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江苏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6138 上传时间:2022-04-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8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江苏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江苏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江苏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江苏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江苏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ICS 93.100 CCS P 55 DB32/T 4177202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prevention operation plan 2022-01-31 实施 2021-12-31 发布 发 布DB32/T 4177 2021 I 目 次 前 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洪涝调度方案 . 2 6 水量调度方案 . 4 7 调度管理 . 6 附录 A(资料性)调度方案编制提纲示例 . 7 DB32/T

2、 4177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河海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洪滨、方国华、黄显峰、尤迎华、朱建英、陶娜麒、鲍建腾、周春飞、 焦野、孙超君、王正诚、唐仁、孙猛、董于、刘涛、黎龙风、吴承君、郭馨予、张文慧、陈雪。 DB32/T 4177 2021 1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旱灾害防御的洪涝调度方案、水量调度方案等的编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流域性、 区域性水利工程水旱灾害防御调度

3、方案的编制, 其他水利工程调度方案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本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L 488 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编制导则 DB 32/T 3470 大中型水库调度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旱灾害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统称,包括洪水、雨涝、风暴潮等造成的洪涝灾害和降水减少、水源不足等造成的干旱灾害。 3.2 洪涝调度 flood an

4、d waterlogging regulation 运用各类水利工程,按照洪涝水情和水文预报,采取蓄、滞、分、排等措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江河湖库的洪涝水量及水位进行调控的行为。 3.3 水量调度 water regulation 运用各类水利工程,按照水资源量和供用水计划,采取蓄、引、提、调等措施,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江河湖库的水资源进行调配的行为。 DB32/T 41772021 2 3.4 水利工程体系 hydraulic engineering system 河道、湖泊、水库、行蓄滞洪区、圩区、分洪道、水闸、泵站、涵洞等工程组成的防洪排涝和供水工程系统。 4 总体要求 4.1 水旱灾害防御调

5、度方案应遵循经批准的流域或区域的防洪排涝抗旱规划、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御洪水方案等,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旱及灾害特点、防洪抗旱工程现状情况,在研究各种可行的水利工程调度措施及其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4.2 流域与区域的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方案要相互协调,流域调度方案应考虑区域防汛抗旱的要求,区域调度方案应符合所在流域调度方案的规定。 4.3 水旱灾害防御调度应统筹防洪排涝、 蓄水供水与生态维护, 保障防洪安全、 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4.4 调度方案编制应综合考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科学合理确定各类水利工程运用次序、时机和方式。 4.5 调度方案编制应以流域与区域现状水情、工情和经济社会状况为基

6、准,并适当考虑其发展变化情况。当流域与区域水情、工情和经济社会状况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调度方案。 4.6 调度方案编制时应开展必要的研究,采用模型分析计算等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必要时可进行调度试验,提出研究报告和调度方案编制说明,供审查、审批时参阅。方案编制研究时可采用洪水风险图编制等技术手段。 4.7 调度方案一般应包括工程体系、调度原则、工程调度、调度管理等内容。 4.8 洪涝调度方案与水量调度方案宜独立编制,也可合并编制,但宜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编写。 4.9 调度方案应按管理权限报相应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5 洪涝调度方案 5.1 基本资料 5.1.1 编制洪涝调度方案时,应收

7、集、整理流域或区域的基本资料,包括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气象水文、防洪排涝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防洪排涝规划和典型洪涝年调度运行等资料,具体内容见表 1。 5.1.2 应对收集到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合理性和可靠程度作出评价。 DB32/T 4177 2021 3 表 1 洪涝调度方案基本资料 资料类别 资料内容 自然地理资料 流域或区域地理位置、气候、面积、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河流湖泊、径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经济社会资料 流域或区域经济社会现状指标,各防洪保护区、行蓄滞洪区(含滞涝圩区)等经济社会现状指标,历史洪涝灾害、风暴潮灾害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的要求等。 气象水文资料 气象、水文特征

