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焦炉煤气基础知识一、焦炉煤气成分焦炉气,又称焦炉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每吨干煤可生产焦炉气300350m3(标准状态)。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氧气(0.3%0.8%)、氮气(3%7%)。其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为可燃组分,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为不可燃组分。焦
2、炉气属于中热值气,其热值为每标准立方米1719MJ,适合用做高温工业炉的燃料和城市煤气。焦炉气含氢气量高,分离后用于合成氨,其它成分如甲烷和乙烯可用做有机合成原料。焦炉气为有毒和易爆性气体,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6%30%。二、焦炉煤气危险性概述1、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2、侵入途径:吸入3、健康危害:(1)氢气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2)一氧化碳危害:其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
3、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5、爆炸危险:易燃、易爆。三、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无意义。2、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
4、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四、消防措施1、危险特性:(1)焦炉煤气中可燃成分约占95 发热值高达17MJ/m3,故燃烧速度快,温度高,火焰明亮,辐射能力强;(2)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5-30 ,由于其爆炸下限低,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大,所以在空气中混有焦炉煤气,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爆炸。(3)焦炉煤气重度为4686 gm3,CO含量为6 ,由于CO比空气轻,在室外能在空气中稳定地上升,逐步扩散,不易在地面积聚,所以煤气在室外泄漏要相对安全些。焦炉煤气虽然无色,但有明显臭味,比较容易让人察觉。CO含量相对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要低中毒的危险性要小些。(4)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6000C,
5、发生泄漏后如无火源,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5)焦炉煤气燃烧属稳定性燃烧,发生着火后,扑救相对要容易些。2、有害燃烧物:二氧化碳3、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五、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
6、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六、操作处置与储存1、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2、储存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七、接触控制/个体防护(1)最高允许浓度:最高浓度30mg/m3(2)监测方法:
7、气相色谱法(3)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4)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及事故处理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5)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6)身体防护:工作区应穿防静电工作服。(7)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8)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八、稳定性和反应性(1)稳定性:稳定(2)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3)避免接触的条件:强光、高温、明火(4)聚合危害:不能发生九、废弃处置废气物处置方法:燃烧放散排入大气。第二部分:煤气中毒预防和救治在焦化企业中,一氧化碳是引起人身中毒事故的主要气体,在工作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最高
8、允许浓度为0.0024(30mg/m3),当高于标准时,则因浓度和接触时间的不同,会导致接触者轻微、较重、严重煤气中毒,甚至死亡。一、煤气中毒的原因: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活动性很强,能长时间与空气混合在一起。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与红血球中的血色素结合成碳氧血色素,使血色素凝结,破坏了人体血液的输氧机能,阻碍了生命所需的氧气的供应,使人体内部组织缺氧而引起中毒。二、CO中毒症状:中毒的症状与个人的身体强弱、空气中CO浓度及中毒的时间长短有关。煤气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1、急性中毒:当空气中的CO浓度较高,人在一个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CO,所表现的中毒现象为急性中毒
9、。急性中毒的患者,虽然是由于组织缺氧而引起的,但在外表上却不像一般窒息的病人。皮肤、手指颜色鲜红,但往往皮肤上有紫红色斑点和水泡。2、慢性中毒:中毒者在数天或数星期后才出现症状,如经常性的头晕、视力减退、健忘、甚至变成了呆痴,还可能引发肢体麻痹和CO性脑炎。另一种情况是人们如果长时间在含有低浓度的CO空气中工作,每天要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长期以后,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贫血、面色苍白、心悸、疲倦无力、消化不良、呼吸表浅、体重减轻、头痛、感觉异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3、中毒的程度: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三种情况:(1)轻度中毒:从表面上看,中毒者与一般人区别不大。但心跳加快、精神不
10、振、头痛、头晕有时有呕吐、恶心。(2)中度中毒:中毒者脉搏加快而弱、心慌、眼浅昏迷、烦躁不安、知觉敏感降低或散失、意识混乱、瞳孔扩大、对光反应迟钝、血色是桃红色、患者处于昏睡之中。(3)严重中毒:在中毒情况下,再吸入一氧化碳就变成严重中毒。口唇成桃红或紫红,指甲花白,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射,有时患者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处于假死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三、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1、煤气设备泄露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没有及时处理。2、对煤气性质认识不足,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工作而又不带防毒面具。3、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4、停送煤气,
11、不注意空气流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5、煤气倒窜到蒸汽及水管内,引起人员中毒事故。6、煤气区域不挂“煤气危险、禁止停留”的标牌,或安全制度不严格,误入或提前进入危险区。7、管网系统压力波动大,超过水封安全要求,造成水封压穿,煤气泄露。四、如何防止煤气中毒:1、严格执行煤气安全制度和规程。2、煤气单位上岗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工作。3、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动火检修,必须到煤气主管单位办理动火证。防护人员要到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4、在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如清灰,进入煤气设备前必须做鸽子试验或化验分析,合格方可进入。5、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设备,应
