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J)∕T 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pdf

上传人:din****188 文档编号:65732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PDF 页数:294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J)∕T 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4页
DB13(J)∕T 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4页
DB13(J)∕T 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4页
DB13(J)∕T 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4页
DB13(J)∕T 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BDB13(J)/T300-2019京津冀统一备案号:J14718-2019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qualityacceptanceofurbanutilitytunnelengineering(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2019-03-25发布2019-07-01实施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qualityacceptanceofurbanutilitytunnelengineeringDB13(J)/T3002019主

2、编单位: 中 国 建 筑 一 局 ( 集 团 ) 有 限 公 司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 京 京 投 城 市 管 廊 投 资 有 限 公 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河 北 省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批准部门: 河 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施行日期: 2019年7月1日2019 石家庄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告2019 年第14 号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编号为DB13(J)/T 300-2019)已经本机关审查并批准为河北省工

3、程建设标准,现予发布,自2019 年7 月1 日起实施。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 年3 月25 日前言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城市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会同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组织相关单位,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按照京津冀三地互认共享的原则,由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本规范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 年度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4、和标准设计第二批制(修)订计划 (冀建工201844 号)要求制定。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测量;5.地基与基础;6.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7.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8.盖挖法;9.浅埋暗挖法;10.矿山法;11.盾构法;12.TBM 法;13.预制顶推法;14.附属构筑物;15.防水工程;16.监控量测;17.机电设备安装;18.监控报警及智慧管理系统;19.综合管廊季节性施工。本规范在河北省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由河北省建设工程标准编制研究中心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

5、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邮政编码:100161,E-mail:,电话:010-83982040)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京投城市管廊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建一

6、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中泰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固多金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薛刚曹光陈玮张军魏吉祥刘海争宋文波欧阳康淼高春雷强万明巩玉静李金元周大伟张艳秋游大江毋明飞油新华张惠丽许宁吴宝振耿越陈浩杜景明邓美龙任书华徐桂珍张浡姜明侯良洁史金栋台启民刘旭东平晓林张旭光袁立刚李小利李松岷费秀春孟庆礼王文正韩雪刚所立新毛杰胡京波汤德芸朱保山阮汉祥张

7、焱王长军王磊孙旭王德坤谷明张天宇黄健李庆斌商冬凡卢明郝贵强高腾野石晓娜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钱增志雷丽英李跃飞焦长春田凤兰孟霞高 杰郭理修赵会超米分平齐占国刘宏宇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3.1施工43.2验收64施工测量84.1一般规定 84.2控制测量104.3定向测量114.4平面测量134.5高程测量195地基与基础 205.1一般规定205.2基坑支护205.3基坑开挖215.4地基处理225.5基坑回填235.6质量验收标准236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386.1一般规定386.2模板分项工程386.3钢筋分项工程396.4混凝土分项工程406.5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416.6质

8、量验收标准427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557.1一般规定557.2构件运输557.3进场检查与堆放557.4安装与连接 567.5质量验收标准598盖挖法628.1一般规定628.2支护体系628.3盖板体系648.4土石方工程 658.5质量验收标准659浅埋暗挖法 709.1一般规定709.2竖井709.3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719.4土方开挖729.5初期支护729.6二次衬砌739.7地下施工作业环境 749.8质量验收标准7410矿山法8910.1一般规定8910.2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8910.3岩体(洞身)开挖8910.4初期支护9010.5二次衬砌9010.6质量验收标准9111盾

9、构法9511.1一般规定9511.2工作井9611.3盾构掘进9611.4管片拼装9711.5同步注浆9811.6质量验收标准9912TBM 法10712.1一般规定 10712.2TBM施工工作井10712.3TBM始发及掘进10812.4非管片支护隧道支护10912.5管片支护隧道 10912.6质量验收标准 11013预制顶推法11213.1一般规定 11213.2工作井11213.3后背及后背墙 11313.4顶推施工 11313.5管廊顶进 11513.6质量验收标准 11614附属构筑物11814.1一般规定 11814.2各类孔口 11814.3质量验收标准 11915防水工程

