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2015届高考物理解题策略及得分技巧高考物理阅卷组长十点忠告1.字要写大点,要写工整。否则网上阅卷老师看不清楚会丢分。2.不要用铅笔答题;要用用铅笔作图,虚、实线要分清。3.答题时中间不能空。如一题有三问 ,答题时中间不留空,即使2问不会答,1、3也要连起来答。4.答案不能出答题框。出答题框阅卷老师找不到。5.物理计算要有公式、方程式等,文字说明要简洁。6.不要随便造符号,要用题中给的物理符号。7.要先进行字母运算,最后代数字。8.估算题,方次、有效数字不能错。9.不会做,不要交白卷,要找关系式,只要搭上边的式子都能得到分。即使做错了,也不要打“”,留个公式就能得分。10.新
2、高考,难点分散,就是最后一题的第一问还是容易的,不要轻易放弃。一:仔细审题1认真细致,全面收集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词句;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做
3、上记号。3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4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5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6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7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矢量方向不明确;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制约条件不确定; 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8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9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是否考虑重力;(2)选择题中选错误的
4、还是正确的;(3)矢量还是标量?譬如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求受到的安培力?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4)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5)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6)是直径还是半径10科学思维,力避主观想象。(1)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2)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3)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二:解题指导1.选择题可以用直接判断法、计算求解法、淘汰排除法、特殊值法 、极限法、量纲分析法(单位)、等效法 、图像法、结论法等。2.计算题1.要指出解题中的研究对象;2.要习惯准确地画出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电路图/平面图/
5、轨迹图/光路图等;3.明确指出物理过程的初末状态;4.规定正方向/0电势能点; 5.使用物理规律的名称和条件;6.从题意中判断出的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7.解题中说明自设字母的含义; 8.对题意要求的结论性语言要确切回答。三:时间把握及解题技巧(其实有105分钟的答题时间,我们要解决的分值就是70分)1.整卷掌控(发卷后5分钟时间,应先浏览全卷)、得分最大化:除了卡住的地方尽可能得全分、多得分,先易后难,立足基本分。2.基本按题号去做,若答题受阻(卡住),绝对不能花过多时间,将能做部分做好,争取更多时间做其它容易做的题而更多得分,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它(此时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更易发挥)。 3.卡住的地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来查找是卡在物理知识点?新情景?特殊物理方法?还是数学?如果不会做的题较多一些也不要急躁,我难他更难,但我更不慌,新题当作陈题解;我易他也易,但我更细心,陈题当作新题解。 4选择题答题时间20min左右,重点解决单选1、2、3、4多选6、7;(及时涂卡)解答题:实验题18min左右,其中每题最后一问难度较大可不解决。选考题22min左右;预留40min解决计算题:13题电磁感应确保1、2两小题正确率,突破第三小题;14题复合场和15题力学题只要解决第一小题。时间分配尤为重要,遇难题坚决跳过去。祝同学们考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