8、数据,有关降雨、蒸发、水位、潮位、流量等实测及调查资料,历史暴雨洪水及河口天文大潮、风暴潮资料,反映洪水特性的各河段洪水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等。 防洪排涝工程资料 河道、湖泊、水库、行蓄滞洪区、圩区、分洪道、水闸、泵站、涵洞等工程资料。 防洪排涝非工程 措施资料 政策法规,各类防汛应急预案,经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行蓄滞洪区人员撤退预案,相关调度规程和方案,防洪排涝特征水位(流量) ,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预警资料等。 防洪排涝规划资料 流域、区域、城市防洪规划,排涝规划等资料。 典型洪涝年 调度资料 典型洪涝年雨情、水情、工程状况及防洪排涝调度运行情况等资料。 5.2 洪涝调度

9、原则和目标 5.2.1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和安全保障的原则。 5.2.2 统筹流域、区域、城市防洪排涝,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全局,合理处理蓄泄滞分排关系,降低整体洪涝风险。 5.2.3 充分发挥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作用,洪涝发生前,根据降雨预报,合理预降河湖库和圩区等的水位;洪涝发生后,科学安排洪水涝水出路,使灾害损失减少至最小程度。 5.2.4 对设计标准及以下洪水,充分利用河道的泄洪能力和湖泊、水库的调蓄作用,以及水闸、泵站的自排、抽排能力,适时启用行蓄滞洪区,确保防洪安全。 5.2.5 对超标准洪水,适当利用河湖堤防超高强迫蓄洪挡洪行洪,对圩

10、区实施限排或禁排,适时启用行蓄滞洪区,必要时应急破圩滞洪,弃守一般堤防,保障重要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 5.2.6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雨洪资源利用。 5.3 河道、涵闸、泵站工程调度 5.3.1 根据河道堤防防洪标准、河道行洪能力、防洪目标等,合理确定防洪控制节点、控制断面和控制运用指标。 5.3.2 明确工程调度的代表水文站,以及不同阶段的水位、流量等控制指标。 5.3.3 明确水闸、泵站、涵洞及行(分)洪河道的运用次序和规则。 5.3.4 考虑河道行洪对下游地区、河道滩地等的影响。 DB32/T 41772021 4 5.4 水库(湖泊)防洪调度 5.4.1 在保证水库自身防洪安全

11、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调洪错峰作用。 5.4.2 对不同类型、不同量级的代表性洪水,提出水库运用的时机和方式,明确不同条件下的控制水位和泄量。 5.4.3 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应根据下游防洪控制节点的防洪控制水位、安全泄量和区间洪水情况,提出水库对下游进行补偿调节的防洪调度方式。 5.4.4 由水库群共同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应分析各水库和各区间的洪水组成,提出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式。 5.4.5 有水闸等建筑物控制的湖泊参照本文件 5.4.1-5.4.4 要求执行。 5.5 行蓄滞洪区调度运用 5.5.1 明确行蓄滞洪区调度运用的代表水文站以及水位、流量等控制指标。 5.5.2 应根据行蓄

12、滞洪区在流域或区域防洪排涝体系中的作用,结合围堤、隔堤、安全设施等的建设情况,合理制定行蓄滞洪区的启用次序。 5.5.3 对建有进洪闸、退水闸的行蓄滞洪区,应明确进洪闸、退水闸调度规则;对需临时开口运用的行蓄滞洪区,应明确开口的位置、口门宽度和时机。 5.5.4 应按照 SL 488 的要求,编制行蓄滞洪区运用预案。 5.5.5 滞涝圩区参考本文件 5.5.1-5.5.4 要求执行。 洪涝调度方案编制提纲示例见附录 A.1。 6 水量调度方案 6.1 基本资料 6.1.1 编制水量调度方案时,应收集、整理流域、区域、受水区的基本资料,包括自然地理、经济社会、 气象水文、 水量调配工程和非工程措

13、施、 相关规划和典型枯水年调度运行等资料, 具体内容见表 2。 6.1.2 应对收集到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其合理性和可靠程度作出评价。 表 2 水量调度方案基本资料 资料类别 资料内容 自然地理资料 流域、区域、受水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河流湖泊、径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流域、受水区面积及跨行政区分布情况等。 DB32/T 4177 2021 5 续表 2 水量调度方案基本资料 资料类别 资料内容 经济社会资料 流域、区域、受水区经济社会现状指标,历史干旱灾害情况,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供给的需求等。 气象水文资料 气象、水文特征数据,有关降雨、蒸发、水位、潮位、流量等实测及调

