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 16883-2022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912 上传时间:2022-04-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6883-2022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B 16883-2022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B 16883-2022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B 16883-2022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B 16883-2022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11.020CCSC59mm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B168832022代替GB168831997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Determinationfornaturalplaguefociandplagueepizootics2022-03-15发 布2023-04-01实 施IIII1111I1发 布GB168832022次目刖 目i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5动物鼠疫流行判定及流行强度评估附录A(规范性)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附录B(规范性)鼠疫细菌学检验方法附录C(资料性)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2469GB168832022前言本文

2、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168831997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与GB16883199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主要媒介”的术语和定义(见3.1、3.2和3.3,1997年版的3.1、3.2和3.3);增加了“鼠疫向然疫源地类型”和“动物鼠疫流行”的术语和定义(见3.4和3.5);增加了在同一标本中鼠疫耶尔森菌特异基因与特异性抗原检测双项阳性,即可判定动物鼠疫正在发生流行的情况(见5.1.1);增加了动物鼠疫流行强度评估(见5.2);

3、更改了附录A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附录B鼠疫细菌学检验方法的部分技术内容(见附录A和附录B,1997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增加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见附录C)。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木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7年首次发布为GB168831997;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nGB168832022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国新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本文件适用于中R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和动物鼠疫流行强度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

4、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木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木适用于木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WS2792008鼠疫诊断标准3术语和定义F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文件。3.1鼠疫自然疫源地naturalplaguefoci维持鼠疫在自然界存在的特定生态系统。注:包括鼠疫耶尔森菌、感染鼠疫的啮S动物、可传播鼠疫的节肢动物,以及适合它们生存的地理环境。3.2主要宿主principal能够维持鼠疫自然疫源地长期存在的啮齿动物。注:鼠疫能够以疾病的形式在该动物种群中流行,并可传播至其他动物或人类。reservoir

5、3.3主要媒介principalvector对鼠疫耶尔森菌具有较强传播能力、能够引起和维持主要宿主的鼠疫流行、对鼠疫自然疫源性起主要作用的节肢动物。注:在中国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为寄生丁主要宿主的能传播鼠疫的蚤类。3.4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typeofnaturalplaguefoci以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遗传特征、主要宿主、主要媒介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地理环境特征为主要标志划分的类型。3.5动物鼠疫流行plagueepizootics鼠疫耶尔森菌引起宿主动物感染、发病或者死亡,且在宿主动物间传播。注:动物鼠疫流行可导致人类鼠疫发生。4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4.1当地柄息的野生啮齿动物或其寄生的媒

6、介标本中,检岀鼠疫耶尔森菌,可确定标本来源地区为鼠GB168832022疫自然疫源地。标本采集方法应按照附录A执行,检岀鼠疫耶尔森菌的方法应按照附录B执行。4.2在非鼠疫疫源地区的鼠疫病人或动物标本中检岀鼠疫耶尔森菌时,应调查其感染来源,并按4.1规定,确定鼠疫自然疫源地。4.3鼠疫自然疫源地判定之后,按照下列要求对新发现鼠疫地区的疫源地类型进行确定。a)应调查确定新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主要宿主、主要媒介和地理环境特征。b)根据鼠疫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征、主要宿主、主要媒介、地理环境特征等内容与中国已经确定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见附录C)进行比较,确定疫源地类型。c)与已确定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类

7、型无对应的,可确定为新型疫源地,并按地理环境特征和主要宿主的命名原则进行命名。5动物鼠疫流行判定及流行强度评估5.1动物鼠疫流行判定5.1.1从疫源地的动物标本检出鼠疫耶尔森菌,或同一动物标本的鼠疫耶尔森菌特异基因与特异性抗原检测呈双项阳性,即可判定动物鼠疫正在发生流行。鼠疫耶尔森菌特异基因检测应按照WS2792008的附录C执行,鼠疫耶尔森菌特异性抗原检测应按照WS2792008的附录D、附录E、附录F执行。5.1.2未从疫源地的动物标本检出鼠疫耶尔森菌,但在连续监测的情况下,从主要宿主或犬血清中用鼠疫间接血凝方法检测到鼠疫F1抗体,其阳性率或其中有一份以上的血凝滴度达到下列标准之一者,可确

