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分析: 略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儿童诗,它告诉孩子们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能告诉人们许多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刻苦钻研,就能看懂大自然的语言。学情分析: 这首诗语言自然、活泼,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这不仅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语言特点,在收到美得熏陶的同时,明白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研究,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筝”4个生字。教学重点:从诗歌中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从大自然的语言中我们能知道什么。教学难点: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教学准备:师:一份阅读材料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刚才我们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问好?(语言)对,语言(板书:语言)别以为人才会说话,我们的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不信?请看(出示课件,师简介:绿草茵茵,鸟儿歌唱,鲜花盛开)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补齐课题:大自然的)齐读课题。2.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这奇趣无穷的大自然,去用心聆听它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不熟悉的词语多读几遍。2.检测生字。大雁 鱼鳞 搬家 圆圈 逗点 镶嵌 山巅 漂砾
3、庐山 风筝 斗转星移 鉴别 皇冠 视而不见 妙不可言3.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4分小组读2-9小节,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写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合作交流:(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年轮、鱼鳞、三叶虫化石、漂砾)5.师:大自然的语言从天上到地下,从水里到陆地,告诉了我们许多事情,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引导学生答)妙不可言。三、品读诗句,感悟神奇大自然这些特有的语言到底“妙“在哪里?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听一听,读一读,品一品。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你对大自然的哪种语言最感兴趣,就把那个小节多读几遍。要求:(1)想一想,大自然的语言“妙”在哪里?(2)读一读,怎样读才能让别人体会到
4、“妙”。2.互动交流(学生说哪一小节的内容,就学习哪一小节内容。)(1)学生A回答: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告诉我们那儿曾经是汪洋一片。教师板书三叶虫化石, 汪洋大海为什么找到三叶虫化石的坟,可以推测那里是汪洋一片呢?出示“三叶虫化石”的图和资料,请同学们自读了解。教师指导朗读,注意断句。教师范读:“电脑出示”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里/曾是/汪洋一片。学习练习读,同桌同学读,指名读。(2)学生B回答:数数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教师板书:鱼鳞 几岁教师电脑出示一条大鱼图提问:你们知道这条大鱼有几岁吗
5、?小组可以讨论讨论。(学生可能有说15岁、16岁)如何判断鱼的年龄呢?请同学们画画课文中的第三小节。小组讨论,鱼鳞到底有几圈?指名回答:3圈,请同学到前边指一指。这条鱼有几岁呢?朗读这一小节:自己试试读一读。电脑出示:你若钩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指名读,教师辅导。(3)学生C回答:如果你看到水里的蝌蚪,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人间,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蝌蚪 春天为什么说蝌蚪在水中游,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呢?电脑出示课件:(可以是书上的图,要让小蝌蚪游起来)你们看那水里蝌蚪多像(学生答:游动的“逗号”)教师示范:指导读: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4)你还从生活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四、品读感悟1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1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为什么说“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呢?” 请同学们默读10-15小节,思考这个问题。2.你从课文中提到的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知道了什么?五、拓展结合课文中的写作形式,也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写一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