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 、 、 等组成。2.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 和 的变化,自动变换档位。3.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4.自动变速器按照液力变矩器的形式可分为 和 两种。5.目前世界各国的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主要有 、 、 、 、 、 等。第二章1.现代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系统,不论其负责程度如何,总是围绕着液流的 、 及 等所组成的基本回路。2.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系统属于低压系统,其工作油压通常不超过 MPa,所以应用最广泛的是 。3.自动变速器中常见的液压油泵有 、 、 。4.内齿合式齿轮油泵也称月牙形齿轮泵,主要由 、 、 、 泵盖等部件组成。
2、5.转子式油泵是齿轮式油泵的变形,主要由 、 、 泵盖等组成。6.叶片式油泵由 、 、 、 、 泵盖等组成。7.根据在系统中的用途不同,液压控制阀可分为 、 、 和 四大类。8.压力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液体压力和弹簧力平衡的原理来实现压力控制的,常分为 、 和 、三种。9.液压控制阀中常见的方向控制阀有 和 。10.在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中,通常设有三种形式的滤油装置,它们是 、 、 。第三章1.汽车上采用的液力传动装置通常有 和 两种,二者均是利用液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的。2.液力耦合器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其结构主要由 、 、 、三部分组成。3.液压油从泵
3、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而形成循环的液流,称为 。油液在泵轮转动时,被其带动沿围绕发动机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轴线的环形路径的圆流动,称为 。4.液力变矩器主要由 、 、 等组成。5.导轮的作用是 ,并改变其方向,使其冲击泵轮叶片背面,给泵轮一个额外的“助推力”。6.当涡轮转速为零,而发动机处于全负荷(节气门全开,此时泵轮转速达到最大值)时的工况称为 。7.为了进一步扩大液力变矩器的高效率范围,可采用 的液力变矩器。8.液力变矩器中锁止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可以通过改变 来决定。第四章1.行星齿轮机构一般由 、 、 、 四个基本构件组成。2.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形成 种不同的组合,相应的可以获得
4、 种不同的传动。3.双排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通常具有四个独立元件,分别是 、 、 、 。4.辛普森四档行星齿轮变速器通常采用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包括超速档在内的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自动变速器。其中有四个换挡执行元件:三个 、四个 、和三个 。5.拉维纳行星齿轮机构的主要组成有 、 、 、 、 等元件。6.四档拉维纳行星齿轮变速器使用八个换挡执行元件:三个 、三个 、二个 组成包括四个前进挡、一个倒档的自动变速器。7.自动变速器系统中的换挡执行元件包括 、 、 等。8.自动变速器系统中的换挡执行元件的 和 利用液压进行操纵 利用摩擦力进行工作。9.自动变速器系统中所用的离合器为湿式多片式离合器
5、。通常由 、 、 、 、 花键毂等部件组成。10.自动变速器中采用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主要由 、 、 等组成。第五章1.液压控制换挡系统的控制机构主要包括 、 、 和 系统。2.主调节阀的作用是根据变速杆的档位、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的变化,自动调节流向各液压系统的 ,使其与 相符,以防止液压油泵功率损失。踩下加速踏板时,主调节阀的输出油压 。3.副调节阀的作用是根据节气门开度和汽车行驶车速变化,调节送至 和 的油压,使之与发动机功率和车速保持一致。4.液压控制自动换挡系统最主要的二个控制油压是 和 。5.节气门阀的作用是产生一个与加速踏板位置相适应的油压力,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作用与各换挡阀的 ,
6、作为换挡信号。6.速控液压阀的作用是输出一个与车速相关的控制油压,作用于各换挡阀的 控制换挡。7.手动阀安装在 内由驾驶室内的自动变速杆控制。其主要作用是对 、进行切换,对不同的换挡执行元件进行控制,实现不同的 需要。8.换挡阀是一种由弹簧和液压力作用式的方向控制阀,它主要根据 油压和 油压的平衡状况对不同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油路进行切换,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升降档。第六章1.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基本上与传统的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相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分别通过 和 ,将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和车辆行驶速度转变为电信号对变速器换挡进行控制。2.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装置包括 、 和