8、定在监测地区内,当年曾发生或正在发生动物鼠疫流行。鼠疫F1抗体检测按照WS2792008的附录D、附录E、附录F执行。a)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旱獭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5%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或犬的阳性率在5%以上,最高滴度达1:320以上。b)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灰旱獭或长尾旱獭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1%以上、最高滴度达1:40以上;或长尾黄鼠的阳性率在10%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或犬的阳性率在5%、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c)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达

9、乌尔黄鼠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3%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d)廿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阿拉善黄鼠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3%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e)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向然疫源地和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或大沙鼠的鼠疫H抗体阳性率在2%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f)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和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布氏田鼠或青海田鼠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2%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g)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大绒鼠和齐氏姬鼠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3%以上、最高滴度达1:320以上;或犬的间接血凝阳

10、性率在10%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h)滇西山地闽广沿海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黄胸鼠的鼠疫F1抗体阳性率在1%以上,最高滴度达1:160以上。5.2动物鼠疫流行强度评估5.2.1动物鼠疫流行在1个县级行政区划内,波及1个2个自然村屯,即动物鼠疫流行强度低。2GB1688320225.2.2动物鼠疫流行在1个县级行政区划内,波及3个4个自然村屯;或波及2个县级行政区划,即动物鼠疫流行强度中。5.2.3动物鼠疫流行在1个县级行政区划内,波及5个及以上自然村屯;或波及3个及以上县级行政区划,即动物鼠疫流行强度高。3GB168832022附 录A(规范性)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A.1动物组织

11、标本采集A.1.1标本采取方法将获得的全部应检动物分类登记,梳检体外寄生虫,采集血液为标本;然后鉴定动物种类及性別。A.1.2啮齿动物解剖取标本A.1.2.1将动物腹部向上同定在解剖板上,先消毒腹面,以慑子提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剪一小口,然后将腹面皮肤自下腹一直剪到下领,再沿四肢腹面剪开一定距离,翻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胸、腹组织但不要剪破胸、腹腔。A.1.2.2每一步骤应将所使用的镊子和剪刀浸人无水乙醇,在火焰上燃烧消毒,冷却后再用于下一操作。A.1.2.3观察淋巴结是否肿大,皮下组织是否充血或出血。如发现有肿大的淋巴结,则应用无菌剪刀剪取肿大之淋巴结,进行细菌压印培养及涂片,然后分别置

12、于无菌的容器中。A.1.2.4胸腔标本采集。A.1.2.5自剑突下剪开胸腔,剪断肋骨,将胸骨翻起暴露胸腔,观察心、肺有无病变。A.1.2.6分别剪取心、肺部分组织,采集的脏器标本进行细菌压印培养及涂片后,分别置无菌容器中。A.1.2.7腹腔标本采集。A.1.2.8剪开腹壁,暴露腹腔内容,不应剪破肠腔。观察肝、脾及其他脏器和组织有无病变。A.1.2.9剪取小块肝、脾组织,以及其他出现病变的脏器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压印培养及涂片后,分别置于无菌容器内。A.1.3不明原因的病、死动物取标本应采取淋巴腺、心脏、肺脏、肝脏、脾脏等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染色镜检;对于捕获的、外观健康的动物,一般只采取肝、

13、脾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压印培养。A.1.4腐败标本采集如果鼠尸已有腐败,则应剥离四肢肌肉,分离岀一条长骨,在接近骺端处剪断,取骨髓标本,或打丌颅腔,取脑组织细菌压印培养及涂片。A.2动物血清标本的采集旱獭、野兔等体型较大动物一般采用心脏采血;犬、猫等可以采用股动脉采血;羊采用颈动脉采血;小型啮齿动物一般采取股动脉采血。动物采血时,应采取常规无菌操作,采血处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再用灭菌注射器刺人抽取血液3mL5mL注人无菌试管中,静置或离心分离血清。A.3媒介昆虫标本米集A.3.1动物体蚤及寄生虫的采集:收集的动物体表蚤及其他寄生虫,拣入装有0.5X1CT5龙胆紫、2%盐水的容器内,注明寄主、采

