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45分钟100分)(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反应中,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解析:A、B、C均为放热反应,说明它们的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多余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而D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故D正确。答案:D2(2011盘锦高二质检)吸热反应一定是()释放能量储存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A BC D解析:吸热反应过程中储存能量,使反应产物的总
2、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答案:B3(2011淮阴高二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H0,反应吸热时H|H1|D|H2|H1|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系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而非物质的分子个数;另外,2个气态水分子分解的热量变化也不应是483.6 kJmol1。反应2H2O(g)=2H2(g)O2(g)H2b kJmol1是反应2H2(g)O2(g)=2H2O(g)H1483.6 kJmol1的逆过程,所以H2483.6 kJmol1,即b483.6;同时可以判断,两个反应的反应焓变的绝对值是相等的。答案:B7(2011宁波高二质检)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H196.6 kJmol1B4H2(g)2O2(g)=4H2O(l)H1 143.2 kJmol1CC(s)O2(g)=CO2(l)H393.5 kJDC(s)O2(g)=CO2(g)H393.5 kJmol1解析:逐项分析如下:A没标明物质的状态错误B符合书写要求正确CH的单位是kJmol1,且CO2状态不对错误D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错误答案:B8(2011屯溪高二质检)1 g火箭燃料N2H4燃烧,生成N2和H2O(g),同时放出16.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双选)()AN2H4O2=N22H2OH
4、534.4 kJmol1BN2H4O2=N22H2OH1 068.8 kJmol1CN2H4(g)O2(g)=N2(g)2H2O(g)H534.4 kJmol1D1/2N2H4(g)1/2O2(g)=1/2N2(g)H2O(g)H267.2 kJmol1解析:A、B两选项没标明物质状态,错误。C项与D项正确标出了各物质的状态,并且H数值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都正确。答案:CD9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5、)=CO2(g)H2(g)H41 kJmol1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H2O(g)要放出41 kJ热量解析:由图示知E(反应物)E(生成物),故CO(g)H2O(g)=CO2(g)H2(g)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B项正确;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应为CO(g)H2O(g)=CO2(g)H2(g)H41 kJmol1,C项错误,同时知D项中应吸收41 kJ热量,D项错误。答案:B1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 mol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
6、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 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等于()A183 kJmol1 B183 kJmol1C862 kJmol1 D862 kJmol1解析:H436 kJmol1243 kJmol12431 kJmol1183 kJmol1。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9分)(2011南平高二质检)根据下图所示,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应问题。(1)_ _。(2)_ _。Q1与Q2的关系:Q1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Q2。解析:由图(1)知反应物为A(g)
7、、B(g),生成物为C(g),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g)B(g)=C(g)HQ1 kJ/mol。由图(2)知反应物为C(g),生成物为A(g)、B(g),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过程为吸热反应,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g)=A(g)B(g)HQ2 kJ/mol。从上述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上述两个过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正好互换,因此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数值应相等,即Q1Q2。答案:(1)A(g)B(g)=C(g)HQ1 kJ/mol(2)C(g)=A(g)B(g)HQ2 kJ/mol等于12(11分)一定条件
8、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反应前反应后(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要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D反应物的总质量、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总能量均相等(2)若E1”“”“0,推知Q0。答案:(1)A(2)13(13分)右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2)导管中液面A_
9、(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 _;说明此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2Al6H=2Al33H2剧烈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2)下降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因温度升高而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A液面下降大于14(17分)已知稀的酸溶液与稀的碱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称之为中和热。某同学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中和热。该同学在实验室取了50 mL 0.5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搅拌棒能否选用金属材料的?_(填“能”或“否”),理由是_。(2)实验中改用60
1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3)在上述(4)反应的条件下,测得反应前盐酸和NaOH溶液的温度均为25.43 ,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为28.85 。已知反应前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0 gcm3,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解析:反应热的测定关键是测定反应物混合前后的温度,要采取措施防止热量散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生成的H2O越多,反应产生的热量越多,但根据题给信息,中和热不变。反应热可以据公式:Qmc(t后t前)计算。Q110 mL1 gcm34.18 J(g)1(28.85 25.43 )1 572.516 J1.572 516 kJ。生成1 mol水的反应热为:57.2 kJmol1即中和热为57.2 kJmol1。答案:(1)否金属导热性强,会使反应时产生的热量散失(2)不相等相等产生的热量增多,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也增加,但二者的比例关系不会改变(3)57.2 kJmol1- 6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