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2∕T 4486-2021 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935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00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2∕T 4486-2021 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62∕T 4486-2021 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B62∕T 4486-2021 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B62∕T 4486-2021 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B62∕T 4486-2021 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甘肃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93.080CCSP66B62肃省地方标准甘DB62/T4486202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ardenedroadengineeringofnaturalvillage(group)2021-12-30发布实施2022-02-01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62/T44862021次目IImm引 言HI1ISII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 语 和 定 义4基 本 规 定5路 线6路 基7路 面8过 水 设 施9路 线 交 叉10交通安全设施1 1环 境 保 护附录A(资料性)特殊土质路堑边坡坡率.附录B(资料性)常用路面结构类型.

2、 .附录C(资料性)安全保护措施形式参考表245913141416171924IDB62/T44862021言刖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左勇翔、尚高鹏、李二新、张瑜、李向阳、张向宇、赵创新、赵军、李福林、蒋窖智、陈宏斌、刘颖才、黄延亮、朱银马、周炜、司德嵘、白仲兰、魏巍、王伟坤、史杰、张文贺、张呈祥、吴文婷、张贵生、李东升、陈辉、刘喜远、袁吉利、李

3、媛。本文件为首次发布。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平新村127号元富大厦,邮政编码73,E-mail:409392518qq联系方式:0931-861244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com,IIDB62/T44862021言引为了有序推动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高质量发展,由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甘肃省地方标准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本文件以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112号)、甘肃省自然村组道路建设管

4、理办法(甘交公路(2018)42号)、甘肃省2020年自然村组道路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甘交扶贫20205号)等文件为指导,依托近年来省内外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我省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村交通运输需求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现状等实际,总结近年来省内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的实践经验,确定了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基本要求,以规范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工作。IIIDB62/T4486202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工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路线、路基、路面、过水设施、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

5、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自然村(组)道路、村内主干道,巷道及入户道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21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T3365-02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5-01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自然村(组)naturalvillage(group)自然形成的、具有一

6、定人口规模,由建制村统一管理,经民政部门建档的村(组)。3.2硬化路hardenedroad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巧、简易铺装路面(块体路面、砂石路面等)的统称。3.3自然村(组)道路naturalvillage(group)road连接建制村与自然村(组)、自然村(组)与自然村(组)、自然村(组)与上级路网之间的道路。3.4村内主干道mainroadinthevillage建制村或自然村(组)内的主要内部道路。3.5巷道alleyway连接自然村(组)内农户之间的道路。3.6入户道路连接农户的道路。roadaccess3.7速度控制设施speedlimitedfacilityDB62/

7、T44862021提示驾驶员控制速度或限制行驶速度的设施,包括限速标志、建议速度标志、块体路面、减速标线、路面限速标记或减速垄(丘)等。来源:JTG2111-2019,2.0.33.8急弯sharpbend曲线半径小于等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弯道。3.9陡坡steepslope积雪冰冻、高寒阴湿地区最大纵坡大于等于6%,般地区最大纵坡大于等于8%的路段。3.10错车道passingbay单车道道路上供车辆交错避让的加宽车道。来源:JTG2111-2019,2.0.23.11块体路面blockpavement采用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砖块等材料铺砌的路面。来源:JTG2111-2019,2.0.53

8、.12漫水桥overflowbridge洪水期容许桥面漫水、短期淹没的桥梁。3.13过水路面overflowpavement采用加固路面、路肩及路基边坡的方式,容许洪水期水流从路面上流过的排水构造物。3.14高寒阴湿地区coldanddamp属气候特征的一种。高寒指由于海拔高或纬度高而形成的特别寒冷的气候区。阴湿是指由某些地形环境导致的阴冷潮湿气候区。高寒阴湿是综合性的复杂气候条件,指高海拔、低纬度,降雨量充足,植被丰富的气候寒冷而潮湿的地区。来源:DB62/T4254-2020,3-1area4基本规定4.1基本原则4.1.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应遵循“规划先导、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节约

