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历史国庆假期练习(必修一综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514314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国庆假期练习(必修一综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国庆假期练习(必修一综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国庆假期练习(必修一综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国庆假期练习(必修一综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国庆假期练习(必修一综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历史国庆假期作业10.1一、选择题1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 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 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2在古代雅典,“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A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B政权更替的频繁 C监察制度的局限性 D“公民权”的限制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

2、“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4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

3、根本保证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5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家获得丰厚利润。但是,广大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仍然恶劣。为了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与解决这一历史问题相关的史实有( )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巴黎公社中无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转而实现与农民的联盟A. B. C. D. 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在思想意识方面

4、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A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C以自然法则为理想和指导 D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7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 A不结盟运动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8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

5、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9蒋介石一生曾先后10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右图是1942年6月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封面的文字标题最有可能是( )A“在孙陨落之后升起” B“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C“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 D“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10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11中国古代自实行科举考试以来,共有17人“连中三元”,其中宋朝占了6人,这里的“连中三元”所参加的考试

6、依次是指( )A院试、乡试、会试 B乡试、会试、殿试C会试、院试、殿试D殿试、会试、院试12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13二战后,德国总理阿登纳曾经表示:“一位联邦德国总理必须同时是一个好的德国人和好的欧洲人。”为此,阿登纳( )A. 积极谋求两德统一B. 主动推动欧洲联合 C. 协同美国发动冷战 D. 挑战

7、美国经济霸权14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A B C D15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

8、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 A B C D16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 )A中书省、中书省B中书门下、中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D门下省、中书省17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181820年前至1845年我国白银与铜钱的兑换如下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清政府滥铸铜钱,

9、导致银贵钱贱 D白银是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19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 ) A.1919年巴黎和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20“(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所说的“相反的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战略的保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

10、物是自1927年至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直坚持的革命斗争方式使广大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A B. C. D. 21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22某博客的一个贴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右图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一超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A日中俄印B法德英日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23有位学者把17

11、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2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篥25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

12、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26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这表明( )A.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预谋已经

13、有所察觉 B.李鸿章对中日两国矛盾解决寄希望于国际势力C.清政府对解决国际争端方式有较为清醒的认识D.甲午战争的爆发按当时的国际法中国有一定责任27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28“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

14、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C直接民主 D轮番而治29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 B C D30下图为一座朝鲜半岛北纬38C分界线的标志牌,该分界线的产生A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

15、面的升级 D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31(12分)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近代以来的中国国家观念转型十分明显。有学者说:“近代中国国家制度(主要指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国家观念转型为理论先导,而新国家制度的建立又为观念转型提供了某种制度保证。”(1)据上述材料、下列表格和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相关表格的空格中填写正确答案(6分)时期国家观念转型国家制度变革思想观念转型中华民国成立前后由信奉“君权神授”到追求民主共和国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观念深入人心(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在国家观念转型和国家制度方面的变化。(4分)32(15分)“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

17、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

18、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3分)(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高三历史国庆假期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B6C7A8D9B10B11B12C13B14C15A16B17C18A19B20C21C22C23B24D25B26A27C28B29C30D二、非选择题31(1)(每空2分)时期国家

19、观念转型国家制度变革思想观念转型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到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2)变化:国家观念: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3分) 国家制度:由君主专制制度到民主共和制度。(3分)32(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

20、阶级民主。(4分)(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3分)(4)(每空1分,共4分)德意志帝国法国政治体制法律基础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元首及产生方式皇帝;世袭制权力中心皇帝议会高三历史国庆假期作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C5B6C7A8D9B10B11B12C13B14C15A16B17C18A19B20C21C22C23B24D25B26A27C28B29C30D二、非选择题31(1)(每空2分)时期国家观念转型国家制度变革思想观念转型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21、立前后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到人民民主专政学说 (2)变化:国家观念: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3分) 国家制度:由君主专制制度到民主共和制度。(3分)32(1)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4分)(2)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不同: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4分)(3)古代中国的“民主”是指为民作主的、有德行的君主;古代西方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3分)(4)(每空1分,共4分)德意志帝国法国政治体制法律基础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元首及产生方式皇帝;世袭制权力中心皇帝议会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