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的保护说课盈仓小学 曾丽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4课时土壤的保护。我从教材分析、说课类型、学生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十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阐述。一、说教材: 土壤的保护这一课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肥沃的土壤后,对土壤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土壤保护的措施,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分析造成水土流失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2、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 说课型 :授课后说课。 三、说学生: 作为农村的孩子对于土壤比较熟悉,对于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对土壤的破坏现象都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学习起来轻松,而且感兴趣。四 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我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试验。3、知道人类的破坏土壤的行为有哪些。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五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确立的学习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六、说教法学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
3、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主要通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对身边土壤的调查,以收集资料的形式启发想象,为课上交流、讨论、提出合理建议做准备。在课堂中采用观察法 发现法 交流法 实验法等在授课,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互动交流的思想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讨论表达与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七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土流失实验用具:壤土、2个浅盒子、由教师事先种好的草皮,水、自制喷壶或烧杯、砖块、2个大的托盘。八 说设计理念: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全员参与,互动交流的思想模式
4、。九 说教学流程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巩固应用(四)、课后作业教学过程:一、视频欣赏,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学生看视频)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土壤对人类来说如此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土壤保护的话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看自己收集的资料,提出问题。(1)土壤里生长的哪些直接提供给我们人类?(2)土壤里
5、的哪些被动物们利用了?(3)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产品来自土壤?(4)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小组讨论】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展示交流】(1)小组交流:(2)把你知道的填写在卡片上上。【教师活动】看多媒体课件,介绍窑洞和鼹鼠。小结: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也正是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了解土壤对动植物的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现代教育学科整合的新理念。(二)活动一:了解一些土壤
6、荒漠化的原因【提出问题】看课本13页插图,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而有的地方却寸草难生呢?【学生活动】发表各种意见或猜测。【教师活动】补充土地荒漠化的资料: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明白土壤正遭到破坏,很大程度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活动二:实验: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提出问题】做下面实验,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猜想假设】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没有变化 / 变小 / 变大)【制定方案】小组实验方案与器具材料准备:泥土、草皮、水壶。【实施探究】温馨提示: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土堆的大小
7、、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要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没有草皮。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的变化和流水经过的痕迹。(1)小组实验过程。(2)小组实验记录。【实验结论】证实猜想,明辨是非,小组得出实验结论。学生汇报结果,师小结。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四)活动三:认识到没有土壤的后果【提出问题】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小组讨论】认真思考,大胆想象,分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引导。设计意图:通过假想情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心灵深处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
8、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努力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现科学课的最新理念。(五)活动四:了解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看课本14页的四幅插图及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1)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么?应该怎么做才对?(2)你认为还有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小组讨论】学生看图,认真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学生分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教师活动】喷洒农药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抛洒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开窑烧砖占用、破坏了大量的耕地;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除了同学们展示的其他例子,老师也搜集了许多破坏土壤的行为,同学们来看:【学生活动】学生观看、
9、学习,提高对保护土壤重要性的认识。【拓展补充】保护土壤无小事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以及手机的资料,目的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破坏土壤的现象众多,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激发学生保护土壤的欲望。(六)讨论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提出问题】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指名回答。(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做保护绿色小队员;垃圾分类回收;搞好保护土壤的宣传工作。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
10、土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知道人类的一些活动破换了土壤,让学生行动起来,让每个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唤起同学们强烈的责任感。三、巩固应用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土壤,让我们心中美丽的家园变成的现实,通过朗诵诗歌,总结课文,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对本节课起归纳概括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四、课后作业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搜集资料,办一次保护土壤的主题手抄报,或给环保局长写一封信。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4 土壤的保护 土壤 养育 保护动植物 人类 提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