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归纳1单选题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同年11月,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国皇帝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当时的德国皇帝是A威廉一世B威廉二世C威廉三世D查理一世答案:B解析:“十一月革命”时期的德国皇帝是威廉二世,B项正确;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排除A项;1840年威廉三世去世,排除C项;查理一世是英国国王,排除D项。故选B项。2、1922年,列宁曾言:“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要求你做老实人,呈送真实准确的报
2、表,要认真对待我们共产主义法律的条文,不得有一丝一毫违背我们的法律。”这表明当时苏俄A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威胁政权性质B经济体制日趋僵化C用法律约束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D统治危机不断加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2年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要求商人在经商的同时要遵守共产主义的法律,这意味着苏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既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意味着列宁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威胁苏维埃政权性质,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新的经济体制,是成功的探索,并未陷入僵化,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3、黄仁宇:斯大林能实际建设的时间更短,所以新体制有它的作用,无法一笔勾销。”材
3、料中的“新体制”的作用主要是A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B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苏联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所谓新体制指的是斯大林体制。根据所学知识,斯大林体制的作用主要是使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故A项正确,排除B项;由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以苏联并没有实现农业集体化,苏联也没有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排除C项;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它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
4、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了起了决定性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4、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不同意将土地平分给农民;6月,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自己的党纲,布尔什维克对此做了严厉的批评;8月底,布尔什维克把这个口号接了过来,变成自己的口号。这反映了A革命形势的瞬息万变B布尔什维克目标摇摆C社会革命党理念先进D农民决定了革命成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不同意将土地平分给农民;8月底,布尔什维克把这个口号接了过来,变成自己的口号”可知,布尔什维克从不同意将土地平分给农民到把平分土地变成自己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抱有幻
5、想,但随着当时革命的变化,布尔什维克逐渐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裂,急需获得农民的支持,A项正确;布尔什维克的目标没有改变,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目标,平分土地不是目标而是手段,B项排除;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自己的党纲,平分土地不属于先进理念,C项排除;农民阶段对革命有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和无产阶级,D项排除。故选A项。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通过出口换回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并与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当时苏联A经济建设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B力
6、图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进程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的苏联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大量引进技术力量和及其,加快了工业化建设,B项正确;当时的苏联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主,排除A项;苏联是在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发展生产,排除C项;苏联是在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非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6、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
7、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D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时间“1920年”可知,处于一战结束后。依据材料“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中国向西方学习,一战结束后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使得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促使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A项正确;B项是一战的结果,与材料中的思想变化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排除C项;1920年时,没有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排除D项
8、。故选A项。7、1929年,法国总理白里安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但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该计划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大危机使各国的矛盾尖锐B受美国“孤立主义”的影响C一战后欧洲内部各国矛盾重重D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时期的“欧洲联邦”计划未能推行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导致各国利益难以得到有效协调,D项正确;ABC项是影响因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项。小提示:8、1935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9、一场以掌握新技术、改进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史称斯达汉诺夫运动。在运动推动下,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于1937年4月1日提前完成。这场运动A推动了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B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C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D稳定了国民经济并巩固了新生政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斯达汉诺夫运动恰好是在苏联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并成为世界工业强国,A项正确;“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属于十月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稳定了国民
10、经济并巩固了新生政权”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9、下表所示内容为苏俄(联)列宁、斯大林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年份探索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5年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30年加快推广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模式”形成A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都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C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D都与苏俄(联)的国情相适应答案:C解析:表格中所涉及的苏俄(联)列宁、斯大林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误,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C项正确;战时共主主义政策不利于调动积极性,排除A项;B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排除B项;加快
