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地球运动第1讲 晨昏线 要点回顾一、形态特征(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一个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二、运动特征(1)晨昏线周日运动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2)晨昏线周年运动在极点与极圈之间来回摆动。三、时间信息(1)日期信息春秋分日过极点(或与经线圈重合),冬夏至日与极圈相切(或与经线交角最大)。(2)时间信息两交点: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两切点: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处为12时。四、晨昏线与经纬线
2、的关系1. 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春、秋分两者重合,夹角为0;冬、夏至日夹角最大为2326;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夹角为直射点的地理纬度。2.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春、秋分晨昏线平分任一纬线,与纬线垂直;冬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其余时间晨昏线与极圈内纬线相切,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夜弧(某一纬线圈上位于夜半球的部分)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五、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
3、道。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4.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与太阳直线点纬度()之间的角度关系是互余的。用公式表示为:=90-。5.直射点移动与极圈内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的关系: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直射点一定在北半球。如果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则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直射点向北每移动1,则极昼的范围向南扩展1,直射点移至最北的北回归线时,极昼向南移动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即到达北极圈。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问题太阳
4、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7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推测极圈内任一纬线的极昼极夜天数。 极圈上极昼极夜天数为1天,极点出现极昼极夜天数约为半年,极圈内其他纬线(X)出现极昼极夜天数计算公式为(X66.5)42六、昼夜长短的判读与计算1.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
5、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 4昼夜长短的计算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方法: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即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弧度数/15即是白昼的时间。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求算。方法是:白昼长2(12日出时间)或白昼长2(日落时间12)。因为地方时正午12时总是会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等份(如下图所示)。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数的地区昼夜长短相反,如北纬40的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夜长为15时。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赤道
6、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典例示范例题1: 下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纬线圈的交点。据此回答13题。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 2时 B.14时 C.1时 D.15时2.A地地方时是A.6时 B.18时 C.7时 D.19时 15151800AB3.此时上海(3110N)的昼长A.大于10时 B.小于10时C.大于14时 D.小于14时 解析(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为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为昏线。可知A向东到B为昼,90W 的经线平分昼半球,其地方时为12时,经过计算可得到北京时间为次日2时。所以第1题应选A。(2)A地为晨线与30N的交点,不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因
7、此地方时不是6时,而是根据90W的地方时为12时计算得出应为7时,所以第2题应选C。(3)据图30N的昼弧为150,计算出昼长为10小时,依据30N昼长夜短,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上海的昼长应小于30N的昼长。因此第3题的正确答案为B。答案 1、A 2、C 3、B例题2 (2009福建高考文综改编题)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 A.长沙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
8、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根据极昼圈变化规律可知,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2)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
9、北半球冬季极夜范围变小,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位于北半球的长沙因太阳高度变大和极夜范围变小均温升高。(3)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00或12:00。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00,北半球应为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00。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00,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应为12月22日的 18时。答案 (1)C (2)A (3)D例题3 (2009广东高考改编)读下图,回答(1)(3)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
10、地是 (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A. B. C. D. (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 A.4时40分 B.9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40分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夜长为12小时,其余三地昼长不同,可判断甲地位于赤道,丙、丁两地昼长小于夜长,乙地昼长大于夜长,乙与丙、丁不在同一半球,如果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可能是丙、丁地。 (2)结合上题判