14、集地点、采集日期。GB168832022A.3.2洞干蚤的采集:用探蚤棒收集,探得的蚤及其他昆虫按A.3.1.1方法分装并登记。A.3.3巢穴蚤及寄生虫的采集:挖掘啮齿动物巢穴内的窝巢及表层泥土,应一巢装一袋,然后放入容器内检蚤及寄生虫,收集按A.3.1.1方法分装并登记。A.3.4地面游离蚤的采集:常用粘蚤纸收集,将粘蚤纸按要求放在房屋地面的一定位置,昏置晨查,收集粘蚤纸上的蚤类,按A.3.1.1方法以分装并登记。A.3.5对收集的蚤类及寄生虫分别进行种类鉴定,然后进行鼠疫细菌学鉴定,按附录B的规定。A.4其他检验标本的米集对动物皮毛、衣服等,将可疑污染处浸于灭菌生理盐水中,然后取此浸液备检

15、;土壤应收集鼠洞疏松土壤和碎屑(骨、脑壳、皮毛等)作为被检标木,将被检标本置于乳钵内,充分研碎,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制备悬液供鼠疫细菌学检验用,按附录B的规定。GB168832022附录B(规范性)鼠疫细菌学检验方法B.1显 微 镜 检 查B.1 . 1涂 片按附录A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无菌操作剪取淋巴腺、肝脏、脾脏、肺脏、心脏,用切面在洁净玻片上压印或涂成薄片;液体标本用接种环直接涂片。每份标本至少制备2张涂片,自然干燥后,用95%酒精固定15min取出自然干燥后染色。B.1.2染色1张进行革兰氏染色;1张进行美兰染色。B.1 . 3显 微 镜 观 察用显微镜100高倍油镜,观察细菌染色及形态,

16、并记录镜检结果。B.2分 离 培 养B.2.1培养基应使用新鲜的、鼠疫耶尔森菌赫氏培养基,pH应在6.97.1之间,制成培养基平.IIIU培养温度28CB.2 . 2方 法B.2.2.1动物脏器用接种环在脏器切面中心钩取被检标本接种于培养基平皿上,若标本新鲜也可用脏器切面直接压印后再划线接种于培养基平皿。B.2.2.2骨髓标本在断端用注射器抽取骨髓或注入生理盐水,吸取冲洗液一滴到培养基平皿上再划线培养。B.2.2.3液状标本可用接种环直接钩取划线接种于培养基平皿。B.2.2.4蚤(虫)类标本可单只或集组培养,单只或集组蚤(虫)用研磨器研碎后,用接种环直接钩取划线接种于培养基平皿。病死动物体外寄

17、生蚤(虫)应肀只检验,蚤(虫)标木较少时应中只取胃培养;集组检验时应一只动物的同一种蚤(虫)种集为一组,混合集组时,应做到同地点、同鼠种、同蚤(虫)种集为组。B.2.2.5自毙鼠(动物)或重点标木必要时可用液体培养基先增菌再分离培养。B.2.2.6已接种的培养基应置28C温箱中培养。动物标本一般培养3天,昆虫标本培养7天。B.2.2.7培养物每天观察一次。动物标木连续观察3天,昆虫标木连续观察7天。观察中发现可疑鼠疫耶尔森菌菌落,及吋进行分离培养,并同时进行噬菌体裂解试验。B.3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取疑似鼠疫耶尔森菌菌落,划线接种于培养基上,滴加一滴鼠疫噬菌体于平皿划线上部,使其垂直流下,然后置

18、28C培 养24h观察结果,如岀现噬菌斑或噬菌带即可判为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阳性。6GB168832022B.4鼠 疫 耶 尔 森 茴 毒 力 试 验B.4.1接 种 标 本 的 制 备B.4.1.1取被检组织标木在灭菌容器中研磨,按每100mg脏器加入1mL生理盐水制成悬液。B.4.1.2昆虫标本可按同地点、同宿主、同种1只20只为一组,用含龙胆紫1.0X1CT5)的生理盐水洗净后再研磨,每组昆虫加人生理盐水1mL2mL制成悬液。B.4.1.3骨髓可用生理盐水稀释2倍3倍。B.4.1.4渗出液、血液等可以直接使用,血液不能及时接种的应加入抗凝剂。注:接种样本的操作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进行。B

