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说课稿临湘市第一完全小学 蒋淑平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7页。教材分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不再以小数形式呈现的物品价格的认识作为正式的教学内容,把这部分内容移到了“你知道吗”中,作为仅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连带取消了计算中从小数到复名数的转换环节。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两个: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分为两个层次编排: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第一个层次中,教材以直观形式呈现并提示了基本方法,即先将“1元
2、”转化成“10角”再与“几角”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第二层次直接借助逆向思考得出“18角=( )元( )角”,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为后续计算的教学做好准备。二、简单的计算,从学生熟悉的买气球的情境引入,教学关于元和角的简单计算。这里的元和角的计算只包括需要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的单名数加、减法和不退位、不进位的复名数加、减法计算。不涉及名数多样化的复杂计算,大大降低了计算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并会进行简单计算;进一步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人民币比较熟悉,因为一年级学生多数都有零花钱,还有买东西的生活经验,且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
3、掌握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还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知识,因此对于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换算学生是易于接受并掌握的,只需要规范语言的表达。但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接触对单位不同的两个数量进行计算,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借助直观学具和多媒体演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完成计算,还能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方法,并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教学反思:这节课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又有本质的区别,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人民币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人民币的
4、简单计算更是这个单元中的难点,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本节课教学我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我运用换钱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2、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5、参与者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想、说、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3、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我说的太多,还可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发挥,同时语言还可以更童趣些。另外学困生对人民币的换算还不熟练,而一部分优等生思路清晰、表达流畅,那么如何将问题切细,分层进行探索?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尤其是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如何把握介入的时机?如何更好地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这些值得我进一步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