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师选题)全国卷高中语文典型例题
1
选择题
1、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封建时代由于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免罪的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
B.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也可以泛指高级执政者。
C.右:古代很多官职有左右之分,左右的地位不同时期多有变化。右有“上”之意,如“位在廉颇之右”。
D.告身:古代委任官职的凭信。类似后代的委任状。“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给予子孙免罪的权利”错,应是“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免罪的权利”是指“世券”“铁券”。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部门都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B.高中生的人际关系非常微妙,特别是女生,同桌之间、室友之间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但在老师与家长的开导下又容易破镜重圆。
C.有那么多人经过生活的重重磨砺依然保持微笑,将艰难困苦化作前进的动力,对他人给予的帮助始终睚眦必报,不禁让我动容。
D.他听说这里的人事关系极为复杂,所以初来乍到,便采取一种临深履薄的态度,说话做事都十分小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语境用于形容没有整体全局意识,望文生义。
B.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感情破裂后又重新相聚或和好。语境讲高中生之间的和好,适用对象不当。
C.睚眦必报:形容人的心胸极其狭窄。语境讲“对他人给予的帮助”要感恩,要懂得回报他人,不合语境且情感色彩不当。
D.临深履薄:意为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谨慎戒惧。语境讲他到这里采取谨慎的态度,使用正确。
故选D。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折(qǔ) 前仆后继(pū) 可歌可气 字斟句酌
B.校勘(kān) 生吞活剥(bāo) 谬种流传 钦差大臣
C.臆造(yì) 无的放矢(shǐ) 谆谆告诫 发号施令
D.暂时(zàn) 胡诌(zhōu) 哗众取宠 拔乱反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曲折(qǔ)”中的“曲(qǔ)”读音错误,应该为“曲(qū)”;“可歌可气”中的“气”书写错误,应该为“泣” 。
B.“生吞活剥(bāo)”中的“剥(bāo)”读音错误,应该为“剥(bō)”。
D.“拔乱反正”中的“拔”书写错误,应该为“拨”。
故选C。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B.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探头探脑,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C.由于她的辛勤劳作及苦心经营,我们这个家居然也过得有声有色。
D.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言简意赅”:形容说话或写文章语言简明而意思完备。这里用来评价话语简明扼要,使用正确。
B.“探头探脑”:不断探头看,多形容鬼鬼祟祟地窥探。这里与语境“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不合,使用不当,可以改为“东张西望”。
C.“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这里是说“她”用尽心思经营管理家庭,使用正确。
D.“寻根究底”:寻求事物的根由、底细。这里是说“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求事物的根源,使用正确。
故选B。
5、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
长篇小说
狄更斯
谋得斯通先生
米考伯主义
B
《大学之道》
《礼记》
戴圣
随家
大同思想
C
《论语》
语录体
孔子及其弟子
儒家
克己复礼
D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地亚哥
魔幻现实主义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大学之道》是儒家经典。
C.《论语》作者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而非孔子;
D.圣地亚哥是《老人与海》的主人公,而非《百年孤独》。
故选A。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史记》是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
D.《史记》和《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A.“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错。班固是东汉史学家和文学家。
故选A。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ɡě) 寂寥(liáo) 放号(háo)
B.揳(xiē)入 罅(xià)隙 着(zhuó)恼
C.木讷(nè) 讪(shàn)讪 瘪(biě)三
D.蹩(bié)脚 檄(xí)文 孱(càn)头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放号”的“号”应读hào;
B.“着恼”的“着”应读zháo;
C.“瘪三”的“瘪”应读biē。
故选D。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五羖(gǔ)大夫 公子卬(yǎng) 庠(xiáng)序 搏髀(bì)
B.灵鼍(tuó) 夜缒(zuì) 氾(fàn)南 逢(féng)孙
C.謋(huò)然 怵(shù)然 孝悌(dì) 犬彘(zhì)
D.忖度(dù) 衅(xìn)钟 觳觫(sù) 喟(wèi)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公子卬”的“卬”读作áng;
B.“夜缒”的“缒”读作zhuì;“逢孙”的“逢”读作páng;“氾南”的“氾”读作fán。
