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 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卷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卷(二二)化学化学 全卷满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量、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量、化学实验基础知识(60%),其余高考内,其余高考内容容(4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O:16 Mg:24 Zn:65 As:75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地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下列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的冶炼 B.金属的腐蚀 C.食物的腐败 D.煅烧石灰石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熟石灰 硫酸 小苏打 七氧化二锰 干冰 B 烧碱 苯甲酸 氯化钠 氧化钠 一氧化碳 C 苛性钠 硝酸 碳酸钙 氧化铁 三氧化硫 D 石灰水 冰醋酸(3CH COO)胆矾(4CuSO)氧化钠 二氧化硫 A.A B.B C.C D.D 3.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豆腐的造法:“水浸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其中涉及胶体的有关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豆浆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的范围主要是 1nm100nmB.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会出现光亮的“通路”C.采用过滤操作对胶体进行提纯、精制 D.豆浆凝聚成豆腐的原理与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类似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233CaCOCaCOB.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2244BaSOBaSOC.氢氧化镁溶于盐酸中:2OHHH OD.Cu 与溶液反应:3AgNOCuAgCuAg5.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 向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4KMnO2Cl实验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中产生的,溶液变为黄色;2FeCl2Cl实验 取实验中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 试纸上,试纸变为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3+422MnO Cl Fe I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不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 2ClD.实验证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Fe6.实验室进行下列操作时,仪器选用错误的是 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 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性溶4KMnO液 A分液漏斗 B酸式滴定管 灼烧胆矾 用固体和水制备少量氧气 22Na O C坩埚 D启普发生器 A.A B.B C.C D.D 7.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含有的中子数为 18218g HOA9NB.溶液中含有的数为 10.1mol LClHHA0.1NC.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 2mol NO21mol OA2ND.标准状况下,和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433.6L CH222.4L ClA2.5N8.下列实验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 3NaHCOB.用装置乙比较和的热稳定性 23Na CO3NaHCOC.用装置丙测定醋酸浓度 D.用装置丁制备并收集 2SO9.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43NaClKClMgSOBaCO、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做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呈紫色;向溶液中加碱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B.KClNaCl、3KClBaCO、C.D.4KClMgSO、4MgSONaCl、10.在 KOH 水溶液中,电化学方法合成高能物质时,伴随少量生成,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4616K C N2O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时,向 Pt 电极移动 OHB.生成的电极反应为 6641C N613684422C N H8OH4eC N8H OC.每生成 1mol,同时生成 0.5mol 2H4616K C ND.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 pH 降低 11.X、Y、Z、W、M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W 同周期,Z、M 同族,五种元素组成的优良极性溶剂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ZWY B.电负性:WZM C.原子半径:MYZWX D.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MWYX 12.稀磁半导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a 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Li Zn Asxyznmw,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1 1,4 4 4AN A.该晶体中,每个 Li 原子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 Zn 原子共有 4 个 B.b 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1 3 3,4 4 4C.晶胞 x 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D.该晶体的密度为 2333A5.88 10g cmw N13.室温下,水溶液中各含硫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例如2H S2 H S=。已知:室温下,222c H Sc H Sc HSc S18spKFeS6.3 10sp2KFe OH 174.9 10溶液中的水解率为 6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0.10mol L Na S2S A.室温下,的和分别为、;溶解度:FeS 小于 2H S1aK2aK71 10131 102Fe OHB.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的 pH 范围为 8.210.0),用 NaOH 标准溶液可准确滴定水溶液的浓度 2H S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 NaHS 混合溶液中存在关系:2Na S 22c HS3c H S2c Hc S2c OHD.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溶液,反应初始生成的沉淀是 FeS 和120.010mol L FeCl120.20mol L Na S 2Fe OH14.将 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后,产生 1.16 g 白色沉淀。再向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 1.00 molL-1HCl 溶液,加入 HCl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16 g 白色沉淀为 Mg(OH)2,B 点的沉淀为 Mg(OH)2和 Al(OH)3 B.A 点到 B 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2O=Al(OH)3 2AlOC.C 点时,加入 HCl 溶液的总体积为 130 mL D.原混合物中 MgCl2和 Al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8 分。分。15.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23Na CO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 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作出如下猜想,气体可能是:氢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 1】取适量镁条、100mL溶液于反应装置 A 中,按如图 1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 中石灰水23Na CO不变浑浊;C 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正确。