7、三部分组成。3.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装置包括 和 为电子控制装置提供各种电信号。4.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执行装置,主要是 。5.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中的电磁阀根据电子控制单元所发出的指令 或 ,相应 或 回油通道,从而控制换挡和锁止的时机。6.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中等开关信号主要由 、 、 、 、 、 等。7.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中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 、 、 、 。8.模式开关一般有两个换挡模式供选择 和 。9.档位开关用于检测变速器变速杆的位置的位置并通知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以便执行相应的 。10.当点火开关处于起动位置,空挡起动开关只有在 或 档时,起动机的控制线路才能接通,发动机
8、才能起动。11.强制降档开关用来检测加速踏板打开的程度,此开关闭合,表示驾驶员要求 ,变速器ECU接到此信号后将 一个档位。12.大部分的自动变速器都配有超速档开关。超速档开关信号送到变速器ECU,用于控制变速器是否可以 行驶。1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 的开度,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至发动机ECU,用于 和 的控制。14.车速传感器讲车辆的行驶速度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至变速器ECU,用于 和 的控制。15.变速器ECU接受输入轴和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的信号主要用来监控变速器的 工作状态。根据信号修正变速器的工作压力,并且在信号超出范围时执行。16.变速器ECU主要由 、 、 、 和计算机组成。其中
9、计算机(亦称微处理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I/O)等几部分组成。17.变速器ECU接受各种检测汽车行驶状况和发动机工况的开关、传感器信号,可精确地控制自动变速器的 、 和换挡时的 ;它还具有自诊断功能,自动监测和识别电子控制元件的故障,并通过 指示灯指示或输出故障码;此外,变速器ECU在电子电路发生故障和电磁阀失效时还具有 ,能保证车辆继续行驶。第七章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是最基本检查,也是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深入实验的基础。基本检查一般包括 、 、 、 、 、 。2.节气门开度检查的目的是:检查节气门在 位置、 位置是否准确,从 、 是否顺畅自如。3.解气门阀拉索
10、的检查的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 、 等。4.发动机怠速过低或过高对发动机都有危害。发动机怠速低时,换挡容易引起 或 ;怠速高时,换挡容易产生 和 ,并且在D位置或R位置是“爬行”现象严重。5.油液液面高度的检查通常有 和 两种。6.变速器油液液面高度检查的油尺目前有 、 、 三种。7.通常在我国道路条件和使用环境下,自动变速器轿车每正常行驶 KM,应更换一次自动变速器油。8.在正常情况应为:模式开关在动力(power)模式位置时,PWR端子对地电压为 ;模式开关在常规(NORMAL)模式位置时,PWR端子对地电压为 。9.超速档位开关主要是向变速器ECU送控制自动变速器在D3D4档变换的信号,当
11、按下超速档开关时,O/D OFF指示灯应 。10.自动变速器实验包括 、 、 、 、 等。11.手动换挡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导致故障的原因是发生在 ,还是 。12.时滞实验的目的是判断 、 和 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13.自动变速器道路实验的内容主要由 、 、 、 、 和强制降档功能试验。第一章1.自动变速器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换挡操纵机构等组成。2.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变换档位。3.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4.自动变速器按照液力变矩器的形式可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合器两种
12、。5.目前世界各国的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主要有采埃孚、 爱信、捷特科、通用、三菱、本田、大众、雷诺、标致、雪铁龙等。第二章1.现代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系统,不论其负责程度如何,总是围绕着液流的压力、流量及方向等所组成的基本回路。2.自动变速器的液压供给系统属于低压系统,其工作油压通常不超过2MPa,所以应用最广泛的是齿轮泵。3.自动变速器中常见的液压油泵有内啮合式齿轮油泵、转子式油泵、叶片式油泵。4.内齿合式齿轮油泵也称月牙形齿轮泵,主要由外齿齿轮、内齿齿轮、月牙形隔板、泵壳泵盖等部件组成。5.转子式油泵是齿轮式油泵的变形,主要由内转子、外转子、泵壳泵盖等组成。6.叶片式油泵由定子、转子、叶片、
