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1.1《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03162 上传时间:2024-12-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1.1《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1《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诗两首学 科语文课 题1、(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2、学习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过程方法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2、通过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3、通过讨论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爱国情感。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2、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一、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历代文人总是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感。你知道哪些表达爱国感情的诗文名句?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文题、作者)二、简介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

3、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三、介绍背景(多媒体展示背景)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学生自由发言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认识作者,了解艾青的基本情况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由学生熟知的爱国诗句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初步明确本诗的感情基调。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

4、对文章的理解。背景资料的交流,要引导学生能联系诗歌的时代背景来感受诗人的创作激情。这样能使学生更贴近作品、贴近诗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四、朗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

5、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多媒体出示):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6、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了解日军侵略我国的历史,明确本诗的写作背景。自由朗读诗歌把握停顿和句中的重音。学生自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表现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心,形象地表达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指名读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齐读全班齐读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蕴

7、含的感情。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诗歌那优美的韵律,如画的意境,简洁、生动的语言以及各异的表达方式,通过熟读就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诗的内容。以朗读训练为主要手段,在引导学生确定重读的词语的过程中,品味诗句中的用词,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诗歌所营造出的意境。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第二课时一、概括两节诗的内容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二、赏析第一节诗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2.诗中三个“这”字

8、所指代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三个“这”字分别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字与题目中的“这”字呼应,强化了“鸟”与“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关系,突出了鸟儿护卫祖国的主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3.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

9、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5.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

10、好处?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概括诗的内容理解诗中各种形象的意义“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回答: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回答:“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学习象征的写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诗的内容,诗中形象的意义进行分析理解体

11、会本诗节的重点词语,体会其所表达的感情,进一步理解本诗的主旨学习这种寓情于形象的写法,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写法的作用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三、赏析第二节诗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1.揭示全诗主旨。2.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

12、爱。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体会诗的主旨分析表达主旨的句子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主旨的揭示侧重于让学生明确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爱的是个怎样的中国。并联系现在的中国,切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把握诗的主旨句,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诗的内涵作业设计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

13、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板书设计我爱这土地鸟嘶哑的喉咙歌唱: 土地 河流“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风黎明教学反思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14、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匈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5、!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学 科语 文课 题1、(2)诗两首乡 愁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2、理解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过程方法1、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富有表

16、现力的语言。2、 通过品读,体会诗人的情感。情感态度领悟诗歌的主旨,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导入: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多媒体出示小诗)“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

17、得到,谁也说不清。” 二、简介作者: (多媒体展示)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畅谈自己离开家离开父母时的感受,触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认识作

18、者,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了解诗人诗作的风格特点。引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引入课堂教学联系诗歌的时代背景来感受诗人的创作激情。这样能使学生更贴近作品、贴近诗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3、

19、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5、听示老师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四、研读、赏析诗歌: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

20、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结合教师的诵读提示,自由朗读本诗 划分节奏和重音按照老师的要求朗读,把握诗的情感互读评价全班齐读聆听配乐朗读认识本诗中,作者情感的载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理解不同人生阶段乡愁的不同含义学生思考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学习象征手法的作用通过节奏和重音的把握,让学生初步感悟诗的情感内涵现代诗歌的学习,朗读是走进诗歌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读,读熟、读透。分析诗中不同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表达,是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明确构思特点

21、:作者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五

22、、课堂小结: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思考诗中数量词的的表达效果学生思考、讨论齐唱我的中国心品味现代诗中形容词、数量词的表达效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触动学生爱国之情作业设计1、背诵这首诗。2、仿照这首诗,写一首题为童年的诗歌。板书设计乡愁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故乡之思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家国之思教学反思相关链接海大演讲即席赋诗 余光中岛城续写乡愁演讲时应海大学子之邀续诗: 将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2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昨天,诗人余光中应邀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作题为诗与音乐的讲座,并朗诵了乡愁等十多首诗作以及英文诗歌。在与海大学生对话交流时,他还现场续写了一段“乡愁”:将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让在场的1000多名学子领略到了大师的风范。 20分钟写成乡愁 昨天,余光中教授透露了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他当年写出那首著名的乡愁,只用了20分钟。看到现场学生发出一阵惊叹,余教授称,写这首诗时,他44岁,离开大陆已经2

24、0多年,“写的时候是20分钟,可是这种感觉在我的心中已经酝酿了20年了。”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余氏诗作风味各异 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教授的“招牌菜”,但听了余光中教授朗诵的他的其它诗作就会发现,他的“店”里有许多风味不同的“菜”,有历史的、有古典的,有调侃的,还有环保的,风格多变,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如甘地纺纱,铿锵壮阔,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如等你,在雨中,则细腻柔绵。 压轴朗诵的是余光中的民歌,他先是自己朗诵,第二遍请大家一起应和,应和的句子是“也听见。”“传

25、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当余光中的声音与众人的声音相应和,此时此刻的“民歌”都仿佛是从大家的内心唱出,整个讲坛回荡着诗歌的力量。 人物简介 左手为诗右手为文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2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等。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涉猎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称之为“四度空间”,他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是当代诗坛健将兼批评家、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

26、翻译集13种。有人称余光中“左手为诗,右手为文”,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 人物对话 想写一首青岛 昨天,3名幸运的海大学生获得了与余光中教授对话的机会,余光中教授幽默、精彩的回答再次折服现场的听众。 海大学生:您的“乡愁”现在还有吗? 余光中:写乡愁时我离开大陆20年,感慨比较多,诗里带点淡淡的哀愁。自1992年至今,我多次回大陆来,而且一年比一年的次数多。今天,我就在“这头”。我去过北京、成都、厦门、大连等很多都市,希望将来也能写一首青岛。 海大学生:您写过“小时候”,写过“后来”和“现在”,如果续写“将来”,您会怎么写呢? 余光中:将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 温总理访美曾引用乡愁 2003年12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纽约,与华侨相聚言及台湾省,他感慨不已: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场合,中国总理引用余光中的著名诗句乡愁,拉开了他首次正式访美的帷幕。本已流传甚广的乡愁,因为被温家宝总理引用,流传得更广了。1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