C.“怵然”的“怵”读作chù;“孝悌”的“悌”读作 tì。
D. “忖度”的“度”读作duó;“喟然”的“喟”读作kuì。
故选B。
9、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B.致知在格物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一日”,古义:一旦;今义:指一昼夜;表示过去的某一天等。
B.无古今异义词。
C.“小子”,古义:指学生们;今义:意思是指年幼的男孩子。
D.“几成”,古义:几乎要成功了;今义:一数为另一数的几成,泛指比率。
故选B。
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扑(pū)后继 哗(huá)众取宠 有的(dí)放矢 自吹自擂(léi)
B.惨怛(dá) 馋谄(xiàn) 濯绰(nào) 嚼(jiào)然
C.汶汶(mén) 温蠖(huò) 哀郢(yǐng) 煴(yūn)火
D.旃(dān)毛 藩(fān)篱 绳枢(yù) 旌(jīng)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前扑后继”的“扑”应写作“仆”;“有的放矢”的“的”应读作“dì”。
B.“馋谄”的“馋”应写作“谗”;“馋谄”的“谄”应读作“chǎn”;“濯绰”的“绰”应写作“淖”;“嚼然”的“嚼”应写作“皭”。
D.“旃毛”的“旃”应读作“zhān”;“绳枢”的“枢”应读作“shū”。
故选C。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行政部门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出发,合理确定中小学生作息时间。
B.这些年得益于持续、全面、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杭州市造就了文明健康品牌,生活环境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市民的健康生活习惯进一步养成。
C.国际能源署指出,要想让电动汽车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各国必须加大扶持的力度,继续增加在充电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标准。
D.虽然新冠疫苗的产能和可及性都在提升,但目前我国疫苗接种率仅在4%左右,不仅距构筑免疫屏障所需的70%相比存在差距,也距某些发达经济体相比存在差距。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出发”成分残缺,改为“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
B.“造就了文明健康品牌”动宾搭配不当,“造就品牌”应为“树立品牌”;
D.“距构筑免疫屏障所需的70%相比存在差距,也距某些发达经济体相比存在差距”句式杂糅,改为“距……存在差距”或“与……相比存在差距”
故选C。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都不曾料到,贾府的 居然由大观园的衰败来预演,而且抄家也是先从大观园抄起。是啊!既然女性在贾府统治层占有特殊的地位,那么摧折的风暴也必然从女性集中的地方刮起。大观园作为贾氏家族命运的象征符号,其所遭遇的兴衰比家族本身的兴衰要剧烈的多。小说的文学意象显示,当大观园的命运和整个贾府的命运完全合一的时候,《红楼梦》所 的深广的社会内涵便露出了真容。《红楼梦》的作者显然不 他的作品只是停留在爱情和婚姻的层面,他对爱情与婚姻背后的家族和社会的势力,铺排得广阔无垠而又 。作为爱情与婚姻角色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身后的亲友团和后援团,无不具有强有力的经济与政治背景。
A.败落 描绘 满意 密云不雨
B.破陋 描绘 满意 密不透风
C.破陋 描写 满足 密云不雨
D.败落 描写 满足 密不透风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败落,由盛而衰;破陋,破旧简陋。从后句中“大观园的衰败”,可分析应选用“败落”。
第二处: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描绘,画,也指用语言文字来描写。更偏重于描画,与下文修饰宾语为“社会内涵”不符,应选用“描写”。
第三处:满足,指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可以分为精神、物质两方面。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从下文“只是停留”可以看出“满足”更合理,应选用“满足”。
第四处:密云不雨,意思是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密不透风,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从动词“铺排得”可分析应选用“密不透风”。
故选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山不厌高 学而不厌
B.千古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C.但为君故 池鱼思故渊
D.鼓瑟吹笙 虎鼓瑟兮鸾回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厌:两个都是“满足”。
B.风流:两个都是“风采特异、才华出众”。
C.但为君故:缘故。池鱼思故渊:原有的,旧有的。
D.鼓:两个都是“弹奏”。
故选C。
14、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新月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
A.拟人B.环境描写C.想象D.对比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
C.结合前文“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可知这是写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或者是想象中回到故乡;再结合“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中的“正是”,以及后文“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可知,这是描写作者梦回故乡。因此“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运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
故选C。
1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B.说明文讲究客观性和科学性。
