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面向5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基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18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5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基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面向5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基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面向5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基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 0卷第2期2 0 2 3年4月全球传媒学刊G l o b a l J o u r n a l o f M e d i a S t u d i e sV o l.1 0,N o.2:1 6 2-1 7 7A p r i l 2 0 2 3新媒体研究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技术社会”互构视角张 权1,方晓恬21.张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2.方晓恬(通讯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摘 要 大众传播在5 G时代将呈现何种新样态?既有研究贡献了兼具前瞻性与想象力的观点,但也面临说服力不足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尝试从技术与社会之间协同演化的关系入

2、手,在媒介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历史”脉络中探寻答案。文章构建了技术社会传播(T S C)分析框架,依据此框架对从语言、文字诞生至今的大众传播演化史进行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聚焦社会主体之间传受关系结构和媒介技术应用两个核心要素,谨慎推测5 G时代的大众传播将呈现一种复合样态,可以简化表示为两者的“叠乘”:(沉浸式+场景化)(多中心“一对多”分众传播+圈层化“多对多”交互传播)。关键词 5 G;大众传播;“技术社会”互构;复合样态D O I 1 0.2 6 5 9 9/G J M S.2 0 2 3.9 3 3 0 0 2 2随着5 G技术与设备的推广普及,5 G时代已经触手可及。作为

3、承载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娱乐等功能的最重要的信息系统(W r i g h t,1 9 6 0),大众传播在5 G时代将呈现何种新样态是当下学界越来越关心的议题。围绕该议题的相关论述着眼于大众传播的基本要素,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例如有学者关注大众传播主体(w h o)与传播渠道(i n w h i c h c h a n n e l),认为5 G时代“物”(媒介)将成为新的“传播者”,从而带来“人物”、“物物”之间新的传播关系(彭兰,2 0 1 9);甚至可能发生从以人为主体向人机互在(i n t e r-b e i n g)、人机共生的新模式转型(喻国明、杨雅,2 0 2 0

4、)。有学者关注大众传播的受众(t o w h o m),认为5 G时代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容量将带来受众之间关系,即“连通性”的改变,受众迈向个体自由意志的联合体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趋势(邱泽奇,2 0 1 9)。还 有 学 者 关 注 大 众 传 播 的 内 容(s a y w h a t)和 效 果(w i t h w h a t e f f e c t),认为5 G时代全息化、沉浸式、直播态的传播内容将成为主流(李良荣、辛艳艳,2 0 2 0);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信息的“灰色区域”或将扩大,加速网络社会 第1 0卷第2期 张权,方晓恬: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 中抗拒性认同(

5、r e s i s t a n c e i d e n t i t y)的形成(张权、宋庆宇,2 0 2 0);等等。既有研究关于未来时态下大众传播图景的描绘,对于丰富思想认识和指导具体实践具有重要价值。但若以“科学严谨”为标准去衡量,却难免遭受想象力有余而说服力不足的诟病 信服者固然可以从中获得灵感与启示,怀疑者却也有理由反诘其观点依据何在。如果认为面向未发生事物的严肃讨论本质上也属于想象范畴,那么从所谓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想象需讲方法,以对历史经验的归纳拟合而形成的规律为依据(陈云松等,2 0 2 0);想象亦有限度,以复杂事物发展而涌现出反规律的结果为边界(吴彤,2 0 2 1,p p.

6、1 2 2-1 2 9)。故此,本研究希望“损有余而补不足”,遵循技术与社会互构的理论视角,在探寻大众传播历史演进之规律的基础之上,尝试在可欲且可求的范围内对该问题作出相对克制的想象。一、TSC 模型建构:一个理解大众传播历史演进的框架大众传播活动的演化轨迹是在技术建构社会与被社会建构的共时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社会、传播作为本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首先,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互构论来解释,它是在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当前被广为接受的经典理论视角。一方面,技术对于社会具有建构作用。如马克思、恩格斯(2 0 1 2,p.2 2 2)指出,技术通过推

7、动经济成长改变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掌握新技术的阶层与旧制度产生矛盾,进而推动社会变革。“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 家 的 社 会。”另 一 方 面,社 会 决 定 技 术 的 发 展 方 向 与 速 率。如 休 斯(H u g h e s,T.P.)提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会对关于技术的选择与决策产生影响(H u g h e s,1 9 9 4,p p.1 0 1-1 1 4),对技术发展形成保障、协调或制约。概言之,有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就会孕育相应的技术创新以满足需求;反过来看,技术的更迭与扩散,也会导致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向特定方向变迁。从较长历史进程看

