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1.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5640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步习题 基础达标 1.下列元素一定为主族元素的是( ) A.其原子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的元素 B.最高正价为+3价的元素 C.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电子层数的元素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的元素 2.(2005广东高考)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BeCl2 B.PCl3 C.PCl5 D.N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B.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6.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 B.O,S,P C.Fe,Ar,Cl D.Na,Li,Mg 7.下列粒子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Na+>Na B.Cl->Cl C.Ca2+>Cl- D.Mg>Na 8.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A.Mg、Ca、Ba B.I、Br、Cl C.O、S、Na D.C、N、B 综合运用 9.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料K3C60 10.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 (1)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14C与C60互为同位素 C.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 ) A.原子不可以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11.(探究题)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质量数是8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铷Rb37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 (2)关于铷的结构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与水反应比钠剧烈 ②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小③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 ④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镁相同 ⑤它是还原剂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③⑤ (3)氢化铷与水反应可放出氢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铷溶于水显酸性 B.氢化铷中氢离子被还原为氢气 C.氢化铷与水反应时,水是还原剂 D.氢化铷中氢离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 (4)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这种碱金属可能是( ) A.Li B.Na C.K D.Cs 12.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下图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E(砷)>E(硒) ②E(砷)<E(硒) ③E(溴)>E(硒) ④E(溴)<E(硒) (3)估计1 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______<E< __________。 (4)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A、B、C两两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14.X、Y、Z是ⅠAⅦA族的三种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试完成下列问题: (1)X元素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Y与Na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角度看,Z元素具有__________性;若从Z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位置看,它具有这种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15.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和C的单质都能跟水剧烈反应,B为电负性数值最大的元素。B单质与H2O反应产生A单质,0.5 mol C单质跟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5.6 L H2,此时C转化成具有氖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问: (1)A、B、C各是什么元素? (2)写出这三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并用电子式表示它们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1. 解析:本题可用列举法求解。B中如Fe为副族元素。C中如稀有气体元素Ne。选项D中如HMnO4中Mn属于副族元素。 答案:A 2. 解析:周期表中氢与锂原子序数差2,但都在ⅠA族,且不在同一周期,故A、B错;举碳与氧成CO,氟与钠形成NaF的例证可知C、D正确。 答案:CD 3. 解析:在BeCl2分子中,B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ⅡA族,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加上共用的两对电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才为4。这样,虽然Cl原子满足了最外层8电子结构,但Be原子却远未达到8电子结构。 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构成PCl3分子中的磷原子、氯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若构成PCl5分子,磷原子最外层已是10电子结构,所以B项是本题的一个答案,而C项不符合题述要求。 N2分子因共用三对电子,使两个N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故D项也是本题的一个答案。 本题还可从另一角度求解。若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应为8×分子中原子总数-2×共价键总数。即若要满足题目要求,BeCl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应为8×3-2×2=20,而实际为16,缺少电子,不能满足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同理,PCl3、PCl5、N2分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应分别为26、38、10,而实际分别为26、40、10,显然,PCl5分子中有多余电子,也不能满足题目要求。 答案:BD 4. 解析: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所得电子数,B错。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中有氦,它不是金属,C错。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中锑(Sb),铋(Bi)是金属,D错。故选A。 答案:A 5. 解析:本题是对原子结构、同位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等知识的考查。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区,其余非金属均分布在p区;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均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 答案:AD 6. 解析:A中1号为氢为s区,C中Ar、Cl为p区,Fe为d区,D项均为s区。 答案:B 7. 解析:阳离子的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所以A错,B对;Ca2+和Cl-均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因为Ca2+的核电荷数大,故半径Ca2+<Cl-,C错误;Mg和Na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Mg的核电荷数大于Na,则Mg的原子半径小于Na的原子半径,D错误。 答案:B 8. 解析:按元素周期律,同横行(同一周期)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纵行(同一族)各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答案:AC 9. 解析:A、D中元素均为主族元素,B中均为副族元素。 答案:C 10. 解析:(1)应从同位素的概念及同位素表示的意义来分析。(2)应根据题给信息: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上标14C的放射性原子,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原子核发生衰变,从而确定C符合题意。 答案:(1)D (2)C 11. 解析:铷属于碱金属,由性质的相似性,可知铷性质与钾、钠相似。又由递变性,可知铷金属性应比钠和钾更强,可推出相关结论。 答案:(1)5 ⅠA (2)D (3)D (4)AB 12. 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和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1)从H、Li、Na、K等可以看出,同主族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E值变小;H到He、Li到Ne、Na到Ar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2)从第2、3周期可以看出,第ⅢA和ⅥA族元素比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E值都低。由此可以推测:E(砷)>E(硒)、E(溴)>E(硒)。 (3)根据同主族、同周期规律可以推测:E(K)<E(Ca)<E(Mg)。 (4)10号元素是稀有气体氖,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1)随着原子序数增大,E值变小周期性 (2)①③(3)485 738 (4)10号元素为氖。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已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13. 解析: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B元素由题意知,K层和L层之和为10,则M层为8个,N层为2个;C是第3周期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Na,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氯。 答案:(1)A:氧(O) B:钙(Ca) C:钠(Na) D:氯(Cl) (2)CaO Na2O Na2O2 14.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右上方,三元素均为非金属,必位于ⅤA、ⅥA、ⅦA三个主族,则可认定X必为氟,Y为硫,Z为砷。 答案:(1)F2 (2) (3)砷 两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附近 4s24p3 15. 答案:(1)A:O B:F C:Na (2)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NaF、Na2O、Na2O2,它们形成过程分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