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后感 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后感 江少cb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这是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封面上的一句话,似乎是对马尔克斯一生的总结,对生活永怀热情,永远热泪盈眶。 对马尔克斯的第一次接触源于苦妓回忆录,是在福州路的大众书局。一个秋末下雨的午后,上午逛完上海书城,吃过午饭,顺便到这看看。 在大众书局的展台上看到苦妓回忆录,薄薄的一本小书,想着能很快看完,就打开看了两页。描写一个即将90岁的老人在一家报纸上开设了一个专栏,这个专栏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因为年纪太大了,老人准备把专栏停掉,并着手为自己准备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再享受一次处女的身体。 对,你没看错,
2、是处女的身体。90岁高龄与处女的身体联系到一块,画面是不是太美。但如果再往这里面注入文学性、西洋风情,再用老练独到的地中海文风讲述出来,完全就成了一项艺术。 为此,这个老人动用了老关系联系了妓院的老鸨,让她帮忙促成这件事,由此而发生了一些事,顺带讲述了生活的细节,娓娓道来。每句话、每个逗号都散发着文学的光芒。 建议你去看一看。 在活着是为了讲述这本书的第二页,有这样一段话。下个月,我就满23岁了。我逃过兵役,得过两次淋病,义无反顾的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在哥伦比亚的沿加勒比XX县区巴兰基亚和卡塔赫纳游荡,为先驱报撰写每日专栏赚取聊胜于无的稿酬,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
3、 这句话画面感真是太丰富了。当读这段话的时候,脑海中立马呈现出一个20郎当岁的文学青年,也许还在大学读书,留着盖到眼睛的长发,穿着松松垮垮的汗衫,宽松的裤子,一手拿着一份文学报纸,一手拿捏着香烟,在年代久远的街道上踱步,这条街道上有书店、咖啡馆或者报社如果你喜欢看电影的话,这个画面你一定在某个经典的电影里看过,似曾相识;也许会让你想到韩寒、许知远,如果你对他们够了解的话。 这段话的信息量颇丰。逃过兵役、得过淋病(还两次)、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撰写每日专栏,虽然寥寥数语,却每个词都引人遐想,期望接着往下读,去探索背后的故事。 这段话的文学性很高,看起来是简单的叙述,却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现的淋漓
4、尽致,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咂。 这本书很厚,有450页,但也只介绍到前半生。买来之后几度放下。因为里面描写的事情很琐碎,很多地方花大量篇幅去介绍时代背景,讲述当时哥伦比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国家)国内政治、动乱,令人乏味;而且里面的人名都很长,常常分不清谁是谁,要翻到前面去回顾。但又几度拿起,因着对马尔克斯的极度信任觉得不读完就是损失;更因着对马尔克斯叙事文风的深深迷恋。 马尔克斯是有天赋的,不仅在文学方面,还有音乐等等,稍加练习就能做得很好;他也是有短板的,比如数学,常人觉得很正常的事情,他却觉得难到不行。这是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尤其是他在一些领域的天赋,能把读者气的直跺脚,
5、慨叹上天为何如此不公。这让我想到了钱钟书考上清华的故事,也许凡是在一个领域能成为大师的都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勤奋固然很重要,但是缺了那一点天赋是做不到极致的。 马尔克斯在这本书的第四页写到。我按照当年的方式,用头一根的烟屁股点下下一根,一边吸烟,一边重读威廉。福克纳的八月之光。当年他是我最牢靠的精神导师。 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完一半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买了八月之光,那段时间下班之后回到家里洗完澡,就泡上一壶茶,坐在躺椅里一会儿看活着是为了讲述,一会儿看八月之光,直到腰酸背痛、夜深人静,爽到不能自己,似乎已活在了书中,不再有自己。 这本书仅仅描写了马尔克斯的前半生,还没有写到百年孤独的创作过程,马尔克斯已经于2019年去世,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位大师后半生的自传了,这是让人异常觉得遗憾的地方。无论怎样,马尔克斯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仅以此文向一生放荡不羁的马尔克斯致敬。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