11、推广农业集体化是脱离国情的,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10、20世纪30年代,苏联特别注重在职干部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些党、政、军干部和优秀工人输送到大学进行系统培训。这一时期,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中的学生几乎四分之三是工人,四分之一是共产党员。苏联的做法A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缓解了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干扰D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可知,当时苏联正处于两个五年计划时期,“特别注重在职干部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些党、政、军干部和优秀工人输送到大学进行系统培训”等做法有助于培养更优秀的干部、更专业的技术人才,从而促进五
12、年计划的推进,且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有利于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的亮点是通过部分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材料信息与之无关,A项排除;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范围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几乎未受到其影响,相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C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D项错误。故选B项。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因素是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前半期,西方殖民者入侵导致亚洲国家传统经济结构开
13、始逐步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加深,尤其是资本输出,导致东方国家传统经济结构进一步解体,产生了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就是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B项正确;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构不成决定关系,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还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漫画名为丹地海边的调味品交易,漫画中左侧的人物为甘地,右侧为英国驻印度总督。结合所学,对该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B英国主动与甘地商谈自治问题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D甘地希望与英国扩大贸
14、易往来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制定了食盐专营法,大幅度提高食盐的价格和税收,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形势下,甘地毅然领导了“食盐进军”的斗争,最终在1931年1月,不得不释放了甘地和被逮捕的群众,并撤销了取缔印度国大党的命令,承认沿海人民煮盐的合法化。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丹地海边的调味品交易”“甘地”可以判断出是食盐进军运动,这次事件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向高潮,C项正确;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谴责人民使用暴力手段,排除A项;英国被动与甘地进行和谈,排除B项;甘地主张民族解放运动,并非是扩大同英国的交易,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13、下列两图出自二战
15、地图,前后两图中阴影部分变化的反映了A德军西线攻势猛烈B苏联建立东方战线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德国实施海狮计划答案:A解析: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德国占领的范围在西线要明显多于东线,说明德军西线攻势猛烈,A项正确;仅根据图示内容不能说明苏联建立了东方战线和德国实施海狮计划,排除BD项;根据“1940”可知欧洲还没有开辟第二战场,排除C项。故选A项。1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先的计划是向农民提供工业制成品作为补偿,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很多时候不得不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这反映了当时苏俄A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严峻B农民对政府的政策不满C经济措施与现实的脱节D工业化建设
16、的求快求急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主持红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因此根据材料“政府很多时候不得不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可知当时苏俄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严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民对政府的态度,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排除C项;材料与工业化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15、1921-1922年,苏依出现了批私人电影企业,如叶林、银幕、火炬等,这些电影企业不愿花费大量资本去生产影片,而愿意从外国进口影片,一时间外国影片充斥子市。据统计,外国进口影片古国内上映影片的80-85%,这主要是
17、因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D苏俄国内生产不足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进口影片占比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当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政府放宽了对企业的控制管理,允许市场来调节经济,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间是1918到1920年,排除A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苏俄国内生产不足,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填空题16、局部战争(1)亚洲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中国人民开始_抗战。_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
18、次世界大战在_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结成_,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_。(2)非洲1935年,_入侵埃塞俄比亚。答案:序幕局部1937亚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方主战场意大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参加
19、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_,标志着_正式形成。答案: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8、一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_的失败告终答案:同盟国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19、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表现:(1)中国:_爆发,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2)印度支那:_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
20、,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3)印度:甘地领导的_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4)非洲:埃及爆发华夫脱运动。(5)拉丁美洲: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出现民族民主运动。答案:五四运动胡志明非暴力不合作根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爆发,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革命的进程。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提出了要求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故填空1.五四运动;2.胡志明;3.非暴力不合作。20、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选必3)(1)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
