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吴家山第四中学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要求】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考点落实】一、董仲舒的儒学主张1新儒学提出的背景:(1)经济: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2)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3)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新儒学的主要思想主张:(1)政治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统一)(2)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目的:加强君权)(3)伦理思想:三纲五常。(目的: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3特点: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宗教迷信色彩;适应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为封建专制服务。4对新儒学的评价: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二、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家大政。(3)兴办太学,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4)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5)规定儒家经
3、典为教科书(五经)。2.影响:(1)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3)有利于政治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难点解析】一、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1)“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4)“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扬弃;“五常”思想推
4、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二、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5、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史料研读】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遗,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班固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的相关主张。(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主张: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2)主张:重视教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变化: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