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北宋彭汝砺使辽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246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北宋彭汝砺使辽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北宋彭汝砺使辽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北宋彭汝砺使辽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第 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孙振涛()男 集宁师范学院教授 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基金项目:集宁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基金项目()论北宋彭汝砺使辽诗孙 振 涛(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摘 要:北宋诗人彭汝砺使辽期间创作了六十多首诗歌作品 彭汝砺使辽诗内容丰富价值独特既有诗人羁旅行役视角下的坎坷苦辛孤馆独处时的寂寞难耐以及梦牵魂绕的思乡之情又有地域文化视角下诗人对辽国北疆地理风光和人文社会文化的审美感知流露出对辽宋两国世代友好的真诚祝愿关键词:彭汝砺使辽诗歌交通地理审美感知羁旅行役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北宋哲宗元祐六年()彭汝砺以集贤院

2、修撰刑部侍郎的身份充当太皇太后贺辽主生辰使携同副使宋球一起使辽 彭汝砺使辽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辽国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新奇独特的人文风貌以及羁旅行役期间的馆驿生活、两国使臣之间的深厚友谊、底层民众对长久和平的美好期盼一、羁旅行役视角下的馆驿生活彭汝砺出生于饶州鄱阳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风光秀美的江南 奉命使辽的任务在他看来很突然几乎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诗人自言“北行未始过陈桥仗节今朝使大辽”当诗人冲风冒雪来到辽国北疆真正踏上漫漫征程时让其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的是沿途经历的坎坷辛苦、孤馆独处时的寂寞难耐以及梦牵魂绕的思乡之情北宋派遣大臣使辽的常规任务一般有两项即祝贺辽主生辰或祝贺辽国正旦 辽国从接待方

3、便的角度出发“为避免两接使人尝合生辰以就正旦”因此隆冬腊月正是北宋使臣进出辽国交聘往返的忙碌季节 千里冰封酷寒难耐的恶劣天气是彭汝砺使辽面临的第一项考验 诗人行走北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疾风吹雪般的悲凉画面所谓“寒日拥云初漠漠急风招雪晚萧萧”“山谷冥冥凤怒号故吹霜雪上绨袍”(和国信子育元韵)“朔风白昼不胜寒清晓马行霜雪间”(再和子育)作者在再和子育中慨叹:“气血畏寒身畏劳养生曾去问参寥 我今与子俱错计霜雪正严山更遥”诗中“气血畏寒身畏劳”意指自己身子虚弱经受不住风欺雪虐“我今与子俱错计”颇有些悔不当初、同病相怜的反思意味宋人使辽一般历时两月有余 彭汝砺再和子育韵 诗 云:“朔 风吹 雪 着 人 寒

4、 行 尽 千 山 复 万山”其和国信子育元韵诗曰:“晓起南山暮北山夜深归梦只山间”宋人使辽之所以跋山涉水旷日持久一方面源自辽宋两国天南地北千里接壤另一方面源自辽国故意误导宋使多走一些冤枉路意在夸耀辽国幅员辽阔、关山重叠易守难攻宋史曾记载刘敞出使契丹的经历:“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曲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驿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驿相顾骇愧曰:实 然 但 通 好 以 来 置 驿 如 是 不 敢 变也”彭汝砺此次使辽与诗人刘敞的遭遇类似其望云岭诗云:“五更风雪霁层霄残月寒星共泬寥 道路长如之字转胡人能以近为遥”诗中“道路长如之字转”意指道路曲曲

5、折折坎坷漫长“胡人能以近为遥”意指辽国将驿站行程设置得回环往复故意误导诗人不停奔波宋人使辽步履匆匆客舍驿馆成了他们暂时休憩之所 彭汝砺再和子育韵诗云:“夜寒灯火照长宵只有尘编慰寂寥 南北可怜身泛泛梦归亦苦路遥遥”诗人长途跋涉与孤馆、驿站、客舍结下了不解之缘馆驿之中那盏青灯在夜幕垂垂下随风摇曳、明灭不定越发地衬托了作者浪迹天涯之时内心的失落与忧伤 彭汝砺使辽诗云:“江湖梦寐时之楚象魏精诚日望尧 孤驿夜深谁可语青灯黄卷慰无聊”惠州诗曰:“居上身如梦行人驿是家 青灯无意绪点点自成花”当彭汝砺客居孤馆寒灯照影顿感劳生如梦、天涯羁旅内心涌动着悲酸、凄凉、伤感等复杂的况味 如古北口杨太尉庙诗云:“驿舍怆怀