10、12215.1一般规定 12215.2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12315.3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12615.4浅埋暗挖法12715.5预制顶推法13015.6盾构法13215.7矿山法13315.8TBM法 13615.9防水层施工13615.10质量验收标准 13816监控量测 14716.1一般规定 14716.2明(盖)挖法监控量测14716.3浅埋暗挖法施工监控量测 14816.4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14916.5预制顶推法监控量测15016.6矿山法施工监控量测15016.7TBM法施工监控量测15116.8监测报警 15216.9监测成果 15217机电设备安装15417.1一般

11、规定 15417.2支吊架系统15417.3通风系统 15517.4供电系统 15517.5照明系统 15717.6给水排水系统 15817.7消防系统 15817.8标识系统 15917.9质量验收标准 16018监控报警及智慧管理系统 17318.1一般规定 17318.2监控系统 17318.3火灾报警系统 17418.4智慧管理系统 17418.5质量验收标准 17619季节性施工18519.1一般规定 18519.2冬期施工 18519.3高温施工 18719.4雨期施工 187附录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189附录B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工程代号190附录C检验批质

12、量验收记录196附录D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97附录E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98附录F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99附录G测量技术要求及监测项目217本规范用词说明226引用标准名录 227附:条文说明 231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Requirements 43.1Construction43.2Acceptance64ConstructionSurvey84.1GeneralRequirements 84.2ControlSurvey104.3OrientationSurvey 114.4PlaneSurvey1

13、34.5VerticalSurvey195GroundandFoundation205.1GeneralRequirements205.2FoundationPitSupporting 205.3FoundationPitExcavation215.4FoundationRreatment225.5FoundationPitBackfilling 235.6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236Cast-in-siteConcreteUtilityTunnel 386.1GeneralRequirements386.2Formwork 386.3Reinforceme

14、nt396.4Concrete406.5Cast-in-siteStucture416.6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427PrecastConcreteUtilityTunnel 557.1GeneralRequirements557.2ComponentsRransportation557.3ApproachInspectionandStacking557.4InstallationandConnection 567.5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598CoveredExcavationMethod628.1GeneralRequ

15、irements628.2SupportSystem 628.3CoverPlateSystem648.4Earth-RockWorks658.5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659ShallowUndercuttingMethod 709.1GeneralRequirements709.2Shaft 709.3StrataSupportingandGroutingReinforcementinAdvance 719.4EarthExcavation729.5InitialSupport729.6SecondaryLining 739.7WorkingEnviron

16、mentofUndergroundConstruction 749.8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7410MiningMethod 8910.1GeneralRequirements8910.2TunnelPortal,OpencutTunnelandSshallowBuriedSectionProject8910.3Rock Mass (Tunnel) Excavation 8910.4InitialSupport9010.5SecondaryLining 9010.6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9111ShieldMethod95

17、11.1GeneralRequirements9511.2WorkingShaft 9611.3ShieldTunneling9611.4SegmentInstallation9711.5SynchroGrouting 9811.6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9912TunnelBoringMachineMethod 10712.1GeneralRequirements 10712.2TBMWorkingWell10712.3TBMLaunchingandTunneling 10812.4No-SegmentSupport 10912.5SegmentSuppor

18、t 10912.6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11013PrecastIncrementalLaunchingMethod 11213.1GeneralRequirements 11213.2Workingshaft 11213.3BackandBackWall 11313.4ConstructionofIncrementalLaunching 11313.5UtilityTunnelJacking11513.6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11614AppurtenantStructure11814.1GeneralRequirement

