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天2分,共50分)1旧时干支计时法,一夜为五更,一整天则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更和每一时辰都合约现在的两小时。一更(鼓)是戌时19时至21时左右,那五更(五鼓)是 A 子时半夜23时至凌晨1时 B 丑时凌晨1时至3时C 寅时3时至5时 D 寅时5时至7时2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3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4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
2、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A以氏族为姓 B以封地(国)为姓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5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都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6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云贵地区 西藏地区 岭南地区 黑龙
3、江地区A B C D7.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8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9.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皇权得到加强 B汉代的宰相位高权重 C宰相数量增加 D宰相由处理政事改为负责监察10“朕惟祖
4、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 “新朝立纲陈纪,当以国朝之成法,据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据此判断“朕”创立的政治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三司制度11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设置参知政事废丞相、设内阁设立军机处创立三省六部制A. B. C. D.1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3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A.雅典是小国寡
5、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14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A.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C.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D.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15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16“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
6、亦可诉诸处理。”(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A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已见端倪 B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C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 D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17罗马的私法制度是现代民法的源头,其私法体系包罗了权利主体资格、家庭与婚姻、监护与保佐、物权、继承、债权等详细而周密的制度,以及权利的各种保护措施等内容。出现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城邦民主体制健全 B私有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C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D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力意识淡薄18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19下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A表明国王失去一切权力 B标志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确立C使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社会D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建立20英国于18世纪中叶形成责任内阁制,其与中国明朝时期的内阁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国王权力进一步加强 B内阁拥有立法权C国王权力进一步被架空 D内阁阁臣听命于国王21以下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属于同类的是权利法案 1787年美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A B C D22.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
8、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中体西用 D.君主立宪23.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的力量对比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 D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24.俾斯麦因为与德皇意见不和被罢免,德皇的做法 A合法 B不合法 C说不清 D屠戮功臣25.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
9、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材料的实质在于说明A1787年宪法比权利法案落后 B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C1787年宪法是不完善但很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宪法D这部宪法最大的失误是种族歧视和君主立宪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
10、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
11、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门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1)罗马和元朝都实行了行省制度,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两者有何相似之处?(2分)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又有何不同?(4分)(2)材料二中在元朝的历史上,“行省”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演变?(4分)指出行省制度确立的影响。(2分
12、)(3)材料一中罗马万民法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并从两个角度举例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重大影响。(8分)(4)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自身的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2分)指出在法律实施中,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
13、的话,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
14、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 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
15、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10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表现为哪些方面?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10分)(3)材料三中,孙中山反思到美国式的共和制在我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天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ABBBADACD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ABDBCBDAAC
16、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征服战争,版图扩张;(2分)罗马:行省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元朝: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但受中央节制;(4分)(2)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4分)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产生深远影响(2分)(3)版图扩张,经济贸易活动频繁、法律纠纷或矛盾增多。(两点4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如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基础,如在法律文本方面,1787年宪法、权利法案等文献的颁布;(其它如律师制度、陪审制度、司法原则等)。(4分)(4)由习惯法到成文法(2分)万民法:保护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的法律,在不同民族间有所区别(4分)27(1)主要因素:历史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光荣革命”的推动等。(10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意义: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4分)(3)缺乏社会基础(人们的认识局限,缺乏对共和的认识);(2分)国情不同。(2分)5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