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554420 上传时间:2024-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胜利的缘由。 、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吸取胆识和才智,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预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复习 、齐读课题。 、提问: 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 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 借箭时,船怎样受箭? 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特别精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胜利的缘由?(板书:神机妙算) 二、新授 、教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索。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

2、亮这个人,教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预备了吗? 、提出要求: 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扫瞄课文,整理思路、内容,预备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展朗读训练: 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觉和见解? 、小结: 诸葛亮靠自己的力量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3、知天文 神机妙算晓地理力量自信胜利 善之人 巧筹划 【课后作业】 、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选作:写一写小议嫉妒。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借助网络等信息手段,初步了解有关三国的学问(人物)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怀中国的历史,培育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乙方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战胜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反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忙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

4、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就设了一个计策,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确实才智非凡。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在整个大事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弄清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讲读课文,由于它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所含概的学问面特殊广,所涉及的人和事也许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意于课文内的学问,而应跳出书本,采集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学习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依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

5、探究中学习,培育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已经初步把握了上网扫瞄的力量和肯定的文字处理力量。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构造特殊适合于学生进展“自主发觉,自主探究”的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彻底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制造性。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索、质疑到达获知、探究问题之目的。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探求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思索质疑,运用多媒体引导创新。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究”,“协作学习”,

6、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制造性思维的进展和创新力量的孕育。 操作过程是:辅以视听,创设气氛网络支持,把握人物动画演示,突破难关图文呈现,稳固强化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我采纳这种多种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来进展教学,可以使课堂上的学生既能主动猎取学问,又能主动探究思索;既培育了学生的阅读力量,又提高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五、教学媒体设计: 整个这节课贯穿着网络的链接和搜寻,以“蒙泰瑶光”编著软件和“powerpoint”为交互主线。其中“蒙泰瑶光”作为教师授课的引导工具,本节课中,我分别在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课后练习和拓展联系中运用它。“power

7、point”是我用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时,供应参考网址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导入新课(辅以视听,创设气氛) 同学们,今日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探寻1700多年前那场才智与胆略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二)进展新课(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1、在小组内沟通学习收获,同时质疑。教师巡察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沟通(语言表达、电脑展现、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汇报。 教师补充说明,帮忙学生拓展学问的深度及广度。 汇报内容: A、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中哪些事例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2)知己知彼。 (3)熟通兵法。(动

8、画演示,突破难关) (4)有预见性。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因神机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话读一读。 4、师生总结 (三)稳固练习(图文呈现,稳固强化) 1、电脑配图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让学生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能表达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三国故事也表达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课堂延长(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大事,学生边扫瞄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展剪切编辑,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沟通。 七、练习设计 阅读分析: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病危期间,先向姜维传给他自己的兵书

9、,又交代了军事安排。他叮嘱杨仪,我死后不能发丧,做一个假诸葛亮木像放在车上,一切事务照常进展。 杨仪、姜维和费一根据诸葛亮的嘱托,临时扣压丞相病故的消息,有次序地撤退人马。 诸葛亮的遗体装在灵车上的一个龛里,由三百多细心选择的将士护送,要运回成都。 司马懿催动大军追逐蜀兵,以为诸葛亮已死了。但是半途他迟疑了,会不会又中了诸葛亮的阴谋!这时夏侯霸带着探子来报,五丈原蜀营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听说后,半信半疑,率兵开向五丈原,果真蜀营空空。他生怕蜀军撤走,抓紧带着人马向前追杀而去。突然间蜀军掉头杀了回来,一面大帅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只见中军“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大旗飘动,四轮车上坐着一位活生

10、生的诸葛亮!这可吓坏了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于是勒马往回逃,魏军兵将丢盔弃甲,自相践踏。魏军始终逃跑了五十多里地。两个魏将赶了来,叫司马懿不要惊谎。司马懿停下来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与夏侯霸、夏侯惠向魏营走去。司马懿处处探听蜀军的去向,而蜀军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确死了,蜀军已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遇见的诸葛亮仅仅是木像而已,他这才懊悔不迭。司马懿非常感慨:“我不能料到诸葛亮的死啊!” 由此,蜀地便流行了一条谚语:“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司马懿再次引兵追逐蜀军,但已晚了。他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确是一代奇才。司马懿无可奈何,只得带着队伍回

11、营了。 此时,蜀营将士放声痛哭,为丞相诸葛亮举哀。 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地方表达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辅以视听,创设气氛 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图文呈现,稳固强化 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14生字,会写协商、推辞、探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辞、轻易”造句。 2熟悉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需抓住事情进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悟大事的本质意义。 3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熟悉到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缘由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

12、足智多谋。 4体会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根底上,熟悉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缘由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照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预备: 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 2预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灵,或威猛,人物塑造特殊胜利,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日我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2揭题、读题。 3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

13、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终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回答下列问题。(理清草船借箭的缘由、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其次题)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预备和借箭的过程。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缘由: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预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靠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进展的挨次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段。 什

14、么叫“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其次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嫉妒”吗? (1)指名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个学生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嫉妒。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依据教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莫非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争论。 沟通: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可发挥想象,有不同

15、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肯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明显,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展下去的呢? 4学习其次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索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辞”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辞?(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同意。) (2)同桌一起像刚刚一样争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沟通:“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争论六轮对话,学着刚刚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终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里军令状、白酒款

16、待 (2)争论、沟通。 6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嫉妒、怨恨之心。 7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好像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规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A、思索: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B、他为什么同意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默读12节,思索这些问题。 (1)(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规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成功考虑,不顾个人恩怨,同意三天造十万枝箭。) (2)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进展的呢?下节课连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