19、s 11814.2Orifices 11814.3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11915WaterproofEngineering12215.1GeneralRequirements 12215.2Cast-in-siteConcreteUtilityTunnel12315.3PrecastConcreteUtilityTunnel12615.4ShallowUndercuttingMethod12715.5PrecastIncrementalLaunchingMethod13015.6ShieldMethod13215.7MiningMethod13315.8Tu

20、nnelBoringMachineMethod13615.9WaterproofLayerConstruction13615.10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 13816MonitoringMeasurement14716.1GeneralRequirements 14716.2MonitoringMeasurementofExcavation(CoveredExcavation)Method 14716.3MonitoringMeasurementofShallowUndercuttingMethod14816.4MonitoringMeasurementofSh

21、ieldMethod14916.5MonitoringMeasurementofPrecastIncrementalLaunchingMethod15016.6MonitoringMeasurementofMiningMethod15016.7MonitoringMeasurementofTunnelBoringMachineMethod 15116.8MonitoringandAlarm 15216.9MonitoringResults 15217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Installation15417.1GeneralRequirements 15

22、417.2SupportandHangerSystem15417.3VentilationSystem15517.4PowerSupplySystem15517.5LightingSystem15717.6WaterSupplyandDrainageSystem15817.7FirePreventingSystem 15817.8SignSystem15917.9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16018Monitoring,Alarmand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 17318.1GeneralRequirements 17318.2Mon

23、itoringSystem 17318.3AlarmSystem 17418.4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 17418.5StandardforQualityAcceptance17619SeasonalConstruction18519.1GeneralRequirements 18519.2ConstructioninWinter18519.3ConstructionatHighTemperatures 18719.4ConstructioninRainingSeason187AppendixARecordsofQualityManangementInspect

24、ioninConstructionSite 189AppendixBDivisionandProjectCodeoftheDivisionandSubdivisionEngineering 190AppendixCRecordsofInspectionLotsforQualityAcceptance196AppendixDRecordsofSubdivisionEngineeringforQualityAcceptance 197AppendixERecordsofDivision(Subdivision)EngineeringforQualityAcceptance 198AppendixF

25、RecordsofUnit(Subunit)EngineeringforQualityAcceptance 199AppendixGMeasuringTechnicalRequirementsandMonitoringItems217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26ListofQuotedStandards 22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3111总则1.0.1为适应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和发展,规范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管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可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

26、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1.0.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2.0.1综合管廊utilitytunnel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2.0.2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cast-in-siteconcreteutilitytunnel采用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的综合管廊。2.0.3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precastutilitytunnel在工厂内分节段浇筑成型,现场采用拼装工艺施工成为整体的综合管廊。2.0.4浅埋暗挖法shallowundercuttingmethod在

27、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进行土方开挖、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或土层形成密贴支护结构的暗挖施工方法。2.0.5盾构法shieldmethod采用盾构机在土层中掘进,同时在盾构钢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作业和衬砌拼装作业,从而形成综合管廊隧道的施工方法。2.0.6预制顶推法precastincrementallaunchingmethod利用顶推装置将预制的箱形或圆形管廊节段沿综合管廊轴线逐节顶入土层中,同时挖除并运走内部泥土,从而形成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2.0.7盖挖法coveredexcavationmethod在盖板及支护体系保护下,进行土方开挖、结构施工的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28、可分为顺作法和逆作法。2.0.8矿山法miningmethod通过钻孔、装药、爆破开挖岩石进行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的方3法。2.0.9TBM 法tunnelboringmachinemethod利用岩石掘进机(简称TBM)将岩石剪切挤压破碎,然后通过配套的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 同时利用TBM 进行开挖作业和衬砌作业,从而形成综合管廊隧道的施工方法。2.0.10工作井workingshaft采用浅埋暗挖法、盾构法、预制顶推法施工时,用于联系地面、满足设备施工需要的辅助通道,也称竖井。2.0.11标识mark为便于综合管廊内部入廊管线分类管理、安全引导、警告警示等而设置的铭牌或颜色标识。2.0.1

