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 4一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玻璃的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纯净物,既不燃烧也不易腐蚀
B.水玻璃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
C.木材、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燃烧
D.水玻璃的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A错误;水玻璃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D错误。
答案:C
2.如图是碳循环中的一部分。下面对该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讨论的议题主要涉及反应①
B.反应②是在植物体内完成的
C.反应③是造成大气中CO2浓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
D.反应④⑥是人为缓解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哥本哈根会议讨论减排CO2,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A正确;反应②是光合作用,B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的CO2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C错;D正确。
答案:C
3.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
B.金刚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28 g硅含有6.02×1023个电子
D.28Si、29Si、30Si是不同的核素
解析:光纤的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硅,A错;金刚砂的主要成分为碳化硅,B错;1个硅原子中含有14个电子,因此28g硅含有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mol-1×14=8.428×1024,C错。
答案:D
4.不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的是( )
A.甲烷比硅化氢稳定
B.硅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
C.碳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
D.高温下SiO2和Na2CO3反应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弱酸的酸性越弱,对应的强碱盐水溶液碱性越强,较强的酸与弱酸盐反应可生成弱酸,A、B、C均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D项,高温下的反应不能说明碳和硅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答案: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水泥、玻璃、陶瓷都要用到石灰石
B.刚玉、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C.石英、硅石、水晶、珍珠、玛瑙主要成分都是SiO2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抗浓硫酸、浓硝酸的腐蚀,故能抗氢卤酸(HX)的腐蚀
解析:A项,工业制水泥的原料为石灰石和黏土,制玻璃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陶瓷是以黏土为原料,不用石灰石;B项,刚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红宝石、蓝宝石是含少量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刚玉;C项,石英、硅石、水晶、玛瑙主要成分都是SiO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项,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抗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腐蚀,但不能抗氢氟酸的腐蚀。
答案:B
6.绿柱石又称绿宝石,其主要成分为BenAl2[Si6O18],也可以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则n为( )
A.1 B.2
C.3 D.4
解析:BenAl2[Si6O18]写作氧化物形式为nBeO·Al2O3·6SiO2,则由氧原子个数知:n+3+6×2=18,n=3。
答案:C
7.(2012年南通模拟)白云石的化学式是xCaCO3·yMgCO3,可用于制备耐火材料等,优质的白云石粉可作昂贵的二氧化钛填料的替代品。现称取27.6 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CO2为6.7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白云石的化学式为CaCO3·MgCO3
B.残留固体质量为14.4g
C.取13.8g该白云石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最多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 2.24L
D.27.6g白云石与过量盐酸完全反应,可消耗HCl 0.3 mol
解析:A项,CO2为0.3 mol则每摩尔碳对应固体摩尔质量为27.6g/0.3 mol=92g/mol,当CaCO3、Mg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满足要求,所以白云石化学式为CaCO3·MgCO3;B项,残留固体质量为27.6g-0.3 mol×44g/mol=14.4g;C项,所取固体质量为27.6g的一半,最多收集到标准状况下CO2为3.36L;D项,由CO2为0.3 mol推出Ca2+、Mg2+共0.3 mol,对应Cl-为0.6 mol,所以27.6 g白云石完全反应需盐酸0.6 mol。
答案:AB
8.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B.烧碱溶液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
C.水玻璃存放在滴瓶中
D.液溴直接存放在棕色滴瓶中
解析: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水玻璃不能保存于滴瓶中,滴瓶是带有磨口胶头滴管的玻璃试剂瓶,水玻璃会将胶头滴管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液溴易挥发,把液溴放在试剂瓶中时,需要在试剂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
答案:B
9.(2012年北师附中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合金的各成分金属的高
B.氮化硅、光导纤维、氧化铝陶瓷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水泥、玻璃和水晶都是硅酸盐产品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可广泛用于通信和医疗领域
解析: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合金的各成分金属的低,A错误;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C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不是Si,D错误。
答案:B
10.某二价金属的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消耗H+和生成CO2物质的量之比为6∶5,则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1∶4
解析:设二价金属碳酸盐的化学式为MCO3,其物质的量为x mol,二价金属酸式碳酸盐的化学式为M(HCO3)2,其物质的量为y mol,则有以下等式:(2x+2y)∶(x+2y)=6∶5,可得x∶y=1∶2。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2012年银川模拟)已知A、B、C、D、E、F、G、H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G为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B、C、H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化合物C是一种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请填空:
(1)写出E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由A生成H的置换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G为同主族的单质,A能在高温条件下从E中置换出G,且A能被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氧化为气体,则A为碳单质,反应①为+ +↑,反应③为C+2H2SO4(浓)CO2↑+2SO2↑+2H2O,C是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为SO2,则B为CO2,根据转化关系可推知其它物质分别是:F为Na2SiO3,D为H2SiO3,有关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答案:(1)制光导纤维 作建筑材料
(2)C+2H2SO4(浓)CO2↑+2SO2↑+2H2O
(3)SiO+CO2+H2O===H2SiO3↓+CO
(4)C+H2O(g)CO+H2
12.(2012年广州模拟)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由钢筋混凝土、7 000多块红色铝板和1 200多块玻璃等建成。
(1)铝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红色的,铝板和玻璃均易被烧碱腐蚀,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
(3)石英玻璃化学稳定性强、膨胀系数小,是一种特殊玻璃,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际上不是硅酸盐材料,而是一种______(选填“橡胶”、“纤维”或“塑料”),有机玻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________反应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4)要将NaOH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____。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解析:(1)铝是银白色金属,而红色铝板是添加红色物质所致,Al、玻璃中的SiO2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而易被腐蚀,化学反应式分别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SiO2+2NaOH===Na2SiO3+H2O。
(2)生产水泥与玻璃的主要原料为CaCO3。
(3)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SiO2,有机玻璃不是硅酸盐材料,而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合成,因此,有机玻璃属于塑料。
(4)SiO2、Al2O3与NaOH反应。
答案:(1)不是
2Al+2NaOH+2H2O===2NaAlO2+3H2↑
SiO2+2NaOH===Na2SiO3+H2O
(2)CaCO3 (3)SiO2 塑料 加聚 (4)D
13.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过量的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的H2在1 000~1 100 ℃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l3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
(1)第一步制取粗硅的反应中碳作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实验室用SiHCl3与过量的H2反应制取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器和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C需水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可观察到有晶体硅生成,D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除题中已告知的以外,你认为最重要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三点)。
解析:(2)因为题设中给出的信息为SiHCl3、SiCl4、HCl的沸点不同,应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采用分馏法;
(3)③依据题设信息(SiHCl3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可知加热前要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及C、D装置中的水蒸气。
答案:(1)还原 (2)分馏 (3)①浓硫酸 使SiHCl3挥发,且能较好地控制温度
②SiHCl3+H2Si+3HCl ③a.实验前要检查气密性;b.加热前要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c.加热温度控制要适当
14.为了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
(1)装置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须用装置C吸收除去气体中水蒸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序号)。
解析:该实验的原理为: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再用C将CO2还原为CO,利用CuO被还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检验CO的还原性。
(1)装置B用来除去HCl,最适宜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2CO。(3)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2,H2也能使CuO还原,故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所以必须用装置C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4)若根据F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定CO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中装置D与E之间连接装置④,以除去其中的CO2。
答案:(1)饱和NaHCO3溶液 (2)CO2+C2CO
(3)水蒸气进入D中在高温下能跟碳反应产生H2,H2也能使CuO还原,不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
(4)D E ④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