8、,两者呈现协同演化的关系。其次,技术影响传播是一个关于传播模式转变的经典叙事框架(克劳利、海尔,2 0 1 8)。学界关于传播历史的阶段划分往往采用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品传播到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的方法 这意味着对于传播模式的形成及其嬗变的理解大都建立在媒介技术革新的基础之上。哈罗德英尼斯(I n n i s,1 9 5 1)、马歇尔麦克卢汉(M c L u h a n,1 9 6 4)、约书亚梅罗维茨(M e y r o w i t z,1 9 8 6)等学者在其经典著作中都集中表达过类似观点,在此不再赘述。再次,传播被认为是社会活动的缩影,传播模式则可以视作社会结构的一361 全球传媒

9、学刊 2 0 2 3年第2期个外显指标。学界对基本传播模式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结构。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大众传播,其区别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其他传播模式的最突出特征便是主体与受众之间“一对多”的结构关系。例如郭庆光(2 0 1 1,p p.1 0 1-1 0 3)在教材中对大众传播之重要特点的概括就专门强调了传播主体的专业化以及传播对象的大众化。所以,社会结构(“一对多”传受关系结构)及其变迁是决定并制约大众传播模式及其演化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以上讨论,可以从技术与社会互构的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一个技术社会传播(t e c h n o l o g y-s o c i e t y-

10、c o mm u n i c a t i o n,T S C)模型(图1)。其中,技术和社会相互建构,其结果分别表现为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与社会主体之间传受关系结构的变迁。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决定大众传播活动如何开展,换言之,大众传播会随着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之过程而表现出不同的样态。图1 技术社会传播模型对此需要作两点简要说明:第一,关于社会结构对于大众传播样态的影响。大众传播的功能决定了它不会脱离国家管控(s t a t e-r e g u l a t e d),而是会被纳入制度化轨道(O S u l l i v a n,1 9 8 5,p.1 3 0)。这意味着,决定大众传播之所以是大众传

11、播的“一对多”传受关系结构(在“制度化”外力的作用之下)具有稳定性,所谓结构变迁仅在有限范围之内发生,传播样态的变化亦是建立在既有基础之上的边际调整。例如,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当其社会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会令社会以网络的形式组织起来(卡斯特,2 0 0 1,p.5 6 9)大众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一对多”的伞状关系不会因此消失,而是会分化出受众之间“多对多”的网络关系。由结构分化带来的影响体现为:垂直、自上而下、单向度的信息传播,得到水平、去中心化、多向度的信息传播的补充,呈现出一种复合态的大众传播。第二,关于技术应用对于大众传播样态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技术指的是工具意义的技术,它是物质性的实

12、体而非非物质性的逻辑体系。应用是(工具意义的)技术与社会关系最为本质的属性,技术在应用技术的社会互动中变成了影响社会并受社会影响的媒介,而不被应用的技术与任何其他不被应用的社会产品没有区别(邱泽奇,2 0 0 8,p p.5 8 4-5 9 5)。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技术应用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信息呈现形式与传播媒介,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虚拟461 第1 0卷第2期 张权,方晓恬: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 现实(V R)等;进而决定大众传播的受众门槛,包括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实力、兴趣爱好等。例如,印刷术作为一种技术,让文字的大量生产、复制成为可能,它被运用于大众传播活

13、动,决定了信息主要以文字的形式通过书籍、报刊等媒介向受众传播,但是将失明、文盲、无力担负相关费用者排除在受众范围之外。综上所述,大众传播作为复杂社会活动的一个侧面,会在社会结构和技术应用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不同样态。基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的关系,理论上讲,可以从两者协同演化的历史轨迹中发现大众传播样态的变化规律。因此,接下来,本研究将以技术社会传播模型为分析框架分阶段考察大众传播的漫长历史,试图从中发现一些稳定呈现的知识线索,从而对未来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样态作出研判。二、大众传播的历史演进与样态更新(一)经典“一对多”大众传播模式1.“一对多”的形成与稳定 语言作为改变人类社会结构的第一种