29、2附属构筑物appurtenantstructure用于人员出入、逃生、设备吊装、检查检修、进排风的井室结构,其对应的出口为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检查口、进风口及排风口。43基本规定3.1施工3.1.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标准的规定,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检验制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A 填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监理单位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3.1.2施工单位应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并应采取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3.1.3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交底

30、和会审。3.1.4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下列调查:1现场地形、地貌、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其他设施及障碍物情况;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3气象资料;4工程用地、交通运输、施工道路及其他环境条件;5施工给水、排水、通信、供电和其他动力条件;6工程材料、工程机械、主要设备和特种物资情况;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 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 在寒冷地区施工时, 尚应掌握地表水的冻结资料和土层冰冻资料;8与施工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3.1.5地下水控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 和其他现行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53.1.6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

31、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应急措施,并形成文件。分部(分项)工程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单独编制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3.1.7综合管廊工程应做好文明施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废气、建筑垃圾、污水、光、噪声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3.1.8综合管廊工程应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改善施工条件,加强通风、防尘、照明等措施,防止有害气体、辐射等对作业人员的危害。3.1.9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前,应对邻近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铁路、

3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河流、湖泊等提出防护预案和应急措施。 施工期间应进行持续监测并根据预案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3.1.10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装的环境温度、 湿度、 环境条件等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3.1.11综合管廊工程应做好各种设备基础、 预留孔洞、穿墙套管、缆线进出口、成品槽道、螺栓、预埋件等的预留预埋工作和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附属系统安装前应对相关的设备基础、预埋件、预留孔洞、穿墙套管、支吊架等的位置、高程和尺寸进行复核。3.1.12在湿陷性黄土、 流砂层、 腐蚀性土等地质条件不良地区和地震区建设综合管廊工程,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1.13狭窄空

33、间、 管线悬吊原位恢复、 异形断面结构等施工难度大的部位, 基坑回填可采用预拌流态固化土、 泡沫轻质土等新型填筑技术。3.1.14综合管廊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应进行进场检验。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施6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3.1.15综合管廊施工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3.1.16当采用爆破施工时, 应编制爆破方案,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的有关规定。3.2验收3.2.1综合管廊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

34、收应划分为单位 (子单位) 工程、 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2综合管廊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宜按本规范附录B 执行;3综合管廊管理用房和室外工程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的有关规定划分分部、分项工程;4施工前, 应由施工单位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 并由监理单位审核。3.2.2综合管廊工程完工后,应组织验收。3.2.3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严禁验收。3.2.4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可按下列规定填写: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C 的规定填写;2

35、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D 的规定填写;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可按本规范附录E 的规定填写, 分部工程观感质量验收记录应按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填写;4单位 (子单位)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记录及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应按本规范附7录F 的规定填写。3.2.5纳入综合管廊的城市工程管线施工安装宜在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验收合格后进行。3.2.6综合管廊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 的规定。3.2.7综合管廊工程质量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

36、标准GB50300 的有关规定。84施工测量4.1一般规定4.1.1综合管廊工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图设计图纸所采用的平面和高程系统一致;2工程建设前应在城市一、 二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 建立专用平面、高程施工控制网,其与现有城市控制网重合点的坐标及高程较差,应分别不大于50mm和20mm;3施工前应对已建成的平面、 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 建设中应对其进行检测。4.1.2施工测量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1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首级控制测量网,并应组织设计、勘察单位向施工单位办理桩点交接手续, 给出施工图控制网、 点等级、起算数据,并形成文件。施工单位应进

