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58335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020.01CCS Z 04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2632023代替 DB11/T 1263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cleaner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2023 - 12 - 25 发布2024 - 04 - 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1/T 1263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评价指标体系25 评价方法126 指标计算与数据来源13参 考 文 献17IDB11/T 12632023

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 1263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业,与DB11/T 1263-2015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更改了范围(见第 1 章,2015 年版的第 1 章);b) 删除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能耗、指标基准值、指标权重、限定性指标 6项术语定义(见 2015 年版的 3.1、3.2、3.3、3.4、3.5 和 3.6);c) 增加了公共汽电车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巡游出租汽车、货物运输 4 项术语定义(见 3.1、3.

3、2、3.3 和 3.4);d) 更改了车辆以及辅助设施要求指标(见表 1、表 2、表 3 和表 4,2015 年版的表 1、表 2、表 3和表 4);e) 更改了能源消耗指标(见表 1、表 3 和表 4,2015 年版的表 1、表 3 和表 4);f) 更改了水资源消耗指标(见表 1、表 2、表 3 和表 4,2015 年版的表 1、表 2、表 3 和表 4);g) 更改了评价指标的权重,按清洁生产潜力等因素重新进行赋值(见表 1、表 2、表 3 和表 4, 2015 年版的表 1、表 2、表 3 和表 4);h) 删除了一级指标中的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二级指标中办公区域人均排水量指标(见 20

4、15 年版的表 1、表 2、表 3 和表 4);i) 增加了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 3 项一级指标、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占比二级指标、车辆段污染物排放二级指标(见表 1、表 2、表 3 和表 4);j) 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见表 1、表 2、表 3 和表 4);k) 更改了清洁生产管理指标(见表 5,2015 年版的表 1、表 2、表 3 和表 4);l) 更改了评分计算方法(见第 5 章,2015 年版的第 5 章);m) 更改了数据来源及依据,新增相关指标解释(见第 6 章,2015 年版的第 6 章)。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组织实施。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北科能环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润生、王圣典、张天全、李旭、常翰源、李晓丹、杨候剑、于承迎、刘帅淼、邵强、李宇杰、梁中东、刘宝来、李倬、宋昕阳、陈兴付、李盼良、闫语都、王转、周廷、李靖、王艳磊、李忠武、马东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 年首次发布为 DB11/T 1263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DB11/T 12632023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交通运

6、输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交通运输业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计算与数据来源。本文件适用于公共汽电车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巡游出租汽车和货物运输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绩效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8487.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

7、标准GB18613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B11/307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68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T 1265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汽车维修及拆解业DB11/T 1856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互联网零售和快递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公共汽电车交通 bus and trolleybus transit以公共汽车和无

8、轨电车为运载工具的公共交通方式。来源:GB/T 32852.2-2018,2.31DB11/T 126320233.2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来源:GB/T 50833-2012,2.0.13.3巡游出租汽车 cruising taxi按照乘客意愿而被雇佣的、固定式硬顶、四个侧门、可提供巡游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的运输车辆。来源:DB11/T 223-2020,3.13.4货物运输 freight transport以货物为运输对象,以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实现货

9、物空间位移的运输活动。来源:GB/T 8226-2008,2.1.2.23.5新能源汽车 new energy vehicles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汽车。注:包括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来源:GB/T 39631-2020,3.14 评价指标体系公共汽电车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巡游出租汽车和货物运输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分别符合表1 表4的要求。2DB11/T 12632023表1 公共汽电车交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

10、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1车辆以及辅助设施要求20车辆要求3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90%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80%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72%2新增或更新的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比例 100%新增或更新的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比例80%2具有监控管理功能,定位功能,车载能耗排放监测设备,具有车厢内监控系统等辅助设施要求1配置充电桩且符合 GB/T 18487.1 相关规定,充电设施及设备有自动投切装置2场站内燃料供应设施的能源计量器具具备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1场站采用信息化系统进行车辆管理2场站及办公区LED 灯使用率95%场站及办公区LED 灯使用率80%场站及办公区L

11、ED 灯使用率70%2场站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锅炉热效率符合DB11/ 687 相关规定2场站采用热泵、余热利用等节能设备1电动机能效水平达到GB 18613 规定的 1 级能效电动机能效水平等 级 达 到 GB 18613 规定的 2 级能效电动机能效等级达到 GB 18613 规定的 3 级能效2场站洗车设施使用再生水使用新鲜水洗车时,洗车水循环使用2能源消耗40纯电动车型百公里耗电量kWh/百公里10110120130双源无轨车型百公里耗电量kWh/百公里5102106110气电混动车型百公里燃料消耗量kg/百公里5252628油电混动车型百公里燃料消耗量L/百公里52728

