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17253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高效课堂”导学案 科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 物质的变化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2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B生成其它物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易燃烧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冰5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6.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

2、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氧化镁D.镁条逐渐变短8.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木器B.青铜器C.铁器D.塑料器具9.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氧化镁D.镁条逐渐变短10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B.再发出黄光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

3、化碳【课堂探究】1.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2.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课后检测1. 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2.下列用途不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B.用大理石做建筑材料C.炎热的夏天洒水降温D.火箭发动机中用液态氢作燃料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用澄清的石

4、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C.用生铁铸成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2. 构成物质的微粒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课后检测1.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

5、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4.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为m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2n/mB.12m/nC. n/12mD. nm/125.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课 题:构成物质的微粒(3) 2. 原子的构成二.原子的结构(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原子核外 :一个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一个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6、 :不显电性(居于原子中央)1.原子的构成情况: 【课堂探究】2.电性关系: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电子、质子 不带电的微粒: ; 带负电荷的微粒: ; 带正电荷的微粒: 。3.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 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 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4.质量关系: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原因是一个 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三.元素周期表的初步认识结合课本附页中的元素同期表,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特别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课后检测1. 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构成物质

7、的一种粒子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3.原子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4.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他们与正粒子的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科研机构曾宣称制造出了反氢原子。根据你的理解反氢原子的结构是()A.由1个带正电的质子与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B.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与1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的C.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与1个带负

8、电的电子构成的D.由1个带负电的质子与2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的5.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课 题:构成物质的微粒(4) 主备教师:徐新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 理解为什么要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以及表示的方法,清楚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意义。2.了解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3.知道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学习重点:1.离子的概念和形成;2.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课前尝试】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排布特点能量越低离核越

9、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分层排布2.排布规律第1层最多排2个;第2层最多排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二原子结构示意图【课堂探究】一、 试着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观察得出:原子最外层电子与原子的分类及化学性质间的关系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化学性质:稳定性结论金属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 。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二、离子1.离子也是构成 的一种微粒2.离子的形成及分类原子得到电子(电子数 质子数),带 电荷,称为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电子数 质子数),带 电荷,成为阳离子。3.原子与离子的比较微粒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电性不显电性带正电带负电最外层电子不

10、一定是8一定是8(锂离子为2)一定是8化学性质不一定稳定相对稳定相对稳定4、原子与离子符号的对比:钠原子 钠离子 N a +;钙原子 钙离子Ca2+ ; 氯原子氯离子镁离子硫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3小结分 子物 质原子子离 子结合得、失电子失、得电子子分解课后检测1.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B. 该原子是一种金属原子C. 该粒子是阳离子D. 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2.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分别写出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用“分子”.“原子”.“离子”填空),金刚石.铁.氦气等物质是由 构成的;食盐等物质是由 构成的;氧气.二氧

11、化碳.水等物质是由 构成的。3.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_离子;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离子带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个电子。4.根据下表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表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类别5.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 认识氧气课 题: 认识氧气 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D.硫在空

12、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3.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A.氮气是无色无味且密度小B.氮气的沸点低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D.氮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A.木炭B.硫粉C.铁丝D.红磷5.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6.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C.极不活泼D.无法确定7.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

13、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二氧化锰A. 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B.镁 + 氧气氧化镁C. 过氧化氢 水+ 氧气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8.列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9.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A.B.C.D.10.鱼在水中靠 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 中,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是 。32 制取氧气课 题: 氧气的制取()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注

14、意事项。2.认识什么是分解反应,能识别具体反应是否分解反应。3.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学习重点:1.实验室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应用。【课前尝试】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 .或 (2)原理: 高锰酸钾 氯酸钾MnO2 + (3)装置【课堂探究】注意事项:(或氯酸钾制氧气)试管口略向倾斜:防止引起试管破裂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处导管应略伸入试管内:便于气体排出用高锰酸钾:试管口应放:防止实验结束时,先再:防止引起试管破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课后检测1.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

1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A.B.C.D.2.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试管的底部 B.加热时间过长C.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忘了将导管移出水面了 D.试管没有冷却,就去用水冲洗试管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A.氧气溶于水中造成的 B.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C.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红色的物质D.集气瓶粘上了少许红色染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16、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5.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B:分离液态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_(1)请你在E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理由是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6.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下图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B_,C_(2)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17、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3)该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说明氧气具有_的性质。你认为用该法收集氧气的优点是_。缺点是_。(4)除了该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外,还可以用_法收集,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的性质,用该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简要写出步骤即可)_。(5)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理由是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6)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可以采用如上图右图所示的装置,其中二氧化锰起_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课 题:燃烧与灭火 1.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能烧燃得更旺,这是因为 () A.使木柴

18、与空气充分接触 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D.散热快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所有的燃烧都有发光、放热、冒烟的现象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也不能燃烧3.一般情况下,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具备 () 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具有可燃性A.B.C.D. 4.下列因素中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是 ()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A.B.C.D.5.炒菜时,锅内油太热不慎着火,最简易有效的灭火方法是 ()A.立即用水烧灭B.用沙子撒入锅内,隔绝空气C.用

19、扇子扇灭D.盖上锅盖、移开火源6.面粉厂、汽车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7.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就会立即熄灭,它是因为 ()A.氧气不够B.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C.火柴潮湿,不易燃烧D.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8.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自喷式油井被炸起火。我国救援队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在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灭火目的的是()A.设法用水浇灭 B.设法使火焰与空气隔绝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阻止石油喷射9.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烧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20、。10.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具空气进口大小都可以调节。如果将空气进口调小,液化气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将由 色变为 色,且伴随有大量的 产生;煤炉中的煤燃烧 (填“快”、“慢”),放出的热量 (填“多”、“少”),这说明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就 (填“旺盛”、“不旺盛”)。在通常情况下,当氧气足量时,可燃物能发生 燃烧;当氧气不足量时,可燃物能发生 燃烧。含碳元素的可燃物不完全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以外,还会有 、 等物质生成。课 题: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课后检测1.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

