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语文猫(讲读) 心中的鹰(自读)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10课猫(讲读) 第12课心中的鹰(自读)二. 重点、难点:猫 1.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散文的线索,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动物,描写动物的。 2. 理清文章脉络,并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3. 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心中的鹰 1.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心中的鹰”的形象,感悟作者的情感。 2. 能抓住重点句进行阅读,领悟文章主旨。 3. 培养自己善待生命、珍视生命的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 学习过程:猫(一)文学常识: 1. 作者: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笔名西谛。现代作家、学
2、者,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作为学生代表,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活动。1920年11月,他与茅盾、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文学革命活动。先后主编了小说月报、文学周刊、世界文库。1937年写成长诗芦沟桥。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17日率我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不幸因飞机失事逝世。他的主要作品有文学大纲、中国通俗文学史、欧行日记、取火者的逮捕等。 2. 出处郑振铎文集 3. 背景:猫是郑振铎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一篇。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上。
3、它是郑振铎从事小说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触及到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从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到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不仅表明主人公“我”有知错就改和实事求是之心,也表明了作者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等观念。(二)生字、生词:污涩( )红绫( )相称( )郁闷( )怂恿( )( )乞丐( )娱乐( )咕噜( )( )怅然( )诅骂( )蜷伏( )惩戒( )畏罪潜逃( )露台( )屋脊( )忧郁:忧伤,愁闷。郁闷:烦闷,不舒畅
4、。安详:从容不迫,稳重。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蜷伏:弯着身体卧倒。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断语:断定的话,结论。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怅然:不愉快。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畏罪潜逃:害怕治罪而隐藏或逃跑。(三)整体感知: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课文开头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提示下文的内容,表明文章要说的是“我”家里几次“养猫的经过”和“结局”。接着按照时间先后写了三只不同的猫。描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遭遇和结局。课文最后一句话归纳全文,说明三次养猫,给我留下了不愉快的回忆,给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作者按照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线索是三只猫的不同命运
5、;另一条线索是“我”对三只猫的感情。(四)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2):我家养的第一只猫及其结局。作者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受着生命的新鲜和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猫亡失酸辛的感情。第二部分(313):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领养、丢失的经过,同时也写出了全家人的惋惜。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的自私自利行为的遣责和控诉。第三部分(1433):“我”为冤枉了第三只猫而难过自责。作者意在警示世人,因为不讨人喜欢,就常怀厌恶之心,一旦有事,就给它定罪,结果铸成冤案。即使有良心的人也可能犯错误,一旦发现错误,应该虚心自责。(五)主题:本文通过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
6、故事,表现了作者认真吸取教训,勇于自责的精神,告诉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可补救的过失。(六)写作特点: 1.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以养猫与亡失展开线索,都有发生、发展、结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作者首尾的呼应和文中伏笔的设置,使情节环环相扣,结构严密完整。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新意,呼应篇首。 2. 抓住特征,作细节描写。作者写了
7、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第一只猫活泼天真,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用红带或绳子去逗它,“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例如:“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第三只猫懒惰、忧郁,常常“蜷伏”,钻炉火底,跳上桌子凝望鸟笼,受责打前“躺在露台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作者笔下的猫,个性突出,逼真传神,活灵活现,读来历历如见。 3. 把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在叙述第一只猫的经过之后,有一段直抒胸臆的文字;“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同样地,在叙述了第二只猫经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抒情;“我也
8、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了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第三只猫是作者描写的重点,描写的文字更长,叙述的事情更细,直接抒情的句段更多。如第30段,沉重的语句,深深的自责,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悔恨之意,这抒情深沉而直率,它把作者那种难过而后悔的复杂强烈的感情抒发得痛快淋漓,一泻无余。心中的鹰(一)文学常识: 1. 作者:唐敏,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心中的大自然。 2. 文体:散文。 3. 出处:节选自散文心中的大自然(女孩子的花,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二)生字、生词:翱翔( )桉树( )侥幸( )黝黑( )玛瑙( )( )清澈( )颓然( )骨骼( )犀利(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
9、飞。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或免去灾害。眺望:从高处往远看。黝黑:黑,黑暗。颓然:形容败兴的样子。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悄无声息:形容寂静无声。(三)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对远观之鹰及近摸之鹰的描绘,写出了鹰的雄姿,显现了鹰的充满生机的庄严和庄严的消失,也将作者的那份希望永驻长空的情感表达了出来。题目为“心中的鹰”,意在强调本文不是写自然界的鹰,而是写自然界中的鹰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在作者的心目中,“心中的鹰”活得庄严,死得悲壮;永远地翱翔于天空,勇敢地面对死亡。本文详写了一个小猎人举枪打死老鹰的悲剧。那时候,人们就知道老鹰是打不得的,孩子们保护老鹰,贺老头怒斥小猎人。小猎人打猎的
