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高考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一)单选题应试策略选择题题量多、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考生全面而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培养和提高阅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一)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选项迷惑性越来越大,又因其答案的唯一性(不像材料解析题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解题某个环节特别是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在明确题意和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解题方法。其大致步骤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明确基本题型,根据各题型的常规答题方法进行“对
2、号入座”的分析和处理。第二,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目结构,明确主干语、答题项和条件限定语。(主干语是问题涉及的主题和选项论述的对象;答题项是指问题的内容;条件限定语是对问题的各种限定。)第三,根据限定语,确定时空范围,特别要注意隐性时空信息。第四,结合问题,分析比较备选项,确定最佳选项。另外,选择题常常还涉及到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观点,诸如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解题时需要以此为指导,进行论证和分析。同时考虑目前文科综合的大文科观点及考试模式,历史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无论是在知识还是能力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解题时也需要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
3、知识,发挥更大的合力。(二)解题方法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选择和运用有效的解答方法。考虑到最近几年我省高考历史单选题几乎是清一色的最佳选择题,即解题过程不是对选项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分析选项与材料及问题的吻合度,从而确定哪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可能也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因此在解答过程中,既要考虑各类常见题型及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又要始终考虑最佳选择题的吻合度问题。大体说来,最近几年我省高考历史单选题常见类型主要有材料(情境)类、比较类、因果类、组合类、概念类及探究类等等。下面就结合实际对其常规解题方法及技巧介绍如下:1材料(情境
4、)选择题最常见题型,所占比重一直居高不下远远超过半数。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材料创设的情境中,结合一些重要信息对材料进行解读和分析,常常需要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并根据题干特别是问题要求,找出最佳选项。材料种类很多,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表材料,大多来自于教材之外但又与教材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题方法:对最常见的文字材料选择题的解答,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相对于文字类材料选择题,图表类的
5、解题方法有一定差异,主要立足于对图表的处理和分析,对考生的知识及能力要求更高,因而往往更难,更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及技巧,如在关注重要信息的基础上要力求整体把握,还需特别注意一些隐含信息。例1:(2014全国课标卷T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遮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本题利用文字材料,旨在考查对材料涉及现象的正确理解。材料反映的是“公车上书”中针对梁启超等人“废科举
6、”的主张,绝大多数举人反对的历史现象,进而说明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B例2:(2013四川卷T7)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解析:本题以商品广告图片为载体,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与生活习俗方面的变迁,旨在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审题时要注意获取题干中的三个重要信息:一是商品广告的主题和民国的时间;二是有关广告文字和图画的重要信息:当红女明星胡蝶、商品力士香皂及芬芳馥郁的特点;三是求答项“据此可知”即要求挖掘图片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和特点。选项
7、ABD均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故答案为C。2比较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求同)或不同点(识异)。解题方法: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比较对象、角度及内容,在分清类型(是“求同”还是“识异”)的基础上,根据题干提供的有效信息,必要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有时巧用方法如“求同”中采用反例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3:(2013全国课标卷T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
8、所有制经济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本题属于比较中的求同类单选题,借助题干中俄国学者的观点,就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与20年代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寻找其一致性。中国的改革是要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要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形成的高度集中管理经济的做法,注意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国家资本主义来恢复经济,因此都面临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A项中“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错误,C项“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不存在,D项中苏联工业化开始于1925年以后,是与新经济政策背离的。答案为B。例4:(2014全国课标卷T30)20世
9、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解析:本题属于比较中的识异类单选题,借助题干中20世纪20年代中国上海与京津地区外国电影和国产电影的比重有明显差异的材料,反映近代中国的地区差异,从而揭示其半殖半封社会的实质。解答时关键要分析当时中国上海与京津的差异及其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答案为C。3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
10、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在历史现象中的相关因素中,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或结果选项。考查的角度有二:一是由结果推断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二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搞清命题意图,明确因果关系。必要时需区分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与直接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解题时切忌因果颠倒,不分主次。例5:(2014全国课标卷T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
11、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本题题干涉及的是有关维新变法过程中维新派重视易服的现象,要求分析其主要原因。解答时一定要透过易服现象分析背后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为改制服务。答案B。4组合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至少三组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于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项。因最近否定选择题逐年减少,组合选择题一直稳定保持一定的比重。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选基法通常是将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错误的要素为基点和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而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涉及的要素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