37、行现场踏勘、复核;2参建各方应组织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应的技术标准, 根据工程需要编制施工测量方案;3测量仪器、 设备、 工具等使用前应进行符合性检查, 确认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未经计量检定、校准及超过检定有效期或检定不合格的、封存的仪器、设备、工具。4.1.3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测量复核制度,测量人员应持证上岗。4.1.4线路工程控制测量应采用附合导线(网)和附合高程路线的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支导线、支水准路线时,应制定检核措施。4.1.5工作井内、外的临时水准点、管廊轴线控制点应设置牢靠、不易扰动且便于观测,应采取保护措施,应经过复核方可使用。水准测9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

38、进行。4.1.6在综合管廊隧道贯通前,随工程进度应至少独立进行三次联系测量、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满足限差后应以各次测量的平均值指导综合管廊隧道贯通。4.1.7竣工测量应按工程竣工验收要求进行,其工作内容和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测量规范、工程验收规范以及工程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4.1.8贯通误差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贯通后应利用贯通面两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贯通误差测量;2隧道的纵向、 横向贯通误差, 可根据两侧控制点测定贯通面上同一临时点的坐标闭合差,并应分别投影到线路和线路的法线方向上确定。也可利用两侧中线延伸到贯通面上同一里程处各自临时点的间距确定。方位角贯通误差可

39、利用两侧控制点测定与贯通面相邻的同一导线边的方位角较差确定;3隧道高程贯通误差应由两侧地下高程控制点测定贯通面附近同一水准点的高程较差确定;4横向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50mm,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应为25mm。4.1.9测量仪器、 量具应定期维护保养, 并应按规定进行使用和保管。4.1.10测量原始记录应清晰、完整、准确、无涂改。电子记录应提交原始的数据文件。测量原始记录如需改正,需按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改正,不得随意涂改。4.1.11完成各阶段的测量工作后,应及时整理施工测量资料。4.1.12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测量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40、测量规范GB50308、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 和城市测量10规范CJJ/T8 的有关规定。4.2控制测量4.2.1当综合管廊工程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时,控制导线网宜按照二级平面控制网要求布设。4.2.2当综合管廊工程采用盾构法、浅埋暗挖法、预制顶推法、明挖法相结合方法施工时,控制导线网宜布设成一级平面控制网。4.2.3平面控制网应沿综合管廊线路方向布设, 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3 要求。表4.2.3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 (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

41、相对闭合差一级3.630015510 ?1/14000二级2.420015810 ?1/100004.2.4高程控制网应沿综合管廊线路附近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结点网。4.2.5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不应低于三等,并应根据综合管廊线路的长短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5要求。表4.2.5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mm)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的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二等124 ?4 ?6 ?三等3612 ?12 ?20 ?注:1Ls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L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km);Li检测段长度(km);

42、2检测测段长度小于1km时,应按1km计算。11|Dm4.3定向测量4.3.1定向测量宜采用联系三角形法、 陀螺经纬仪与铅垂仪 (或钢丝)组合法、导线直接传递法、投点定向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定向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1-1 规定。表4.3.1-1定向测量技术要求定向测量方法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平均值中误差独立测量次数联系三角形法1283陀螺经纬仪、 铅垂仪 (钢丝)组合法1283导线直接传递法1282投点定向法1282(铅垂仪)3(钢丝)2联系三角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联系三角形测量,在同一竖井内可悬挂两根钢丝组成联系三角形,有条件时,应悬挂三根钢丝组成双联系三角形;2)角度观测

43、应采用不低于级全站仪,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应在2.5之内。级全站仪标准应符合表4.3.1-2规定;表4.3.1-2级全站仪判断标准精度等级测角标准偏差测距标准偏差靠向我国经纬仪等级125mmDJ2注:表中为每km测距标准偏差,为测角标准偏差。3)采用两井定向法时,应符合表4.3.1-1中联系三角形法定向测量技术要求。3陀螺经纬仪、 铅垂仪 (或钢丝) 组合定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全站仪精度应选用不低于级的精度,陀螺经纬仪的标称|mmDm12精度应小于20, 铅垂仪 (或钢丝) 投点中误差应为3mm;2)地下定向边陀螺方位角测量应采用“地面已知边地下定向地面已知边”的测量程序。