14、(媒介)技术,在共同劳动(社会合作)需求的推动下诞生(张云飞、袁雷,2 0 1 8,p.2 1 7),它令人类社会出现了从个体各自独立的“散沙”状态转向相互连接状态的可能。此后,为了避免“口口相传”(包括类似广场演讲的“一对多”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耗和失真,社会产生了突破“面对面”形式的同时扩大受众、记录信息、保存影响力等需求。于是,经历了“结绳记事”“书画同源”等过渡阶段,文字得以诞生 它将人工记忆转向知识存储,成为一种外在化的技术,让人类的信息传递打破时空限制,脱离口语传播的局限(张虹、熊澄宇,2 0 1 9)。在文字传播时代,伴随以莎草纸为代表的轻薄质地媒介逐步替换以羊皮纸为代表的厚重质

15、地媒介,有组织的政治统治也完成了对神秘的宗教统治的取代。人类社会的“一对多”传受关系结构逐渐形成。如何在莎草纸等媒介有限的“保质期”内,进一步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对该问题的思考产生了突破传统手抄方法,提升文字生产和复制效率的社会需求,进而催生了印刷技术。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术再到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机,文字的机械化复制成为可能,信息传播的受众规模得以大幅扩大 这也促进了政治权力的交接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以马丁路德开启宗教改革为代表,“报纸和政治小册子参与了1 7世纪和1 8世纪所有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施拉姆、波特,1 9 8 4,p.1 8)。1 9世纪3 0年代,价格便宜、内容通俗的“便士报”

16、进一步推动报纸“大众化”,受众群体规模再度扩大,人类社会“一对多”大众传播模式开始稳定出现。此后,对于更快的传播速率、更远的传播距离,尤其是降56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低传播门槛、更进一步扩大受众规模的要求,推动了电子影像技术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应用。广播、电视等不仅令远距离传播以接近实时的速率完成,更突破了识字率等限制,推动资讯、知识与文化的通俗化转变(喻国明,2 0 2 1)。在大众传播所及范围之内,人类社会实质性地联系在一起。2.“一对多”的创新尽管在传播速率、传播范围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主体是“各自为战”的专业媒体机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仍然

17、是在不同的封闭系统中流动的。这种情况下,以促进信息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为初衷的互联网诞生了,媒介技术的迭代则进入W e b 1.0、W e b 2.0、W e b 3.0的轨道。在W e b 1.0时代,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协议(I P)、传输控制协议(T C P)、域名系统(D N S)和数据包路由协议把公共和私营通讯网络连接起来,令信息在节点之间的传播有效突破了既有限制,整个世界能够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一样互联互通。在短暂充当科研工作者之间远程“点对点”人际传播的工具(电子邮件)之后,互联网技术迅速社会化(彭波、张权,2 0 2 0)。它首先成为一种新的,与报纸、广播、电视并列的大众传播媒

18、介(t h e f o u r t h m e d i a)。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基于超链接技术(h y p e r l i n k)将离散的文本连接起来,打破了信息存储与显示的空间壁垒,进而实现信息共享。这意味着,访问门户网站的网民相当于可以通过同一平台阅读由不同“报社”采编出版、成千上万份“报纸”中的海量信息。这种“发布浏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一对多”大众传播模式的创新。从整体上看,单向度、“一对多”的传受关系结构没有变化(王山、奉公,2 0 1 6),经典大众传播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延续下去。(二)多中心“一对多”大众传播+“多对多”交互传播W e b 2.0时代的大门,是

19、由W e b 1.0时代的另外两个标志性产物所叩开。一是搜索引擎,其为解决“如何从海量信息中迅速锁定所需内容”而诞生。随着Y a h o o、G o o g l e等公司先后创立并面向大众提供集成搜索服务,用户的主观需要和自主行动扭转了传播向度,极大程度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二是电子公告板(B u l l e t i n B o a r d S y s t e m,B B S),作为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与社区公告栏的性质类似,用户可以在上面自主发布帖子。其中部分热帖甚至得到传统媒体转载,令大众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力量。另外,B B S回帖功能的设置令交互式信息传播成为可能,

20、网络空间形成了用户双向交流的虚拟公共场域。总之,主动搜索信息、通过“用脚(鼠标)投票”形成热帖、以“层层盖楼”方式进行交流,真实反映了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的社会需求,预示着W e b 2.0时代的技术革命及其对社会的新一轮建构开始启动,经典“一对多”大661 第1 0卷第2期 张权,方晓恬: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 众传播模式开始发生改变。1.“一对多”中“一”的多中心化首先发生改变的是“一对多”中的“一”,即传播主体。博客(b l o g)上线被视为“去专业化”写作时代开启的标志。大众传播的内容不再由记者、编辑、专栏作家等专业人士垄断,那些具备上网条件、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熟悉电