11、断甲位于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不发生偏转,日落地方时为18时,故选项A正确, (3)根据题意可判断甲地位于120E,乙地为20W或160E,当甲地日出时,其地方时为6时,可求出20W地方时为20时40分,160E地方时为8时40分。答案(1)C (2)A (3)D跟踪演练一单项选择题图中N点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并与80N纬线相切,ACMDB为赤道,CND为北京时间9时的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12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0,160E B.10N,84E C.10N,165E D.0,165E2.此时( ) A.MN经线上各地的影子都朝南 B.赤道上日落的方位为西偏南10
12、 C.D点时刻约为17时15分 D.正值我国南方梅子黄熟的季节【解析】该题图示给出的信息显示晨昏线与极圈内某纬线相切,根据相切纬线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关系可以推出直射点的地理纬度,再根据直射点经线与标准时间的时差推出直射点的经度,该题是主题一的一种图形变式。由北京时间9时可以求出12时经线为165E;AB为晨昏线并与80N纬线相切,直射点纬度为10,且CND为北京时间9时的等太阳高度线,北极出现极昼,直射点纬度为10N。M点时间为12:00,太阳高度为80,B点时间为18:00,太阳高度为0,因此相对于太阳高度每10对应时间为45分钟,故D点时间约为17时15分。【答案】1.C 2.C下图是全
13、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第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40 B、9:20 C、21:20 D、15:204.若c点为69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山牧民利用云杉林以下的牧场放牧 B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C南极大陆终日斜阳 D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壤盐分全年最低【解析】以线段模式图考查晨昏线的概念及其特点,该题要求考生对晨昏线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首先将模式图转化为侧视图,图中直线为昏线,则西端的160E为12时,东端的20W为24时,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12时(160120)15=9时20分。第2问 昏线上c点存在右图所示甲乙两种情况,从图中可看出,c
14、点为69N时,只有乙图合乎要求,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上的地区放牧,黄淮海平原地区正处于雨季,土壤盐分全年最低。【答案】3B 4D图3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 日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5一7题。图35.与对应的纬度是( )A.6634SB. 6634NC.90ND. 90S6.图中四条曲线所代表的地点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 )A. B. C. D.7.8月23日,地昼长约为( )A.24小时B.22小时C.20小时D.18小时【解析】该题以四地日出时间年变化曲线图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昼夜长短的变化变化规律。该图
15、反映的是四地3月21日到6月30 日的日出时间,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四个地点其日出均在6时前说明四地均为昼长夜短。第1问中曲线在6月22日前后出现极昼,说明该地处于北极圈上,即6634N,故选B;第2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无极昼极夜,即纬度较低,地于3月21日前后出现极昼,说明处于极点纬度最高;第3问由图可知,地约在5月12日前后开始出现极昼,由此推知,地极昼时间应大致在5月12日至8月2日或3日,由此推知8月23日离极昼结束的日期差20天,则与极昼开始的日期5月12日相差20天的日期是4月22日,从图中可知看出4月22日,日出时间为2时,因此地昼长可推知为20时。【答案】5B 6D 7C下图所示
16、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810题。 8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A23 B43 C47 D579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B9小时C12小时D18小时10X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解析】8.O点纬度最低值为66.5N,夏至日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47。9.M、N对应的角度为90,为昼弧,故昼长为6小时。图5BCDGFEA3.昼弧缩短
17、且北半球昼短夜长。【答案】1.C 2.A 3.D11.图5是地球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斜线部分表示夜半球,图中B点表示北极点,C点是EF线上一年中纬度最低的一点,北京时间是7点49分,则图中( ) A.A点的纬度是4652 B.F点昼长12小时 C.E点在东12区 D.FDG弧线为回归线【解析】这是一幅变式地球日照图,根据图中斜线部分表示夜半球,B点表示北极点,C点是EF线上一年中纬度最低的一点,说明EF线是晨昏线,可上一年中黑夜范围纬度最低的一点,可以判断C点是北极圈。 A点的纬度应该是90-(2*2326)= 4308;F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昼夜等长;北京时间是7点49分,E点12点,比北
18、京时间早4小时11分,经度差超过60,180经线以东,在西12区; C点与点纬度相差6634,D点的纬度应为0,所以FDG弧线为赤道。故B正确。【答案】B下图为2010年1月-2月期间,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经线上的三点,B、C两点的纬度数相同,读图完成1213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S段全天为昼 BNA段全天为夜CBC段都是昼长夜短 DCS段有部分全天为昼13. 若上题图中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则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90 B90 C90 D90【解析】注意陷阱,此时为16时,不是正
19、午。【答案】12.D 13.D14.读图,地球自转速度是均匀的。假设当太阳在地平线下45度时,天空才真正黑暗的话。结合大年三十光照图,判断位于北纬40度地区的人们当天晚间何时放烟花效果最好 A.16:30B.17:30C.18:30D.19:30【解析】从图中可知40N昼长为8小时,日落时间为16时,太阳从地平线到地平线以下45,需要3个小时,即北纬40为19时时,天空才真正黑暗。故D选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5下图甲为某日的太阳光照图,乙是甲图中DI、KH、CG中对应的某一经线上该日各纬度的日出时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分别是 、 。除180O经线外,另一条日
20、期分界线为_经线。(2)图甲中的点与图乙中的A点此时恰好对应的是 点, CF为_(晨、昏)线。(3)此时,赤道上东半球白天范围比黑夜_,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_ _。(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速度较 (快、慢)。【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运动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时间计算、运动特点等问题,通过此题提醒考生:对地球运动的主干知识考查要特别注意的是地方时与日期的推算、时间与经度的换算关系、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自转与公转速度、自转偏向力等问题。先根据乙图中A点日出是北京时间12时,结合赤道上日出时间总是当地时间6时可知:A点比北京时间晚6时,则与A同经线
