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护理工作中锐器伤的预防,主要内容,概述,容易发生锐器伤的环节,发生锐器伤的危害,发生锐器伤后的常见心理及表现,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发生锐器伤的处理和上报流程,一、概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锐器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所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应对锐器损伤的认知和预防引起高度重视。,国内护士锐器伤发生频率,在,11,所医院的,9088,名调查对象中有,3436,人最近一年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发生率为,37.81%
2、,共发生锐器伤,13114,次,平均年发生率为,1.44/,次,(,人,.,年)。其中,护士为,1.82,次,/,(人,.,年),医生为,1.26,次,/,(人,.,年),4,注射器针头复帽,静脉采血,静脉穿刺或拔除,使用后的注射针头,处置不当,外科手术器械传递,二、容易发生锐器伤的环节,敲,玻璃安瓿,废弃物处理,环境:治疗台、抽屉、抹 布,治疗盘内物品杂乱。,其他:治疗室悬挂剪刀,胸卡后面放刀片等。,针头复帽,分离注射器针头,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改进后真空采血针,拔除针头后,在锐器被丢弃前,应检查利器盒,以确定无针头突出。利器盒四分之三满时要重新更换。,利器盒使用不当,医疗废物二次分拣,11
3、,注射器抽取药液时折断,敲玻璃安瓿,床头桌放置注射器,操作结束后,锐器随意放置,治疗室剪刀放置不当,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操作行为不规范。,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医疗操作环境的影响。,护士锐器伤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锐器伤的原因,皮肤粘膜损伤,形成伤口,。,现已证实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伤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心理影响,护理人员一旦发生锐器伤后,心理压力极大,有很强的心理危机感。,三、针刺伤的危害,惧怕,四、发生锐器伤后的常见心理及表现,紧张、情绪激动:发生特殊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大部分的护理人员有情绪激动,强调
4、客观因素,甚至行为过激。,2.害怕或消极被动心理。,3.,有的则出现自责、退避、后悔等心理。,4.,有,的护士对,锐器,伤不重视或持无所谓态度,;锐器伤上报不及时。,5.,受伤后处理方法不正确,。,1、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4、使用必备的防护用具,实施标准预防,五、锐器伤的防范措施,戴手套;,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在手术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禁止,双手复帽使用过的针头,禁止,徒手分离未盖帽的注射器针头,禁止,将输液后头皮针随意移动,禁止,将锐器放置
5、在床边、治疗车上,五,个,禁,止,禁止,医疗废物随意放置,安全操作方法,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复帽,用后不能立即处理的针头,应使用单手回套法,不要将锐器放入过满的利器盒,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六、发生锐器伤的处理和上报流程,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用防水敷贴包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一挤、二冲、三消毒包扎,小结,锐器伤不可怕,预防是关键,只有提高防范措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避免锐器损伤,保障护理安全。,谢谢!,“,没有护士的自身健康,,何来患者的健康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