12、29天然气车型百公里燃料消耗量kg/百公里53436383DB11/T 12632023表 1 公共汽电车交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续)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柴油车型百公里燃料消耗量L/百公里5323436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办公场所)kgce/m251618223水资源消耗5人均取水量(办公场所)m3/人年51015254污染物产生与排放5*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占比%50245温室气体排放5单位运营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万公里59.29.5106清洁生产管理25详见表 5。污染物产生与排放中汽修环节执行DB11/T 1265。注1:

13、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注2: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占比项中车辆尾气检测为首次检测结果。4DB11/T 12632023表2 城市轨道交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1车辆以及辅助设施要求25车辆要求2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车体且占比90%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车体且占比60%3采用交流传动装置, 电动客车牵引电机功率因数0.85,磁悬浮客车牵引电机功率因数0.6采用交流传动装置,牵引电机功率因数0.8, 磁悬浮客车牵引电机功率因数0.52配备非电阻式列车电力再生制动装置占比70%配备非电阻式列车电力再生制动装置3车辆客室LED 照明占比

14、95%车辆客室LED 照明占比80%车辆客室 LED 照明占比60%3车辆空调采用变频空调占比70%车辆空调采用变频空调占比30%车辆空调采用变频空调2采取制动过压保护电阻或设置车载制动电阻等具备过压保护功能设备,且占比90%辅助设施要求2车站 LED 照明占比95%车站 LED 照明占比75%车站 LED 照明占比60%2车站具备变频调速功能自动扶梯占比90%车站具备变频调速功能自动扶梯占比70%2电梯无召唤指令时轿厢内照明灯具和风扇能自动转为节能模式的占比90%电梯无召唤指令时轿厢内照明灯具和风扇能自动转为节能模式的占比70%2车站具备自动加减载功能的空调主机占比90%车站具备自动加减载功

15、能的空调主机占比80%车站具备自动加减载功能的空调主机占比60%1车站卫生间采用节水器具1车辆基地的绿地、树木、花卉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方式灌溉5DB11/T 12632023表 2 城市轨道交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续)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2能源消耗35单位客运周转量综合能耗(电动客车)tce/万人公里50.07单位客运周转量综合能耗(磁悬浮客车)tce/万人公里50.6单位客运周转量牵引电耗(电动客车)kWh/万人公里5300450500单位客运周转量牵引电耗(磁悬浮客车)kWh/万人公里5280030003500单位运营里程牵引电耗(

16、电动客车)kWh/车公里51.801.92.0单位运营里程牵引电耗(磁悬浮客车)千 kWh/车公里53.803.884.00地铁站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kgce/m251520223水资源消耗5地铁站单位建筑面积取水量m3/m2/a511.21.64污染物产生与排放5*车辆段污染物排放5车辆段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应符合 DB11/T 307 和 DB11/T 501 限值要求5温室气体排放5单位客运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万人公里50.40.70.96清洁生产管理25详见表 5。注: 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6DB11/T 12632023表3 巡游出租车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一

17、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1车辆以及辅助设施要求20车辆要求5车辆符合 DB11/T 223 或 DB11/T 1633 相关规定5新增或更新的巡游出租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100%(个体车和保障车除外)辅助设施要求5配置充电桩且符合 GB/T 18487.1 相关规定5充电设施及设备有自动投切装置2能源消耗40单位运营里程综合能耗tce/万公里100.650.751.05汽油车百公里燃料消耗L/百公里1588.510纯电动车百公里电耗kWh/百公里151618203水资源消耗5人均取水量(办公场所)m3/人51015254污染物产生与排放5*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

18、车辆占比50%0.5%1%5温室气体排放5单位运营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万公里512.015.020.06清洁生产管理25详见表 5。污染物产生与排放中汽修环节执行DB11/T 1265。注1: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注2: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占比项中车辆尾气检测为首次检测结果。7DB11/T 12632023表4 货物运输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清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车辆以及辅助设施要求车辆要求5城市配送车辆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 20%以上新增和更新的 4.5 吨(含)以下货车(除危险品运输车辆、冷链运输车辆)中,新能源车比例60%新增和