13、配油盘、壳体泵盖等组成。7.根据在系统中的用途不同,液压控制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四大类。8.压力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液体压力和弹簧力平衡的原理来实现压力控制的,常分为球阀、活塞阀和滑阀三种。9.液压控制阀中常见的方向控制阀有单向阀和换向阀。10.在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中,通常设有三种形式的滤油装置,它们是粗滤器、精滤器、阀前专用滤清器。第三章1.汽车上采用的液力传动装置通常有液力耦合器和力变矩器液两种,二者均是利用液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的。2.液力耦合器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发动机过载,二是调节工作机构转速。其结构主要由泵轮、涡轮、壳
14、体、三部分组成。3.液压油从泵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而形成循环的液流,称为涡流。油液在泵轮转动时,被其带动沿围绕发动机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轴线的环形路径的圆流动,称为环流。4.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导轮等组成。5.导轮的作用是导轮叶片截住离开涡轮的变速器油液,并改变其方向,使其冲击泵轮叶片背面,给泵轮一个额外的“助推力”。6.当涡轮转速为零,而发动机处于全负荷(节气门全开,此时泵轮转速达到最大值)时的工况称为失速工况或失速点。7.为了进一步扩大液力变矩器的高效率范围,可采用双导轮的液力变矩器。8.液力变矩器中锁止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可以通过改变液压油的流向变化来决定。第四章1.行星齿
15、轮机构一般由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齿圈四个基本构件组成。2.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形成8种不同的组合,相应的可以获得5种不同的传动。3.双排辛普森式行星齿轮变速器通常具有四个独立元件,分别是前排齿轮、前后太阳轮组件、后排行星架、前行星架和后齿圈。4.辛普森四档行星齿轮变速器通常采用三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包括超速档在内的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自动变速器。其中有四个换挡执行元件:三个离合器、四个制动器、和三个单向离合器。5.拉维纳行星齿轮机构的主要组成有大太阳轮、小太阳轮、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内齿圈等元件。6.四档拉维纳行星齿轮变速器使用八个换挡执行元件:三个离合器、三个制动器、二个单向离合器组成包
16、括四个前进挡、一个倒档的自动变速器。7.自动变速器系统中的换挡执行元件包括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等。8.自动变速器系统中的换挡执行元件的离合器和制动器利用液压进行操纵单向离合器利用摩擦力进行工作。9.自动变速器系统中所用的离合器为湿式多片式离合器。通常由制动器活塞、回位弹簧、制动鼓、制动器摩擦片、制动器钢片花键毂等部件组成。10.自动变速器中采用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主要由内圈、外圈、弹簧等组成。第五章1.液压控制换挡系统的控制机构主要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换挡信号系统、换挡阀组和缓冲安全系统系统。2.主调节阀的作用是根据变速杆的档位、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的变化,自动调节流向各液压系统的油压力,
17、使其与发动机功率相符,以防止液压油泵功率损失。踩下加速踏板时,主调节阀的输出油压 。3.副调节阀的作用是根据节气门开度和汽车行驶车速变化,调节送至变矩器和润滑系统的油压,使之与发动机功率和车速保持一致。4.液压控制自动换挡系统最主要的二个控制油压是 和 。5.节气门阀的作用是产生一个与加速踏板位置相适应的油压力,其最主要的作用是作用与各换挡阀的上端,作为换挡信号。6.速控液压阀的作用是输出一个与车速相关的控制油压,作用于各换挡阀的下端控制换挡。7.手动阀安装在控制系统阀板总成中的多路换向阀内由驾驶室内的自动变速杆控制。其主要作用是对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油路、进行切换,对不同的换挡执行元件进
18、行控制,实现不同的换挡需要。8.换挡阀是一种由弹簧和液压力作用式的方向控制阀,它主要根据控制油压和节气门油压的平衡状况对不同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油路进行切换,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升降档。第六章1.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基本上与传统的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相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分别通过节气门位置和车速传感器,将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和车辆行驶速度转变为电信号对变速器换挡进行控制。2.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装置包括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和输出装置三部分组成。3.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装置包括各种开关和传感器为电子控制装置提供各种电信号。4.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执行装置,主要是电磁阀。5.