9、资源、安全便民”的原则。4.1.2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进行改扩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空间,原有道路的防护、排水、路面、过水设施等工程经评估后满足使用要求的可维持原设计标准。4.1.3同一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宜采用一致的设计速度。4.1.4应贯彻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沿线历史文化遗存,鼓励资源(如旧路砂砾垫层、基层、破碎混凝土、旧浆砌圬工片石等)循环利用的理念。4.1.5应通过加强路面硬化,完善防护、排水、交安等设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4.1.6交通安全设施、防护工程设施和防排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1.7应充分吸收地方成功经验,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10、、新材料、新设备。2DB62/T448620214.2设 计 车 辆4.2.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适合小型客车(座位9座的客车)、轻型载重汽车(载质量2t的货车)、四轮低速货车(原四轮农用车)、三轮汽车、摩托车、非机动车交通混合行驶。4.2.2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路线与路线交叉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应符合表1。表1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单位为米车辆类型总宽总高前悬轴距总长后悬小型客车2.06.01.80.83.81.4轻型载重汽车6.02.02.51.13.41.5四轮低速货车(原四轮农用车)6.02.02.51.23.31.5三轮汽车4.61.62.0摩托车1.02.252.5自行车1.

11、930.602.25非机动车三轮车3.401.252.254.3设计速度4.3.1自然村(组)道路设计速度宣采用15km/h,地形地质条件受限路段经论证后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km/h。地形地质条件允许时宣采用20km/h及以上的设计速度,技术指标应符合JTGB01的规定。4.3.2村内主千道设计速度宜采用10km/ho4.4建筑限界4.4.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筑限界如图1所示。单位为米说明:H净空高度,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净高应为4.5m。受特殊条件限制时,净高可减至4.0m,但必须设置限高标志;W行车道宽度;L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宽度加宽路

12、基;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E=L。图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筑限界4.4.2设置错车道路段,行车道应包括该部分的宽度。3DB62/T448620215路线5-1一般规定5.1.1路线选线应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结合区域环境、地质、水文条件,合理利用地形,满足使用功能,保证行车安全。5.1.2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平、纵、横技术要素的整体均衡性,并注重与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5.1.3路线交叉前后的线形应选用较高的平、纵技术指标,并能满足视距要求。5.2平面5.2.1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一一平面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存在连续急弯的路

13、段,应设置必要的警示、警告标志;一一在高填方路段设置平曲线时,宜采用较大半径的圆曲线,并设置具有诱导功能的交通设施。5.2.2圆曲线的运用应符合下列规定: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2规定;一一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2所列一般最小半径。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一一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表2所列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在圆曲线上设置超高。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大超高宜采用2%,块体路面、砂石路面最大超高宜采用3%。表2圆曲线最小半径设计速度/(km/h)15510极限最小半径/m1210般最小半径/m201510不设超

14、高最小半径/m90405.2.3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加宽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单车道路面加宽值单位为米150SR200100彡R15070彡R10050在R30R25彡R20彡R15R200彡R矣25010R圆曲线半径(R)70503025209400.3下路床彡9400.8上路堤彡930.81.5下路堤彡901.5注1:当采用砂石或砖块、片(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易铺装路面结构,路基压实度可适当降低。注2:特别干旱或特别潮湿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适当降低。6.5.4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进行路基验收,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应不大于380(0.01mm),采 用 沥 青混凝土

15、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不大于290(0.01mm)。6.6路基边坡6.6.1路基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实际地形、地质与水文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及施工方法,并参考当地同类条件下稳定的路基边坡设计和施工经验综合确定。6.6.2路堤边坡坡率应符合下列规定:路堤边坡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6的规定值。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表6路堤边坡坡率边坡坡率填料类别上部高度(H彡8m)下部高度(H彡12m)细粒土1:1.51:1.75粗粒土1:1.51:1.75巨粒土1:1.31:1.56.6.3

16、挖方边坡坡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挖方边坡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的土质挖方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7所列规定值,边坡高度大于2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边坡高度不大于30m的岩质挖方边坡坡率可采用表8所列规定值。边坡高度大于3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边坡高度不大于20m的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土质挖方边坡坡率可参照附录A所列规定值。7DB62/T44862021表7土质挖方边坡坡率般土质类别边坡坡率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胶结和密实1

