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7815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熟悉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几乎都是专家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所涉知识点很多,由于师生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何取舍:这就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一定要“胸中有纲”,深入领会其精神,掌握本册教材在大纲中的地位、要求、作用,树立整体观念,从而使教学目标符合大纲要求。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听话训练”上,大纲规定:听读记叙性文章,听清楚所写的人和事;听读说明性的文章,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听读议论性文章,听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在初一、二学期听读记叙文时,学生能听清楚所写的“人”是谁,所记的“事”是什么就可以了。至于

2、其他,教师则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要求大胆地裁剪取舍。(二)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体系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学科的系统性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性,兼顾了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如初中第一阶段,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编排,使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第二阶段按照表达方式编排,联系生活,着重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三种能力依次在三个学期展开训练;第三阶段则按照文体分类编排,着重培养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同时培养文学欣赏能力。语文基本训练从初步综合到分解再到综合,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体现着相互承接和递进的训练程序,符合学习的规律。在这种总体布局

3、下,每一册每一个单元都又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比如,初中语文第二册在全册中肩负着以训练记叙的读写听说能力为主,兼及说明、议论的起步,认识表达方式的一些交叉现象,而这个总任务又被分配在八个单元之中,每一单元都被委以一定的子任务。如第一至八单元,分别为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记叙的中心,记叙的详略,记叙与描写,记叙与说明,记叙与议论,诗歌欣赏。每一个单元的任务又由具体的课文来承担和落实。由此可见,全册教材的安排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科学体系,对我们教学起着规范化、系统化的制约作用。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必须研究每课在全册、本册、本单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从而确立教学重点和训练任务。(三)熟悉单元提示,落实训练重

4、点每一篇课文都涉及到很多知识,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有思想感情选材立意,有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但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确立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每一单元的提示中都已明确地规定了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我们确立课时教学重点提供了有力的导向。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力求做到:“一课一得或两得”,使学生在每一节、每一课中真有所得,实有所悟。这种围绕“一点”吃透“一点”的做法既便于学生学习掌握,还能确保教学重点的落实,更能使能力训练落到实处。可以说,编者在编排教材时是按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散重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又是以化零为整的方式稳步地落实教学任务,有步骤地完成教学目标,由点及面地体现能力训练。二初中语文课

5、堂教学改革体会 河北省邢台县豫办中心学校 刘喜芹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要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常常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热热闹闹,教学形式也变化多样,可就是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也没

6、有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更没有安排必要的训练。 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在强调自主学习的同时,要做到收放自如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我一度这样想。自主学习就是老师少讲授,如在阅读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还弄不明白老师想达到什么目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如果做不到

7、收放自如,就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三)在鼓励合作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能有好效果。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故乡,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入,不深刻,小组合作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则一知半解。有时我还把合作讨论当做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

8、读、感悟、玩味、思考,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看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不是理想的课堂。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以后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四)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宛能力 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在实际教学中,我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如教学三峡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在三峡地区我 l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

9、工程?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 “综合课”,没有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月创造。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不能只注重表面,还要注重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 (五)在积极倡导师生之间对话的同时,老师要加强倾听和交流 蔫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中,我曾经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

10、认为对话就是老师多说,学生少说,或者就是教师和优等生的对话,再就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之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的闪光点。更为严重的是有时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就。让他们展开议论、组织交流,这样往往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收不到满意的效果。有时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在实行新课标的今天,如果不及时反思自己的失误与不足,改变自己就不能跟

11、上时代的发展,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此,只有每一位教师都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地走向完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体会 兰志勤 王亮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感情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一 朗读教学的意义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朗读要调动脑,眼,口,耳,所视信息将有两次输

12、入大脑(看到和听到)和一次输入大脑(读出)的机会,信息的多次反复,增强了记忆,加强了识记的牢固程度,可以让学生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能够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现行教材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可以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随着朗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形象思

13、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可以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加强朗读训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果学生受到良好的朗读训练,平时说话也会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注意语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语调语气的变化,并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朗读训练还可以为口语交际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二 朗读教学的体会朗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既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技巧,又要留给学生一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努力挖掘朗读教学中的“亮点”,让朗读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14、。1、示范美读,激发兴趣。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示范美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像春、敬畏生命、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课文,教学时的示范美读,就能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神韵,并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积累生活,培养语感。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一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说明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的好坏,就能慢慢地培养自己

15、的语感。如听见“落叶”二字,不但会想到一个落叶缤纷的景象,还会联想到初秋、寥落、思乡等意味。3加强训练,指点技巧。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还要在朗读技巧方面加以指导和训练。1要读出节奏和重音,尤其是诗歌的朗读。诗歌的节奏感比较强,抒情色彩重,读出节奏、读好重音,显得尤为关键。节奏的划分,有的是按章节来划分的,两字一拍;有的是按意义划分的,依内容而定。重音的确定,是根据朗读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定的,朗读时一方面语气要加重,另一方面,在重音之前或之后有适当的停顿或托音,这样,重音的表达效果更加鲜明。(2)要读出语气,读准语调。一般地,写人叙事的文章包括两种语气:一种是作