C.记叙文的最常用的叙述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
D.记叙文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对比、象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记叙文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故选D。
16、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人们憎(zèng)恶(wù)的那个社会叫出令那些“治者”们感觉不吉样的声音,这正是鲁迅所期待并努力恭行实践的。
B.杨太辛教授将浙东的人文精神归结为血气偾(fèn))张,遒劲(jìng)动进,狂猖中和;知虑深远,实学求是,经世致用;志意高阔,胸怀天下,爱国利民。
C.荀子的出现,标志着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饱学之士代替了恣(zì)肆无忌的天才人物,周密的思考代替了偏激的言论,推心至腹的出谋划策代替了逞快泄愤的冷嘲热讽,老沉持重且世故气的条分缕析代替了带有书生意气的挥斥方遒(qiú)。
D.韩愈、李贺惯用奇字僻句、险韵拗调,使诗的意境嶙峋峭(qiào)跋,阴森幽邃(suì);而晚唐诸人之作,则在秋花晚香、落日残月中寄寓萧瑟冷落的式微之感,令人唏(xī)嘘。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憎恶”的“憎”应读“zēng”,“恭行实践”的“恭”应为“躬”。
C.“推心至腹”的“至”应为“置”,“老沉持重”的“沉”应为“成”。
D.“峭跋”的“跋”应为“拔”。
故选B。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属稿(shǔ) 谗谄(chǎn) 泥淖(nào) 皭然(jué)
B.旄节(máo) 阏氏(shì) 煴火(yùn) 旃毛(zhān)
C.孟陬(zhōu) 逶迤(wèi) 修姱(kuā) 汤镬(huò)
D.兰皋(gāo) 汶汶(mén) 惨怛(dá) 滟滟(yàn)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A.“属稿”的“属”应读“zhǔ”,“皭然”的“皭”应读“jiào”;
B.“阏氏”的“氏”应读“zhī”,“煴火”的“煴”应读“yūn ”;
C.“孟陬”的“陬”应读“zōu”,“逶迤”的“逶”应读“wēi ”。
故选D。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1年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作为一个长期在近地轨道运行的空间实验室,( )。这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寄寓着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浪漫情怀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A.中国空间站的名字是“天宫”
B.“天宫”是中国空间站的名字
C.“天宫”被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名字
D.中国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材料提及“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意味着整个文段将围绕“空间站”话题展开。由上文“作为一个长期在近地轨道运行的空间实验室”可知,本处的主语应是“空间站”; 由下文“这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可知,本处的宾语应是空间站的名字“天宫”。
综上分析,可先排除B、C,这两者主语皆为“天宫”,上下衔接不畅;而细分析A项,其主语是“名字”,而不是“中国空间站”,与前文内容不对应,可排除。
故选D。
19、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古时住宅旁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B.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C.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写在后面的,叫“跋”。
D.总角、垂髫都是根据孩子的发型样式而约定俗成的称呼,专是指孩子的童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应是“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阳”,相反谓之“阴”。“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
故选B。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②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愿乘泠风④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注)①本诗作于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②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③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④泠风;和风,清风。⑤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道,诗人从西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既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又照应了诗题。
B.第三、四句与《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
C.第五句到第八句想象奇特,诗人想象自己乘着清风自由轻快地飘飞于云间;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仿佛明月近在咫尺。
D.诗中两个“太白”,前者是山峰名,后者是星宿名,诗人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都是从正面实写太白山的险峻雄奇”错误,前者“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是化实为虚,以虚写实,后者“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则是正面实写。