17、:0.75卵石土、碎石土、圆碟土、角研、土中密1:1表8岩质挖方边坡坡率边坡坡率风化程度边坡岩体类型15mH30mH15m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11:0.3I类弱风化1:0.11:0.31:031:0.5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31:0.5II类弱风化1:0.31:0.51:0.51:0.75未风化、微风化1:0.31:0.5III类弱风化1:0.51:0.75弱风化1:0.51:1IV类强风化1:0.751:16.6.4路基填挖交界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路基纵向填挖交界结合部宜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应进行增强补压;填方区地表横坡大于1:5时,应在原地面开挖

18、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lm当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工程等措施。6.7路基防护6.7.1路基防护类型应根据当地气候、工程地质及材料等情况确定,采用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形式。6.7.2路基防护应针对不稳定边坡、易受洪水浸淹和冲刷的沿河路段等,采取设置挡土墙、护坡、内护墙、护面墙、石笼等工程措施。6.8路基排水6.8.1路基排水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充分考虑排水设施的适用性,防、排、疏相结合,与沿线路基防护、桥涵及农田排灌系统相协调,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6.8.2自然村(组)路段排水系统应与村镇现有或规划的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做好衔接。6.8

19、.3边沟宜采用浅碟形、三角形、矩形、梯形等断面形式,地形平缓的低填浅挖路段宜采用浅碟形、三角形等形式,土质边沟可采用天然弧线形横断面。常用边沟形式可参照表9选用。8DB62/T44862021表9常用边沟类型主要参数建议值类型图示b/cmh/cm土路肩浅碟形边沟2013II三角形边沟彡0.530231M矩形边沟彡30彡30b路梯形边沟彡40彡4011.5/bL土边沟20136.8.4穿越自然村(组)或有灌溉需求的路段,可选用盖板边沟、暗埋式边沟或管式边沟等形式。6.8.5边沟纵坡应结合路线纵坡、地形、土质、出水口位置等情况选定,宜与路线纵坡坡度一致,且不宜小于0.3%。横问排水不畅.的路段或长

20、路堑路段,采用小于0.3%的纵坡时,其边沟应进行纵向排水设计。6.8.6排水沟一般采用梯形、U型断面,纵坡不宜小于0.3%。6.8.7填方路基边坡高度较高、地面纵坡较陡路段,应设置急流槽与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衔接,将水引排至桥涵或自然沟谷中。急流槽一般采用混凝土现浇,在冲沟或陡坎路段宜采用HDPE、PE等地埋管式急流槽,急流槽端头需设消力池,底部应采取防渗措施。6.8.8低填浅挖路基、寒冷冰冻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较丰富的路段,应采取防、拦、弓1、排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地面水进行疏导和治理,并适当提高路基高度,填筑水稳性较好的材料,采用路基纵、横向盲沟等措施,防止路基路面发生冻胀和翻浆病害。7路面7

21、.1一般规定7.1.1路面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耐久适用、便于养护”的原则。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7.1.2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面层应满足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要求。9DB62/T448620217.2路面结构设计7.2.1路面结构应由面层、基层组成,根据需要可设置功能层。路床为石质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可由调平层和面层组成。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时,应设置粒料类改善层或功能层(砂砾、碎石等)。7.2.2路面基层设计宜参照下列规定:一一路面基层材料宜参照表10选用;不同材料基层厚度宜参照表11的规定。表10路面基层材料类型材料类型材料水泥稳定细粒土

22、级配碎(砾)石、未筛分碎石、天然砂砾石灰稳定细粒土粒料类填隙碎石或砂砾、二灰碎石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泥结或泥灰结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或砾石再生沥青馄合料废旧路面再生类再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或砾石其他类固化剂稳定细粒土表11路面基层厚度单位为厘米适宜厚度适宜厚度结构层类型结构层类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厂袢冷再生馄合料15181016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或砾石乳化沥青、泡沬沥青就地冷再生15181016无机结合料稳定就地冷再生级配碎石、级配砂砾15201018填隙碎石固化剂稳定细粒土10121520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10157.2.3路面面层设计宜参照下列规定:路面面