6、心欲碎不须更听鼓鼙声”宿金沟馆诗曰:“雾拥云垂野霜连月在沙 夜来无复寐寂寞听寒笳”诗人孤馆难眠对灯长叹一种想家的情绪油然而生 再和子育韵诗云:“日夜归心折大刀羔裘貂鼠岂无袍 利名毕竟拟何用身世由来空自劳”诗中“归心折大刀”形象生动并带有鲜明的夸张色彩“归心折大刀”一语出自诗圣杜甫的诗歌作品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诗云:“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二、辽国的地理交通、自然环境彭汝砺在辽国境内沿着南京道、中京道、上京道的交通路线曲折前行 以地理视角审视诗人的交通路线图可知诗人沿途经过了金沟馆、古北口、望云岭、新馆、墨斗岭、会仙馆等

7、馆驿地名辽代檀州“金沟馆”故址在今密云水库 据北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记载云:“金沟馆西南距檀州五十里”诗人行经此处赋诗宿金沟馆辽代檀州“古北口”又名“北口”或“虎北口”女真族称之为“留斡岭”彭汝砺行经此处赋诗二首分别为古北口杨太尉庙和过虎北口始闻鸡“望云岭”又名“思乡岭”或“德胜岭”即今河北滦平县南十八盘岭 辽史“地理志”引宋人王曾 上契丹事云:“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彭汝砺行经此处赋诗二首分别为望云岭和望云岭饮酒“新馆”介于“望云岭”与“卧如来馆”之间彭汝砺行经此处赋诗接伴太傅离新馆其兄迓于途“墨斗岭”又名“摸斗岭”或“渡云岭”在今河北滦平县山峦起伏长二十里许 彭汝砺行经此

8、处赋诗过墨斗岭闻鸟声似子规而其形非是“会仙馆”故址在今河北承德市东北双峰寺 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记载:“自(打造)馆西南行十里余至中顿 顿之西南有大山山有建石望之如人曰会仙石 山下大川流水川间有石屹然对山乃筑馆其上(即会仙馆)旁有茂木下湍水对峙大山 大山之西有断崖上耸数百尺挺擢如屏而鸣泉漱其下 使人过此必置酒其上遂以为常”彭汝砺行经此处赋诗雪后会仙洞虏人置酒诗题中的“会仙洞”即“会仙馆”彭汝砺这次使辽大开眼界将沿途的地理风光和自然风貌付之于诗歌吟咏 辽国北疆独特的草原、沙漠、飞禽、走兽被作者十分形象生动地绘制于诗歌之中 诗人使辽首先扑面而来的是广袤无垠的草甸原野 彭汝砺沙陁逢正旦使副诗云:“异乡邂

9、逅不可得别酒留连能几何 飘飘飞鸿无限意凋零白草不胜歌”宿金沟馆诗曰:“云深无去雁日暮有栖鸦 雾拥云垂野霜连月在沙”诗人耳闻目睹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亘古蛮荒的原野上成群出没的牛羊隐匿蛰伏伺机而动的豺狼虎豹 如尚德诗云:“万里沙陁险且遥雪霜尘土共萧条 草莱长大 牛羊众 窟穴阻 深豺虎骄”诗人在艰难前进的旅途中对异域他乡的禽鸟产生好奇之心 如过墨斗岭闻鸟声似子规而其形非是诗云:“有鸟羽毛非子规向人如道不如归 使轺不用君多劝未到归心已似飞”根据诗意可知诗人笔下禽鸟的叫声与子规相类似但这种鸟并不是真正的子规鸟 诗人翻山越岭所行之地除了广袤无垠的草原、起伏连绵的高山、沟壑纵横的激流险滩还有尘土扑面、

10、渺无人烟的沙漠腹地当彭汝砺生平第一次见到沙漠时几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大小沙陁(其一)诗云:“大小沙陁深没膝车不留踪马无迹 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 大风吹沙成瓦砾头面疮痍手皴坼下带长水蔽深驿 层冰峨峨霜雪白狼顾鸟行愁覆溺 一日不能行一驿吾闻治生莫如啬”诗中“大小沙陁深没膝”意指沙漠中的沙子几乎没过人的膝盖行经此处“车不留踪马无迹”诗中“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意指沙漠一望无际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无法辨别东西南北 大小沙陁(其二)诗云:“南障古北口北控大沙陁 土地稻粮少岁时霜雪多”诗人眼中的大小沙丘称得上是不毛之地“稻粮少”“霜雪多”的遣词用语生动形象恰如其分三、辽国的人文社会、民俗风貌