16、品中人物的语气,另一种是叙述人的语气。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就要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体会他们在不同情境之中的情感,读出叙述人的语气,就要揣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语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当然,读出语气的前提,是要读准语调。语调是指句子中间的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变化。只要能正确地把握这些变化,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适当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题,供学生思考、分析、回答,做到读思结合。这样既可以避免形式单一,又有助于其它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因为学生在练习朗读时,不一定如你所愿,我们应该多鼓

17、励、多引导,保护他们的朗读兴趣。(4)朗读形式,灵活多变。在朗读训练中,我们要注意变换朗读形式,使学生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课文,我们可以使用个别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多种朗读形式的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三、指导朗读应注意的问题 1、很多老师急功近利,认为大量时间用在朗读教学上,没有明显的效果。朗读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2、一些老师朗读教学的目的性不强。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因此朗读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够好。 3、朗读

18、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不改变,就不可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总之,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语感,增强理解能力,同时提高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学科之家-语文初中语文教学体会2008-06-25 11:00:41(已经被浏览519次)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灵活组织教学。如在上课前 5 分钟让学生讲故事或诗文朗诵,或听一段与课文有关的音乐,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在学生精神状态不好时,可适时讲个笑话或让某个学生唱首歌以活跃

19、气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我会先让学生自己研读,再四人小组讨论,最后让学生代表分析评赏课文,其他学生可补充、听讲、做笔记,最后教师总结补充。这样上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一个引导者,帮助者,教学收效很大。 三、重视写字基本功的培养。通过优秀作业展览,手抄报比赛(班级内)等,激励学生养成坚持练字、认认真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四、加强背诵检查。优秀篇目的熟记背诵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带初三那个学期,我每天每班安排四个学生到办公室进行背诵抽查,两周下来全班就可以轮流一次,如此反复循环,加深了学生对背诵篇目知识的巩

20、固和掌握。 五、加强作文训练。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要狠抓作文训练,制定系统的作文训练计划,在作文评阅中,除了将优秀作文进行范读外,更将失败作文予以面批,首先多方面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然后才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供优秀作文给以参考,鼓励和要求学生重新构思书写,直到学生自己满意为止。 六、在课余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课外读物,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要求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做好笔记,经常翻阅、朗读,并积极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去。鼓励学生经常练笔、投稿,感受创作的兴奋和喜悦,激发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七、注重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办奥运相关的手抄报、安排综合

21、性实践作业献给母亲的歌。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这些活动是学生所缺少的,自然是收效极大。 以上这些体会涉及到语文教学的多个方面,结合其他同行的总结,应该说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经验认识,但是这些体会显然多为从教以来的感性认识,理论性上升不足,深刻性挖掘不够,今后仍需努力。 青岛超银中学 初二语文组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心得 2008-3-5 19:50:58 | By: zhouyan 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突破难点现代文从文字上讲,明白晓畅,似乎人人会读,其实要真正做到会读,又谈何容易!读书是一门学问,切忌浅尝辄止,贵在开掘深意

22、,而如何求深,又确乎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南宋人陈善在他的著作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始当求所以入”,在深入寻求每篇课文真谛的基础上,再“终当求其所出”,将有关课文进行纵横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同样是比喻,出现在不同的文体中,其作用就各不相同。记叙文中的比喻主要是力求记得生动,使读者有所感;说明文中的比喻则主要是力求说得明白、清楚,使读者有所知;而议论文中的比喻却是要力求记得深刻,使读者有所信。这样一揭示比喻手法的一般规律,学生在阅读中就会针对不同的文体对比喻有一个较深层次

23、的理解。那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难点究竟在于何处呢?一是学生认为现代文明白如话,一看就懂,一听就明,既没看头又没听头,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部分教师讲授方法陈旧,和高考不对路。其实,现代文“明白如话”倒是真的,但“一看就懂”却未必。要知道,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句式,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正面的话可以反面说,贬义词可以褒义用;一件事可以直截叙述,也可以通过暗示;一句话可以从表面上理解,也可以从深层上去体味,表面与深层,可以一致,也可以相反。所以说参透文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需要了解写作意图、

24、语体风格、具体语境,需要分析、综合、对比、联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认真思索、推理,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内涵,抓住主干,不至于被扑朔迷离的假象所迷惑。而高考中对现代文考察的也正是这种水平、这种能力。这种考 察有助于把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运用,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即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现代高科技正需要这种能力的人,高考也正是选拔这样的人,所以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这种智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传统教学无非是注音、解词、分段、分析人物、概括段意、总结中心等几大环节,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至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像钟表一样机械教条、循环往复,没有波澜,缺少起伏,因

25、而学生学腻了,教师也讲烦了。这种机械的教学方法,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高考,更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这正是目前现代文高考不过关的症结所在,也是教学与高考的矛盾。高考的目的在于选拔创造性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法却是对人才的压抑,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因此,大刀阔斧地改革现代文阅读教学,应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时代要求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在于能驾驭课堂,能把深课讲浅,也能把浅课讲深。深课讲浅不易,浅课讲深尤难。难就难在要发掘出别人不留意的,揭示出别人想不到的,讲出别人讲不出的,把孤立的联系起来给学生看,把浑然一体的剖析给学生看,把美好的展示给学生看。总之,要把握住重点,突破难点,讲出新意,挖掘出深蕴,给学生以应有的启迪。诚如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才能走出目前的误区,进入一个较为理想的、能够符合“大纲”要求和适应高考需要的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