23、层材料宜参照表12选用;一一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厂拌热再生沥青汜合料面层厚度宜参照表13的规定,其他类型路面面层厚度宜参照表14的规定;一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利用价值时,可采用沥青浥凝土加铺方案。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沥青面层时,沥青混合料厚度不宜小于4cm一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应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青红砖路缘石;一一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材料设计强度应采用28d龄期的弯拉强度,设计强度不应低于4.0MPa;一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划分、接缝设计等,应按照JTGD40的有关规定执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应采用拉毛、拉槽、压槽或刻槽等方法筑做表面构造,构选深度应满足表15的要求;-采用预制混凝土块路面时,预制混凝

24、土块应采用工厂化预制,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25MPa10DB62/T44862021表12路面面层材料类型材料类型材料沥青表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浙青碎石封层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废旧沥青路面再生类沥青类贯入式沥青碎石就地热再生沥青馄合料上袢下贯式沥青碎石就地冷再生沥青馄合料沥青馄凝土泥结碎石水泥混凝土泥灰结碎石水泥类砂石类透水馄凝土级配砂砾块石级配碎石块体类青红砖表13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适宜厚度适宜厚度/cm沥青馄合料类型公称最大粒径/mm1648中粒式沥青馄凝土195109.534细粒式沥青馄凝土13.23.56表14其他类型路面面层适宜厚度单位为厘米适宜厚度适宜厚度面层类型面层类型沥青表面处

25、治层铺法3,拌和法4透水馄凝土多13块石路面贯入式沥青碎石1548510(拌和层厚度不宜小干2.5)上拌下贯式沥青碎石弹石路面12厂拌冷再生沥青馄合料青红砖路面126io预制馄凝土块路面就地热再生沥青馄合料多1035乳化沥青、泡沬沥青就地冷再生馄合料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8161015水泥馄凝土路面级配砂砾、级配碎石15(12)241520注:巷道及入户道路采用水泥馄凝土路面时,可选择括号内数值。表15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要求单位为毫米般路段特殊路段0.501.000.601.10注1:特殊路段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村镇附近。注2:在年降雨量600_以下的地区,表列数值可适当降低。11D

26、B62/T448620217.2.4交通量较小、建养条件困难、高寒高海拔、环境敏感等地区,路面形式应结合村庄、经济、产业、人口分布,因地制宜合理选用。7.2.5陡坡、急弯及冬季易积雪结冰路段,宜采用具有振荡警示作用且抗滑性能良好的块体类路面。7.2.6筑路材料匮乏时,可选用青红砖路面或拳石、块石、预制块等路面类型。青红砖长、宽、高分别为240m m X115mmX53mm,抗压强度应不小于8.5MPa7.2.7高寒阴湿地区宜选用天然砂砾路面,不得选用青红砖路面。7.2.8填方较高、软弱地基等不利状况路基,宜采用砂石路面或块体路面进行过渡,待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7.2.9村内主干道等排水受限

27、路段,宜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7.2.10路面结构宜选用当地典型路面结构,当缺乏相应资料时,可根据条件参照本文件附录B选用路面结构。7.2.11改扩建工程路面设计应对现有路面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设计。7.3路面排水7.3.1应根据当地降水与路面的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及时将汇水排出路面,保证行车安全。路面排水一般由路面横坡、边沟等组成。7.3.2路肩可采用土路肩、碎(砾)石、浆砌片石及现浇混凝土加固。7.3.3路拱横坡应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纵坡及气候条件确定,可采用双坡或单坡形式。不同路面类型的路拱横坡宜参照表16确定。表16不同路面类型的路拱横坡路面