12、可确定不需分析,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减少做无用功。例6:(2014北京卷T2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量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ABCD解析:此题是组合型试题,且是四选三的形式难度较小,只需排除其中一项即可。中的信息“联邦剥夺了州的自主权”是与联邦宪法的规定不相符,保证了地方州政府的一定的自治权。因此把排除即可,因此选
13、择D。5概念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常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或重要概念,选项大多则是围绕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当然,历史概念也有可能出现于选项中,往往采用混淆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本末倒置,因其是判断的关键要素,解答时也需准确把握。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例7:(2014全国课标卷T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
14、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本题题干中涉及重要历史概念“统购统销”,解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联系当时我国正处于逐步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建国初期,党中央的这一政策正是其重要举措。选C。6探究选择题此类题旨在通过探究某些历史现象,通过分析、推理,明确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如主题与内容,现象与规律等。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关键在于弄清题干所涉及历史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必要时还需运用相关原理和观点,如历史规律等。例8:(2014山东卷T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
15、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 C D解析:本题就是探究类单选题中的一种,旨在通过对选项所涉及图示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最吻合题意的一项。解答时注意题干的要求“准确反映出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必然要突出广州、南京、上海等地,而新疆不属于重要地位。答案为B。在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对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划分仅仅代表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不能绝对化,实际上它们还不时同时交叉出现,如例8既是探究类也是图片材料类。二是传统的直接设问选择题因在历史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上直接有效,仍有可能变换形式存在并占有一定比重。(二)材料解析题的解答策略解答材料解析题通常有三个主要环节:
16、读、找、答。(一)读:解题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或浏览,了解大意:一是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二是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明确材料涉及的主题和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则是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在细读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认真审读设问。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根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2)材料的重心当然是正文,细读时要具体材料具体处理,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关键地方时往往要字斟句酌,读懂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而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译
17、文,有的句子很长且很难读懂,此时,可参考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备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3)还需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需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另外,阅读材料时
18、,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二)找:解题的关键(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按要求读完全部材料之后,就是“找”的关键环节了,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通常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
19、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这至关重要。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是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所需的有效信息;或从
20、设问中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4找出不同类型问题的具体要求及关联。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主题类,这是最常见的,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如2014全国课标卷T40考查东北移民问题,2013全国课标卷T40紧密联系蓝色经济和海洋主权这一时政热点,考查古今中外海洋利用状况及历史启示。又如2013江苏卷T21集中考查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二是探究评述式的论证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或探讨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如2014全国课标卷、T41分别就教科书中有关抗日战争
21、和世界近代史的目录内容进行比较探究,指出需修改或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或论证评述某些历史现象和观点,如2013北京卷T40要求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评述表格中有关材料所涉及现象;2013安徽卷T36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三是纵横比较式,利用材料从不同角度就某些历史现象进行对比。如2014全国课标卷T40就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2013全国课标卷T41也要求从建筑和政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弄清设问的具体要求及关联,可避免在解答过程中出现大的失误。(三)答:解题的落脚点之前所有的努力最
22、终都落脚于答案,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组织答案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坚持科学原理和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受到落后观点的影响,解答时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处理。(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析和处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3)选择适合题型的有效方法。如递进式主题类材料题,答好前面的问题是基础,区分不同问题的层次及联系是关键。对于探究评述类,要坚持史论结合,抛开材料和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而对于比较类,除了根据问题明确比较对象和内容外,关键在于比较角度的确定和选择。尤其是当问题本身并没有提供和限定角度,需要自主处理时,难度明显就加大了。(4)按问规范作答。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要有针对性和条理性,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同时要认真书写,力求简洁美观。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