21、的B点的日出时间为当地地方时0点,即B纬线上有极昼现象,B对应的是北半球的70纬线,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70=20N ,A的经度=120E(12时6时)15/时=30E,根据30E为6时,可求出12时的经线:30E+6时15/时=120E,即直射点的经度。结合直射点的经纬度即可找出晨线、A的对应点H、另一条日界线60W(24时或0时所在的经线)。此时,赤道上属于白天的经度范围是30E(6时)-150W(18时),其中属于东半球的部分是30E-160E,比例小于夜长范围。由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可找到其分布规律。【答案】(1)20N,120E 60W(2)H 晨线(3)小 从
22、20N向南北两侧递减(4)慢第2讲 太阳高度 要点回顾一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总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D折线。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C折线。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的E折线。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甲。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一
23、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乙。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每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丙。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日期 日期 日期甲 乙 丙90 90 90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6月22)H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H达最小值。如A图所示。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冬至H达最大值,夏至H达最小值。如B图所示。2326N02326S夏至春秋分冬至S AS BNN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1)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
24、丁)。(2)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戊)。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时刻 时刻丁 戊90 90(3)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如下图当太阳直射在60W、15S时全球范围此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图所示。(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赤道地区是23026。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026和460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026)。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052。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介于23026和46052,也可以
25、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4.(正午)太阳高度相关公式或规律总结H90极昼范围内某地最小太阳高度h90,最大太阳高度H90极昼范围最低纬度与晨昏线的切点的太阳高度为0,其正午太阳高度H2极点:H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晨昏线(圈)的运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春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N(A)S(B)N(A)S(B)B SN AA NS B(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
26、过程,AB为晨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为黑夜。(2) 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昏线(圈),虚线为北极圈,大圆赤道,阴影为黑夜。春分日NABABABNNMM春分到夏至的过渡,AM为昏线,MB为晨线夏至日ABABBABANNNNMMM夏至日到秋分日的过渡AM为昏线,BM为晨线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渡AM为昏线,BM为晨线秋分日冬至日(3)总结规律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致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当晨昏线离开极点时,极点周围出现极昼或极夜,其极昼极夜范围是与晨昏线相切的那条纬线和极点之间的区域。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
27、半球昼短夜长,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3月21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在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次年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次年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
28、长,且昼渐长。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典例示范雨棚大门1米2米例题1: 右图是我国某地(36034)一房屋的大门,大门朝南,大门1米上方修一雨棚。据此回答12题。1为使冬至日正午的阳光最大限度地透过玻璃门照入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好不超过 A17米 B18米 C2米 D25米2按以上要求安装好雨棚,全年正午有阳光照射进房间的时间是 A全年 B约半年 C接近8个月 D约9个月【解析】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大于60时,没有阳光照进室内。【答案】1.A 2.C例题2: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13题。1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29、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CM与N的纬度值相等 D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2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 2时3若MN线位于70N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5 BN点的太阳高度为43.5 CM点处于极昼 D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解析】1。新年即元旦节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M、N为对跖点,对跖点纬度数相等,经度之和等于180。 2。M、N为对跖点,昼长之和等于24小时。3。6月22日北极点附近
30、发生极昼【答案】1.C 2.B 3.D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且B点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点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成13题。1A点位于A昏线上B晨线上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2B点的纬度是A66.5NB70NC75ND80N3位于NB之间的任意点C此时太阳高度可能是小于0 5 15 25ABCD【解析】 1。由于B点纬度高于66.5,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故这一天北极不可能发生极夜,只可能发生极昼,故为昏线。 2。由于B点以北刚好发生极昼,按照公式H正午+H午夜=2太阳直射点纬度,得出直射点在20N. 3。 NB此时为
