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庚茂兰考、永城调研讲话及邓凯讲话 目录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郭庚茂).1 二、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谢伏瞻).39 三、全面推进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建设,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精神动力和坚强保证(邓凯).7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 (2014年6月25日,根据记录整理) 郭庚茂 这次研讨班,主要是落实中组部要求,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同时,也作为省委中心组一次集体学习研讨活动。我和谢伏瞻、邓凯等同志
2、,分别就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推进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建设,讲些意见;邀请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专题辅导,目的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全面系统掌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正确运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河南实践,更好地把握方向,理清思路,完善举措,推动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为 1我们做好新
3、形势下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今年以来,总书记两次亲临我省调研指导,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省近年来的工作,就事关河南发展大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总书记特别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出彩。总书记的嘱托,体现了中央对河南的厚望,也赋予了河南广大党员干部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我省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认清历史使命,更好地肩负起服务全国大局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中央的关怀,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下面,我以“深入学习贯
4、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为主题,谈谈学习体会和思考,同大家交流探讨。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定总坐标 这里讲的总坐标,是政治上的基准,是管根本、管方向、管原则、管定位的。早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队伍是经常不大整齐的,所以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这里的基准,就是党的立场观点、方针政策。90多年来,正因为全党始终坚持向中央的基准看齐,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2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增强政治意识、
5、看齐意识、坐标意识,坚定方向,消除疑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首先要坚定总坐标,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一届党中央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体现,对于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定总坐标,就要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入领会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深入
6、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论述,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深入领会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论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深入领会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领会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水平,等等。我们要掌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精髓,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化认识,廓清迷思,增强定力,着力在三个方面引正纠偏。 3第一,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
7、“三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实践和理论的鲜明主题,是党的十八大的鲜明主题,也是贯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总书记强调,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不仅是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关系人民福祉的重大实际问题。思想决定行动。“三个自信”树立不起来,行为就不可能是正确的,就很容易出大问题。要看到,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发达国家只是少数,大部分国家发展水平并不高。一些国家照搬西方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却没有取得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成功,这说明资本主义并不是万能的。新中国成立以
8、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昔日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 二、走向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逐步加深;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东欧剧变后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徘徊不前相比,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坚定地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4度自信。当前,国内
9、外各种思潮、各种观点甚至各种奇谈怪论多得很,“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韧性、活力、潜能,对我国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千方百计唱衰中国,抛出各种各样的“中国崩溃论”。对此,有的党员干部政治辨别力差,对错误言论辨别不清,在观察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西方的观念、标准、制度来衡量我们自己的事情;有的心存疑惑,对错误言论抵制不够,对群众引导不力;有的理想信念动摇,追求享乐那一套,违反党章、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等党内法规,纪律松弛,作风不良;有的政治原则性不强,不顾全大局,阳奉阴违,对中央决策部署搞变通,打折扣。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
10、们高度重视。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条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辨是非,坚持原则,遵守纪律。我多次强调,遵守政治纪律首要的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最基本的是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做到“四个服从”,就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要通过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臶鲜明,毫不含糊,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第二,要端正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立场就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
11、。总书记系 5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在群众立场这个问题上,党员干部真正想明白了,站稳了,做事情就不会出偏差。这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比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涉及到16.5万人,复杂程度、艰巨程度可想而知,我们之所以下决心提出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预期目标,就在于经过调研判断,多数老百姓愿意搬,早搬是民心所向。为此,我们把全局需要和群众现实利益结合起来,妥善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群众成为工程建设的现实受益者,
12、顺利实现了这一目标。这件事充分说明,再难的事情,只要顺民心,真正为群众着想,就能够成功。再如,我们推进开放要亲商、安商、富商,但是脑子不能糊涂,要认识到与投资商打交道,为之服务,这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和途径,归根结底还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使大多数群众能够就业、增收、致富。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只顾让投资者获利,不惜损害老百姓利益,这就是立场上出了偏差。又如,有的领导干部官僚主义突出,拍脑袋决策,把长官意志强加于群众,乱提口号,乱定规划;有的搞形式主义追求政绩,热衷于造“盆景”,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利益,都是丢掉了群众观点。立场问题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大问题。要通过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13、精神,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6事情作决策必须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以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检验标准,让人民群众更好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要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也是贯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主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阐述思想又指明路径,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凸显讲辩证、重规律、守底线,澄清了很多过去让人迷惑或说不清的问题,学了后有拨云见日、吹糠见米的效果。一般来说,做错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发点不对,有私心,这是刚才所讲的立场问题;另一种是出发
