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4整体观念.4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4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5辨证论治.6阴阳五行学说.7阴阳学说.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8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8五行学说.10五行的归类.10五行的生克乘侮.1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2阴阳与五行的关系.13藏象学说.14心.14肝.15脾.17肺.18肾.19胆.20胃.20小肠.21大肠.22膀胱.22三焦.22奇恒之腑.23脏与脏之间的关系.2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26腑与腑之间的关系.27气、血、津液学说.28气.28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28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8根据所在
2、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各类.29血.30津液.30气和血的关系.30气和津液的关系.31血和津液的关系.31经络学说.33经络系统的组成.33经 脉.34络 脉.36十二经筋.37十二皮部.37经络的生理功能.37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371、解释病理变化.382、协助疾病诊断.383、指导临床治疗.38病因与发病.38六淫.39风.39寒.40暑.40湿.41燥.41火.41肪气.42七情内伤.421.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432.七情致病的特点.43劳逸损伤.44外伤.45寄生虫.45痰饮和瘀血.46痰饮.46瘀血.46病机学说.47邪正盛衰.47“实”的病机.48“虚”的病
3、机.48病机的虚实错杂.49虚实真假的病机.49阴阳失调.49阴阳偏胜.50阴阳偏衰.50阴阳互损.51阴阳格拒.51阴阳亡失.52气血失常.52气虚.53气机失调.53血的失常.54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55津液代谢失常.55脏腑病机.56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57六腑的阴阳气血失调.61奇恒之腑的病机.63内生“五邪”病机.64风气内动.64寒从中生.65湿浊内生.65津伤化燥.66火热内生.66防治原则.67预 防.67未病先防.67既病防变,.68治 则.69治病求本.70扶正祛邪.71调整阴阳.72因时、因地、因人制宜.7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
4、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 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 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 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 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 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 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 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 环境统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
5、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 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 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 定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 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 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 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 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
6、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 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 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认识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出发,将重点放在 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一般来说,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
7、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 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决定 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判 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须从整体出发,采取适当 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 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 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
8、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 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 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曰:“人与 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 枢岁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 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月奏理开,故汗出天寒则月奏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 瘾津液别),说
9、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驰、月奏 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 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 燥症,冬季多有伤寒。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研究表 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塞 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
10、,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据观察,人 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 节律变化。根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 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 黑子活动周期(H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 性变化,并强烈干扰地磁,改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 体月奏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月奏理从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 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早在
11、二千多年前,中国古 代医家就对此有所认识,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如素问五 常政大论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 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 对病人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情况的有 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一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 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12、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 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 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 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 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 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 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
13、 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 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 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 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 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 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 同,也根
14、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 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 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 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 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 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 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
15、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 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 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 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 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 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 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
16、用于 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 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 为深刻的影响。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 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中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 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 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 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
17、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 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 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 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 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 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喑的,都属 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
18、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 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 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 系。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 ffio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
19、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 ffio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 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 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 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 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 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
20、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 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 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 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 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 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 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 说,阴阳
21、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 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A 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阐释人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 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
22、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2、概括人的生理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 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 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 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川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 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 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
23、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 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 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 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 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 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
24、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 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 阳俱损”、“阴阳两虚”。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 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喑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
25、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如对于 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对于阴盛所致的寒 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而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 滋阴药以补虚;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在阴阳两虚的情 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 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
26、应当根据疾 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五行学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 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中 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 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 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 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 于火;“土爰稼稿”,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
27、事物,均归属于土;“金 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 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 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 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五行的归类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 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
28、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如事物的特性与木的特性相近,则归属于木,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则归属于火。按照五行学 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 化五气五方五季六 腑五官形体情 志五声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 肠舌脉喜笑甘黄化湿中长 夏土脾胃肉思歌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 肠鼻皮毛悲哭咸里 八、藏寒北冬水肾耳骨恐呻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 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 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
29、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 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 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 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 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
30、,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学利川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 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 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 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
31、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 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 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 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
32、,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 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 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 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 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1.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 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 母则子安。2.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 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
33、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 泻其子,泻子则母安。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 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 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 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3.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 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4.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 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
34、脾弱之证。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 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 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 肾为主,兼顾健脾。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 脾法。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 泻火补水法。4.佐金平木法,适用
35、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 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 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 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 治疗。藏象学说“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
36、病理变化表 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 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 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 五脏,即心、旺、膘、地、量,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 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置、小肠、大肠、幽、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
37、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 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 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 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 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 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 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 骨”之说。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
38、一个解剖学 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 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 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 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 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 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心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
39、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 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工 心的生理功能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 表里。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 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 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 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心主神志。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 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 活动。在中医
40、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 明出焉、素问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 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 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澹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
41、功能全赖 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 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 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 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 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 强语骞,或失语等。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 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 心包”或“蒙蔽心包、
42、肝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 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 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 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1.调节精神情志。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 能有关。肝的这一
43、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 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暧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燥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 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 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暧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 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 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
44、则血 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肝的疏泄功能还有疏利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故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 腹水、水肿等。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的需血 量减少,大量血液贮藏于肝;当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就排 出其所储藏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 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 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肝开窍于目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经脉又上联目
45、系。因此,肝的 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 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主筋。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 状,如前所述。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 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脾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 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 液的化生,都有赖
46、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 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縻之官,五味出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 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 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于脾的运 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 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 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 精微,生成精、气
47、、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 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清、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 足的病变。脾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就会导 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 泻等。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 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 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所以若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
48、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 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飨泄 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 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 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49、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 在体现。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 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 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 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肺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 被邪侵,故又称“娇藏工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 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说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
50、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 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 进行。若肺受邪而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首先 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 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 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因此,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 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