21、脑操作的非专业群体通过开设博客同样可以赢得受众的广泛关注。部分博主所拥有的粉丝数量使其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完全不亚于、甚至超过传统媒体。谢因波曼与 克 里 斯 威 理 斯(B o wm a n&W i l l i s,2 0 0 3)将 之 定 义 为 自 媒 体(W e M e d i a)。支持传播者群体进一步扩大的还有维基技术(W i k i T e c h n o l o g y),在这种可供多人协同创作的超文本系统中,普通网民可以随时创建并对内容进行编辑,以供公开浏览。它进一步促进了基于互联网的大众传播内容文本由闭合式向开放式转型,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此类协作式写作的社群。以上变化意味着

22、,W e b 2.0时代的网络空间中形成了多中心的“一对多”大众传播。2.“一对多”中“多”的网络化其次发生改变的是“一对多”中的“多”,即广大受众。在P 2 P、R S S、S N S等技术支持下,互联网的功能得以扩展,它不再是纯粹的信息聚合与发布平台,同时还兼具传受即时互动的社交属性。在此条件下,社交网站出现并迅速成为网民活动的中心。它依托于用户在现实中的社会网络,令在不同网站间“流浪”的原子化网民具有了社区意识,并以学缘、职缘、趣缘等非传统方式重新组织起来,普通网民之间的人际互动得以频繁且稳定发生(H a u b e n&H a u b e n,1 9 9 7)。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社交网

23、站,以网络化结构联系起来的普通网民逐渐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庞大群体 这意味着,作为垂直方向上“一对多”结构中的“多”之间普遍产生了横向联系,令水平方向上出现了“多对多”传播的新层次。大众传播开始表现出“垂直单向传播+水平交互传播”的新样态。3.“多对多”的圈层化3 G技术作为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令人类社会正式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与智能移动终端一并,为大众传播带来了颠覆性改变:首先,智能手机上网突破了入网设备门槛,手机相对于台式电脑而言是更大多数人的刚性需求,它令互联网普及率实现跨越式增长;其次,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用户摆脱了网线的束缚,在无线信号覆盖的范围内,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入

24、互联网,这反过来使互联网也更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由于上网这一活动逐渐充满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它也令人们逐渐养成了碎片化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进行自由的角色转换,“一对多”传受关系结构中“一”的多中心化和“多”的网络化趋势76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都愈发显著。并且,由于日常生活与线上生活产生了映射关系,也导致现实社会结构对网络社会(c y b e r s o c i e t y)结构进行了重塑,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共场域又开始私人化、封闭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基于作为文化资本的“趣味”而形成的社会区隔(斯沃茨,2 0 0

25、 6,p.1 8 9)。从该意义上讲,“一对多”中的“多”明显分化,印证了多元主义理论所指出的:社会上并不存在“多数”,只有许多“少数”。这反映出复合形态大众传播中的第二层次,即横向“多对多”的交互传播表现出“圈层化”特征。(三)“一”对多重“多”的精准分众传播2 0 1 6年3月,“阿尔法狗(A l p h a G 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带入公众视野的中心。随后,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标志着智能互联网已具雏形,人类社会正式步入W e b 3.0时代。1.“一”对多重“多”鉴于大众传播的受众结构不断分化,“圈层

26、化”特征日益明显,个性化需求持续表达(彭兰,2 0 1 6,p.1 0 5)。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于传播活动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基于海量的数据对用户画像,然后根据算法推断用户偏好,从“内容池”中选择相应的信息内容产品予以推荐,可以使传播内容与受众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匹配日益精细化。这进而掀起了一场大众传播的范式革命:过去以渠道为依托,以“大水漫灌”的方式增加传播内容命中率的策略,让位于以平台为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信息精准分发的创新性实践。从一般意义上看,“一对多”传受关系结构中的“对”带有了目的性,其结果是面向对多重“多”的差异化、精准化的信息传播。这反映出在有限效果论基础上