28、类型路拱横坡建议值/%沥青馄凝土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水泥馄凝土路面1.02.0块体路面、砂石路面2.03.0注:路拱设计坡度纵坡度大时取低值,纵坡度小时取高值;干旱地区取低值,多雨地区取高值,严寒积雪地区取低值。7.4推荐的典型路面结构组合7.4.1路面结构层厚度组合可参照表17表19选用,也可祀据当地工程经验确定。表17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路面厚度范围单位为厘米水泥馄凝土路路面类型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路面块体路龙砂石路面面层34316122410241020基层1520152015201520注1:根据需要可选择设置功能层。注2:路基潮湿或受冰冻影响较大时,应设置功能层。1

29、2DB62/T44862021表18粒料类基层路面厚度范围单位为厘米水泥馄凝土路块体路面路面类型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面层34316122410241020基层102010201020注1:根据需要可选择设置功能层。注2:路基潮湿或受冰冻影响较大时,应设置功能层。表19废旧路面再生类基层路面厚度范围单位为厘米沥青表面处治水泥馄凝土路块体路面路面类型沥青路面砂石路面面层34316122410241020基层1016101610161016注1:根据需要可选择设置功能层。注2:路基潮湿或受冰冻影响较大时,应设置功能层。7.4.2当面层为沥青表面处治类或厚度小于4cm的薄层罩面时,基层不应

30、采用粒料类材料。8过 水 设 施8.1漫水桥、过 水 路 面8.1.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在交通允许有限度的中断时,季节性宽浅河流路段可采用漫水桥或过水路面。洪水期有较大漂浮物时,不应设置漫水桥。有常流水的过水路面宜设置单孔或多孔涵洞。过水路面及漫水桥路段应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8.1.2过水路段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其用途和近、远期交通流向和流量的需要,结合路线平、纵面和水文、地形、地质等条件,以及对邻近构筑物和公用设施的影响大小等要求综合考虑,合理确定结构形式、规模,并加强引道路基防护,提高抗冲刷、抗水毁能力。8.1.3过水路面平面线形宜为直线,宜与河流正交。8.1.4过水路面上、下游边坡应采

31、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进行铺砌,并设置相应的消力和防冲设施。路面面层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基层宜采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浆砌片石。8.1.5漫水桥应为无坡平桥,过水路面及衔接漫水桥两端的漫水路纵坡不宜大于5%,漫水路的起坡点应在漫水桥两端5m10m以外,并宜与半径不小于2m的竖曲线相连接。8.1.6漫水桥应尽量减少桥面和桥墩的阻水面积,加强上部结构与墩台的连接,多孔桥梁在桥墩迎水面设置防撞设施,增强整体性和横向稳定性,防止桥梁上部结构在洪水浮力和冲击力作用下发生松动或移位。8.2桥梁、涵洞8.2.1桥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桥位宜选择河道顺直、水流稳定、河床地质良好的河段;新建桥涵应采用技术成熟、

32、方便施工、经济适用的标准中小跨径结构型式;桥梁及桥头引道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中桥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6%;小桥处的纵坡应随路线纵坡设计,且不应大于9%;位于村镇路13DB62/T44862021段的桥梁,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应大于3%;易结冰、积雪的桥梁,桥上纵坡宜适当减小。8.2.2涵洞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涵洞设置应满足路基排水及泄洪要求,灌溉涵应充分考虑农田水利及自然水系排灌与周围灌溉的系统衔接;一一涵洞宜根据当地材料采用经济适用、方便施工与养护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圆管涵、钢波纹管涵等结构形式,孔径应不小于0.5m涵洞进出口工程应完善

33、,涵顶最小填土厚度应符合JTG/T3365-02的有关规定。8.2.3桥涵改扩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改扩建工程应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合理利用既有桥梁;桥梁加宽宜采用与原有桥梁相同或相近的结构形式和跨径。8.2.4桥涵设计荷载等级、洪水频率应符合JTG2111的有关规定。9路线交叉9.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平面交叉应保证主要交通流顺畅、视距良好,尽量减少冲突点,确保行车和行人安全。9.2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与公路相交时,应根据地形条件、被交公路的技术等级,选择合理的交叉方式。9.3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穿越高速、一级公路时,应充分利用现有通道、桥梁和车行天桥。下穿通道、桥梁时,净高应满足建筑限界要