14、点是好的,但好心做了坏事,这就是思想方法问题。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越来越重要,涉及的领域越来越新,问题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而不少领导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实招不多。有的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盲目蛮干,结果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劳民伤财;有的孤立、静止、极端地看待问题,分不清个别与普遍、局部与整体、枝节与主流,误导群众;有的机械照搬,脱离实际,思想观念落后于形势发展,刻舟求剑,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问题都需要切实加以解决。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区分现象和本质,善于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注重区分“七个指头”和“三个指头”,看清问
15、题的主流和支流;注重区分“延安”和“西安”,正确区分矛盾的性质,全面正确地看待问题;自觉认识和遵循规律,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不走错路,少走弯路。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作认真学、深入学、持久学的模范。要始终牢记,坚定总坐标,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既是政治要求,更是政治纪律,必须是全面的,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 一、知行合一;必须是具体的,不能光口头讲讲,要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上;必须是坚定的
16、,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方向不偏离,政治立场不摇摆,思想路线不岔道。 二、坚持总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调研指导,从战略和全局方面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在讲话和指示中,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对我们打造“四个河南”的总体布局和努力方向是肯定的,对我们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成效是肯定的,对河南在服务全国大局中更出彩是寄予很高期望的,这些都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对照总书记讲话回头审视,我们的重大谋篇布局,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河南实际,总体上是正确的、有效的。 思路决定出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我省工作时的讲话精神,
17、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就要倍加珍视总书记的肯定和鼓舞,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探索8实践,把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总体思路坚持下去,既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又着眼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谋发展。围绕这个问题,近期省委召开专题议事会,分战线和领域进行调研座谈,基本考虑有三点: 第一,确立总目标。就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让中原更出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中原更出彩,自觉肩负起服务全国大局和推动河南发展的双重责任,就要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
18、设的决议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核心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化基本实现,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90%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70%左右;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56%;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要统筹其他方面的工作,确保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央和省委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让中原更出彩,是河南的责任所在。总书记曾嘱咐我们,河南在全国举足轻重,要意识到这个责任。总书记在
19、调研中指出,河南是人口大省、产粮大省,又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 9枢纽,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河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认识到,河南的事情搞好了,对全国是很大的贡献;搞不好,就会成为大包袱,拖全国的后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让中原更出彩,我们有现实的基础和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发展的科学性明显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均为2008年的
20、1.8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2008年的2.4倍,二三产业比重87.4%、比2008年提高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8年的1.7倍、1.9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0多万人,2008年以来增加700多万人,实现了由省外就业为主向省内就业为主的转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年我们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发展战略、基础支撑条件日臻完善,一些事关全局的举措取得重大进展,一批打基础、增优势的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或开工建设,发展优势日益凸显。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团结奋斗、干事创业、合力攻坚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些都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更
21、大后劲。 让中原更出彩,必须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我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10变,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传统优势减弱消失而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深层次矛盾正在破解但还没有根本缓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对河南来说,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没有发展,无论是增强综合实力,还是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都无从谈起。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来,处理好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效益,注重可持续,注重竞争力,在“好”的前提下努力保持
22、一个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 第二,把握总布局。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河南具体化,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 去年以来,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提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总书记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有力支持。我们要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要求,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把握推进这一总布局,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系统、具体。打造富强河南,就是要促进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坚持科
23、学发展前提下,确保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 11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打造文明河南,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蔚然成风,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原文化整体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打造平安河南,就是推动平安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持续巩固。打造美丽河南,就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
24、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就是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依法治省全面推进,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不断提高,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推进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就是促进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基本形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更加健
25、全,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 第三,聚焦三战略。就是持续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12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是增创战略优势,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根本所在。回顾近年来的发展,河南之所以战略地位在提升,综合优势在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水平在提升,得益于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态势,需要进一步聚焦实施这三大战略规划。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如果粮食生产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自身发展,还会影响全国发展大局。建设粮食生产核
