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口腔医学研究生Oral-X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764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学研究生Oral-X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口腔医学研究生Oral-X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口腔医学研究生Oral-X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7月 第37卷 第7期 129口腔医学研究生Oral-X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的探讨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湖北 武汉 430072邓伟伟【摘要】口腔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Oral-X 学科交叉)互动已经成为口腔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也是口腔医学前进的重要驱动力量。研究生作为推动口腔医学发展的主力军,为口腔医学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Oral-X 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是未来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新的趋势。同时,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将成为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文章就口腔医学研究生 Oral-X 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的方式,从“树意识、掌方法、重精

2、神”3 个方面进行总结。另外,文章分析了目前 Oral-X 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需求、模式、制度”3 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关键词】口腔医学;Oral-X;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科研素质;医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23)07-0129-04doi:10.3969/j.issn.1004-6763.2023.07.033现代科学技术与口腔医学的融合,特别是口腔医学与电子信息学、材料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催生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口腔医学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口腔医学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满足人

3、民对口腔健康的需求1。因此,口腔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Oral-X学科交叉)对推动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口腔医学的学科交叉也是目前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加强 Oral-X 学科交叉研究,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口腔医学的发展,使口腔医学更好地保障国人口腔健康,更加符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研究生作为口腔医学的高层次人才,承载着口腔医学发展的未来,是促进口腔医学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口腔医学研究生不仅需要培养实践和操作的能力,也需要培养科研素质,如此才能促进口腔医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对口腔医学专业及人才的需求2。口腔医学 Oral-X 学科交叉研究生是具有解决综合性问

4、题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方式与传统研究生的培养既存在相似点,也有其独特的方面。1 口腔医学研究生 Oral-X 学科交叉科研素质的培养方式“树意识”,研究生应当树立学科交叉的科研意识。1)提升研究生对交叉研究的重视程度。交叉学科研究是目前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符合国家科技强国的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 2020 年 11 月成立了交叉科学部,致力于推动交叉学科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及科学问题。2021 年 1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旨在探索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3。Oral-X 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对于研究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进行

5、 Oral-X 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生不仅要学习临床专业技能,包括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当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仪器等,包括计算机编程技术、生物信息学、纳米材料合成技术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能够让研究生更多地了解多个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学习这些技术和理论能够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有助于研究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其次,Oral-X 学科交叉的研究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如武汉大学熊学鹏教授课题组基于临床视觉特征,开发出一种自动检测口腔癌的深度学习算法,为口腔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非侵入式、简单、快捷且成本低廉的检查方法。因此,研究生在学科

6、交叉领域做出的研究成果,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强调 Oral-X 学科交叉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关系,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科研信心。2)培养研究生对交叉学科的科研兴趣。首先,在研究生入学前阶段,导师应当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研究生对未来学习阶段的兴趣及目标,询问研究生对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解和130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uly 2023,Vol.37,No.7想法,选择对交叉学科感兴趣的研究生。其次,在研究生入学前阶段,应当引导研究生阅读课题组已经发表的文章以及交叉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了解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及理论,确定研究的兴趣及方向。通过入学前的学习

7、,研究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 Oral-X 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对交叉学科的科研兴趣。在研究生入学后,导师应当发挥其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导师应当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给予适当的正反馈,提升研究生对交叉科研的兴趣4。3)激发研究生在交叉研究中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导师应当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把控;另一方面,导师应当鼓励研究生通过各种层面的学术交流及学习,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5。除了文献学习及课题组内的学习之外,口腔医学交叉学科论坛是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主要模式。目前,国内多家口腔医学院均举办交叉学科论坛。如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举办的“创

8、新交叉论坛”、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举办的“MED-X 创新工程系列活动口腔医学交叉创新融合论坛”、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举办的“青年学者论坛学科交叉的机遇与挑战”等。因此,导师应当多鼓励研究生参加交叉研究科学论坛。“掌方法”,即督促培养研究生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科研方法指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手段。对于交叉科学研究来讲,实验方法作为核心技术,是科研成果的基础保障。在本科教育阶段,研究生通常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实验技术培养。因此,在研究生入学后,可通过实验操作课程学习快速掌握基础的实验技术6。课题组内可采用“传、帮、带”的模式让研究生尽快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特别是对于交叉研究来讲,除了常规的

