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物理探究电流 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514092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探究电流 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物理探究电流 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电流》复习教案 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 唐山市 中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构建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的整体知识结构; 2.比较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这三种仪器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 3.理解、比较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构建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的整体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比较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方法:目标导学三环节 四、教学过程 (一)构建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完成教学目标1)  1.知识表: 名称 电流I 电压U 电阻R 概念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单位 安培(a) 伏特(v) 欧姆(Ω) 单位换算 1 mA=10-3 A 1μA=10-6A 1 kv=103 v 1 mv=10—3 v 1μv=10—6 v 1 mω=106Ω 1 kω=103Ω 测量 电流表 电压表 伏安法 ★说明: 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更有系统性  2.概念辨析: (1)电压和电源的作用 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荷,它们朝着各个方向不断地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运动,因此从客观上看,导体中没有电流在电压的推动作用下,导体中各处的自由电荷几乎同时定向移动.在整个电路中同时形成了电流。电压是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②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 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在工作中使电源的正极不断聚积正电荷,电源负极不断聚积负电荷,从而在电源两极间产生了电压。从能量的转化来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易错点:有电压就有电流。正确的应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如电源两端有电压,若没有接在电路中形成闭合回路,就不会形成电流。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①决定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与所加的电压和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无关。相同的电压加在不同的导体上,导体中的电流强弱不同,这说明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不同,或者说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实验表明:对于同一导体,它两端所加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不同。可见,这个比值(u/i)反映了导体导电性能的好坏,我们把它叫做导体的电阻。电阻是表示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②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导体(如碳)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③超导现象: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它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二)比较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种仪器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完成教学目标2) 1.电流表和电压表  比较: 实验室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之前应注意观察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电流表 电压表 相同点 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 不能超过电表的量程 不同点 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不允许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 能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注意: (1)电流“+”进“一”出,电表指针正向偏转;若电流“一”进“+”出,则指针反向偏转,可能损坏指针。 (2)电表量程的选择程序:①估计被测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大小;②在不能估计的情况下,拿电路中的开关试触大量程接线柱;③如果被测电流、电压超过小量程,则选择较大量程,如果在较小量程内则使用较小量程。选择较小量程是为了减小误差。 (3)故障发生情况:①断路;②短路;③电表使用不当。 (4)实际的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电阻。电流表相当于一个能显示电流的小电阻,我们在实验室使用的电流表内阻约在1Ω一0.03Ω范围内,将其串联在电路中,对电路中电流影响很小,通常可将其等效为一根导线;电压表相当于一个能显示电压的大电阻,我们在实验室使用的电压表内阻约在3kΩ~15kΩ范围内,将电压表与某个较小的电阻(10Ω~100 Ω)或小灯泡并联时(如图6—19—1)所示,流经电压表的电流近似等于零,电压表所在支路可认为是断路。 2.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①构造:金属棒、滑片、电阻线、接线柱。 ②原理及作用: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使用方法:a.串联在要改变的电路中;b.两接线头要接入“一上一下”两接线柱。 ④使用注意事项:滑动变阻器在使用前,应先观察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明的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应注意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要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值,以免变阻器烧坏;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应把滑片p移到变阻器电阻值最大的位置,使电路中电流最小,以保护电路。 (2)电阻箱: ①构造:接线柱、旋盘、电阻值。 ②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名称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优点 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 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值 缺点 不能准确知道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值 不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 3. 