27、满足“主动受众”需求的取向(K a t z&L a z a r s f e l d,1 9 5 5)得以进一步实现,也标志着垂直方向 上“一 对 多”大 众 传 播 模 式 开 始 向 精 准 化“一 对 多”分 众 传 播(f o c u s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模式转型。2.“一对多”平台化互联网平台企业以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为定位,以向信息内容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相关服务和条件为“主业”,逐渐形成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张权、雷华美,2 0 2 2)。不同平台媒体之间,以用户为标的开展激烈竞争(R o s o n,2 0 0 5),目的是

28、以实现自身日活跃用户量(D AU)的稳定增长。这造成了平台(作为一个整体)对注意力市场的“瓜分”与对数据资源分发途径的垄断(吕新雨,2 0 1 8)。非平台的媒体纷纷效仿而开展平台化转型,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垄断地位。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平台成为当前大众传播活动发生861 第1 0卷第2期 张权,方晓恬: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 的主要场域,我们称此变化为“一对多”分众传播的平台化。受众之间的“多对多”交互传播除了发生在平台之内,还包括平台用户跨平台搬运内容产品,例如用户将抖音中看到的短视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此外,W e b 3.0时代传播生产与消费的“视频化转向”也值得关注。在内容

29、生产与供给的量和质同步增长、网民数量增长率下降、人均上网时间趋于饱和等条件下,以注意力为标的的竞争向存量博弈的方向发展,传播内容的表现形式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视听传播内容显然比图文传播内容更具优势。作为3 G和WL AN的结合体,4 G技术可以保证1 0 0 M b p s以上的下载速度和2 0 M b p s的上传速度,几乎能够满足所有用户对无线服务的要求,在高流量套餐的加持下,短视频逐步取代文字、图片与音频,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李良荣、辛艳艳,2 0 2 0),甚至大有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成为社会交往之底层语言的趋势(陈秋心、胡泳,2 0 2 0)。三、延续与创

30、新:关于 5G 时代大众传播样态的理论想象 如同3 G带来了移动互联,4 G带来了视频交互,由于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5 G被认为将“催化”释放现有技术的全部潜力,甚至推动新技术(应用)的大量涌现(G h o s h,2 0 1 9),进而对社会带来新的冲击。但如文章第二部分论述,应用是技术建构社会的前提。那么渗透率就可以被认为是技术建构社会的调节变量 随着渗透率提升(应用范围扩大、频次增加),技术对于社会的建构力度增强、速率增长。类比罗杰斯针对技术扩散而提出的临界大多数(c r i t i c a l m a s s)理论(罗杰斯,2 0 1 6),我们可以

31、假设存在一个阈值,当5 G技术的社会渗透率未达到该阈值时,由技术建构引发的是局部、缓慢的社会变迁 可以称此阶段为5 G时代的前半叶,大众传播如何开展主要取决于既有传受关系结构和技术应用方式;而一旦达到该阈值,“肉眼可见”的整体社会变迁将会发生 可以称此阶段为5 G时代的后半叶,大众传播将呈现出样态迅速更新的另一番景象。(一)传受关系结构的延续 目前全球各国正处于5 G基础设施建设期。以中国为例,2 0 2 1年7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5 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 0 2 12 0 2 3年)。根据该计划内容,理想情况下,预计2 0 2 3年我国5 G个人用

32、户普及率将达到4 0%它与截至2 0 1 2年6月底的互联网普及率(3 9.9%)水平相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 0 1 2)。从全社会尺度看,这个水平显然不96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高,即使以 行动计划 发布时(2 0 2 1年7月)7 1.6%的互联网普及率为基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 0 2 1),5 G技术也算不上已经被“充分应用”,遑论达到具有强建构力的阈值。这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当前并未表现出大众传播样态更新的迹象:由于几乎不存在专门针对5 G个人用户而开发的应用,已经购买5 G手机等设备的用户感慨,“除了刷视频更快点,没有什么区别”。而运营商则纷纷表示将选

33、择性关闭5 G基站,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腾讯网,2 0 2 1)。如果面向未来而进行一种线性预测,那么依据披露的5 G技术指标,增强移动宽带(e MB B)将满足非身体接触人际互动场景的几乎所有需求;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 L L C)将满足人与物连通甚至一体的需求,如车联网、机器人、人机混合等技术在制造、医疗、交通、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所有场景的人机互动,形塑人机混合的社会;大规模物联网(mMT C)将满足物联网的几乎所有需要,在各个领域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甚至建构一个与人机混合世界平行的物联世界(邱泽奇,2 0 1 9)。但是若将上述这些基于单一技术指标提升而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机组合起