故选B。
填空题
21、识记字音
寥落( ) 桀骜( ) 黯然( )
洗涤( ) 长歌当哭( ) 踌躇( )
赁屋( ) 不惮( ) 喋血( )
尸骸( ) 屠戮( ) 浸渍( )
殒身不恤( )
答案: 寥落(liáo) 桀骜(ào) 黯然(àn) 洗涤(dí) 长歌当哭(dàng) 踌躇(chóu chú) 赁屋(lìn) 不惮(dàn) 喋血(dié) 尸骸(hái) 屠戮(lù) 浸渍(jìn zì) 残身不恤(x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廖”:稀少。“寥落”中“寥”读作“(liáo)”。
“桀骜”:倔强。“桀骜”中“骜”读作“(ào)”。
“当”字读音有两个,分别是“(dāng)”和“(dàng)”。“当”解释为“担任,承担,主持,相称,应该,阻挡”时,读作“(dāng)”;“当”解释为“合适,抵得上,等于,以为,当作”时,读作“(dàng)”;“长歌当哭”中“当”解释为“当作”,所以,读作“(dàng)”。
“浸渍”中的“渍”容易误读“(zé)”;应注意“浸渍”的正确读音为“(jìn zì)”。
“殒身不恤”中的“恤”容易误读“(xùn)”;应注意“殒身不恤”的正确读音为“(xù)”。
22、易混辨析:理解词语意思,把握不同点。
谛听:
倾听:
委屈:
委曲:
指使:
支使:
答案:谛听:侧重于“谛”,即“仔细”的意思,强调的是注意仔细的听,表示十分认真。
倾听:侧重于“倾”,即“身子向前用尽(力量)细心地听取”,含有尊重的意思。
委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让人受到冤屈。
委曲:一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如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二指事情的经过,底细,如告知委曲;三指屈身折节,如委曲从俗。
指使:贬义词,指煽动某人去做某事,“指使”的主体常常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背地里派别人做某事,所“指使”去做的事情通常也是不好的事情。
支使:中性词,指差遣、分派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具体的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
谛听侧重于“谛”即“仔细”的意思,强调的是注意仔细的听,表示十分认真。如谛听当年的革命故事;
倾听侧重于“倾”,即“身子向前用尽(力量)细心地听取”,含有尊重的意思,如倾听民意。
委屈和委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意思上的不同。
委屈的意思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指责而心里难过。
委曲其义有三,一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如委曲婉转、情意委曲、道路委曲;二指事情的经过、底细、真相,如告知委曲;三指屈身折节,如委曲从俗。
形容委屈的词语包括抱屈含冤、负屈衔冤、含屈而死、使心憋气等。
指使:贬义词,指煽动某人去做某事,“指使”的 主体常常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背地里派别人做某事,所“指使”去做的事情通常也是不好的事情。例:这件事幕后有人指使。
支使:中性词,指差遣、分派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具体的事情。例:他总是支使我给他跑腿。2.使人到别处去。例:快把他们支使走。
2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1)piē_________下 Piē_________见 遮天bì __________日
(2)jìn__________见 jì_______觎 面面相qù____________
(3)zhēn___________酌 kān_______误 zhàn___________蓝
(4)帷mù_________ 描mó________ mò__________然回首
(5)阑 shān________ 蹒 shān__________ shān shān__________
(6)chóu__________躇 chóu_________划 燕侣莺chóu___________
(7)峰 luán_________ luán_________生 红luán___________天喜
(8)òu_________气 ōu__________歌 ǒu__________心沥血
答案: 撇 瞥 蔽 觐 觊 觑 斟 勘 湛 幕 摹 蓦 珊 跚 姗姗 踌 筹 俦 峦 孪 鸾 怄 讴 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辨析字形要准确把握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注意辨析同音字字形、音形相近字字形、形声字字形、多义字字形等,书写注意规范。注意不要写错字,写别字,比如“蔽”写错,写成“敝”,“觐”写错,写成“进”,“摹”写错,写成“摩”,或者“怄”“讴”“呕”分不清楚,注意以意定形。
24、识记字音
絮语 沉郁 徘徊 喑哑 山脊 喋喋 挣扎 挣钱 桂冠 冠军
答案:絮语(xù) 沉郁(yù) 徘徊(pái huái) 喑哑(yīn) 山脊(jǐ) 喋喋(dié)
挣扎(zhēng) 挣钱(zhèng) 桂冠(guān) 冠军(guàn)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絮语,絮,xù,释义: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
沉郁,读音为yù,有草木茂密之意,又表示忧愁;姓氏。释义:低沉郁闷。
徘徊,读音为pái 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喑,yīn,是形声字,口为形,音为声。喑本意是小儿哭泣不止(见《说文解字》)。现代常用意有嗓子哑。
脊,发音jǐ,是汉语汉字,指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相关词语有脊背、脊肋、脊骨、脊梁等。
挣扎,读音是zhēng zhá,汉语词语,意思是尽力支撑或摆脱。
挣钱,zhèng qián,做工作赚钱。
桂冠,读音是guì guān,解释为用桂叶、月桂叶编制的帽子;古代希腊 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以桂冠。
冠军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uàn jūn,泛指体育、文化、艺术表演等竞技比赛中的第一名。
25、识记字音
皓腕( ) 东南坼( ) 涕泗( )
