改良意见
7)当地资源情况调查
8)中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9)中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咨询题研究
10)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1)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12)当地名人秩事、历史文物的调查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留意本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详细安排
1、筹备阶段:7月1前,各校布置学生社会实践活开工作。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本人聘请1—2名指导老师(学校老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实践阶段: 7月2日—7月9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总结阶段: 7月10日各班向学校提交以下社会实践总结材料;
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平安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材料;
4)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五、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方式,进展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上交流。7月15号前,以校为单位选送5篇至县教研室参评。届时评选县级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老师,并将优秀论文在上饶县教研网上交流。小学交童越老师,中学交吴忠来老师。
4、7月15日前,各校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