19、更新的 4.5吨(含)以下货车(除危险品运输车辆、冷链运输车辆)中,新能源车比例50%新增和更新的 4.5吨(含)以下货车(除危险品运输车辆、冷链运输车辆)中,新能源车比例40%55配备车载智能终端车辆采用汽车轻量 化技术、降低空气阻力技术、节能轮胎、低粘度润滑油等节 能技术中的三项及以上车辆采用汽车轻量化技术、降低空气阻力技术、节能轮胎、低粘度润滑油等节能技术中的两项2125发动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高压共轨技术、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发动机负载智能技术等节能技术中的三项及以上发动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高压共轨技术、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发动机负载智能技术等节能技术中的两项2辅助设施要求2场站空

20、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锅炉热效率符合DB11/ 687 相关规定2场站采用热泵、余热利用等设备电动机能效水平达到 GB 18613 规定的1 级能效等级电动机能效水平等 级 达 到 GB 18613 规定的 2 级能效电动机能效等级达到 GB 18613 规定的 3 级能效22能源消耗35车公里汽油消耗微型L/百公里3111214轻型L/百公里3141516车公里柴油消耗微型L/百公里5111214轻型L/百公里51718228DB11/T 12632023表 4 货物运输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续)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吨公里柴油消耗中

21、型L/吨公里50.0260.0280.030重型L/吨公里50.0160.0180.022车公里柴油消耗冷藏车L/公里20.180.190.23车公里电耗纯电动车kWh/公里50.510.540.66库房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kgce/m220.40.50.83水资源消耗5人均取水量(办公场所)m3/人a51618204污染物产生与排放5*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占比50%0.5%1%5温室气体排放5单位运营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公里高速路567.15100.73134.36清洁生产管理25详见表 5。能源消耗指标中涉及快递服务及仓库的执行DB11/T 1856。污染物产生与排放中涉及汽修行业

22、的执行DB11/T 1265。注1: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注2:车辆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占比项中车辆尾气检测为首次检测结果。9DB11/T 12632023表5 交通运输业清洁生产管理通用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产业政策及国际公约符合性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相关产业政策,不使用国家或本市已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不使用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禁用的物质*法规标准符合性2审核考察期环境违法行为应整改完成,审核期不得有环境违法行为质量管理2按照 GB/ T 19001 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第三方认证按照 GB/ T 190

23、01 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1建立并运行企业环境保护制度设置专门环境管理管理机构2机构,配备专职环保设置环境管理机构,配备兼职环保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按照 GB/ T 24001 建环境管理体系1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认按照 GB/ T 24001 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证清洁生产25管理平台2建立并运行信息化、数字化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危险废物处置5建立管理制度,台账记录、转移联单齐全;危险废物贮存符合 GB 18597等标准要求管理风险管理1开展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每年进行应急演练计量器具1用能计量器具配备符合 GB 17167 要求,用水

24、计量器具配备符合 GB/ T24789 要求能源与低管理平台2建立并运行信息化能源管理平台建立并运行能源统计管理制度按照 GB/ T 23331 建碳管立并运行能源管理理管理体系1体系,通过第三方认证;按照国家和地方按照 GB/ T 23331 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碳排放管理要求建立并执行碳的碳排放管理要求排放管理制度建立并执行碳排放管理制度机构组织机构1建立清洁生产管理机构,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设置与制度管管理制度1建立并执行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理10DB11/T 12632023表 5 交通运输业清洁生产管理通用指标体系(续)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单位二级

25、指标权重级基准值级基准值级基准值获得国家级或省市级获得国家级或省市级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建设1“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绿色客运站”、“绿色货运站”等相关“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绿色客运站”、“绿色货运站”等相关称号 1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建设称号 2 项及以上项及以上注: 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11DB11/T 126320235 评价方法5.1 综合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方法综合评价指标是衡量考核在考核期内的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按公式(1)计算:式中:nP = ?i =1Pi(1)P企业清洁生产的综合评价指标,其值在0100之间

26、;Pi企业清洁生产一级指标评价指数,即车辆以及辅助设施要求、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清洁生产管理6个一级指标的评价值;n清洁生产一级指标总数。式中:m= ?Pii=1Pij.(2)m第 i 项一级指标下参与定量评价的二级指标总数;Pij第 i 项一级指标下第 j 项二级指标的单项评价分值。式中:Pij= Kij ? Sij100.(3)Kij企业第 i 个清洁生产一级指标对应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值。Sij企业第 i 个清洁生产一级指标所对应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系数值,当企业该项二级指标满足级清洁生产水平时,取值为1.0;当企业该项二级指标满足级清洁生产水平

