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选择题
1、( D )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
A.技能指导 B.坚持实践 C.不断哟化 D.兴趣
2、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称为( D )
A.吸收 B.营养 C.消化 D.物质代谢
3、( A )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A.体育知识 B.体育实践 C.体育教学 D.运动技能
4、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C )
A.助跑速度 B.空中走步式 C.腾起初速度和角度 D.踏板的准确性
5、现代优秀跳高运动员大多采用( D)
A.剪式 B.跨越式 C.俯卧式 D.背越式
6.排球比赛中,对后排队员的限制有( C )
A.传球 B.垫球 C.拦网 D.扣球
7.发展体能的原则是( D )
A.全面性和适量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健康性原则 D.以上都是
8.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比较简单,学生直接模仿的动作可采用( D ) 背面示范
A.正面示范 B.侧面示范 C.镜面示范 D.背面示范
9.我国身高为166Cm以下的男女理想体重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Cm)一( A )
A.100 B.105 C.120 D.115
10.正常成年人身上骨的总数为( B )块
A.212 B。206 C.209 D.207
11.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是( C )
A.牵拉动作的练习 B.长时间距离的练习 C.最快的动作练习 D.复杂化的练习 、
12.按( D )分类,可分为田径运动、球类运动A.身体素质 B.人体结构 C.人体基本活动技能 D.运动项目技术结构
13.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主要有生理测定法,自我感觉法和( C ) A.评比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访问法
14.影响人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C )
A.遗传、学习条件和体育B.遗传、工作条件和体育 C.遗传、环境和体育 D.遗传、营养和体育
15.标准田径场内突沿围长为( A )
A.400米 B.398米 C.396米 D.394米
16.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 C )
A.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B.与训练竞赛相结合 C.脑务与体力相结合 D.形式灵活
17.足球场球门的高度应是( B )米
A.2.42米 B.2.44米 C.2.40米 D.2.35米
18.运动后,如问隔时间过长,机体工作能力降低到原来水平,称为( D )阶段
A.超量恢复阶段 B.工作阶段 C.相对恢复阶段 D.复原阶段
19.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称为( B )
A.练习频率 B.练习轨迹 C.练习速度D.身体姿势.
20.( D )是指为了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所采取的保证措施与手段。
A.体育教学手段 B.体育教学原则 C.体育教学方法 D.体育教学组织
2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 C )
A.单脚 B.跨跳 C.跨步跳 D.跳跃
2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 C)的评价体系.
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2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C )
A.教学方式的转变 B.教学行为的转变 C.学习方式的转变 D.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2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 A )
A.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B.教学工作计划、教案
C.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
D.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2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 A )
A. 7场 B. 12场 C. 8场 D. 16场
2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 C )
A.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
C.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27.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方法中直观法的是( B)
A.示范 B.指令和口令 C.教具与模型演示 D定向直观标志
2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 )
A.技能形成、适当速度、反应自动化 B.起始动作、过程动作、结束姿势
C.运动感知、表象运动、技能形成 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2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B )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 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3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 C )
A.用力动作 B.摆动动作 C.翻腾动作 D.抛接动作
32.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 A )
A.肺活量÷体重 B.肺活量×体重 C.体重×肺活量 D.体重÷肺活量
33.铅球投掷圈的直径是(B)
A. 2.50米 B. 2.135米 C. 1.25米 D.1.065米
34.下列不属于体育课课中常规的是(D)
A.上课仪式 B.课中的要求 C.课的结束 D.器材的整理和归
35.新课程强化评价的(B)功能
A.甄别 B.激励 C.选拔 D.尊重
36.标准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 B )米
A. 18 9 B. 28 15 C. 28 14 D. 18 8
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C.翼:指队伍的两端 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38.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 C )
A.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
B.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C.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D.掌握“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9.下列不属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是( D )
A.早操、课间操 B.运动队训练 C.运动会 D.体育课篮球比赛(课堂教学)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学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C
A.体能 B.素质 C.身体
2、田径运动是比 的项目。 B
A.强度、力量、耐力 B.速度、高度、远度 C.素质、技术、意志
3、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一般采用 呼吸。 C
A.鼻 B.口 C.鼻和口同时
4、跳远需要有良好的速度和弹跳作基础,所以跳远教学应该安排在 。 B
A.短跑后、跳高前 B.跳高后、短跑前 C.短跑、跳高之后
5、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球出手时的角度约为 。 A
A.38-42° B.30-35° C.30-45°
(完整推铅球技术可以分为握持器械、预先加速(滑步或旋转)、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姿势、最后用力、器械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几个阶段,其中最后用力阶段是推铅球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一般推铅球为38°~ 42°)
6、 低强度、长时间的匀速跑,心率掌握在( B ) 次/分之间,可以发展有氧耐力。
A.90-120 B.110-130 C.130-150(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
7、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共获得 枚金牌,列所参赛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 C A.28 B.32 C.51
8、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时,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 。 C
A.侧方 B.前方 C.侧前方
(一般情况下的运球,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前外侧约20CM处)
9、在跳高比赛中,只剩下一名运动员时,横杆提升的高度 。
A.不少于2Cm B.不少于3Cm C.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后确定
10、排球正规比赛中男子所用网高为 米。(男子网高为2.43米,女子为2.24米) C
A.2.24 B.2.34 C.2.43
12、普通高中《标准》中规定,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 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 C )