34、来,考量作为一个整体的5 G技术将给社会结构造成什么影响,则未可知。就像以秉持建立一个自由、开放、共享之社会的初衷而开发的互联网技术,最初被认为会带来更包容、民主的政治,但实际上却导致了更强的控制、更剧烈的社会分化和更严重的不平等(辛德曼,2 0 1 6)这背后虽然可能存在一种“隐蔽的秩序”,但它终究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是,将5 G技术视为在未来改变社会结构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中的必要非充分部分(I n s u f f i c i e n t b u t N e c e s s a r y P a r t o f a n U n n e c e s s

35、a r y b u t S u f f i c i e n t C o n d i t i o n,I NU S)(M a c k i e,1 9 6 5)。同时将对大众传播新样态的研判限定在5 G技术的社会渗透率达到强建构力阈值之前的可预见未来(即文中所定义的5 G时代的前半叶)。因此,我们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传受关系结构层面,当前多中心“一对多”+圈层化“多对多”复合结构不会被颠覆,变化将主要发生在技术应用层面,体现于信息呈现形式与传播媒介两个方面。(二)媒介技术应用的创新近年来,虚拟现实(V R)和增强现实(A R)技术通过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区别于外部物理环境的沉浸式(i mm e

36、r s i v e)体验,实现了对以2 D画面和键鼠交互为特点之传统媒介的超越,为突破长久以来同质化感官体验提供了答案。有学者总结,沉浸传播应该具有以人为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征(李沁、熊澄宇,2 0 1 3),而现实中的沉浸传播距此仍有差距。5 G技术具备前所未有的高速率、低延时、高可靠性特征,能够支持超高清影像的实时传送,进而实现类似现场直播的无时滞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可以由受众决定体验时间的长短 其071 第1 0卷第2期 张权,方晓恬: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 与当前的准沉浸传播相比,就像4 G时代在线观看高清视频直播与3 G时代先下载预先录制的视频再使用播放器

37、播放的区别。这意味着,沉浸式体验或将是5 G时代大众传播的关键词(曹竞、刘俞希,2 0 2 0),真实沉浸感对准沉浸感的替代可以带来以下两方面的改变:第一,垂直方向上,“一对多”单向传播的客体将是一个可以让受众沉浸其中的“场景”。在此前诸多大众传播方式中,受众自主性再高,也要在传播主体所提供的“导播视野”范围内进行选择。而在5 G技术支持下,能够实现对现场更立体、更清晰的还原,受众则可以在传播者提供的“场景”中获得无限接近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如上所述,沉浸传播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借助全息显示、虚拟现实等技术,受众可以自定义其在“场景”中的角色、位置、角度,以第一视角切入,获得全方位、多视角的全

38、景观感。甚至依托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连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外感官”,与内视觉、内听觉和情绪记忆三种“内感官”形成共振,获得接近真实的临场感(雷晓艳等,2 0 2 0)。所以,垂直方向上“一对多”精准化分众传播将表现为传播主体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场景”分发。第二,水平方向上,“多对多”交互传播将转变成为场景交换,令身处异地的行动者实现共同“在场”并进行互动。卡斯泰尔(M a n u e l C a s t e l l s)曾提出,互联网技术打破了空间限制,每个接入互联网的网民都有无穷的行动空间(卡斯泰尔,2 0 0 1)。目前看来,这还只是一种形象比喻,身处异地的人们虽然可

39、以通过语音或视频通话等中介即时互动,但无法摆脱人机分离所带来的疏离感,即便声音、面孔与行动在参与互动,身体却只能“旁观”。但是在5 G技术和相关设备支持下,卡斯泰尔关于“无穷行动空间”的比喻可能变成事实:互动参与者可以与对方交换场景,这相当于创造出一个新的、既不同于现实世界也不同于虚拟世界的“空间之空间”,让身处异地的用户在同一个“场景”中相聚,实现共同在场式的面对面交流(喻国明等,2 0 1 9),甚至可以在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的支持下完成体感交互。所以,水平方向上“多对多”圈层化交互传播将表现为受众之间交换“场景”,并在“场景”交换过程中实现共同“在场”的交流互动。综上所述,在5 G技术及相关