34、求,并应做好防排水设计。9.4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相互交叉时,宜采用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宜正交,需斜交时,交叉角宜大于45。9.5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纵坡不宜大于6%。10交通安全设施10.1一般规定10.1.1应结合路线线形、路面类型、地形、地貌等条件,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导设施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等。10.1.2急弯、陡坡、临河临崖、交叉路口、学校、水源地保护区等路段,应通过设置完善的标志、护栏、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增强道路的使用安全性。10.1.3交通标志、护栏、视线诱导设施等禁止侵入建筑限界。10.1.4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参照

35、JTGD81的有关规定执行,安全保护措施形式可参考附录C选用。1 0 . 2标 志10.2.1交通标志的设置应满足现行GB5768对标志尺寸、颜色、图案和形状的要求。10.2.2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沿线经过村庄时,应设置村庄标志,村庄标志可与地名标志联合使用。经过学校时,应提前设置注意儿童标志,并设置人行横道线及预告标识,及时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10.2.3急弯、陡坡、连续弯道、村镇、学校等路段应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小于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弯道之前应设置急弯标志。道路宽度变化的路段,傍山、落石、临河、临崖、横风、积雪、过水路面、漫水桥、铁路道口等危险路段应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并根据实际

36、情况配套设置禁令标志或辅助标志。14DB62/T4486202110.2.4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与四级及以上公路交叉的非灯控平交口,应设置停车让行标志。10.2.5交通标志结构形式及标志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交通标志结构形式宜采用单柱式;交通标志可因地制宜采用非金属材料;在满足信息视认度时,交通标志可利用山体岩石、木板、砖砌体等结构设置,也可在路面设置路面文字标记和路面图形标记。10.2.6交通标志的字高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交通标志汉字字高宜采用25cm,数字宜和汉字等高,字母高度宜采用汉字字高的1/2;警告标志边长不应小于60cm圆形禁令标志直径不应小于50cm三角形禁令标志边长不应小于60

37、cm八角形禁令标志外径不应小于50cm指示标志的直径(或短边边长)不应小于50cm1 0 . 3标 线10.3.1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根据需要设置交通标线。10.3.2自然村(组)通硬化路采用双车道时,应施划车行道分界线。窄桥、路面宽度发生变化、圆曲线采用极限最小半径、村镇、学校等路段,及其上下游30m内应施划车行道边缘线。其他路段可视需要施划车行道边缘线。10.3.3在人口密集、急弯陡坡路段,应提前设置减速丘、减速垄、震荡减速标线、人行横道提示线等,以提示驾驶员减速慢行、安全驾驶。10.3.4在平交路口处宜设置停车让行线、减速带等设施,提示驾驶员减速慢行,注意行车安全。10.3.5跨线

38、桥墩柱立面、限高限宽设施、渡槽等构造物及其他路侧障碍物立面上宜设置立面标记或喷涂黑黄反光漆,以提示驾驶员注意保持安全距离。1 0 . 4护 栏10.4.1应合理选用波形梁钢护栏、混凝土护栏、缆索护栏、金属梁柱护栏,或采用混凝土木纹护栏等与当地自然风情相适宜且符合防护等级要求的护栏,技术指标按照JTGB05-01的有关规定执行。10.4.2桥梁段应设置护栏,防护等级不应低于二B)级,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采用不同形式连接时,应进行过渡设计。1 0 . 4.3行 车 道 外 侧3m内有下列情况时,应设置护栏,防护等级不应低于一(C)级:深度30m以上的悬崖、深谷、深沟等路段;江、河等水深1.5m以上水