9、生物学实验技术,可能还涉及交叉学科的实验技术,如计算机编程技术、生物信息学、纳米材料合成技术。口腔医学 Oral-X学科交叉研究生要学习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在与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合作时,应当在研究生导师及合作者的指导下学习研究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作为口腔医学Oral-X 学科交叉研究,学习新的技术有望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研究的效率,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呈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也应当学习各种数据分析软件,如Graphpad、SPSS、Adobe illustrator 等。另外,学术成果的展示及学术论文的撰写技巧也至关重要。学术论文的

10、撰写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良好的语言功底以及足够的耐心。特别是学科交叉研究,在撰写论文前,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的,突出研究的创新性7。“重精神”,即注重研究生科研精神的培养。科研精神指的是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的思想和精神状态。1)培养研究生严谨的学术态度。近年来,国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重拳出击,反复强调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通报多批学术不端行为,多名知名学者因伪造、篡改研究数据、抄袭剽窃问题被处理,部分硕士生或博士生因学术不端问题被撤销学位。因此,教师在培养研究生时,应当将严谨的学术态度放在首位,强调严谨学术态度的必要性,督促学生做好实验记录等原始数据保存工作,恪守学

11、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8。2)培养研究生坚强的意志和信念。研究生阶段会面临许多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培养研究生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尤为重要。科学研究是长期的探索过程,科学研究往往不会按照预想的结果发展。特别是 Oral-X 学科交叉研究,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初期研究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研究生可能会遇到多次挫折和失败。这时,研究生应该积极寻求支持和帮助,如与导师和同学交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近年来,研究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焦虑及抑郁问题显著。因此,如研究生有以上问题,应当及时向导师及学院报告,同时需要寻找心理辅导等。对于 Oral-X 学科交叉研究,由于研

12、究生在开始接触时需要较长的时间熟悉交叉研究的理论及方法,或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7月 第37卷 第7期 131由于交叉研究的课题较为复杂,因此研究进度可能会落后于其他学生。特别是在其他学生研究成果已经完成或发表时,研究生可能会出现急切或焦虑的情绪,甚至影响研究的进行。一方面,研究生要坚定研究目标,不忘科学研究的初心,不与其他同学攀比。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鼓励研究生,让其保持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9。3)要鼓励学生创新的精神。教师应鼓励研究生大胆创新,敢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敢于为人所未为10。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创新对于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特别是学科交叉研究能够整合不

13、同学科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应对及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口腔医学的发展正面临诸多瓶颈,Oral-X 学科交叉研究能够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克服这些挑战提供策略11。例如,口腔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是目前种植牙方面最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第四军医大学赵铱民院士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机器人实现种植,其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出了全球首款主动式口腔种植机器人,使中国在这一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12。2 口腔医学研究生 Oral-X 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1 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研究内容与国家及社会需求存在差距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口腔医学在各种数字化设备及技术的辅助下得到

14、了极大的提升。数字化技术使口腔正畸实现了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也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从经验化转变为精准化等等13。因此,数字化技术与口腔医学的交叉融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诸如此类的交叉研究极大改善了医学服务的水平,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的健康需求。然而,在 Oral-X 学科交叉研究中,部分研究生在课题设计时并不考虑研究的价值及转化意义,盲目追求科研速度及科研论文。因此,口腔医学研究生在进行交叉学科研究时,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使命。比如,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响应性较差的临床难题,可以利用纳米技术与口腔医学的交叉研究,实现口腔鳞癌从冷肿瘤向热肿瘤的转

15、化,从而达到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目的。2.2 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尚不完善2.2.1 各培养单位对交叉学科的重视程度不一目前,按照学科分类设置的专业及院系是我国高校主要的运行机制。学科交叉研究的开展通常依托于原单位进行。为了推动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我国部分高校针对本科生教育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学系,如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设置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系,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展“口腔+X”创新课程等。在研究生交叉学科培养方面,教师通常以依托于口腔医学院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等形式进行。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的“上海