电路中出现故障时电表的表现情况: 仪器 名称 电流表 电压表 故障 接线柱 电路 是 路 电路中电阻 接线柱 被测部分 除被测部分以外 被测部分 被测部分 表现现象 指针反偏 I=0 I几乎为0 指针反偏 U=0 U=U电源 (三)理解、比较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完成教学目标3) 1.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 I2。   (2)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 I2。   2.串、并联电池组的规律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一节电池的电压。   3.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4.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的和1/R=1/R1+1/R2。 (四)例题及巩固练习: 1、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电压时就一定有电流 B.有电流时就一定存在电压 C.有电流时不一定存在电压 D.以上答案都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炮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处短路 B..灯L2处短路 C.灯L1处断路 D.灯L2处断路 3、甲、乙、丙为三根锰铜合金线,甲.乙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三根合金丝的电阻值相比较(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如图,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柱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5、干电池放电时是 能转化为 能,而对其充电时是 能转化为 能。 图17-4 L1 6、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若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反方向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L2 7、图17--3中各元件连接均正确,甲.乙为两个电表则甲为________表,乙为__________表。 8、在图17--4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A、L1可能变亮 B、L1 亮度可能不变 C、L2可能断路 D、L2可能短路 9、关于导体的电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没有电阻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10、如图17—5所示,闭合开关,滑动片P从A向B移动时,灯泡亮度_________。(填“变亮”、“不变”或“变暗”) 11、如果一段电热丝两端加12V电压时的电阻是10欧,则加6V的电压时电阻是_________欧,不加电压时的电阻是________欧. 12、在安装电路的时侯,有时会把两根较细的导线并到一起使用,这样做会使导线的电阻变________ 13、将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小于乙线中的电流,不考虑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若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甲线长乙线短  B .若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甲线粗乙线细   C .若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它们的材料一定不同 D. 甲、乙两电阻线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 五.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 1.如图中,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使用的电压表有“+”.“3”.“15”三个接线柱,若接“+”.“15”两接线柱,电表读数为8.5V时,指针位置不变,接“+”“3”接线柱时,读数为___。 3.甲、乙两灯泡接在电路时,通电时间之比是1:2,通过两灯泡的电量之比是2:1,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4.如右图所示,三个灯泡完全相同,电压表示数为2V,则L1两端电压是 ,L2两端电压是 。 6.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所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C.两表指针均有明显偏转 D.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7.如左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某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都仍有示数,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短路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9.白炽灯的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若为R1,不发光时电阻为R2 ,则R1 R2,(填">" ,"<"," =”) 10.变阻器在技术上有重要应用,调节收音机音量大小的 就是一种变阻器。 11.50KΩ= Ω = MΩ 12.一段铜丝,对折起来扭成一股后,它的电阻变小,这是因为它的 变短,而 变大的缘故,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 ,这是因为导线的 变大,同时 变小的缘故。 13.有一些同种材料的导线,它们的长度或横截面积不相同,要选出两根电阻大小相等的导线甲和乙,它们的横截面积S甲和S乙,长度L甲和L乙,必须是( )  A.S甲<S乙, S甲=S乙   B.S甲=S乙, L甲<L乙  C.S甲>S乙, L甲>L乙  D.S甲>S乙, L甲<L乙 15题图 14.当温度一定时,质量相同的铜丝和铝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同,铜丝和铝丝的电阻相比较(  ) A.铜丝的电阻大 B.铝丝的电阻大 C.电阻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5.如图,现有两灯L1和L2,要求L1的亮度可调,灯L2的亮度保持不变,按要求将图中所示的元件连成电线图。(导线不交叉,元件位置不动) 16.如图,若把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那么与“1”、“2”两个线端连接的变阻器的接线柱是(  ) A.b和d B.a 和b  C.c 和d D.c 和b 17.常用的变阻器有两种: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 表示出它连入的阻值 B、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其滑片处在不同位置时的阻值 C、电阻箱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时的阻值 D、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限制 18.正确使用电压表: 选:根据被测电路的大致电压,选择合适量程;(如若不知大致电压值,应采取 法判断); 量程不能过大过小,一般应使读数为量程的 左右; 连: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两端 联,并保证电流从电压表的 柱流入, 柱流出; 读:视线应与刻度盘 ;(提示:要准而快的读数,须看柱、量、分、格) 19.右图中的电压表所用档位的量程为 ,最小分度值为 ,此时的读数是_ _. (及时总结方法:快读方法= + · 格 = ) 20.如左下图中原来电路正常,便如果L1现在烧断了,则出现的现象是: 21.如右图所示电路中,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 ) 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 C.L1的接线短路D.L2的接线短路 22..如图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 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