39、域;一一小半径曲线外侧3m内或填方段坡底有居民房屋的路段。1 0 . 4.4行 车 道 外 侧3m内有下列情况时,宜设置护栏,防护等级不应低于一(C)级:边坡坡度陡于1:1,且填方边坡高度大于4m的路段;一一急弯或连续下坡路段小半径曲线外侧,且填方边坡高度大于4m的路段。10.4.5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护栏立柱外侧土路肩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25cm1 0 . 5视 线 诱 导 设 施10.5.1视线诱导设施包括轮廓标、线形诱导标、示警粧、示警墩、道口标柱等。10.5.2陡坡接急弯的外侧或凸曲线接急弯的外侧、急弯、视距不良路段,宜设置轮廓标、线形诱导标、示警粧等视线诱导设施。

40、10.5.3示警粧可采用非金属材料。示警墩可采用浆砌片(块)石、混凝土等材料,也可就地取材。10.5.4自然村(组)通硬化路与等级公路平交时,应在平交道口处设置道口标柱,以提示驾驶员注意道口车辆出入,保障行车安全。道口标柱宜采用非金属材料。15DB62/T4486202110.6其他交通安全设施10.6.1急弯等视距不良的路段宜设置凸面镜,凸面镜宜和视线诱导配合使用,直径不宜小于60cn10.6.2漫水桥及过水路面两侧应每隔4m8m埋设高出路面0.6m的标柱,标柱必须标明水深为0.3m的中断通行水位警戒线。10.6.3积雪影响公路行车安全的路段,可设置积雪标杆。10.7路名牌、里程碑10.7.

41、1在道路两端或交叉口处宜设置路名牌。10.7.2在道路前进方向整公里粧号的右侧,可设置里程碑。1 1环 境 保 护11.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可根据乡村自然条件和需要进行路侧绿化、美化,改善路域环境。11.2绿化设计应满足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种植妨碍驾驶员视线的树木,在距交通标志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的停车视距范围内,不应有树木枝叶遮挡。11.3绿化应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生长的物种。11.4应合理设置取土场,路侧取土不宜距离路基过近,取土场避免直接开挖路侧山坡坡体。当路基弃方量大时,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最大限度利用弃方;难以利用时,应合理设置弃土场地,保证其稳定

42、,防止水土流失。11-5应加强路域范围及取(弃)土场地的表土收集与利用,做好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的植被保护与恢复。16DB62/T44862021附录A(资料性)特殊土质路堑边坡坡率A.1边 坡 坡 率红粘土、高液限土、膨胀土、黄土等特殊土质路段挖方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应根据边坡高度、土质性质、气候特点、水文地质条件,以及自然或人工稳定边坡坡率,按表A.1确定。表A.1特殊土质路堑边坡坡率表边坡坡率特殊土质类别6mH10m10mH20mH1011)路基宽度行车道MM6cm透水驗土上S层7cm透水混凝土下面层/0cm级配砂疼、碎(琢)石基层防水土工布图B.2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B.3

43、常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常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表B.3和图B.3所示。表B.3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名称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4cm)面层基层水泥稳定类(15cm18cm)/石灰稳定类(15cm18cm)功能层砂石乐、碎(研0石垫层或找平层(10011)注:根据需要可选择设置初能层。路基潮湿或受冰冻影响较大时,应设置功能层。碰Mr路肩7.cmS青混凝土面层1518CTTM(魏)稳定类基层/0/5cm砂碌、辞(砾石垫层图B.3沥青混凝土路面B.4常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砖块路面结构常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砖块路面结构如表B.4和图B.4、图B.5所示。20DB62/T44862021表B.4水泥混凝土预制

44、块、砖块路面结构名称路面结构混凝土预制块(12cm20cm)/;砖块(12cm24cm)面层基层水泥稳定类(15cm18cm)/石灰稳定类(15cm18cm)功能层砂砾、碎(烁)石垫层或找平层匕1010注1:根据需要可选择设置功能层。路基潮湿或受冰冻影响较大时,应设置功能层。注2: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砖块路面可作为速度控制设施使用。路基宽度行车道路f丨路肩/220cmM土預制块15-18crnmmUm/0/5cm砂碌、碎(碌)石垫层图B.4预制混凝土块路面路基宽度行车道路肩叫路肩M n i i M i M i i M i n n i i i i m i m i M i m m i M i i M