14、查资料,历史干旱资料等。 水量调配工程资料 河道、湖泊、水库、水闸、泵站、涵洞等工程资料。 水量调配非工程措施资料 政策法规,水量分配方案,抗旱应急预案,相关调度规程和方案,抗旱特征水位(流量) ,旱情监测、预警资料等。 规划和典型年调度资料 抗旱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供水规划等规划资料;典型枯水年雨情和水情,抗旱调度运行情况等资料。 6.2 水量调度原则和目标 6.2.1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调度,科学调度;坚持节水优先,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坚持统筹兼顾,区域服从流域,局部服从全局。 6.2.2 坚持统一调度,水量调度服从洪涝调度,合理利用雨洪资源。 6.2.3 优化水资源配置,优先使用本地水

15、,加强利用回归水,合理使用外调水;妥善处理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用水需求。 6.2.4 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6.2.5 充分发挥水量调配工程体系作用,使干旱损失减少至最小程度。 6.3 水量调度 6.3.1 应明确水量调度的范围和规模,包括供水水源、供水区域、输水河段和节点工程等。 6.3.2 应明确河道、湖泊、水库等工程调度的控制断面和代表水文站;根据供水目标、供需水预测合理确定不同时期的控制运用指标。 6.3.3 应提出制定年度、月、旬等不同时段供水计划的要求。月、旬供水计划应在年度供水计划基础上,考虑蓄水、来水、用水和输水损失等因素动态调整。 6.3.4 根据供水计划、控制水位要求,应

16、明确调水工程体系的运用时机和规模。 6.3.5 应明确实施补湖补库的时机、方式和规模。 6.3.6 应明确河道、湖泊、水库在不同枯水位下的非常调度措施和用水管理措施。 6.3.7 水库生态调度按照 DB 32/T 3470 执行。 DB32/T 41772021 6 水量调度方案编制提纲示例见附录 A.2。 7 调度管理 7.1 应明确调度机构及相应权限,调度权限的划分应与现行管理体制相协调。应明确工程运用组织实施单位。 7.2 调度方案宜明确工情监测、水文监测与预报等要求及职责分工。 7.3 应明确监测、调度信息报送范围和内容。 7.4 应明确当发生工程险情及遭遇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突发性水

17、事件情况下的应急调度处置。 7.5 应明确调度方案解释权归属、采用的高程系统、施行时间。 DB32/T 4177 2021 7 附录 A (资料性) 调度方案编制提纲示例 A.1 洪涝调度方案编制提纲示例 示例: 一、工程体系一、工程体系 (一)河道(一)河道 行洪河道参数,包括河道设计流量与水位,堤防防洪标准、堤防等级、堤顶高程等。 (二)湖泊和水库(二)湖泊和水库 湖泊设计洪水位,堤防防洪标准、堤顶高程,控制建筑物及泄洪能力等;水库位置、功能、等级、特征水位和库容、泄水建筑物及泄洪能力等。 (三)涵闸、泵站工程(三)涵闸、泵站工程 水闸泵站参数,包括水闸闸孔净宽、孔数、主要部位高程、设计流

18、量与水位;泵站台数、单机流量、总抽水能力、装机规模等。 (四)行蓄滞洪区(四)行蓄滞洪区 行蓄滞洪区和滞涝圩区位置、范围、面积、地面和圩堤高程、个数等。 (五)圩区和城市防洪工程(五)圩区和城市防洪工程 圩区和城市防洪工程位置、面积、高程、个数、排涝能力等。 二、设计洪水二、设计洪水 设计暴雨、设计洪水及相关成果,区域主要代表站防洪排涝特征水位等。 三、洪涝调度原则三、洪涝调度原则 从坚持以人为本、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洪涝调度原则。 四、洪涝调度四、洪涝调度 (一)控制指标(一)控制指标 明确调度代表水文站,以及不同阶段的水位、流量等控制指标。 (二)河道、水闸、泵站、(二)

19、河道、水闸、泵站、涵洞涵洞工程调度工程调度 明确水闸、泵站、涵洞及行(分)洪河道的运用条件、次序和规则。 (三)水库(湖泊)防洪调度(三)水库(湖泊)防洪调度 1. 明确不同类型、不同量级的代表性洪水,提出水库(湖泊)运用的时机和方式,明确不同条件下的控制水位和泄量。DB32/T 41772021 8 2. 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应根据下游防洪控制节点的防洪控制水位、安全泄量和区间洪水情况,提出水库对下游进行补偿调节的防洪调度方式。 3. 对共同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群,提出水库群联合调度方式。 (四)行蓄滞洪区调度运用(四)行蓄滞洪区调度运用 1. 明确行蓄滞洪区运用的代表水文站以及水位、