27、时,取值为0.8; 当企业该项二级指标满足级清洁生产水平时,取值为0.6;不满足级清洁生产水平时,取值为0。当二级指标没有级、级、级等级区别时,符合评价要求时Sij取值为1.0,不符合评价要求时Sij取值为0。当二级指标级和级合并,符合基准值要求时,Sij取值为1.0;当二级指标有级和级合并,符合基准值要求时,Sij取值为0.8。5.2 二级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整若某项一级指标实际参与评价考核的二级指标项目数少于该项一级指标所包含的全部二级指标项目数(即企业某项二级指标内容缺项)时,在计算中应当将该项一级指标所属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均予以相应修正,修正后得到新的权重值为Kij,按公式(4)计算:K

28、? =KijAij(4)i式中:Kij在第 i 项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缺项时,其下各二级评价指标修正后的权重值;Kij第 i 项一级指标下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Ai第 i 项一级指标下二级评价指标缺项评价时,其下各二级评价指标相应权重值的修正系数。12DB11/T 12632023其中,Ai按公式(5)计算:式中:K1第 i 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值;Ai =1KK2.(5)K2第 i 项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缺项评价时,实际参与评价的各二级指标权重值之和。若由于企业未统计该项指标值而造成缺项,则该项指标权重不作调整,且考核分值为零。5.3 清洁生产等级的确定本评价指标体系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

29、级清洁生产水平为清洁生产先进(标杆)水平, 级清洁生产水平为清洁生产准入水平,级清洁生产水平为清洁生产一般水平。清洁生产等级对应的综合评价指标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评定等级时,指标值不仅应符合相关等级分值,同时限定性指标也应全部符合相关要求。表6 清洁生产等级与企业综合评价指标值清洁生产等级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标值P级 清洁生产先进(标杆)水平P90,且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级基准值要求,非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 II 级指标基准值要求。级 清洁生产准入水平80P90,且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 II 级基准值要求及以上。级 清洁生产一般水平70P80,且限定性指标全部满足 III 级基准值要求及以上。6 指

30、标计算与数据来源6.1 指标计算6.1.1 百公里燃料消耗量统计报告期内,百公里燃料消耗量按式(6)计算。LdhE= Wdh ?102(6)dc式中:Edh百公里燃料消耗量,单位为能源单位每百公里;Wdh统计期内某种车型的运营车辆单车行驶里程核算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能源单位,视车型消耗的能源品种而定;Ldc统计期内单车行驶里程,单位为百公里。6.1.2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办公场所)统计报告期内,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办公场所)按式(7)计算。13DB11/T 12632023式中:E = EidM.(7)Ed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办公场所),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kgce/m2); E

31、i统计期内办公场所综合能耗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M统计期内办公场所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6.1.3 人均取水量(办公场所)统计报告期内,人均取水量(办公场所)按式(8)计算。V = VpNp.(8)式中:Vp办公场所人均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人每年(m3/(人a); V统计期内办公场所年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 Np统计期内办公场所用水人数,单位为人。6.1.4 单位运营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报告期内,单位运营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式(9)计算。式中:ZPCO 2CO 2 =L.(9)Zco2单位运营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万公里(tCO2/万k

32、m); Pco2统计期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L 统计期内运营车辆行驶里程,单位为万公里(万km)。6.1.5 单位客运周转量综合能耗(城市轨道交通)统计报告期内,单位客运周转量综合能耗按式(10)计算。式中:hzp =? Ri ? ki Q.(10)hzp统计期内单一线路单位客运周转量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万人公里(tce(/ 万人km);Ri统计期内单一线路第 i 种能源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立方米(m3)、兆焦(MJ)、千瓦时(kWh);ki统计期内第 i 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按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系数取值;Q统计期内单一线路客运周转量,单位为万人公里(万人km)。6.1.6 单位客运周转量牵引电耗统计报告期内,单位客运周转量牵引电耗按式(11)计算。etp= Et Q.(11)14DB11/T 12632023式中:etp统计期内单一线路单位客运周转量牵引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万人公里(kWh(/ Et统计期内单一线路的牵引电耗,单位为千瓦时(kW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