21、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2.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迅速做人工呼吸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C.拨打急救电话120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3.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4.下列规定或做法错误的是()A.煤矿矿井里严禁烟火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前,先做灯火实验C.用打火机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泄漏D.城市、林区禁止任意燃放烟花鞭炮5.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N2和O

22、2;H2和空气;煤气和空气;面粉尘和空气;CO和H2A.B.C.D.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使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在着火点以上B.缓慢氧化不发光,不放热C.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D.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7.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进行灯火实验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8.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炸物的安全要求的是()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

23、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9.2001年11月13日至18日,短短6天中山西省连续发生4起小煤窑爆炸,造成58人死亡和多人受伤的恶性事故。引起爆炸的气体主要是()A.氢气B.一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碳 10.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导致()产生的热量减少 浪费资源 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排放出大量的烟尘 加快燃料的消耗速度A.B.C.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能灭火是由于和易燃物接触后,吸收了大量的热,从而把易燃物的着火点升高了B.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夏天,可燃物易着火是由于可燃物在夏天

24、的着火点降低了D.浸在沸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12.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空气混入氢气的不同的体积分数,其中爆炸最剧烈的是()A.10% B.29% C.50% D.70%13.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热水,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A端放干燥的红磷,B端放一小块白磷。B端的白磷燃烧,A端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填序号)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空气,不能燃烧;B端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红磷不是可燃物。若要

25、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取的方法是 。该实验说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3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与原子的关系课后检测1.在国际上,元素符号的表示是用()A.希腊文B.英文C.拉丁文D.法文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A.氩ArB.钙CaC.氟fD.锌Zn3.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硫B.汞C.铜D.铁4.下列元素符号中都表示金属元素的组是() A.Hg Ba MnB.Fe He MgC.Ca Na ND.H C O5.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原子的()A.核内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C.核内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

26、不同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A.核内中子数B.电子层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8.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说明化学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为 。人体中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太阳上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10.写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H ,(2)Mg ,(3)3Fe 11.解释下

27、列事实或现象(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4)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5)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在沸水中就会恢复原状。这是因为 。课 题:单质和化合物 A.核内中子数B.电子层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下列物质中一定有两种元素的是()A.氧化物B.化合物C.混合物D.单质3.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可能是单质C.一定不是混合物D.可能是化合物4.下列物质的分类里,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A.单质 纯净物B

28、.混合物 化合物C.单质 化合物D.化合物 氧化物5.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相符合的是 ()A.氧化镁(MgO2)B.五氧化二磷(O5P2) C.二氧化碳(CO)D.四氧化三铁(Fe3O4)7.多吃海带可以预防“大脖子病”,这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 元素。小明平时很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身体很瘦弱,常年脸色苍白。一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看上去好象摔的不是太重,却造成腿部骨折。请你帮小明一起分析:他可能体

29、内缺少 元素。8.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E(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编号);(2)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填装置编号);(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填物质名称)吸收。最好选用下列_装置吸收,理由是_。漏斗AB42 饮用水【课堂探究】 1.下列水最纯的是()A.自来水B.海水C.矿泉水D.蒸馏水2.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A.蒸馏B.加热C.过滤D

30、.吸附3.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A.水和二氧化锰B.铁粉和铜粉C.酒精和水D.泥沙和食盐水4.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了使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A.酒精灯B.蒸发皿C.漏斗D.托盘天平5.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量筒6.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7.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B.除去原有

31、的臭味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D.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8.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它具有()A.导电性B.传热性C.吸附性D.可燃性课后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B. 青少年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C. 活性炭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A.使暂时硬水软化B.使永久硬水软化C.除去水中的悬浮物D.消毒杀菌和净化水.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A.沉淀B.消毒C.过滤D.蒸发.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

32、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C.矿泉水一定是软水 D.软水可作锅炉用水.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下列方法中,可以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静止C.煮沸D.吸附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课堂探究】1.在2N、N2、H2O、2CO、SO2中,数字“2”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A.1个B.2个C.4个D.5个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钙的元素符号B.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CO3C.2CI表示两个氯分子D.3Mg2+表示三个镁

33、离子3.下列同学对“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不是二氧化硫这种物质B.表示二氧化硫是由氧原子和硫原子构成C.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D.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1个水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不能再分5.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课后检测.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

34、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2O2个氧元素B. P25五氧化二磷C. H2 2个氢原子D. 钙离子.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无宏观意义的是()A.HB.N2C.CO2D.2H2O.维生素C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关于维生素 C(C6H8O6)的说法错误的是() A.C6H8O6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B.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是由C.H.O三种原子直接构成D.1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

35、原子课 题: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主备教师:徐新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化合价、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2.化学式的意义。【课前尝试】化合价1.原子团化合价 2.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符号 化合价氢氧根硝酸根 碳酸根硫酸根铵根3.由化合价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如:写出AI的氧化物和碱的化学式AI2O3 AI(OH)3 由化学式确定元素的化合价4.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标点元素的化合价例:HCIO3KIO3:()()HCI CI2 HCIO HCIO2 HCIO4 K2Cr2O7Cr2(SO4)3 NaNO3NH4NO35.符号及其数字的意义HH2H2O 2H 2H22H2OH+2H+ Mg2+2Mg2+【课堂探究】6.化合价的应用:(1)标注化合价:(2)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3)推断元素的未知化合价:(4)书写离子符号:2.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无宏观意义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