26、心区,目的就是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一个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一个是解决好我们自身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样,河南发展才有前提和基础。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粮食增产难度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等挑战和问题。建设中原经济区,主要是解决走好四化同步科学发展路子及处理好重大战略关系问题。我们在搞好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不坚持走这条道路,很难实现全面小康,也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要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我们探索以航空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目的在于把航空
27、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和窗口,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建设我省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利用实验区 13这个特殊区域探索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这件事情做好了,不仅会大大提升郑州的地位,使郑州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也会大大提升河南的地位,加快河南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实施这三大战略规划是全省工作的核心,要锲而不舍地贯彻好、落实好,在“十三五”时期显现更大的效应。 三、完善总方略 总方略是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重大举措的系统集成。近几年,我们自觉承担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历史使命,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途径和举措。200
28、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的影响,我们意识到,我省发展面临着“两个走不通”,一是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高消费的发展道路走不通,二是我们以往走过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走不通。这就倒逼我们转变观念,从战略上解决“四大问题”:一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问题,二是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三是竞争力问题,四是人口压力问题。为此,我们积极应对,科学谋划,相继提出并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五网一系统,强化五个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指导中,要求我们做到“四着力”,即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
29、政骨干队伍;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14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些都为我们完善提升河南发展的总方略指明了方向。近一个时期,按照总书记的讲话要求,省委对完善提升河南发展的总方略进行了研究,初步考虑是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夯实五大基础,强化六个保障。一个载体,就是科学发展载体,包括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街)。四个体系,就是在原来提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为了更好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把现代城镇体系拓展为现代城乡体系;考
30、虑到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亟待发展各类市场,提高资源配臵效率,把现代市场体系纳进来。五大基础,就是在原来提出的五网一系统的基础上,考虑把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合并拓展为现代交通系统,把坚强电网纳入能源支撑系统,规范为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水利支持、能源支撑、生态环境等五大基础。六个保障,就是在原来提出的五个保障的基础上,考虑到开放的一举求多效作用,把开放纳入保障性措施,归纳为开放、改革、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和谐、干部队伍六个保障。提出这一总方略,既坚持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又坚持因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和提升;既注重统筹兼顾,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又注重突出重点,体现针
31、对性、可操作性;既着眼于破解当前突出难题,又着眼于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为实现总目标、实施总布局、聚焦三战略提供具体 15保证。 第一,关于科学发展载体。近年来,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街)等作为科学发展载体,坚持三规合 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省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街)正在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增长点。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时,明确要求我们要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这实际上是对我省产业集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的核心内涵给予了肯定。下一步,要完善提升,推动提质
32、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从当前发展态势看,特别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我们原来强调一个县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应当主攻一个主导产业。因为起步的时候没有经验,没有基础,生产要素保障能力也不行,所以主张先攻一个来突破,这不仅是形成产业体系、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持久发展的长远之策,必须坚持下去。当然,不要理解为一个县就是单抓一个产业,其他都不要。随着经验积累和支撑能力的增强,各县也可以再选一两个优势产业作为重点来抓,非主导产业可布局到专业园区,体现多样化发展。选择主导产业还是要遵循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慎重科学决策,主攻方向搞不对,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3、,不但事业无成,而且丧失机遇。各县(市)都要努力培育主营业务超百亿级的产业集群,16市里要培育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全省要培育万亿级的产业集群,并以此完善服务支持系统功能,形成战略产业支撑。商务中心区建设要更加注重企业总部集中布局,培育一批楼宇经济,建设区域高端商务服务平台。特色商业区(街)建设要注重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建设一批精品商业街。专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区的后续力量,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发展好的达到产业集聚区门槛标准的也可以晋级。一个县不宜布局过多的专业园区,还是要适当集中集约。 二要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产业集聚区不仅是科学发展的载体,而且应当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示范
34、区。许多市里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反而不如县里的产业集聚区好,主要原因还是体制问题。要从四个方面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体制机制。要落实产业集聚区功能与行政区域的套合,形成完整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要授予相当本级行政区的权限,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要实行精干、统 一、高效的机构设臵,探索灵活的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内部管理机制。要完善财税留成和土地出让金使用办法,使产业集聚区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省里已经颁布产业集聚区考核定级办法,要认真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要落实产城互动,实现相互促进。产业集聚区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意识的推进产城互动,以相
35、互促进,加快发展。要在产业和劳动 17力集聚的同时,积极为就业农民工提供住房和子女就学条件,促进人口集中,加速人口城镇化,稳定职工队伍。同时,城镇发展要围绕主导产业集合构建配套服务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吸引工业产业集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关于四个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依然是我省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要构建四个体系,从根本上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这个问题上,要强化三个认识。首先,推动科学发展要坚持产业为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产业是生产力的具体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结构,决定
36、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着阶段性历史任务,超前了不行,滞后了也不行。比如,农业生产依托土地资源空间,不可能高度集聚,农村人口居住必然是村落式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城镇化。进入工业社会,随着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换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需要基础设施支撑和生产协作、配套服务能力,产业集聚发展成为生产力布局的显著特征,带动人口集中,村落布局不适应工业文明的要求,因而城镇化应时而生,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产业是我们考虑问题的起点,没有产业作基础,其他都无从谈起。比如,制定各类规划要以产业布局为基础,如果不考虑产业发展去搞城镇规划、村庄规划,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实现。有些地方城市发展中出现有城无
37、人的“睡城”“鬼城”现象,有些地方新农村建设18中出现不可持续的问题,都源于缺乏产业支撑。其次,发展产业必须培育产业体系。在全球化和市场化条件下,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产业体系的竞争。只有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以产业链和服务配套能力应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以成本资源优势应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其三,要遵循产业演进规律。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在工业化初期、中期阶段,制造业具有决定性作用,服务业随着制造业的繁荣而快速发展;到了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