19、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中的电磁阀根据电子控制单元所发出的指令开启或闭合,相应接通或切断回油通道,从而控制换挡和锁止的时机。6.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中等开关信号主要由模式选择开关、档位开关、强制降档开关、制动开关、超速档开关、手动换挡开关等。7.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中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8.模式开关一般有两个换挡模式供选择动力模式和常规模式。9.档位开关用于检测变速器变速杆的位置的位置并通知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以便执行相应的换挡动作。10.当点火开关处于起动位置,空挡起动开关只有在P或N档时,起动机的控制线路才能接通,发动机才能起动。11.强
20、制降档开关用来检测加速踏板打开的程度,此开关闭合,表示驾驶员要求较高动力,变速器ECU接到此信号后将降低一个档位。12.大部分的自动变速器都配有超速档开关。超速档开关信号送到变速器ECU,用于控制变速器是否可以进入超速档行驶。1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至发动机ECU和变速ECU,以便控制换挡正时和锁止正时。14.车速传感器讲车辆的行驶速度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至变速器ECU,用于换挡和锁止的控制。15.变速器ECU接受输入轴和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的信号主要用来监控变速器的机械传动机构工作状态。根据信号修正变速器的工作压力,并且在信号超出范围时执行失效保护模式。16.
21、变速器ECU主要由电源、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信号转换器和计算机组成。其中计算机(亦称微处理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I/O)等几部分组成。17.变速器ECU接受各种检测汽车行驶状况和发动机工况的开关、传感器信号,可精确地控制自动变速器地控制ECT的换挡时间、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锁止时间和换挡时的发动机转矩;它还具有自诊断功能,自动监测和识别电子控制元件的故障,并通过O/D OFF指示灯指示或输出故障码;此外,变速器ECU在电子电路发生故障和电磁阀失效时还具有失效安全保护功能,能保证车辆继续行驶。第七章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是最基本检查,也是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深入实验的
22、基础。基本检查一般包括节气门及拉索的检查、怠速的检查、自动变速器油的检查、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开关的检查、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传感器的检查、电子控制自动变速控制电磁阀的检查。2.节气门开度检查的目的是:检查节气门在全开位置、全闭位置是否准确,从全开全闭全开是否顺畅自如。3.解气门阀拉索的检查的检查的主要内容为目视检查、手感检查、检查连接标记、断开拉索连接检查等。4.发动机怠速过低或过高对发动机都有危害。发动机怠速低时,换挡容易引起车身振动或发动机熄火;怠速高时,换挡容易产生冲击和振动,并且在D位置或R位置是“爬行”现象严重。5.油液液面高度的检查通常有油尺检查和溢流孔检查两种。6.变速器油液液
23、面高度检查的油尺目前有双刻线、三刻线、四刻线三种。7.通常在我国道路条件和使用环境下,自动变速器轿车每正常行驶4000080000KM,应更换一次自动变速器油。8.在正常情况应为:模式开关在动力(power)模式位置时,PWR端子对地电压为蓄电池电压;模式开关在常规(NORMAL)模式位置时,PWR端子对地电压为0V。9.超速档位开关主要是向变速器ECU送控制自动变速器在D3D4档变换的信号,当按下超速档开关时,O/D OFF指示灯应亮起。10.自动变速器实验包括手动换挡、失速、时滞、油压、道路等。11.手动换挡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导致故障的原因是发生在控制电路,还是变速器内部。12.时滞实验的目
24、的是判断主油路油压、离合器和制动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13.自动变速器道路实验的内容主要由连续升档的试验、升档车速(换挡点)的试验、升档时发动机转速试验、锁止离合器工作状态的试验、发动机制动作用的试验和强制降档功能试验。简答题第一章:1.自动变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答:自动变速器常见的组成部分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油泵、滤清器、管道、各种控制阀等,按照这些部件的功能,可将它们分成液力供给系统、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液力控制自动换挡系统或电子控制自动换挡系统等四大部分。2.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各起什么作用。答:组成功用组成零部件液力供给系统为自动变速器中的液力