11、彭汝砺对异域他乡的人文社会和风俗民情感到无比新奇在诗歌作品中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形象描绘出了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民情 诗人笔下的城郭村落别具一番风貌如惠州诗云:“城垒四五尺闾阎千百家 朝尘疑作雨暮雪欲飞花 旧寺僧何在空堂鬼自邪 三更愁不寐相笑是皇华”诗人眼中辽国城镇不是很繁华“城垒四五尺”意指城墙不高“闾阎千百家”意指人口密度不大 惠州在中京大定府东北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 辽使地理志中京道云:“惠州惠和军中刺史本唐归义州地 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鹿山下创城居之置州 属中京统县一:惠和县 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帐户置”彭汝砺宿金沟馆诗云:“绝域三千里穷村五七家 云深无去雁日暮有栖鸦”在诗人看来辽国虽

12、然幅员辽阔但人烟稀少一个小村落也就三五人家彭汝砺对辽国皇帝冬季的行营所在地“广平甸”感到十分神秘 广平甸诗云:“四更起趁广平朝上下沙坨道路遥 洞入桃源花点注门横苇箔草萧条 时平主客文何缛地大君臣气已骄 莫善吾皇能尚德将军不用霍嫖姚”诗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辽国皇帝冬季捺钵之地“广平甸”诗人感慨之余详细描写了这个神秘的所在“广平甸”在辽国上京道永州的潢水与土河之间“四更起趁广平朝上下沙坨道路遥”意指“广平甸”的四周尽是沙丘使臣行路困难不得不四更天早起动身前往“洞入桃源花点注门横苇箔草萧条”意指契丹皇帝接待北宋使臣的地方十分简陋大门旁边是用芦苇编织而成的简易围墙只有里边毡帐点缀一些花朵整个行宫显得

13、十分萧条彭汝砺在使辽期间接触了大量的契丹人对契丹人的相貌容颜、服饰打扮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如胡雏诗云:“秃鬓胡雏色如玉颊拳突起深其目 鼻头穹隆脚心曲被裘骑马追鸿鹄”该诗对契丹族的小孩子进行了生动描写“秃鬓”“颊拳”“深目”“鼻隆”十分符合契丹人的相貌特征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瘴疾问云谓佛妆也 诗云:“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络髻面涂黄 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夸是佛妆”诗中生动描写了契丹少女化妆打扮的“佛妆”习俗 契丹少女“佛妆”风俗深受佛教文化影响据契丹国志卷 载张舜民使北记“佛妆”条记载:“北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彭汝砺在接触契丹人的过程中对契丹族人之间的兄弟亲情非常羡慕在诗歌作品中进行了形象描写

14、 如途中见接伴曰三得三家书因作是诗寄候云:“谁似老胡喜一朝三得书 去家长念汝触事独愁予 小冻鱼全少天寒雁更疏 三冬多雍热安否此何知?”诗中描写同行的辽国接伴使一天之内接到了三封家书诗人十分羡慕这位老太傅能够时刻被家人牵挂 接伴太傅离新馆其兄迓于途诗云:“使者乘轺至将军走马迎 侏离何所语踊跃不胜情 寓目鸿雁泽伤心杕杜行 天乎非有间我老独无兄”诗歌描写辽国接伴使的哥哥骑着快马赶到驿站“新馆”看望自己的弟弟 兄弟二人见面十分激动载歌载舞“踊跃不胜情”此情此景让诗人羡慕发出了“天乎非有间我老独无兄”的感慨四、余论诗人彭汝砺在使辽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辽宋两国的深厚友谊所谓“老胡泪落不忍别野鹊性灵相近飞”(

15、归期)两国使臣和伴使之间的友谊是相互尊重、民族平等前提下纯真友谊的真实流露诗人此行记述了辽国底层民众期盼和平友好交往的内在心声 记中京伶人口号诗云:“伶人作语近初筵南北生灵共一天 祝愿官家千万岁年年欢好似今年”诗人描写辽国中京伶人在表演歌舞时欢呼口号祝愿两国“年年欢好似今年”期盼辽宋两国和平交往世代友好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彭汝砺对辽宋两国世代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衷心拥护赋诗云:“往来道路好歌谣不问南朝与北朝 但愿千年更万年欢娱长只似今朝”(记使人语呈子开侍郎深之学士二兄)望云岭诗云:“今日日如昨日日北方月似南方月 天地万物同一视光明岂复疆域别”在诗人看来

16、辽宋两国理应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世代友好参考文献 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长沙:岳麓书社.傅乐焕.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李白杜甫.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长沙:岳麓书社.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 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脱脱.辽史.北京:中华书局.叶隆礼李西宁.二十五别史:契丹国志.济南:齐鲁书社.孟轲.孟子.西安:三秦出版社.(责任编辑:王 燕)声明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 数据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稿件接受发表后作者将稿件的各种出版权(包括纸型出版权、复制、翻译权以及光盘、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出版权等)转让给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