16、口腔医学先进技术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的“武汉大学口腔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所”等。然而,由于目前部分单位普遍仍以传统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对待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要求高影响因子论文或研究相关的科研项目,受限于这种传统科研思维评价方式及体制,部分单位对交叉学科研究未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科研经费、研究所招生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保障。因此,如何建立合理及有效的交叉学科组织机制,为交叉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仍然是交叉学科研究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家关于交叉学科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出台,学科交叉研究将会得到各单位的重视和大力支持。2.2.2 Oral-X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及问题目前,国内研究生学

17、科交叉培养模式通常以导师合作制进行。此种模式合作通常由导师出面协调双方合作,研究生及导师共同设计学科交叉课题,形成研究成果,最后以共同通信及共同第一作者的形式共享科研成果。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双方可以取长补短,利用双方所擅长的研究内容及模式探索进一步创新。然而,此种模式存在的弊端是132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uly 2023,Vol.37,No.7参考文献1 夏亮,蔡鸣,邹多宏,等.浅谈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转化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2,25(5):287-292.2 李刚,周学东.新医科战略中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

18、报(医学版),2021,52(1):70-75.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EB/OL.(2021-11-17)2022-10-15.https:/ 范家明.浅谈医学科研型研究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5):40-42.5 贺涛,曾硕,鲜于君,等.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研究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5):513-516.6 赵晟锌,王斌远,陈忠林.“双一流”视野下研究生实验课程的教材建设研究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5):102-105.7 刘超,李晓,高慧婕.医学院校

19、交叉学科毕业实验设计探讨 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9,42(3):213-216.8 孙琳,李佳慧,李婕,等.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33-35.9 刘振中.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谱系初探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12):1910-1914.10 徐晖,赵欢,卢昌波,等.学术型学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3):444-446.11 曹启轩,马哲.“医学+X”对口腔医学生成长的启示 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67-69.12 史俊斌.世界首台自主式种植牙手术机器人在西安问世

20、J.人人健康,2017(20):49.13 吴玥,严斌.机器学习在口腔正畸学领域的应用 J.口腔医学,2022,42(1):29-35.14 马振秋,徐凌霄,韩魏,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医科人才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2,42(4):292-295.15 李占华,朱艳,姚霞,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启示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4):17-23.收稿日期:2023-05-04由于知识壁垒的存在,研究生对合作者知识体系不能深入了解,较难达到 1+1 2 的效果。此外,国内大部分学校仅承认第一单位的成果。在一些跨学校的交叉研究工作中,研究生无法拿到第一

21、单位的学术成果,可能会对研究生的毕业产生影响。另一种模式即联合培养制,即研究生可以采取多导师制度,同时学习不同学科的特点,此种模式能够使研究生快速了解和学习不同学科的内容,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此种模式的优点是研究生能够自主进行多学科融合,甚至发挥 1+1 2 的效果。但是从实际角度来看,研究生的时间、精力以及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多学科的学习容易分散研究生学习的注意力,可能难以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14。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研究成果的共享机制以及如何推动合理的培养制度仍需要不断地探索。2.3 学科交叉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制度尚需加强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方向的引导者,是研究生进行交叉学科

22、研究的领路人。然而,在具体的学术活动中,研究生导师的交叉学科学术水平存在差异,对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也存在不同的见解。另外,目前也缺乏研究生对导师完整且有效的评价制度15。因此,导师应当在考虑研究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指导研究生设计课题。研究生导师可以通过组会、会谈等多种方式督促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及课题设计。在文献阅读方面,应当鼓励研究生追踪 Cell、Nature、Science 等顶级期刊的研究内容,结合研究方向及研究基础,丰富课题设计的内容。研究生导师可以组织科研成果汇报制度,按照季度或年度进行,促进课题组组内的学术交流。研究生导师还可以通过督促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层面鼓励研究生的研究。另外,应当建立导师评价制度,构建以研究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对导师的学术素养、指导能力,特别是导师交叉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进行评价。3 总结目前,我国口腔医学交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内各高校对交叉研究的重视,已经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部分研究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口腔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口腔医学研究生在 Oral-X 学科交叉科研素质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模式,从而达到研究生科研素质提升与科学研究发展循环促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