(1)反应装置 A 应选用图 2 中的_装置(填标号)。(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 1 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即可。你的改进方案是_。探究 2: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外,还有23Na CONa23COOH。【作出猜想】可能是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23Na CO【实验 2】按图 3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 中缓慢产生气泡,H 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而不23CO是、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NaOH(3)G 中实验的作用是_。(4)试剂 X 是_溶液。探究 3: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3MgCO【实验 3】取实验 1 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 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3MgCO(5)试剂 Y 为_,实验操作及现象为_,与试剂 Y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gCO_。反思交流与结论:Mg 与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溶液中的23Na CO3MgCO23Na CO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23CO16.柠檬酸亚铁()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通过下列反应制备:667FeC H O42FeSO7H O 423324FeSONa COFeCONa SO 368766722FeCOC H OFeC H OH OCO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时,通常不用溶液,而用溶液与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3FeCO23Na CO43NH HCO4FeSO方程式为_,不用溶液的原因是_。23Na CO(2)过滤后,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3FeCO(3)与柠檬酸()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少量无水乙醇3FeCO687C H O洗涤、干燥,获得柠檬酸亚铁晶体。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4)实验室用配制 500mL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42FeSO7H O10.1mol L4FeSO_(填标号)。A分析天平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E分液漏斗 F冷凝管 G蒸发皿 H500mL 容量瓶 I胶头滴管 J酸式滴定管 K碱式滴定管(5)实验室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O、)为原料制取晶体的流23Fe O23Al O2SiO42FeSO7H O程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用到的试剂有稀硫酸、溶液、NaOH 溶液和 Fe 粉。22H O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 pH(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均按计):10.1mol L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沉淀完全的pH pH 2Fe6.3 8.3 3Fe1.5 2.8 3Al3.4 4.7 向硫铁矿烧渣中先后加入稀硫酸和溶液,其中加入溶液的目的是_。22H O22H O向滤液中加入试剂 1,调整溶液的 pH调整溶液的 pH 范围为_。17.、常用于制造农药等,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这两种卤化磷。回答下列问题:3PCl5PCl(1)已知:423P s6Clg4PCll-11H=-akJ mol ()425P s10Clg4PCls-12H=-bkJ molba0则 _。325PCllClgPClsH=1kJ mol(2)实验测得的速率方程为(k 为速率常数,只 325PClgClgPClgnm32v=k cPClcCl与温度、催化剂有关),速率常数 k 与活化能的经验关系式为(R、C 为常数,为活化能,aERlnk=-+CTaET 为热力学温度)。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适量和,实验测得在催化剂 Cat1、Cat2 作用下,3PClg 2Clg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催化效能较高的是_(填“Cat1”或“Cat2”),判断依据是_。Rlnk1T 将和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2 moln 3PClgnmol 2Clg时,为,如果此时移走和,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 5PClgmolanmol 3PClg0.5 moln 2Clg的物质的量为 x,则 x 为_(填标号)。5PClgABCD x=amolx0.5amolx=0.5amol0.5amolx”或“”),判断依据是_。2Clgv正v逆18.某药物中间体 H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AcOH 为乙酸,EtONa 为乙醇钠。回答下列问题:(1)A 分子中最多有_个原子共平面。B 的化学名称为_。(2)G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3)D+FG 的反应类型是_。(4)由 E 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a1mol G 最多能与 2mol发生加成反应 2Hb常温下,B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F cC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8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H 有芳香族同分异构体(6)M 是 D 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 M 的结构简式为_。能与新制的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Cu OH两种官能团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911(7)根据以上流程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以为原料合成的路线:_(有机溶剂和无机试剂任选)。2025 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卷届高三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卷(二二)化学化学 全卷满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量、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量、化学实验基础知识(60%),其余高考内,其余高考内容容(4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O:16 Mg:24 Zn:65 As:75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题答案】【答案】D【2 题答案】【答案】C【3 题答案】【答案】C【4 题答案】【答案】A【5 题答案】【答案】A【6 题答案】【答案】D【7 题答案】【答案】B【8 题答案】【答案】B【9 题答案】【答案】C【10 题答案】【答案】C【11 题答案】【答案】D【12 题答案】【答案】D【13 题答案】【答案】B【14 题答案】【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8 分。分。【15 题答案】【答案】(1)D (2)在装置 B、C 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3)作对比实验 (4)NaOH 或氢氧化钠 (5).稀盐酸 .取实验 1 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泡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2322MgCO2HMgH OCO【16 题答案】【答案】(1).溶液水解程度较大,23322Fe2HCOFeCOH OCO 23Na CO碱性较强,防止生成沉淀 2Fe(OH)(2)向漏斗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 23 次 3FeCO(3)减少柠檬酸亚铁晶体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便于干燥 (4)EFGJK (5).将氧化成 .2Fe3Fe2.8pH3.4【17 题答案】【答案】(1)a-b4(2).Cat2 .Cat2 对应直线斜率更小活化能更低 .B (3).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40 (4).QcK,则反应逆向进行 46 10【18 题答案】【答案】(1).6 .2,3-二甲基-2,3-丁二醇 (2)羰基、酯基 (3)取代反应 (4)EtONa323323232CH COOCH CHCH COCH2COOCH CHHOCH CH(5)abc (6)(7)2O/Cu2AcOHBr2/H ONaO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