44、地下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测量每次应测三测回, 测回间陀螺方位角较差应小于20;3)隧道内定向边边长应大于60m,视线距隧道边墙的距离应大于0.5m。4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按精密导线测量有关技术要求进行;2)宜采用具有双轴补偿的全站仪,无双轴补偿时应进行竖轴倾斜改正;3)垂直角应小于30;4)仪器和觇牌安置宜采用强制对中或三联脚架法;5)测回间应检查仪器和觇牌气泡的偏离情况,必要时重新整平。5投点定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在现有施工竖井搭设的平台或地面钻孔上架设铅垂仪 (或钢丝)等向井下投点,进行定向测量。投点定向测量所使用投点仪精度不应低于1/30000;

45、2)投测的两点应相互通视,其间距应大于60m;3)投点定向测量应按精密导线测量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应符合表4.3.1-1中投点定向法定向测量技术要求;4)投点中误差应为3mm。4.3.2定向测量的地下定向边不应少于2 条,作业前应对地下定向边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核。4.3.3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大于1500m时, 应增加联系测量次数或采用高精度联系测量方法等,提高定向测量精度。4.3.4高程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31传递高程时,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测回间应变动仪器高,三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间的高差较差应小于3mm;2明挖施工或暗挖施工通过竖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时, 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也

46、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其测量精度宜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相关技术要求;3测定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近井水准路线, 应附合在地面二等水准点上。4.4平面测量施工控制导线测量4.4.1施工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大于1:3,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加密网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2.3的规定。施工导线测量4.4.2盾构法施工时,施工导线测量应按精密导线网布设,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其他方法施工时,施

47、工导线测量应按不低于三等导线网布设。4.4.3在精密导线网结点或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附合导线两端的卫星定位控制点观测时, 宜联测两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2方向数超过3 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 个时14可不归零;3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 中表G.0.1的规定。明(盖)挖法施工测量4.4.4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基坑时, 其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续墙的中心线放样中误差应为10mm;2)内外导墙应平行于地下连续墙中线,其放样允

48、许误差应为5mm;3)连续墙槽施工中应测量其深度、宽度和铅垂度;4)连续墙竣工后,应测定其实际中心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偏差值应小于30mm。2采用护坡桩围护基坑时,其施工测量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1)护坡桩地面位置放样,应依据线路中线控制点或精密导线点进行,放样允许误差纵向不应大于100mm、横向应为0mm+50mm;2)桩成孔过程中,应测量孔深、孔径及其铅垂度;3)采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桩的铅垂度;4)护坡桩竣工后,应测定各桩位置及与轴线的偏差。其横向允许偏差值应为0mm+50mm。4.4.5基坑开挖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放坡的基坑, 其边坡线位置应根据线路中线控制点进行放样,

49、其放样允许误差应为50mm;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使用坡度板或采用其他方法检测边坡坡度,坡脚距结构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153基坑开挖至底部后, 应采用附合导线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坑底部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应为10mm,横向允许误差应为5mm;4高程传入基坑底部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对向观测,垂直角观测、距离往返测距各两测回,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毫米。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4.2 节中的水准测量相关技术要求。4.4.6结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 应根据线路中线, 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

50、差应为10mm;2底板混凝土模板、 预埋件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 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3结构边墙、 中墙模板支立前, 应按设计要求, 依据线路中线放样边墙内侧和中墙两侧线,放样允许偏差应为0mm+5mm;4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 应将管廊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 , 并 应 测 量 模 板 高 程 , 其 高 程 测 量 允 许 误 差 应 为0mm+10mm, 中线测量允许误差应为10mm, 宽度测量允许误差应为-10mm+15mm;5结构施工完成后, 应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线路中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6相邻结构贯通后,应进行贯通误差测量;7采用盖挖顺作法施工测量的管廊施工测量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