A、18 B、10 C、11 D、5
1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 B )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
14、肩肘倒立——后滚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仰卧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 B、倒肩时,先举腿,再翻臀
C、倒立时,两手撑腰的两侧 D、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15、根据“学法=个人的学习方略”这一认识,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B)
A、学法是因人而异的 B、学法是教学方法的一部分
C、学法是靠学习行为展现的 D、学法与个人性格和经验特点有密切联系
16、生灵敏素质的有效方法?( A )
A、图形变换跑 B、自然地形跑 C、轮流领先跑
17、下列哪一组运动属于球类项目?( C )
A、篮球、足球、水球 B、水球、排球、网球 C、手球、乒乓球、网球
19、分腿腾越练习时,保护人应站在 ( A )
A、跳箱旁边 B、垫子旁边 C、跳箱前方
20、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包括 ( B )
A、擦伤 挫伤 裂伤 B、擦伤 刺伤 裂伤 C、拉伤 刺伤 挫伤
21、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 示范授课 ( C )
A、正面 B、侧面 C、镜面
22、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在我国 城市举行?( C )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 A、大连 B、连云港 C、青岛
23、跨越式跳高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约在 ( C )
A、10—30度 B、20—30度 C、30—60度
25、小学三年级跳远教材要点是助跑轻松有 (B )。
A、节奏 B、速度 C、力量
26、在体育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B )
A、器材 B、情景 C、音乐
27、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从实际出发,以(C)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A、运动项目 B、教师 C、学生的发展
28、社会适应领域目标,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B),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
A、运动技能 B、游戏规则 C、体育知识
29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课时要求是1—2年级相当于每周 ( A )学时。
A、4学时 B、3学时 C、2学时
30、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应是:( B )
A、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B、单元体育教学计划 C、课时教学计划
31.三维体育观是指( A ) 重点强调的是社会的价值,又称人文体育观
A.生物、心理、社会 B.生理、心理、文化
C.竞技、娱乐、健康 D.教育、社会、生物
三维健康观:身体、心理、社会
32.国务院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时间是( A ) 1990年2月20日起施行
A.1990年 B.1998年 C.1979年 D.1993年
33.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是( D )
A.教养功能 B.教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强身健体功能
34.衡量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是( C )
A.条件目标 B.过程目标 C.效果目标 D.教学目标
35.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 C )
A.教学方法 B.组织措施 C.体育教材 D.场地器材
36.下列哪些是属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A ) 1 辅助式. 2.直接式.
A.辅助式 B.传统式 C.现代式 D.讨论式
37.下列哪种方法是发展体能的方法?( A )
A.变换法 B.分解法 C.直观法 D.说明法
38.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方式是指( A )
A.动作 B.技巧 C.运动 D.活动
39.下列哪种属于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授法?( A ) 是普通的理论知识
A.讲授法 B.直观法 C.完整法 D.分解法
40.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是( A )
A.突发事件处理 B.说明与榜样 C.评比与表扬 D.批评与纠错
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课的组织教学、突发事件处理。
41.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是( A )
A.启发诱导法 B.语言法 C.演示法 D.讲练法
42.中小学体育实践课课型可分为( A )
A.新授课 B.专项课 C.必修课 D.选修课
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A )
A.体育教学 B43.下列哪种评价方法属体育课评价的具体方法?( B )
A.讲授法 B.直观法 C.完整法 D.分解法
44..课外活动 C.课外训练 D.课外竞赛
45.下列哪种形式属于校内锻炼?( D )
A.校外自我锻炼 B.家庭体育 C.社区体育 D.课间操
46.课外运动训练的特点之一是( B )
A.健身性 B.基础性 C.娱乐性 D.方向性
47.下列属课外运动训练原则的是( C )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中力量教育原则 C.周期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48.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是指( A )
A.运动能力 B.思维能力 C.记忆能力 D.观察能力
49.体育教师进修的主要特点是指( D ) 1 在职性。 2 师范性。 3 成人性。
A.自学 B.短期培训 C.函授 D.在职性
40.下列哪些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 C )
A.认知规律 B.社会制约性规律 C.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D.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51.新课程标准下,单元教学计划是指( A )
A.某一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案。
B.学期教学计划。
C.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是一种教学内容集合的表述。
D.课时教学计划。
5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成几个运动技能系列。( A )
A.4 B. 5 C.6 D.7
53.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战术中,一般是几号位跟进(C )
A.4 B.5 C.6 D.1
54.直观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A )
A.运用各种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B.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观感知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C.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进行教学的方法。
D.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教学方法。
55.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 A )
A.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
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C.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D.绝对性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56、7支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场次有多少。 ( B )
A、15场 B、21场 C、18场
5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是在: ( C )
A、2002年 B、2005年 C、2007年
59、在田径项目的比赛中属中长跑项目的是: ( C )
A、400米、800米、1500米 B、800米、1500米、200米 C、1500米、3000米、10000米
6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哪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 A )
A、形态 、机能、素质 B、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 C、身高、体重、肺活量
63、学校体育工作的最新法规性文件是什么? ( B )
A、《体育法》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64、2007年湘潭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1—4年级测试的项目是: ( C )
A、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 B、身高标准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 C、身高标准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