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于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实施了异地高考政策,进一步保障了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江苏省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A.我省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B.实行异地高考是公平社会的关键
C.公平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 D.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2.小明在足球比赛场上多次犯规,被裁判用红牌罚下场,这表明( )
A.所谓的公平与正义都是假的 B.公平的制度是为少数人制定的
C.公平需要用正义的制度来维护 D.正义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
3.看一个社会是否公平的关键是( )
A.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否公平地对待每个人每件事
B.绝大多数人的地位、财产是否相同
C.绝大多数人获得地位、财产的机会是否平等、公正
D.在商品买卖中能否做到公平交易
4.比尔盖茨曾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公平的事情 B.生活中的不公平都无法改变
C.生活中的不公平是常有的,要学会接受、泰然处之
D.适应不公平是比尔盖茨成功的主要原因
5.当一位上流社会的太太在大谈流行的好处时说到:“流行的就是好的。”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立即反驳道:“难道连流行感冒也是好的吗?”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某种事物的流行肯定有其合理性 B.追逐流行的事物是有情趣的表现
C.我们要学会鉴别,不盲从 D.不紧跟流行的事物会使我们落伍
6.法朗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下列理解与之无关的是( )
A.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
B.好奇心能激励人们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
C.好奇心是造就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D.学习和科研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好奇心
“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是网友对“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一种调侃。这种调侃,折射了一种法治生态环境,那就是把“法不责众”当作从众违法的挡箭牌。据此回答7-8题。
7.“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启示( )
①从众心理人人都有,无可厚非 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学会独立思考
③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 ④我们要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法不责众”的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法律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 B.是错误的,只要违法就必然受到刑法处罚
C.是正确的,因为有的行为不在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
D.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9.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时常考验着我们,对此我们应该
A.愉快接受,沉醉其中 B.喜欢就接受,否则就拒绝
C.自觉抵制,拒绝诱惑 D.学会分辨,抵制不良诱惑
10.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这句话说明( )
A.好奇心使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 B.好奇心在任何时候都会造福于社会
C.好奇心会把我们引上歧路 D.好奇心可以激发我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11.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美的奇迹,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培养美的情趣,又有赖于自然美的怡悦、滋补。鲜艳芬芳的花朵,繁茂挺拔的树木,会使人感到生活充满情趣,不禁心旷神怡。这段话主要说明( )
A.走进自然是人们培养高雅情趣的唯一途径 B.生活中充满了情趣,情趣没有好坏之分
C.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与生俱来的
D.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
12.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至绿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脑,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骸。这说明( )
A.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 B.每个人都应该有较多的休闲爱好
C.健康的休闲活动,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D.低俗的休闲活动,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13.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要有宽广的胸怀 B.要懂得尊重别人 C.要注意生活细节 D.要懂礼节
14.亚米契斯说:“应当重视你在街上的行动。一个国家的国民的教育程度,最能从他的行为和举止中体现。你在街上的表现,说明了你的教养。”这句话说明( )
A.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 B.要懂得尊重别人,这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
C.要真诚、勇敢、勤奋,这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
D.要注意生活细节,这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
15.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警告,宣布对钓鱼岛实施所谓的“国有化”。这一行径引起国人强烈不满,国内相继出现民众呼吁停止购买日系车、日本电器等产品,群众游行抵制日货甚至出现“打砸日系车”等极端行为。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立场坚定,理性爱国②恪守底线,依法有序 ③明辨是非,反对暴力④刻苦学习,发奋图强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宪法被称为“母法”,普通法律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被称为“子法”。 下列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②普通法律不得和宪法相抵触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④宪法是是普通法律之和,其他法律依据宪法制定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7.中学生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
A.中学生行为规范 B.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 D.共青团员章程
18.右图中的人( )
A.缺乏权利义务观念
B.只愿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
C.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只看到权利.不关注义务
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据此,回答19-20题:
19.反腐倡廉必须( )
①赋予风俗习惯以法律效力 ②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使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 ④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 )
①我国法律体现全体公民意志和利益 ②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③我国法律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我国法律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符号必须清楚、规范。每小题2分,共20分)
( )1.公平不是绝对的,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和我们自己公平地对待他人是不能实现的。
( )2.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 )3.维护正义,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 )4.成功之所以与我们失之交臂只是因为从众心理作祟,因此,我们对于从众心理应该坚决抵制。
( )5.休闲行为不只是寻找快乐,也是寻找生命的意义。
( )6.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前途。
( )7.教养不是天生的,只要通过学习就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 )8.法律之所以被称为“国法”,是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 )9.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 )10.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言行。
三、分析说明题(40分)
1.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做选择题,课堂上选ABCD,食堂里选食物,交往中选朋友……有同学说,我可以不选吗?哪怕你不选,其实也是一种选择——放弃选择嘛。下面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几种选择。
选择一:斑马线前的选择——过马路时,红灯还亮着,旁边的人大多都走了,你却等在那边……
(1)斑马线前你选择了遵守交通法规,请说说你还选择了作为合格公民的哪些要求。(答到3点即可,每点3分,9分)
选择二:课余爱好的选择
长这么大,生活中总有许多身不由己。不过还好,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我们还有属于自己的课余爱好。
(2)你认为在选择课余爱好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答到3点即可,每点3分,9分)
2.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决定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小明做了精心准备,满以为自己的电脑机器人创意设计作品汇获奖,结果发现榜上无名。他看了那些获奖作品后非常不满,抱怨说:“我的创意设计比他们的新颖,评委真是有眼无珠,这不公平!”
你赞同小明对没能获奖所持的态度吗?为什么?(10分)
3.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记者招待会指出:“腐败和我们政府的信誉应该说水火不容,中国政府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同时指出“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让腐败行为、腐败分子依法受到严惩,绝不手软”。
阅读材料,结合第五单元的回答下问题:
(1)习近平为什么要强调“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 (4分)
(2)“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指什么?以此相对应的“机制”又是什么?(4分)
(3)“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的建立对材料二的实现有何作用?(4分)
2013—2014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于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C
A
B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D
C
C
B
B
D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分析说明题(40分)
1.(1)珍惜生命健康;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善于明辨是非,不盲目从众; 遵守社会公德,做有教养的人;(答到3点即可,每点3分,9分)
(2)选择课余爱好时应该注意是否科学、合理、健康; 是否有利于陶冶清朝,提升情趣; 是否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 要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嗜好。(答到3点即可,每点3分,9分)
2.不赞同。(2分)
(1)小明有公平意识,(2分)但他没有认识到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2分)他在面对不公平时,只知道抱怨,不懂得宽容和接受。(2分)
(2)小明盲目自大,不懂得尊重别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2分)
3.(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1分)。
(2)法律(或依法治国)2分;道德(或以德治国)2分。(次序不得颠倒)
(3)法律规定了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2分),能依法规范经济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