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河区长湴小学数学科教学设计
第 二 册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邱芳
执教时间
2017.5.10
教学目标
1.正确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难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数位顺序表及数的组成。
说一说“35”的组成
2、口算。
35+4= 42+3= 5+21=
35+40= 42+30= 50+21=
问:这两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知识回忆
学生齐答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回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引入。
教师:学校的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能提出减法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并板书。
2 师:你们会计算吗?请把你的方法写下来或画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分享你的方法?
指生汇报,全班交流。
3、拨一拨
教师:我们可以用计数器来帮助计算。谁能上来演示一下?。
4、结合拨数过程,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教师结合学生汇报,在算式下面注出口算过程图。
35-2,先拨35,从个位上减去2个珠子,就是33。算式:把35分成30和5,先算5-2=3,再算30+3=33。
35-20,先拨35,从十位上减去2个珠子,就是15。算式: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20=10,再算10+5=15。
根据图再跟同桌说说这两题口算的过程。
5、两题对比,认识本质
“35-2”和“3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同桌讨论汇报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板书)
看主题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列式。
学生独立探究算法后同桌交流方法。
请学生上台用计数器拨一拨。边拨边说方法。
回顾拨数过程,理解算理。
跟同桌说说这两题口算的过程。
同桌讨论、辨析。
在操作中体会算理。计数器虽然抽象性强,但能很好地体现位值思想,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结合拨的过程,理解算式计算的过程,明白算理。
再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和口算过程对应起来。让学生根据图再说说口算过程,以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
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区分,在对比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
三、练习巩固
1、书本69页做一做第一题
6-4= 9-5= 7-3= 8-2=
26-4= 49-5= 87-3= 38-2=
2、书本69页做一做第二题
30-10= 50-20= 70-40= 60-50=
38-10= 57-20= 76-40= 69-50=
3、小猴摘桃子。(开火车口算)
4、解决问题。书本71页第三题。
完成练习。
说说算理。
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反馈交流,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检测
书P71练习十六
1、 57-3= 65-4= 89-7= 37-5=
99-8= 48-6= 26-2= 75-4=
2、 63-20= 37-4= 59-30= 84-4=
46-3= 72-50= 28-7= 96-60=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