21、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诞生,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版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_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从而使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经过一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答案:民族自决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从而使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经过一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21、
22、十月革命的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_事件。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_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_道路的新纪元。(2)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_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_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3)从此,_和_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答案:划时代现实社会主义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
23、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处填写划时代;处填写现实;处填写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处填写帝国主义;处填写殖民地半殖民地;处填写资本主义;处填写社会主义;22、埃及的华夫脱运动(1)埃及的独立运动:以_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埃及人民,通过_、示威、_、罢课、罢市,以及进行_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_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_、_苏伊士运河、_等特权。(2)埃及的民主运动:1
24、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_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_。以后,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答案:扎格鲁尔游行罢工街垒战独立驻军控制领事裁判权君主立宪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埃及人民,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后,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23、作用:殖民主义势力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_。答案:开始解体根据所学可知,第一
25、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同时也在殖民地传播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成为指导民族独立斗争的武器。一战后,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在中国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印度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系列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使殖民主义势力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故题中的空白应填为:开始解体。24、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埃及华夫脱抗英运动(1)一战后,埃及人民在以_为首的民主主义政党_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_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做出让步,承认埃及为_,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_、控制_、_等特权。(2)1
26、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_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后,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_,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没有获得完全成功。答案:扎格鲁尔华夫脱党街垒战独立主权国家驻军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君主立宪护宪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但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斗争方式,迫使英国做出让步,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
27、第一部宪法。以后,扎格鲁尔又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2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构成):“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_和_,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答案: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结合所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
28、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经济上大力扶植德国。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此后,美德关系发生变化。纳粹政府采取了限制进口、补贴出口、拒付外债的种种措施,导致美德贸易额不断下降。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在美国社会中也引起强烈抗议。但从1933到1936年,罗斯福政府对纳粹政府的做法并未做出积极反应。不仅如此,美国国会还在1935至1937年间通过了三个中立法,规定政府不得从政治和军事上干预国际争端,尤其是欧洲事务。在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后,德国的战略地位和军事、经济实力大大加强。1939年1月,罗斯福指出,如果让希特勒达到了统治欧洲的目的,美国的和平与安全就将受到危害。3月,德国悍然进兵布拉
29、格,撕毁了慕尼黑协定。此后,美国与英法结盟,并于1941年12月11日对德国宣战。摘编自陈兼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美国的对德政策等(1)简析美国政府在1933至1936年间对纳粹政府的做法未做出积极反应的原因。(2)概括美国政府在1933至1941年间对德国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其制定政策的着眼点。答案:(1)美国处于经济危机之中;德国纳粹政府的行动未对美国形成重大威胁/美国和平与安全未受到较大的危害;美国坚持中立主义/孤立主义/美国推行绥靖政策;一战后,美德之间经济往来密切。(2)政策变化:美国从执行绥靖政策(纵容/中立/姑息)到美德对抗,直至最后宣战。着眼点:美德矛盾的激化/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国
30、家利益受到损害。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31936年间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根据“从1933到1936年,罗斯福政府对纳粹政府的做法并未做出积极反应。不仅如此,美国国会还在1935至1937年间通过了三个中立法,规定政府不得从政治和军事上干预国际争端,尤其是欧洲事务”得出德国纳粹政府的行动未对美国形成重大威胁/美国和平与安全未受到较大的危害;美国坚持中立主义;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经济上大力扶植德国”得出一战后,美德之间经济往来密切。(2)政策变化:根据“美国国会还在1935至1937年间通过了三个中立法,规定政府不得从政治和军事上干预国际争端”、“美国与英法结盟,并于1
31、941年12月11日对德国宣战”得出美国从执行绥靖政策到美德对抗,直至最后宣战。着眼点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主要是美德矛盾的激化,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国家利益受到损害。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冻站在美的日本资产,同一天开始部署菲律宾防务计划,但实施这一计划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至1942年3月方可完成。虽然美国具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战争潜力,但军事动员却相当缓慢,而且对日作战毫无准备。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南.进”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同时经济上的请惑力也极大,“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锅、橡胶。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