10、动机是给班长治头痛的,说到底,还是人类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使老鹰消失。在作者心目中,人与自然是共存共荣的,作者谴责捕杀野生动物的野蛮行为,为一种物种的消失而感到悲哀,是在昭示人们,必须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必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四)写作特点: 1. 语言含蓄隽,富有诗意:本文语言含蓄,像诗句一般凝炼。许多精辟的独句段,令人回味深长。写鹰飞翔的姿态洗练而传神;写老鹰带小鹰学飞,用拟人的手法,写得情满天空;写老鹰悲壮的死去,更富传奇色彩。每说鹰的一个特点,就有一句凝炼的赞赏语。全文富有诗情画意。 2. 首尾呼应,深化中心。 文章开头结尾相互呼应,反复咏叹又定下了全文的情调,深化了文章的中
11、心;自然界的生命本是庄严的,平等共存的,以牺牲鹰的生命来挽救人的生命,是人对自然的生命的豪夺,揭示了作者祈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感情。【模拟试题】一. 基础知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忧郁(y)安详(qing)诅骂(z)B. 郁闷(mn)居然(j)绫(lng)C. 蜷伏()断语(dun)怅然(chng)D. 怂恿()惩戒(chng)涩(s) 2.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 儒动疙疙瘩瘩悄无声息B. 湛蓝沸沸扬扬无齐于事C. 侥幸迥然不同寡不敌众D. 黝黑略胜一仇一尘不染 3. 选出词语注释有误的一项( )A.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安详(从容不迫,稳重)B. 怅然(很
12、愉快)蜷伏(弯着身体卧倒)C. 涩(不光滑)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D. 忧郁(忧愁,愁闷)断语(断定的话,结论) 4. 下列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症。B. 那只老斑羚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了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C. 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D. 下雨了,马路上溅起了无数的箭头。 5. 表达方式有五种,下面各段文字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把正确的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内。(1)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确距离,还是故意逞能,竞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
13、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了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 )(2)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3)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4)一只眼睛看着蓝天,睁得圆圆的。这是一颗淡紫色的玛瑙,布满细小的蜂窝状棱面,太阳在里面反映出无数亮点,最清澈,最明亮的。二. 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
14、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2)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3)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4)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5)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6)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
15、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7)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8)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给、处原文选择最佳词语。 A. 安静B. 平静C. 安详 ( ) A. 快乐B. 快意C. 惬意 ( ) 2.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虐待( )屋脊( ) 3. 文中画“ ”线的句子运用了表达方式是 ,修辞方法是 。 4. “我凭什么断定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用“ ”线在文中画出。 5. 对“我的良心受伤了”含义理解正确是( )A. 猫死在邻家的屋脊上了。B. 猫亡失前“大家都不大喜欢它”。C. 我对它过于暴怒。D.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责、
16、内疚。 6.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
17、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 在文中内加上适当的标点。 2. “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句中“没”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没”字的意思是 ,后一个“没”字的意思是 。 3. “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 。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内容。 5.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三)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海 燕 郑振铎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一只小燕子。当春天二、三月,轻风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
18、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来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几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
19、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燕子归来寻旧垒。”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洽洽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命运的蹇劣呢?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
20、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云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断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持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 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 (1)积伶( )(2)隽妙( )(3)縠纹( )(4)憩息( )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那些小燕子什么时候由什么地方飞来,加入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的呢? 答: 3. 作者描写由燕子构成有趣的图画时,是抓住了燕子的什么特征来写的? 答: 4
21、. “燕子归来寻旧垒”应当怎样理解?那些快乐的家庭如何迎接伶俐的小燕子? 答: 5.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宾主之间是如何融融洽洽呀!”一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 6. 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答: 7. 为什么见了小燕子,“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这里的小燕子起了什么作用?如何体会作者“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答: 【试题答案】一. 基础知识:1. B2. C3. B. A5.(1)A;(2)CE;(3)D;(4)B二. 阅读理解:(一)1.(1)C;(2)B2. n j3. 抒情、议论;比喻4. 嘴里好像
22、还在吃着什么5. D6. 第三只猫“亡失前”,家人“不喜欢”“不加注意”,又由于“我”的主观臆断,造成错觉。以致猫受“惩戒”,受冤苦,对此,我深深的内疚,自责难过。(二)1. 两处都是逗号2. 没有沉没3. 跳进泥坑里,浑身糊满污泥4. 小猫自我吹嘘,文过饰非,最后导致死亡5. 要谦虚好学,不要文过饰非。(三)1. lng jun h q2. 从羽毛、尾巴、翅膀三方面,春天二、三月由南方飞来。3. 抓住了小燕子灵巧、敏捷、快速的特征。4. 是写燕子的生活习性,过去在哪搭窝,今年还去哪。为燕子备下小巢,放在最高处。5. 拟人。表达燕子与屋室的主人融洽的关系。6. 表现作者睹物思乡,忧闷从中而生。7. 眼前海上的小燕子勾起了作者思乡之情,起引人思乡的作用。作者离开故乡,离开祖国,漂泊在大海上看到海燕,想起了故乡,惹起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