38、的主要力量。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发展是产业的核心。加快发展服务业非常必要,也很迫切,但要弄明白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依据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城镇化水平,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活性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另一个是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这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要处理好 二、三产业的关系,找准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总书记在我省调研指导时指出,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河南要加快形成聚集度高、竞争力强、带动力强、吸纳就业能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工业体系;要把服务业培育成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要在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
39、优化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根据我省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我们要大力发展 19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两手抓,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万亿,居全国第五位,已经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要看到,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一般来说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具备的支柱产业如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等,我省都比较弱,与中部一些省份相比差距比较大。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40、,发展先进制造业仍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强化龙头企业带动,突出发展市场空间大、增长速度快、转移趋势明显的高成长性制造业;突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运用承接产业转移、延伸链条、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要着力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发挥比较优势,顺应服务业转移加快的趋势,不失时机地推动服务业重点行业提速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文化等高成长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商务、健康、养老及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等传统支柱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和从业人员占比。需要强调的
41、是,房地产业是工业化中期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之一,既是民生,也是增长点,牵动五六十个行业,对经济发展的综合拉动作用大。20从发展规律看,我省房地产业正处于成长期,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很大。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大省。总书记强调,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加快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努力保粮田面积,保粮食产量,保粮农收益;要把规模化经营作为建立粮食稳定增产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促进高标准粮田的土地流转
42、,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什么时候规模经营上去了,粮食生产就能真正稳住了。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抓住龙头企业这个要害,通过扶持培育和开放引进两个途径发展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区域优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比如,要按照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优势最突出的选择标准,把猪、禽、牛、羊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特别要注重奶业发展,完善规划,建设绿色奶源基地。要积极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把握产业这个本质属性,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菜篮子为主,兼具观光、生态功能,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先行试点示范,取得经验,逐步推开。 二要加快构建现代城乡
43、体系。总书记指出,从河南情况看,城镇化水平低、质量不高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 21要求我们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城镇化是现代化必由之路。当前,城乡关系、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推进城镇化的条件趋向成熟。我们还要看到,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必须统筹考虑。具体说,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个抓手。 一方面,要科学
44、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做到“三集”。要推进产业集聚。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有产业就有就业机会,人气就聚起来了,城镇就活起来了。要坚持以业立城、以业兴城,以城镇集聚产业的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决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进程。要推进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强化“一基本两牵动”,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县级城市具有落户成本较低、人文环境相近、进城农民有较强归属感等优势,要突出抓好县城特别是省直管县(市)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一些县(市)的XX县区发展,努力培育一批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打造新的战略支撑点。要
45、推进土地集约。土地资源稀缺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树立耕地红线质量观,不仅在面积上守22住耕地,而且在质量上守住耕地。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目前土地利用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方面土地指标很紧张,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比较粗放,存在批而不征、征而不用等问题。同时,要优化城镇布局和结构,坚持中原经济区规划确定的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战略布局,提升郑州等城市区域中心服务功能,打造米字形城镇密集带,扩大轴带节点城市规模,与毗邻地区联动发展,促进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协调
46、发展,构建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布局;抓住中原城市群列入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跨省级行政区的国家级城市群的机遇,完善发展规划,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 另一方面,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思路。其一,解决农村问题的目标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二,解决农村问题的突出任务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中。人口集中安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比分散成本低得多,更容易做到,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就更快。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民必须让农民在城市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指导思想、政策取向上,应当使能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尽量转移,鼓励
47、农村人口尽量向城镇集中。留在农村的分散人口,也要尽量集中布局,合理规划建设新村。其三,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统筹,其中城市 23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城市起不来,农村问题解决不了;农业稳不住,城市也发展不了。一定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其四,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还是从实现农民最大利益来看,都需要引导农民就业向三类分化,即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为不能转移就业的农民创造就业门路;有意识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按照这样的基本思路,在把握农村发展和农民分工分业趋势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成熟、符合实际的
48、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产业为基,城乡统筹,五规合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群众自愿,因势利导,以产业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性质来决定村庄的位臵、规模和形态,分类分批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要区分三类情况做好规划:第一类是城中村、城郊村、产业集聚区内的村庄。要按照加快城市化改造来规划,根据产业集聚的程度、容纳就业量的多少,有步骤地推动村民转为市民。第二类是深山区、滩区等不具备开发发展条件的村庄。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规划好往哪里搬、培育什么产业,陆续地搬出来,适度集中。第三类是平原地区的村庄。这部分村庄不确定性比较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落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消亡,这符合村庄演进发展规律。现在搞村庄规划的难题是,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中心村,都很难预测说准。因此,目前可以选择一些地方作为引导点,根据资源禀赋的优势规24划发展特色产业,然后以产业基础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