19、.4.2接 种 方 法 及 接 种 剂 量B.4.2.1腹腔接种适用于新鲜被检标本,先剪去实验动物注射部位的腹毛,用碘fP!75%洒精消毒,针尖刺入后要沿腹壁进针,严防刺破内脏,缓缓注入被检物。豚鼠注人0.5mL1.0mL小白鼠注入0.2mL0.4mL0B.4.2.2皮下接种适用于新鲜标本或轻微污染的标本。接种常在动物大腿内侧或大腿上部,进针只到皮下,接种剂量同13.4.2.1。B.4.2.3经皮接种适用于腐败或污染严重的被检标本。将实验动物下腹部剃毛约1cm24cm2(根据动物大小选取),用锐器划伤皮肤使之不出血为止,用棉签浸上被检标木在裸露皮肤上涂布并揉擦,使其经皮感染。注:B.4.2.1

20、B.4.2.3的操作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进行。B.4.3饲 养 观 察B.4.3.1试验所需动物应标明动物品系和体重。B.4.3.2接种后的动物应放回饲养笼具中,饲养观察。B.4.3.3发现动物死后应即时解剖观察病变,分离培养鼠疫耶尔森菌。B.4.3.4如动物到第7天仍无发病,第8天取血、解剖,分离培养鼠疫耶尔森菌、检测鼠疫特异性抗体。注:B.4.1操作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操作;B.4.2和3操作在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操作。B.5鼠 疫 耶 尔 森 菌 判 定 依 据B.5.1显 微 镜 检 查 阳 性具有鼠疫耶尔森菌形态学特征和染色特征。鼠疫耶尔森菌为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两端钝圆的

21、短小杆菌。注意腐败标本或陈旧标本鼠疫耶尔森菌的形态多样化。B.5.2分 离 培 养 阳 性具有鼠疫耶尔森菌菌落特征。培养16h在显微镜低倍镜下,可见薄片状碎玻璃样菌落:培养24h48h可见半透明、淡灰色的小菌落,显微镜下可见菌落中心呈黄褐色,有粗糙颗粒;肉汤中表面形成白色环状薄膜及絮状沉淀,肉汤仍透明。B.5.3鼠 疫 噬 菌 体 裂 解 试 验 阳 性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出现噬菌斑或噬菌带,应排除假噬菌现象。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是判定鼠疫耶尔森菌的重要依据。GB168832022B.5.4鼠疫耶尔森菌毒力试验通过鼠疫耶尔森菌毒力试验,分离培养到鼠疫耶尔森菌,其生物学特征,可作为疫源地类型判定依据

22、。讨疑鼠疫标本也可以通过鼠疫耶尔森菌毒力试验方法分离鼠疫耶尔森菌。8GB168832022附 录C(资 料 性)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中国已确定的鼠疫II然疫源地类型,如表C.1所示。表C.1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及其主要宿主、主要媒介、分布地区鼠疫A然疫源地类型主要媒介编号主要宿主分布地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0然疫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喜马拉雅旱獭斧形盖蚤、谢氏山蚤源地四川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蒙古旱獭内蒙古谢氏山蚤2帕 米 尔 高 原 长 尾 旱 獭 鼠 疫 自 然 疫长尾旱獭谢氏山蚤新疆3源地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谢氏山蚤、方形黄鼠蚤七河亚种灰旱獭、长尾

23、黄鼠新疆4松 辽 平 原 达 乌 尔 黄 鼠 鼠 疫0然 疫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达乌尔黄鼠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5源地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阿拉善黄鼠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宁复、甘肃6秃病蚤蒙冀亚种、近代 新 蚤 东 方 亚 种、N形客蚤指名亚种内 蒙 古 高 原 长 爪 沙 鼠 鼠 疫0然 疫内 蒙 古、河 北、宁 夏、长爪沙鼠7陝西源地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原双畨田野亚种、光亮额蚤指名亚种布氏田鼠内蒙A8源地滇西山地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ft然疫源地齐氏姬鼠、大绒鼠特新圣指名亚.种云南9云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浙江滇西山地闽广沿海居民区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黄胸鼠印鼠客蚤10细钩盖蚤、直缘双蚤指名亚种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青海田鼠四川、青海11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臀突客蚤、簇鬃客蚤大沙鼠新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