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林州林虑山风景区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198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州林虑山风景区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林州林虑山风景区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林州林虑山风景区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3 卷第 2 期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l.43 No.2 2023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2023 收稿日期:2022-12-08 林州林虑山风景区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刘波1昉,牛卿2,史钧源3,梁国栋1,李春志4 (1.安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工作站,河南 安阳 455000;3.安阳市人民公园管理站,河南 安阳 455000;4.安阳市林政稽查大队,河南 安阳 455000;)摘 要:风景名胜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2、,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 5A 级景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蕴含了太行山大部分植物种类和特有植物种群,多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其间,古树及古树群保存较多,同时,又地处著名的旅游区,游客众多,对植物的保护更显重要。从景区植物资源保护的意义着手,对林州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植物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当前植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意义;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2630(2023)02-0055-03 林虑山风景区位于河南、河北、山西 3 省交界地带的太行山南段东侧林州市境内,东经

3、 113 37114 04,北纬 36 02 36 14,西依山西省,北临河北省,南至天平山。另外包括红旗渠分水岭纪念馆景区、洪谷山景区,海拔高 501 632 m,总的地势西高东低,是国家 5A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区总面积为 133.02 km2。据调查统计景区共有高等植物 137 科 1 284 种,其中蕨类植物 72 种,种子植物 1 212 种;国家和省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40 种,古树名木 96 株及 1 个古树群;分布有太行山特有植物太行花、太行菊、太行米口袋等。1 植物资源分析 1.1 独特的地理区位 太行山是我国由西向东第二台阶最重要的地形标志,西部是海拔 1 000 多

4、米的黄土高原,东部是一望无垠的华北平原,林虑山所处的太行山南段又是暖温带向温带过度区域,所以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成了植物分布的交汇区。区内地形地势复杂多变、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峰 7 658 座,大型幽谷7 845 条,垂直海拔最高达 1 632 m,水文资源类型丰富。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景区内孕育了茂密的森林和复杂多变的植被类型。景区内百丈悬崖绝壁之上分布有珍稀植物太行菊、太行花、独根草;分布有千年银杏树、古橡树、古板栗等古树名木;名贵中药党参、黄芪、连翘等更是广泛分布。1.2 植被类型及植物资源 风景名胜区共有维管植物 1 284 种,其中蕨类植物 72 种,种子植物 1 212 种。种子植物

5、中裸子植物 6 种,被子植物 1 206 种(双子叶植物 962 种,单子叶植物 244 种)。种类较多的科有菊科 117 种,禾本科 80 种,豆科 78 种,蔷薇科 74 种,百合科67 种,唇形科 42 种,毛茛科 40 种,莎草科 36 种,蓼科 34 种,石竹科 27 种,十字花科 27 种,忍冬科 25 种,伞形科 24 种,玄参科 22 种。景区内植物茂盛,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及空间呈现出了丰富的色彩和形态变化,吸引着大批游客。据统计,景区内共有乔本类植物 94 种,主要作为道路观赏树、道路遮荫树、观果树、桩景树等,其中主要有杨、柳、榆

6、、槐、椿、栓皮栎等。景区内共有灌木类 100 多种,其中主要有黄栌、绣线菊、中国沙棘、太平花、大花溲疏等,这些植物在景区所表现的旅56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游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花和观果上。景区内的藤本类植物较为丰富,主要有野葡萄、蛇葡萄、五味子、南蛇藤等,其在景区内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观叶和观果上,同时部分藤本类植株还具备药用价值。1.3 经济类植物资源 按植物的主要用途将经济资源植物分列为淀粉植物、芳香植物、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饲料植物、绿化观赏植物、蜜源植物、用材植物、农药植物、染料植物、鞣料植物、野菜植物、野生果品、重要的农作物和特殊经济材料种质资源植物等 15

7、 类。其中,药用植物 118 科,观赏植物90 科,野菜植物 65 科,油料植物 46 科,饲料及牧草植物 45 科,染料植物 32 科,纤维植物 31 科,蜜源植物 29 科,淀粉植物 28 科,芳香植物 26 科,鞣料植物 25 科,野生果品 14 科,重要的农作物和特殊经济材料种质资源植物 5 科。景区内具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每种资源经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都将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型的产业。如碎米桠 Isodonrubescens(又称冬凌草)被誉为“神奇草”,因其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肿止痛的功效,自古以来为太行山区民间常年的茶饮。1.4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8、 风景区共有 19 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14 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 7 种常见栽培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狭叶瓶尔小草、核桃楸、青檀、领春木等 19 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分属瓶尔小草科、胡桃科、榆科、领春木等 13 科,其中兰科 6 种,占 32%,胡桃科和蔷薇科各占 11%。团羽铁线蕨、东北蛾眉蕨、过山蕨等 14 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属榆科、蔷薇科、安息香等 12 科,其中榆科有 3 种,占 21%。银杏、胡桃等 7 种常见栽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属银杏科、胡桃科、蔷薇等 7 科。1.5 太行山特有植物资源 林虑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集中