25、变矩器锁止机构、换挡执行机构、液力控制自动换挡系统等部分提供一定压力、流量的液压油油泵、油箱、滤清器、调压阀、冷油器、管道等液力变矩器利用油液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并能根据汽车行驶阻力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地。无极地改变传动比和转矩比泵轮、涡轮、导轮等变速齿轮机构实现变速的机构,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和速比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等液力控制自动换挡系统根据手动阀的位置及节气门开度、车速、控制开关的状态等因素,利用液力自动控制原理,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换挡执行机构的工作,实现自动换挡液力控制的各种控制阀及油路电子控制自动换挡
26、系统通过电磁阀,控制换挡执行机构工作,实现自动换挡功能,若这些电磁阀是由电子计算机根据某些传感器信号进行控制的,则成为电子控制的换挡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电脑、各种传感器、电磁阀等3.电子自动变速器是怎样工作的。答: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在液力自动变速器基础上增设电子控制系统而形成的。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信号,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力控制装置的换挡阀,使其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控制换挡时刻和档位的变换,以实现自动变速。4.常用的自动变速器分类方法有哪些。答:1
27、)按变速方式分类 汽车自动变速器按变速器方式的不同,克分为有级变速和无机变速器两种。 2)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懂自动变速器两种。 3)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挡的档位数不同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前进档的档位数不同,可分为2个前进档、3个前进档、四个前进档、五个前进档四种。 4)按变速器齿轮的类型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 5)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 轿车自动变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结构简单的单击三元综合式液力变矩器,这种变矩器又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合器两种。 6)按控制方式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控制方式
28、不同,可分为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5.自动变速器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1)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寿命高 2)驾驶性能好 3)行驶性能好 4)安全性好 5)降低废气排放 缺点:1)结构较复杂,重量有所增加 2)效率不够高 3)维修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第二章1.叙述油泵的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答:常用的油泵由内啮合齿轮油泵、转子式油泵和叶片式油泵。原理:1) 内啮合式齿轮油泵也称月牙形齿轮泵,主要由外齿齿轮(主动齿轮)、内齿齿轮(从动齿轮)、月牙形隔板、泵壳、泵盖等部件组成。油泵的齿轮紧密地装在泵体的内腔里,月牙形隔板将外齿齿轮与内齿齿轮隔开,内齿和外齿齿轮紧靠着月牙隔板,但不接触
29、,有微小间隙。月牙形隔板将内、外齿轮之间空出来的容积分隔成两部分。油泵的内齿齿轮转动时,内齿齿轮与外齿齿轮的轮齿在隔板一侧不断地脱离啮合,在另一侧轮齿则进入啮合。在齿轮脱离啮合一侧,轮齿之间的容积增大,从而在月牙形入口侧产生真空,油液被大气压力推入月牙形入口侧直到充满整个容积。随着齿轮的转动,在齿槽和月牙形隔离板之间将充满了油液,并且油液将沿着泵壳内出口运送。轮齿接近出口时开始进入啮合,轮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不断变小的间隙挤压油液,直到轮齿完全啮合。因此油液通过出口进入液压回路。2)转子式油泵是齿轮式油泵的变型,主要由内转子、外转子、泵壳、泵盖等组成。 内转子与外转子想啮合,内转子齿廓曲线为
30、外摆线,外转子齿廓曲线为圆弧曲线。内外转子的旋转中心不同,两者之间有偏心距e。瘀斑内转子的齿数为4个、6个、8个、10个,而外转子比内转子多一个齿。内转子的齿数越多,出口油压的脉动就越小。有泵工作时,内外转子朝向相同方向旋转,内转子为主动齿,外转子为从动齿。内外转子的齿廓是一对共轭曲线,它可以保证油泵在旋转时,不论内外转子转到什么位置,各齿均处于啮合状态,即内转子每个齿的齿廓曲线点和外转子的齿廓曲线相接触,从而在内外转子之间相成与内转子数相同的工作腔。当工作腔从进油孔侧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油液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进油孔吸入。当内转子齿滑入外转子凹面时,转子齿间凹面处的油液被挤向出口,