40、设备与应用发展较为成熟但普及率与渗透率尚未达到具有强建构力之阈值的可预见未来,大众传播或将以一种复合样态呈现,表现为社会结构与技术应用的“叠乘”:(沉浸式+场景化)(多中心“一对多”分众传播+圈层化“多对多”交互传播)。四、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采用“技术社会”互构视角,首先建构了一个技术社会传播分17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析框架。然后,分阶段考察媒介技术更迭与社会结构变迁协同演化的漫长历史,梳理大众传播的转型过程(表1)。最后,基于传受关系结构与媒介技术应用的综合影响,面向5 G技术条件下的可预见未来提出一种关于大众传播新样态的相对克制的理论想象。本研究的结论是,大众传播样态由社

41、会主体之间的传受关系结构与媒介技术的一般应用方式所共同决定,5 G时代的大众传播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呈现这样一种复合样态:多元传播主体面向不同受众,以平台为枢纽精准分发场景化信息;同时,不同受众之间基于自身的社会网络在平台中或跨平台进行共同在场式的信息交互。表1 技术杜会传播框架下大众传播的历史演进阶段大众传播样态社会结构技术应用阶段一经典“一对多”大众传播“一对多”形成1.语言 口述信息2.文字 记录信息“一对多”稳定3.印刷术 复制信息4.电子影像技术 播放音像化信息“一对多”创新5.互联网(W e b 1.0)共享信息阶段二多中心“一对多”大众传播+“多对多”交互传播“一对多”中的“一”

42、多中心化“一对多”中的“多”网络化“多对多”圈层化1.互联网(W e b 2.0)发布信息与双向交流2.移动互联网 随时随地联网3.3 G技术 即时发布信息与双向交流阶段三多中心“一对多”分众传播+圈层化“多对多”交互传播“一”对多重“多”“一对多”平台化1.互联网(W e b 3.0)精准分发信息2.4 G技术 丰富信息内容表现形式阶段四(沉浸式+场景化)(多中心“一对多”分众传播+圈层化“多对多”交互传播)“一对多”+“多对多”1.5 G技术 优化感官体验2 0 2 1年1 0月,F a c e b o o k公司公布其元宇宙(m e t a-u n i v e r s e)计划并正式更名

43、为M e t a,令这一来自科幻小说 雪崩 的概念受到全球瞩目。所谓元宇宙,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搭建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人借助可穿戴设备,能够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其中,在拥有完整经济社会体系的虚拟时空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结合本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认为元宇宙描述的正是一种通往未来5 G时代的过渡阶段。具体来说,元宇宙是在虚拟空间中比照现实世界创造出一个仿真场景,人以虚拟角色的方式进入其中,从此前对类似电脑游戏中“主角”的外部操纵变为深度介入的自我操纵,完成第一视角融合。而我271 第1 0卷第2期 张权,方晓恬:面向5 G时代的大众传播新样态构想 基于 们所构想的进阶状态是在现实空间

44、中创造出一个虚拟场景,人的身体直接浸入这个虚拟场景获得感官体验。由过渡阶段到进阶状态,是以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为基础,可以理解为令虚拟场景由被限制在设备之“内”到在设备支持下获得“解放”,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就像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便携智能设备让互联网摆脱网线和固定P C,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未来大众传播样态的展望必须照应与5 G技术相适配的设备、用户的适应能力、相关产品的开发速率等现实问题,包括V R设备分辨率与肉眼感知的沉浸感鸿沟、设备硬件算力负荷大、功耗高续航差、价格昂贵造成设备占有壁垒、V R设备产生的眩晕感等体验优化、长期开发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内容供需冲突等均亟

45、待解决。这些由5 G时代附着给技术、社会、传播的新课题,昭示着上述想象变为现实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政产学研用各界的耐心与努力。本文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 G和超高清环境下全媒体信息传播理论模型建构”(项目批准号:2 0 2 0 Y F B 1 4 0 6 6 0 1)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平台的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 2 J J D 6 3 0 0 0 1)的阶段性成果。注释 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存在不同范式之争。一部分学者继承韦伯传统,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对社会活动、互动、过程、现象等进行描述,提供关于其中意义的诠释和关于其中因果的解释。另一