9、。同时,由于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形地势又造就了独特的山区小气候,使景区的自然植被因垂直温差而异分布着一些特有植物,如太行花、缘毛太行花、太行菊等,其中太行菊高居百丈悬崖绝壁之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1.6 古树名木资源 据统计,景区内共有古树名木 96 棵,有国槐、侧柏、银杏、皂荚、紫薇等树种,分布于林州的黄华、石坂岩、姚村镇,每棵古树名木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在景区的不同角落散发着独特的光辉,吸引游客前来探究。古树名木植物群落旅游资源,如林州市黄华镇桑园村西侧的中华古板栗园,园内古板栗树约 3 000 余棵,其中树龄在 600 年以上的大型板栗树有 1 300 余棵,规模之大在我国也属罕见,古树

10、名木群在展示其古朴遒劲的形态之外,也留下了宝贵的植物物种研究资源。2 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 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对矛盾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景区自身的发展需求,景区内的基础建设和开发项目逐渐增多,部分项目的建设必然会导致植物破坏和其生存环境的改变,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逐步凸显。2.2 资源保护与旅游休闲观光的矛盾 景区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吸引着广大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景区内的旅游线路两侧的植物,尤其是景区内海拔较高的山路,分布着多种珍稀植物品种,而且因海拔高巡护次数受限,有些游客会去随意采摘植物,景区植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景区旅游开发设计区域和路线不科

11、学,宣传不到位,导致大量游客进入景区,当人类活动超过一定范围,也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2.3 资源保护与植物开发利用的矛盾 尽管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即有些地区的野生植物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而有些地区的野生植物在深山老林中自生自灭1。当前,景区内植物资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过度采收和掠夺性利用会直接造成该物种的数量锐减或灭绝。2.4 体制不顺,技术人才缺乏 景区面积广,景点分散在景区的不同位置,经营体制存在差异。景区在发展旅游和开发的同时,没有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野生植物资源的统计、开发、利用、保护等方

12、面的专业性人才。3 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保护的意义 3.1 是维持人类正常生活的保障 植物是生态环境和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地球稳态和生物链的循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部分植物作为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和生产者为生物链提供了基础的营养物质,生长过第 2 期 刘波等:林州林虑山风景区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57 程中产生的氧气和腐败过程中分解成的有机物都对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逐渐缩小,增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3。野生有着促进作用2。3.2 能够有效维持生物多样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导致自然植被和动物的生长空间植物是部分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近年来,过度利

13、用和人为破坏野生植物的现象不断发生,野生植物保护面临着过度利用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因此,开展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可以为野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3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野生植物不仅有其生态价值,还具有食用、药用、工农业生产原料、绿化观赏价值,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野生植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既有常见的绿化和观赏价值,亦具备天然和绿色的特点,人们对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根茎需要也在持续增加,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3.4 有利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资源既具有再生性,又具有可解体性。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飞速增长使植

14、物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需求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植物资源供求失调。有计划地开展优良树种育种工作,保护和发展珍稀濒危植物、重点保护植物、太行山特有植物等,有利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 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4.1 科学制定景区规划,严格规范项目建设 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是战略层面的发展部署,要严格按照规划在景区内开展项目建设,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以免对植物资源在内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4.2 加强宣传和法制建设,规范景区内旅客行为 野生植物多分布于景区内偏远地带,不少游客和当地居民对

15、珍稀野生植物不熟悉或根本不了解,缺乏保护意识,因此,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对工作人员、游客和景区内的居民进行科普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断加强植物资源管理,明确保护对象范围和健全管理机构,加大处理力度,更好地保护景区植物资源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4.3 加强珍稀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珍稀植物种质资源首先要保护好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一个地区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与本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生境的破坏会打破植物与生长环境之间长期以来相互适应的平衡关系,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二是实行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对珍稀植物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进

16、行围栏保护,对于生境受到严重干扰的珍稀植物进行迁地保存。三是进行合理的人工抚育和优良树种种植工作,有计划地增加和发展珍稀濒危植物、重点保护植物、太行山特有植物。四是加强景区内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对发现未登记的古树进行挂牌登记,并定期管护。4.4 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技术人才的培养 统一规划景区植物旅游资源,解决景区旅游资源的经营权、归属权和利益分配问题。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需要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4。注重引进和培养野生植物保护相关的专业人才,定期开展景区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调查与研究,掌握区域内的植物资源本底数据,并建立野生植物信息资源库和监

17、测网络,实现动态监测技术。4.5 着力开发景区特色植物资源 收集和保存当地特有的野生植物资源,并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提供野生植物材料。对景区特有的植物资源进行开发,打造特色植物园;依托特色植物资源,打造生态科普游。打造景区立体森林资源景观,针对不同植物适应不同海拔的特性,在景区不同高度营造出立体森林资源景观。比如,依托景区的盘山公路、精品景点等,对该地区植被立体景观进行旅游开发,创造出不同的观景平台,让游客在欣赏不同海拔下生长的各种植物景观时,对植物物种的色彩、形状、生长特性有直接地观察和对比。参考文献:1 匡云.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J.绿色科技,2017(23):110-111.2 陈运宝.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解析J.新农民,2021,000(013):78.3 郭永明.保护野生植物的意义及路径J.乡村科技,2021,12(06):117-118.4 王凯元,许红燕.浅析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现状及管理措施J.种子科技,2019(14):155159.(责任编辑:王团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