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文化广角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美学学说,其核心思想是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结果,而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认为艺术创作和欣赏必须立足于社会历史的背景和阶级斗争的现实。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对艺术进行了批判,强调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观念。文章旨在全面深入地论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演变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关理念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探讨人类精神世界及其表现形式的重要学科之一。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密
2、不可分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探讨美的本质、价值、功能以及艺术创作等问题的学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探讨美的本质、价值和功能的学问;第二,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美的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表现形式之一;第四,文艺创作必须服务于人民大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美的本质和功能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客观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美的本质不仅包括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还包括社会的美和历史的美。美的功能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来满足人类对美
3、的需求,也可以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文化进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是社会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作必须服务于人民大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同时,要承担起为社会文化进步作出贡献的责任。反映和超越的艺术创作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创作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超越现实生活。艺术家要通过艺术手法对现实进行反映和批判,也要尝试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体验,以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二、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现代的演变(一)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的兴起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产业和大
4、众文化逐渐开始崛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开始经历着一些演变。传统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关注的是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和阶级性质,而在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的兴起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开始注意到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同样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并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二)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文化思潮,它否定了现代主义的一些核心观念,如真理、权威和普遍性等。后现代主
5、义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了一些挑战。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艺术作品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艺术作品是多重解释的,没有唯一的正确解释。这种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审视自己的理论基础,并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观点,以更好地适应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环境。(三)全球化、多元化和跨文化的影响全球化、多元化和跨文化的影响,也对马克思主义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演变与发展赖丹丹(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4120)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面貌。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相关理念,
6、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现代的演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演变;文化产业作者简介:赖丹丹(1995),女,汉族,重庆人。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39文化广角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开始相互融合。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来说,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以及如何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中,维护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适应性与创新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现代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不仅需要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也需要保持自己的创新性。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认真研究当代艺术
7、的发展趋势,关注社会变革的新动向,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五)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在当代艺术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一些当代艺术家开始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一些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总之,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其核心价值观念始终是为人民服务和反映社会现实。三、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应用和实践(一)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创建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有机构
8、成部分,艺术家应该把自己的创作与社会联系起来,以服务于人民大众。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文艺得以在中国得到广泛发展。政治宣传是一种有计划的、有目的地向公众宣传政治主张和政策的行动。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政治宣传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之一。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可以成为政治宣传的有力工具。因此,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创建成了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创建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要求紧密结合革命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以表现社会主义建设
9、的成果和革命精神,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英雄人物的文艺作品。例如电影 武训传、小说 红岩 等作品,都是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既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够深入人心,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二)大众文化的批评与改造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文化是社会的精神产品,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人类精神面貌的综合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被商业化、娱乐化,导致了文化产业的膨胀和大众文化的泛滥。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倡对大众文化进行批评和改造,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和文化权益。在中国,大众文化的批评和改造始于20世纪50
1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文化问题。一些西方的娱乐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和文化权益,中国政府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批评和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人民群众的文艺作品。例如电影 闪闪的红星、小说 红高粱家族 等作品,都是对大众文化的批评和改造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既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够深入人心,起到了重要的批评和改造作用。(三)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艺术教育和
11、文化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期,需要大量的文化人才来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认为文化产业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校开始开设各种艺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同时,政府也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立了许多文化机构和企业,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中央电影制片厂、中国美术馆等文化机构,都是这一时期成立的。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趋势(一)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是人民利益至上,因此,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是其基本原则之一。这种审美观念
12、强调艺术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认为艺术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多元化、自由化等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加,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也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140文化广角首先,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需要更加注重艺术与人的互动性。艺术作品应该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理解和表达的媒介,而非仅仅是一种单向的表达方式。因此,艺术家需要更多地关注观众的需求和反馈,创造出更加贴近人们生活和情感的作品,使得观众可以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灵共鸣和满足感。其次,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需要更加注重艺术的民主性和平等性。艺术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专属领域,而是应该面向广大
13、人民群众,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因此,艺术家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需求和权益,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思想,增进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二)生态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生态美学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艺术应该与自然相融合,表现出自然和谐、生态平衡的美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则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之上,以确保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在当今社会,生态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更加深入地贯彻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各个方面。艺术家需要更多地关注
14、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观众也应该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和依赖关系,从而更加珍惜和保护环境资源。(三)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和互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和互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技术被视为一种社会力量,它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因此,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和互动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首先,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可以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方式。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可以让艺术家创造出更加丰富、立体、逼真的艺术作品,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
15、解和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技术与艺术的互动可以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例如交互式艺术、数字艺术等形式可以让观众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来,使得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四)探索新的美学问题与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美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的美学问题和挑战。例如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元性、数字时代的艺术创新、社交媒体的影响等,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美学加以回应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更加注重对于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和分析,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探索出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和人民需求的美学理论和实践。(五)建立更加完
16、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当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仍然存在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例如如何处理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等。在建立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需要更加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为当代社会和人民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实用的美学理论和实践指导。五、结语马克思主义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与发展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美学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深化对美的认识和探索,为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目
17、标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吸取其他文化和学派的优秀成果,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美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参考文献:1李铁夫.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47-53.2吕维洁.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征J.学术界,2016(10):43-48.3王俊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演变与发展J.理论导刊,2019(5):128-134.4钟君林.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与当代中国文艺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2017(3):12-16.5周而复.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邹华.新时期文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引进与移植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51-57.7郑焕钊.论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现代性内涵兼对现实主义美学的新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5.8杨向荣.现代中国美学的论争与建构20世纪上半期中国美学史的理论建构J.社会科学战线,2015(8):139-149.9张子程.论创新实践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2021(1):52-59.10彭富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的当代创新J.江汉论坛,2023(3):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