45、 M M M M i-fT七?办功)/yW/2Mem青红砖面层1/USem水泥(石灰)稳定类基层i0-15c碌、碎(砾石塗层WB.青红砖路面B.5常用块石路面结构常用块石路面结构如表B.5和图B.6所不。表B.5块石路面结构名称路面结构块石(10cm20cm)面层基层水泥稳定类(15cm18cm)/石灰稳定类(15cm18cm)功能层砂砾、碎(烁)石垫层或找平层泛10cm)注:根据需要可选择设置功能层。路基潮湿或受冰冻影响较大时,应设置功能层。21DB62/T44862021路基宽度U行车道M衫腦靈涵珍漏腦顯/020cm块石面层15-18crnmmum1020cm砂砾、碎(砾)石垫层图B.6块

46、石路面B.6常用砂砾路面结构常用砂砾路面结构如表B.6和图B.7所示。表B.6砂砾路面结构名称路面结构砂确土(碎石土、粗砂)(1cm2cm)/粒料改善土保护层(lcm2cm)面层级配砂确(15cm20cm)路M度行车道路肩丨M1520crMM图B.7砂疵路面B.7常用泥(灰)结碎石路面结构常用泥(灰)结碎石路面结构如表B.7和 图 所 示。表B.7泥(次)结碎石路面名 称路而结构砂研、土(碎石土、粗砂)(1cm2cm)/粒料改善土保护层(12cm)面层泥(灰)结碎石(12cm15cm)/级配碎石(12cm16cm)/级配砂册、(12cm16cm)基层级配碎石(10cm15cm)/级配砂确(10

47、cm15cm)/手摆片(块)石(10cmbcm)2 2DB62/T44862021路基宽度行车道一路肩丨一路肩/2cm砂碌土(粒料改善土)保护层1215cmM)结碎石或/2/6cm级配碎石(砂砾)面层1015cm级配碎石(砂琢)或手摆片(块)石基层图B.8泥(灰)结碎石路面B.8常用过水路面结构常用过水路面结构如表B.8和图B.9、图B.10所示。表B.8过水路面结构名称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多22cm)面层基层水泥稳定类(15cm20cm)/浆砌片石(30cm40cm)路基(:防护、涵洞)路基路撤3-5m23m行车道路肩路肩|C2QIIiMi,%.%C20$凝土齣水流方向y?/ / / / /

48、AEM22-24cm水践凝土面层1520cmM稳 定 类 或 浆 街 片 石 基 层nm.m)图B.9过水路面(适甲于冇常流水的路段)路纖35mr8m行车道i,7.C2Cto:越方向2224cm水M凝土面层1520cmMMMlgiigcrnJUII路基图B.10过水路面(适用于无常流水的路段)23DB62/T44862021附录C(资料性)安全保护措施形式参考表C.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安全保护措施形式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安全保护措施形式可参照表C.1选用。表C.1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安全保护措施形式参考表安保设施设施名称适用条件及位置急弯、陡坡、悬崖路段钢筋馄凝土护栏钢丝绳护栏直线危险路段

49、、有景观要求路段一般危险路段波形梁护栏筒装集料护栏小弯道、一般危险路段护栏路侧有余宽的危险路段钢筋石笼护栏取材方便的危险路段栽石护栏路侧有较宽余宽的危险路段堆土(棚石)护栏土路肩和有交叉口路段预制管护栏木桩、石桩急弯、悬崖路段标线橡胶柱急弯、悬崖路段、路线两侧急弯、悬崖路段、交叉口路段示警镦石材标志取材方便的危险路段急弯路段其他导流标弹石减速带长下坡路段、间隔设置般路段、起警示作用钢筋馄凝土立柱24DB62/T44862021参 考 文 献1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2GA802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3GB/T11945蒸压灰砂实心砖和实心砌块4GB50003砌体结

50、构设计规范5JTJ2公路工程名词术语6DB62/T2934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7JTG/T33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8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9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0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11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12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13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14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5JTG/T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16JTGD82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17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交办公路(2015)26号)18甘肃省建制村通沥青(水泥)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