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物理声学 光学 讲义.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513620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声学 光学 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声学 光学 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芒果教育—— 初三物理讲义 声学和光学部分 中学物理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声、光、力、电、热 怎样学好物理    1.兴趣——物理真的很有趣;    2.联系生活——平时多思考物理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3.真正理解知识——知其所以然    4.多做题,多练——熟能生巧 声学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空气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记: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于:340m/s。 结论: ①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相同. ②气体传播速度<液体传播速度<固体传播速度. ③对同种介质而言,温度越高声音传越播快,如空气. 声波在界面的反射 声音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被障碍物的界面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特别注意:人耳只能区分相隔 0.1s 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 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为: 回声测距的原理: 记下发声时刻和听到回声时刻,就可计算发声处到障碍物的距离。注意 v声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 二、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空气柱越短,声调越高, 反之越低 琴弦越紧,发出的音调越高 反之越低 细弦比粗弦发出的音调高 反之越低 2、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 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 3、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三、噪音 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物理学上,凡是发声时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分贝。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 1、 在声源处减弱—消声; 2、 在传播过程处减弱----吸声; 3、 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光学基础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透明物质(例如:空气、水、玻璃等),叫光的介质。实验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只有在真空或同一种均匀媒质里传播的路线才是直的。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我们在研究光的行为的时候,用一条直线来代表一束光的传播,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在作图时给光线标上箭头来表示它的传播方向。 2.光速 一般取光速c=3.00×108米/秒(m/s)。光速是世界上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也就是说,所有物体运动速度以光速最快。光在介质中的速度都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媒质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它成像在光屏上,是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所成物体的像根小孔的形状无关。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光屏到小孔的远近有关。物体离小孔越近、光屏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大。成像的清晰度跟孔径、物距、像距的大小有关。孔径较小、物离孔较远、屏离孔较近的时候,光凭上成的像比较清晰;反之,像不太清晰,甚至十分模糊。 4.日食与月食 日食和月食就是光沿直线传播所造成的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在该区域就发生了日食;若月球运行到地球背后,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食。 二.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1.什么叫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其中其中单色光混合而成,是复色光,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2.什么是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点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3.混合颜料的颜色是怎样决定的? 颜料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光学——透镜成像 一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 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两个焦距立、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 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υ ) 像的性质 应用 u > 2f f<υ<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 = 2f υ= 2f 倒立等大实像 (实像大小转折) f< u<2f υ> 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 = 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υ> u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四、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沈 旭 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