31、0时,B点太阳高度角为0,北极点为20,C点介于两者之间。【答案】1.A 2.B 3.B跟踪演练2010年7月8日长沙某中学夏令营成员随旅行团前往泰山旅游,7月18日返回长沙。回答13题。17月10日旅行团抵达山东泰安市。北京时间10:00,营员注意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判断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向A南 B西 C北 D东2“泰山观日出”气象万千,“泰山观日落”也别有景致。7月12日这天,若营员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营员最可能位于图中、位置的哪一点A B C D3在夏令营旅行期间,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ab Bcd Cbc Dad【解析】1.7月10日北京时间10:00时,太阳位
32、于东南方向,营员注意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则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向南。2.7月12日这天,太阳在西北方向日落到地平线上,若营员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说明太阳看到日落位置较高,则营员最可能位于图中地势较低点,看到太阳在泰山上日落。3.在夏令营旅行期间,是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降低,结合图中信息满足的是cd两图。【答案】1.A 2.C 3.B读下图,回答46题 4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日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日8:00 B12日
33、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5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6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解析:4。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可以看出,12月12日范围跨60个经度。假如A所在经线为0点,则B所在经线必然为180经线,得出A点经线为东经120,时间为12月12日0点,答案没有该选项。另外一种情况是A所在经
34、线为180经线,B所在经线为0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20W,12月12日为旧的一天,北京时间在12月13日,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北京时间为13日16:00。5。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新旧日期个占一半,此时0经线为0点,180经线为12点,我国大陆最东端(135E)所在时区为东9区,此时为9点。6。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并正向南移动,时间为9月23日,即此时地球新一天为9月23日。题中条件见下图所示【答案】4.D 5.C 6.C某学校地理小组对地球某区域进行考察,(如图,其中AD线为晨昏线圈的某一段)他们在D点某日发现太阳从正北升起,据此完成7-8题
35、。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ECABD0 A115W 、0 B115W、2326N C0 0 D115E、2326S8当C地与D地昼夜长短相同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的种植期 B巴西高原一片枯黄C莱茵河水量大增 D长城站正处于极夜期【解析】从题干 “D点某日发现太阳从正北升起” 中可以推断D点出现极昼,若D点处于北极圈,则太阳直射点为北回归线);当C地与D地昼夜长短相同时,说明此时为春秋分日,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一般秋分前后播种【答案】7B 8A图1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读图回答911题。图 19此刻,北京时间为( )A3:20 B9:2
36、0 C15:20 D21:2010该纬线可能是 ( )A0 B2326N C6634N D75N11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解析】9. 从图中看出110W为12:00或70E为0:00。10. 由于该地刚好发生极昼,按照公式H正午+H午夜=2太阳直射点纬度,得出直射点在15N. 故该地位于75N。11.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时间为5月中旬或7月中旬。【答案】9.A 10.C 11.B点A(0,100E)和点B(20N,110E)位于昏线上,此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上正午
37、太阳高度为40。据此回答第2324题。12此日,长沙(28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22B.42C.62D.8213此时,有一架飞机从A点正东且相差10度经度的某点出发向东飞行,经历12小时回到出发点,则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描述正确的是A.一次日出和一次日落B.两次日出和两次日落C.一次日出和两次日落D.一次日落和两次日出【解析】12根据极昼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可求出直射点纬度(或直接根据极昼范围内最低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二倍直射点纬度求出直射点纬度)。再据此求出长沙的正午太阳高度。13法一:分步思考法第一步,假定地球不自转,则飞机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周经历了一次日出
38、和一次日落。第二步,假定飞机静立高空,则飞行员会看到地上的晨昏线在自东向西转。12小时内赤道上的昏线点(0,100E)向西转180至(0,80W),途中没有经过飞机的起飞点;赤道上的晨线点(0,80W)向西转180至(0,100E),必定经过飞机的起飞点(0,110E),即过程中飞机经历了一次日出。飞机的飞行过程其实是以上两种运动的叠加,所以飞机经历了一次日落和两次日出。法二:地方时计算法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各地每天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于是我们考虑,从飞机12小时要绕地球一圈,在绕地球一圈的过程中,只要是哪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就会经历一次日出(或日落)。飞机起飞时起飞点地方时为1
39、8:40,12小时后,该地地方时累加成30:40,即第三天的6:40(30:4024:00,中间的24小时看作完整的一天),途中必定要经历第二天的日出和日落、第三天的日出。所以整个过程会经历一次日落和两次日出。【答案】12.D 13.D 14下左图中A、B、C、D四条曲线表示不同纬度在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下右图是“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为正值)之差随纬度的变化”图,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变化值,回答下列问题.图15 (1)A地经纬度是 ; C、D两地的最短距离大约是 千米。 (2)一架飞机从B地飞往C地,航行方向是_方向,为了保持飞机巡航高度始终在平流层下部,机长应在飞行过程中将飞行高度逐渐 (上升、下降)。 (3)在下右图上标出G、H两点的纬度,并补全该图 (4)E、F点的数值为( ) A2326,6634 B4308,2326 C4652,2326 D4652,014.(1)150E、2326N(经纬度各1分) 10000(或者9900)(1分)(2)西南 上升(共4分、各2分)(3)画图、G、纬度各1分 (4)C15右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太阳高度为0,且与纬线(70)相切于B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