20、流量等控制指标。 2. 根据行蓄滞洪区在流域或区域防洪排涝体系中的作用,结合围堤、隔堤、安全设施等的建设情况,合理制定行蓄滞洪区的启用次序。 3. 明确进洪闸、退水闸调度规则;对需临时开口运用的行蓄滞洪区,应明确开口的位置、口门宽度和时机。 五、非常措施五、非常措施 明确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工程调度运用的非常规措施,如利用河湖堤防超高强迫蓄洪挡洪行洪、圩区限排或禁排、启用行蓄滞洪区、应急破圩滞洪等。 六、洪水资源利用六、洪水资源利用 在不影响防洪和排涝的前提下,明确湖泊、水库和拦河水闸工程利用洪水资源的时机、水位要求。 七、调度管理七、调度管理 (一)监测与预报(一)监测与预报 明确工情监测、水

21、文监测与预报等要求及职责分工。 (二)调度权限(二)调度权限 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并具体指出调度机构及相应权限,调度权限的划分应与现行管理体制相协调;明确工程运用组织实施单位和监督单位。 (三)信息报送(三)信息报送 提出建立洪涝调度信息共享机制和调度运行台账的有关要求,明确调度信息报送范围和内容。 (四)调度处置(四)调度处置 明确特殊情况下的调度处置。 八、附则八、附则 说明洪涝调度方案的解释部门、高程采用的基准系统、执行起始时间、特殊情况的处理部门、修订时限等。 九、附件九、附件 可根据实际需要补充相关附表和附图等。 DB32/T 4177 2021 9 A.2 水量调度方

22、案编制提纲示例 示例: 一、工程体系一、工程体系 (一)河道(一)河道 明确输水河道及输水能力。 (二)湖泊和水库(二)湖泊和水库 湖泊正常蓄水位、供水设施(含水电站)及能力等;水库位置、功能、供水范围、兴利库容、供水设施(含水电站)及能力等。 (三)控制工程(三)控制工程 水闸泵站参数,包括水闸闸孔净宽、孔数、设计引水流量;泵站台数、装机规模;水电站台数、设计流量等。 二、特征水位二、特征水位 设计枯水位、生态水位、旱限水位、正常蓄水位等。 三、水量调度原则三、水量调度原则 结合流域特点,可从以人为本、依法调度、科学调度、节水优先,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统筹兼顾等方面提出水量调度原则。 四、水

23、量调度四、水量调度 (一)控制指标(一)控制指标 明确湖泊、 水库、 河道等水利工程的水量调度的控制断面和代表水文站; 确定不同时期的控制指标。 (二)供水计划(二)供水计划 提出制定年度、月、旬等不同时段供水计划的要求,其中,月、旬供水计划应在年度供水计划基础上,考虑蓄水、来水、用水和输水损失等因素动态调整。 (三)调水工程体系的运用(三)调水工程体系的运用 根据供水计划、节点控制水位要求,明确调水工程体系运用的时机和规模;明确利用调水工程体系实施补湖补库的时机和方式等。 五、非常措施五、非常措施 明确河道、湖泊、水库在不同枯水位下的非常调度措施和用水管理措施;当遭遇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等突发

24、事件时的应急调度措施等。 六、调度管理六、调度管理 (一)监测与预报(一)监测与预报 明确工情监测、水文监测与预报等要求及职责分工。 (二)调度权限(二)调度权限DB32/T 41772021 10 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并具体指出调度机构及相应权限,调度权限的划分应与现行管理体制相协调;明确工程运用组织实施单位。 (三)信息报送(三)信息报送 提出建立水量调度信息共享机制和水量调度、水量监测台账的有关要求,明确监测、调度信息报送范围和内容。 (四)调度处置(四)调度处置 明确特殊情况下的调度处置。 七、附则七、附则 明确调度方案解释权归属、采用的高程系统、施行时间等。 八、附件八、附件 可根据实际需要补充相关附表和附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