31、油液被挤出。3)定子内表面为圆柱形,转子上有均匀分布的径向狭槽,矩形叶片安装在槽内,并可在槽内滑动。转子与定子偏心距为e。在定子和转子的两端装有配油盘,盘上开有吸油腔和排油腔,分别于进出油口想通。转子转动时,叶片被离心力向外甩出紧贴在滑座的内壁上。当这些叶片沿着滑座的轮廓滑动时,在叶片与滑座内壁之间形成月牙形的工作腔,容积不断地增大和减小。在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的一侧,形成真空,油液经配油盘进油口吸入油泵。在工作腔容积开始逐渐减的一侧,油液经配油盘出油口压出。2.自动变速器中有哪些控制阀?在油路中各起何作用?答:根据液压控制阀在系统中的用途不同分为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四
32、大类。1) 压力控制阀简称压力阀,是用来控制油路中液流压力的,所以也叫压力调节阀。在液压系统中可以起到安全保护,保持系统压力一定及调节系统压力等作用。2) 方向控制阀是用来控制液压供给系统中液流方向和流经方向和流经通道的,用来改变执行机构的运动方向和工作顺序。在自动变速器中,方向控制阀将液压油引导到相应的换挡执行元件,改变自动变速器传动比。常见的方向控制阀有单向阀和换向阀。3) 流量控制阀简称为流量阀,它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油液流量的阀。流量阀是靠改变油液的通道面积来调节流量,从而调节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4) 比例阀: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液压设备,往往要求对系统的参数(如压力、流量)进行
33、连续控制,电液比例阀就能满足这种要求。电液比例阀简称比例阀,是一种按输入信号(通常为电信号)连续地、按比例地控制液压系统中的流量,压力和方向。3.试述改进润滑式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答:在滑阀的各断面施加两个独立油压,根据外压力升高或降低来操纵油压,可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来自油泵的工作液从进液口进入,将油压作用在断面A和B上,因为断面B大于A,相当于有等效的液压力F1作用在端面B上。因为在滑阀底部有向上作用的弹簧力F2,在液压低于系统规定压力时,液压力F1小于弹簧弹力F2,使排液口保持关闭。因此,工作液通过排液流出而压力不变。当被调节的油压超出系统规定压力时,油压力F1弹簧弹力F2,将滑阀堆下并开
34、启排液口,部分工作液从排液口排出,从排液口排出的油压比从进液口流入的油压力低。滑阀的两端还可以通过进液口和进液口引入两个互相独立的液压,根据外压力暂时升高或降低系统液压可以改变排液口的液压。当要升高系统液压时,将油压引入进液口增加油压力F3,F3加上弹簧弹力F2,这种合力将滑阀向上推,减少了排液口的面积和流经排液口工作液的流量,使得排油口排出的工作油液压力升高。当要降低系统液压时,将油压引入进液口,将滑阀退下,使排液口开启,增大流经排液口的工作流量,可减小排液口的出口液压。4.试述冷却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答:冷却系统由进水腔、密封垫圈、散热器、密封垫圈、冷却器、出水腔组成。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
35、油冷却器有管状和盘状两种类型。管状冷却器大多数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出水腔内,采用水冷却方式。变速器油进入冷却器中心的油道,其热量被外围的冷却液吸收。由于贴近关闭的油液冷却速度较快,因而流速降低,“粘”在管壁上。管道中心的油液温度降低较慢,快速流出冷却器,所以冷却效果不理想。许多冷却系统在中心管道内设置了导流片。油液在流经导流片时产生涡流,从而得到充分混合,使冷却效果大大提高。第三章:1.液力偶合器有哪些组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答:液力偶合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外壳三部分组成。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液力偶合器的壳体和泵轮一同转动,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之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从泵轮中靠近旋转轴线的内缘,沿泵轮叶片向远离旋转轴线的外缘流动,并在叶片外缘处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冲击力的作用下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内向缘流动,并返回泵轮内缘,又被泵轮在次甩向外缘,如此循环。液压油从泵轮流向涡轮,又从涡轮返回到泵轮而在两者表面形成循环的液流,称为涡流。除了涡流外,油液在液力偶合器中,还发生沿另一条路径的流动,即环流。所谓环流,是油液在泵轮转动时,被其带动沿围绕发动机曲轴和变速器输入轴轴线的环形路径的流动。2. 液力偶合器为什么在停车时不脱开传动系也能维持发动机怠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