12、有定期检查泄露制度,发现泄露及时处理。6、对新建、扩散、改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7、发现跑冒煤气或带煤气作业,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8、不准在煤气区域停留、睡觉或烤火。9、煤气防护机构要定期对煤气场所进行一氧化碳分析测定,发现超标及时处理。10、蒸汽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时间联通,用完后立即断开,防止煤气倒窜造成中毒。水管应装逆止阀,以防止断水时倒窜煤气。11、煤气区域应挂明显的安全标识牌。第三部分:煤气爆炸的预防和处理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煤气爆炸。煤气爆炸的条件是在一定的容器内,煤气中混入空气或空气
13、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混合比例,遇明火、电火或与达到着火温度的物体相遇,或者达到该煤气的燃点以上的温度,以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爆炸。一、产生煤气爆炸的原因:1、煤气来源中断,管道内压力降低,造成空气吸入,使空气与煤气混合物达到爆炸范围,遇到火产生爆炸。2、煤气设备在检修时,煤气未吹赶干净,又未做化验,急于动火造成爆炸。3、堵在设备上的盲板。由于年久腐蚀造成泄露,动火前又未做试验,造成爆炸。4、窑炉等设备正压点火。5、违章操作,先送煤气,后点火。6、强制供风的窑炉,如鼓风机突然停电,造成煤气倒流,也会发生爆炸。7、焦炉煤气管道及设备虽然已吹扫,并检验合格,如果停留的时间长,设备内的积存物受热
14、挥发,特别是萘升华气体与空气混合物达到爆炸范围,遇火同样发生爆炸。8、烧咀关不严,煤气泄露炉内,点火前未对炉膛进行通风处理。9、在停送煤气时,没有按规章制度办事,或者停煤气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又没检查就动火。10、烧咀点不着火,再点前对炉膛未作通风处理。11、煤气设备引上煤气后,未做爆发试验,急于点火。二、煤气爆炸的预防:为了防止煤气爆炸,首先要杜绝煤气和空气的混合物而产生爆炸范围内的混合气体。其次要避免高温和火源接触爆炸性混合气体。1、送煤气前,对煤气设备及管道内的空气须用蒸汽或氮气赶净,然后用煤气赶蒸汽或氮气,并逐段做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送给用户。2、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和不生产的煤气设
15、备必须可靠断开,切断煤气来源时必须用盲板。3、对要点火的炉子需做严格的检查再点火,然后稍开煤气待燃着后,再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如点着后灭了,需重新点火,应关闭烧咀阀门,对炉膛内做负压处理,待煤气吹扫干净后再点火送煤气。4、在已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的煤气设备及管道上动火时,一定要检查、化验合格后,方可动火。对长时间未使用的煤气设备动火,必须重新进行检测。鉴定合格方能动火。5、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保煤气的正常压力,只准用电焊,不准应气焊,同时要有防护人员在现场。6、凡停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及时处理残余的煤气,直到合格。7、煤气用户应装有煤气低压报警器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以防回火爆炸。8、
16、检修后投产的设备,送煤气前,除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外,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火源,有无静电放电的可能,然后才按照第一条的规定送煤气。9、停送煤气时,下风向一定要管理好明火。三、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发生煤气爆炸事故,一般是煤气设备被炸损坏,冒煤气或冒出的煤气产生着火。因此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一般接着而来的,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者产生二次爆炸。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并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1、对出事地点加强警戒,绝对禁止通行,以防止更多人中毒。2、爆炸范围40米内禁止火源,以防止着火事故。3、迅速查明爆炸的原因,在未检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4、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
17、复生产。5、煤气爆炸后,产生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产生煤气中毒事故,按煤气中毒事故处理。四部分: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煤气着火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足够的空气或氧气,二是有明火、电火或达到各种煤气不同的着火温度。一、引起煤气着火事故的原因:引起煤气着火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多数是设备泄露煤气遇到火而引起燃烧。着火的地点一般在人孔、法兰、放散阀、阀门、试验头等处。煤气爆炸事故的同时也会引起着火事故。其他引起着火的原因还有:煤气设备、管网动火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而引起着火;静电、雷击或电气火花遇上煤气而着火;铁具碰撞的火花遇上泄露的煤气而着火;在煤气泄露附近生火或吸烟引起着火等等。二、煤气着火事
18、故的预防: 防止煤气着火事故发生的根本办法,就是破坏或避免煤气着火的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只要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不会发生煤气着火事故,为此必须做到:1、保证煤气设备及管道的严密性,经常检查,发现泄露及时处理。2、在煤气设备上动火要办好动火证,并检查动火前准备工作是否按规章要求去办,要有齐全的防火措施,并有安全部门检查确认,否则不准动火。3、煤气区域及煤气作业区,要有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4、设备、管道要有良好的接地线,电器设备要有完好的绝缘及接地装置,对接地线要定期检查测试。5、带煤气工作时,必须用铜制工具,在铜质工具上要涂上黄油,防止工作时与设备碰撞产生火花。6、煤气设备及管道附近不准堆放易
19、燃易爆物品7、凡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做到:(1)可靠的地切断煤气来源,并认真处理干净残留煤气。(2)检测管道和设备内气体合格。(3)对设备内可燃物质清扫干净,或通入蒸汽,动火始终不能中断蒸汽。8、煤气设备、管道的下列部位较易造成泄露,应经常检查。这些部位是:阀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铸铁管接头、排水槽、煤气柜侧与活塞间、风机轴头、蝶阀轴头等。三、煤气事故的处理:1、由于设备不严密而轻微小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漏处。2、直径小于15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煤气来源。3、直径大于150mm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切
20、记不能突然把煤气阀门关死,以防回火爆炸。4、大量泄露引起着火时,采用关阀降压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在降压时必须现场安装临时压力表,使压力逐渐下降,不至造成突然关死阀门引起回火爆炸。其压力不能低于5-10毫米水柱(煤气最低压力)。5、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6、煤气设备附近着火。影响煤气设备温度升高,但还未引起煤气着火和设备烧坏时,可正常供气生产。但必须采取措施将火源隔开并及时熄灭。当煤气设备温度不高时,可用水冷却设备。7、煤气设备内的沉积物,如奈、焦油着火时,可将设备的人孔、放散阀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附属孔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然熄灭。或通入蒸汽或氮气灭火。熄火后切断煤气来源,再按有关规程处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