46、部分则坚持实证主义主张,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是在科学意义上“合规”的,即应遵循科学的原则而开展,按照科学的标准来评估检验(W a t t s,2 0 1 4)。文中所谓“想象力有余而说服力不足”的诟病,或者“依据何在”的反诘,本质上即是从一个侧面对上述范式之争的反映,可以认为是客观存在的科学观念之争议在评价5 G时代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一种具体表现。阿尔都塞聚焦国家、媒介、社会关系,认为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之构成部分,功能是面向公众输出社会意识(A l t h u s s e r,1 9 7 1)。可以借打雷做一个说明:“打雷了”这个信息可以通过午夜的雷声直接传播给惊醒/熬夜的人(垂直、自

47、上而下、单向度),还可以在次日通过朋友之间的交谈而间接传播给当时已熟睡的人(水平、去中心化、多向度)。两者共同实现“一对多”大众传播。所谓“隐蔽的秩序”指的是具有适应性的行动者进行互动,会在宏观层面“涌现”出难以预测的非线性结果。这种必然产生的复杂性背后隐藏着规律和秩序(H o l l a n d,1 9 9 5)。对于传播主体而言,传播并非一个连贯过程,在影像制作产品上传用户下371 全球传媒学刊 2 0 2 3年第2期载设备播放链条中产生的时滞不可避免;对于受众而言,沉浸式体验的时长无法超越内容产品的预先设定;对于传播内容而言,影像的逼真度与清晰度与使用者的肉眼感知能力之间存在鸿沟。所谓叠

48、乘即叠合相乘,指的是文中“沉浸式+场景化”与“多中心 一对多 分众传播+圈层化 多对多 交互传播”这两个“多项式”叠合相乘。它可以分解为:沉浸式多中心“一对多”分众传播+沉浸式圈层化“多对多”交互传播+场景化多中心“一对多”分众传播+场景化圈层化“多对多”交互传播。所以,在此处使用叠乘,意在以简洁的数学表达来概括说明在5 G技术支持下媒介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与场景化传播是(可以)覆盖并贯穿大众传播之复合结构的。参考文献曹竞、刘俞希(2 0 2 0):5 G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沉浸式体验新闻的探索与思考,新闻与写作,第3期,8 9-9 3页。陈秋心、胡泳(2 0 2 0):社交

49、与表演:网络短视频的悖论与选择,新闻与写作,第5期,4 8-5 5页。陈云松、吴晓刚、胡安宁、贺光烨、句国栋(2 0 2 0):社会预测:基于机器学习的研究新范式,社会学研究,第3期,9 4-1 1 7页。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2 0 1 8):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董璐、何道宽、王树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原书C r o w l e y,D.&H e y e r,P.2 0 0 2.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i n h i s t o r y:T e c h n o l o g y,c u l t u r e,s o c i e t y.B o s t

50、 o n,MA:A l l y n&B a c o n.)戴维斯沃茨(2 0 0 6):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原书S w a r t z,D.1 9 9 7.C u l t u r e a n d p o w e r:T h e s o c i o l o g y o f P i e r r e B o u r d i e u.C h i c a g o: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郭庆光(2 0 1 1):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雷晓艳、胡建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题研讨发言材料五篇范文.docx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题研讨发言材料五篇范文.docx
  • 2023年区长、局机关领导、某局、纪委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提纲4份【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6方面】.docx 2023年区长、局机关领导、某局、纪委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提纲4份【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6方面】.docx
  • (带头深入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等六个方面)书记、县委班子2023年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4篇.docx (带头深入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等六个方面)书记、县委班子2023年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4篇.docx
  • 四篇【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2023年副书记、党支部书记领导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docx 四篇【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2023年副书记、党支部书记领导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docx
  • [带头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等六个方面]基层党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2023年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材料[4份].docx [带头学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等六个方面]基层党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2023年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材料[4份].docx
  • 带头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带头深入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等六个方面2023年党员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四篇稿].docx 带头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带头深入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等六个方面2023年党员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四篇稿].docx
  • (带头深入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六个方面)2023年机关单位、纪委书记、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4篇供参考].docx (带头深入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等六个方面)2023年机关单位、纪委书记、党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4篇供参考].docx
  • 【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书记、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班子、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2023年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4份].docx 【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书记、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班子、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2023年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4份].docx
  • 【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4篇)2023年纪委领导干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办公室主任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材料.docx 【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六个方面】(4篇)2023年纪委领导干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办公室主任专题民主生活会“六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发言材料.docx
  •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