32、经济制裁,为了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摘编自高辉浅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烦发对二战进程的影响。答案:(1)原因: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日本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占优;掠夺东南亚战略资源的需要;出于建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考虑。(2)影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最大化;客观上有利于减轻中国战场抗战的压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解析:(1)原因:根据“美国宣布冻结在美的日本资产”得出美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33、;根据“在亚太地区日美兵力、兵器对比,日本占很大优势”得出日本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占优;根据“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锅、橡胶。最后,日美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比和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为了巩固战争经济基础,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进而称霸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得出掠夺东南亚战略资源的需要;出于建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考虑。(2)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规模最大化;客观上有利于减轻中国战场抗战的压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8、材料1940年7月,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包括伦敦在内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遭到重创。数万民众无处躲避,只能自发
34、前往地铁站、教堂、地下室等地寻求庇护。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和传染病风险,数量庞大的工人缺少安全的休息场所,也为战时生产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在英国共产党的呼吁和工人日报等舆论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开始主导民众防空设施的建设,并在地方机构和志愿组织的协助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民众防空体系,为伦敦市民提供了伙食、医疗等基础保障,维护了伦敦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防空洞生活的有序开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协作和全民参与,其过程不仅表现出英国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也改善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摘编自赵媛春二战时期伦敦民众防空体系及防空洞生活述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
35、防控体系的原因及其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意义。答案:(1)原因:纳粹德国大规模轰炸;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卫生隐患;战时生产不稳定;共产党呼吁和舆论的推动。特征:政府主导,各界协作,全民参与;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2)有效防御了德军轰炸;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为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基础。(答其中任三点即可)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可归纳出纳粹德国大规模轰炸;根据材料“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和传染病风险”可归纳出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卫生隐患;根据材料“也为战
36、时生产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可归纳出战时生产不稳定;根据材料“在英国共产党的呼吁和工人日报等舆论的推动下”可归纳出共产党呼吁和舆论的推动。特征:根据材料“英国政府开始主导民众防空设施的建设,并在地方机构和志愿组织的协助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民众防空体系”可归纳出政府主导,各界协作,全民参与;根据材料“其过程不仅表现出英国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可归纳出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2)意义:根据材料“为伦敦市民提供了伙食、医疗等基础保障,维护了伦敦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有效防御德军轰炸、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为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基础等角度进行
37、分析。小提示: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2)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
38、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解析:(1)根据“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可知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改变包括,
39、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由迂回过渡到直接过渡经济体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市场对经济的调整作用。(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斯大林模式既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也要关注它的消极作用,如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在当时帮助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但无法彻底根除经济危机。这些说明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经济模式调整与时俱进。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
40、和岛屿领地的权利”;2.“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3.从条约开始生效起,英日同盟即宣告“终止”。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材料二日本武力南进的升级,对美英在南洋的既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美国不能不做出强烈反应提出严重警告但是,侵略成性的日本军阀对美国政府的要求充耳不闻,反倒在(1941年)8月6日的提案中要求美国取消禁运,撤除设在南洋的美军基地,停止援助中国,承认日本在印支的特殊地位。8月17日,罗斯福发表对日声明:“如果日本政府采取任何进一步行动来推行以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手段对邻国实行军事统治的政策或
41、计划,美国政府将不得不立即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1)指出材料一“条约”的简称及签订年份。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除上述条约外限制日本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武力南进”的战略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立即采取的“必要手段”并说明及其对日本政局的影响。答案:(1)简称:四国条约;(缺书名号不得分)年份:1921年;举措:通过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2)目标:南洋手段: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其中包括日本急需的钢铁、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影响: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
42、备进行战争。解析:(1)简称:根据材料“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并结合所学得出简称:四国条约;年份:1921年;举措:结合所学华盛顿会议内容得出通过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2)目标:根据材料“日本武力南进的升级,对美英在南洋的既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得出“日本武力南进”的战略目标是南洋;手段:根据材料“反倒在(1941年)8月6日的提案中要求美国取消禁运”得出美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其中包括日本急需的钢铁、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结合所学美国的措施得出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影响:根据材料“侵略成性的日本军阀对美国政府的要求充耳不闻”并结合所学得出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进行战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