答案: hào chè s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本题中,要注意这些词语的正确读音和写法,不要和其他形近字混淆。具体解释①皓腕:洁白的手腕。多用于女子。词语分开解释:皓hào洁白,明亮:皓白。②东南坼:坼(chè彻):裂开。被分割开来。③涕泗:读音为tì sì,意思是眼泪和鼻涕。
26、(1)《红楼梦》原名《_____________》,该书以_____________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19世纪法国_____________文学流派代表作家_____________把自己创作的《高老头》、《_____________》等十几部小说总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 《石头记》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贾、王、史、薛 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欧也妮·葛朗台 人间喜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略
27、辨词义:将正确词语填在横线上。
流失·流逝
(1)观察人士认为,特雷莎·梅推动协议落实的唯一希望可能是任时间_________,拖到2019年3月“脱欧”大限,再逼迫国会议员支持她的“脱欧”协议。
(2)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贵州,面临水土_________、石漠化和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特殊问题。
爆发·暴发
(3)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加沙地带_________武装冲突,哈马斯夺取对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则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
(4)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燕表示,进入12月,流感活动水平会进一步上升,流感聚集性病例_________疫情报告次数也会增多。
徘徊·徜徉
(5)从11月热搜榜来看,IP刷影响力依然强劲。《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均属于未播先红的IP热剧,但豆瓣评分均_________在及格线附近。
(6)王维隐居于青山绿水间,与友饮酒赋诗,与僧谈经论道,与邻共话桑麻,_________山水间,诸多闪耀文学史册的诗作,如汩汩山泉流淌而出。
答案: 流逝 流失 爆发 暴发 徘徊 徜徉
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词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词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词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词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本题中
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白白的流掉。如“水土流失”。或者指有用的东西、人才流散失去,如“人才流失”。多用于有形的物体。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多用于无形的事物。
根据释义可知(1)时间是无形的,所以应该用“流逝”;(2)水土应该用“流失”
爆发,1、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2、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1、.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2、突然发作;
根据释义可知(3)武装冲突是事变突然发生,应该用“爆发”;(4)疫情是突然发作,应该用“暴发”
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徜徉,自由自在地行走;彷徨,心神不宁;
根据释义可知(5)是指评分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应该用“徘徊”;(6)是指自由自在地行走,应该用“徜徉”
28、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⑨皭( )然 ⑩滓( ) ⑪屈匄( ) ⑫被( )发行吟
答案: ⑨jiào ⑩zǐ ⑪gài ⑫pī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
本题中注意“皭”的读音,不能误读为“jué”;“滓”不能读“zǎi”,“屈匄”是楚国大将的名字,要特别记忆,“被”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披”,所以应读“pī”。
29、解释词语。
(1)衰颓:
(2)惊慌失措:
(3)剩余价值:
(4)豁然开朗:
(5)浅尝辄止:
(6)诬蔑:
答案:(1)衰颓:①衰退,颓败。②(健康、精神等)衰弱颓废。③枯败。
(2)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才好。
(3)剩余价值: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4)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为开阔明亮。后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5)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
(6)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记忆词语含义的能力。
略。
30、给加点字注音。
①混( )沌 ②潭柘( )寺 ③驯( )鸽
④一椽( )破屋 ⑤平平仄( )仄 ⑥歧( )韵
⑦颓( )废 ⑧散文钞( ) ⑨廿( )四桥
⑩普陀( )山
答案:【答题空1】hùn
【答题空2】zhè
【答题空3】xùn
【答题空4】chuán
【答题空5】zè
【答题空6】qí
【答题空7】tuí
【答题空8】chāo
【答题空9】niàn
【答题空10】tu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析略。
2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