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西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地动仪,第1页,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练习默读课文,了解地动仪样子及作用。,3.了解我国古代劳感人民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张衡介绍,中国东汉科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人。早年在家发奋苦读,17岁去长安和洛阳一带游历,参观太学,求师访友。永元十二年(100)出任南阳太守主簿。永初五年(111)赴京都任郎中和尚书侍郎,并曾两度担任太史令。晚年曾任河间相、尚书等职。在天文学,、,第8页,第9页,
2、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仪器是,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制成候风地动仪。,“,候风,”,有“,候气,”意思,古人认为地震是由地(气)所引发,因而以此为名。,地动仪由精铜铸成,直径 2.7 米,外形像一个大酒壶,中间圆径八尺,顶上有突出子,仪器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地动仪里面有精巧结构,主要为中间铜质都柱(上粗下细棍关,相当于一个倒立型震摆)和它周围八道(装置在摆周围 8 组机械装置)。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头向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信道中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
3、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某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龙头张开嘴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由此便可知道地震发生时间和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据史料记载,候风地动仪曾成功地统计了 138 年发生在甘肃一次强烈地震,从而证实了它准确性和可靠性。,第10页,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 年)制成候风地动仪,地震仪安放在阳,于顺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公元137年)测出在陇西发生地震,可见仪器灵敏度相当高。,曾于138年测出千里之外陇西所发生一次地震,朝野上下,颇为震动。但因为当初朝堂上谶讳迷信劫力很盛,张衡一主要创造没有得到
4、应有重视,候风地动仪也没有被保留下来。,张衡地动仪比外国同类仪器早诞生近一千年。古波斯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才有类似地震仪器。近代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同,但时间却晚了一千七百年。,候风地动仪,第11页,据史书(五行志)记载,公元九二年以后,几乎连年发生地震,地震地域大至数十郡,吊玫地裂地陷,江河泛滥,房屋坍毁。张衡鉴于地震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方位。,右图为张衡于132年制造候风地动仪复原模型。,候风地动仪,第12页,指南车,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一个机械装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手一直指向南方。,据考证,,三国魏,马钧,创造指南
5、车,虽有记载,但造法失传。张衡时对指南车进行了改良。宋史舆服志对其机械结构有详细记载。宋代造法有天圣五年(1027)燕肃所献传统做法和大观元年(1107)内侍省吴德仁所献车制两种。指南车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在齿轮传动和离合器应用上已取得很大成就。,第13页,浑天说,中国古代一个宇宙学说,认为天是一个圆球,地则位于这个圆球中间。天在不停地旋转,日月星辰随天运转,转到地平线之下就看不见了,这种看法比盖天说更合理地解释了天体出没。早期浑天说认为“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东汉张衡浑天仪注),即天地之间上半充满了气,下半则充满了水。到了北宋时代,张载提出“地在气中”(正蒙参两),认为天地之间完全为
6、气所充满。,中国古代浑天家并不排斥宇宙无限观,汉代浑天说代表人物张衡就主张“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认为球形天球并不是宇宙边界,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浑天说对地球形状持何种看法至今还有争论,有些天文学史家认为中国古代浑天家已认识到地球是球形;但更多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中国古代浑天家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公元1,张衡依据浑天原理用铜铸造了浑天仪。,第14页,真假?,杭州“花草地动仪”竟能“测”出印度大地震,前很快,杭州曲苑风荷公园内用花草做成了这个地动仪造型,本是节庆应景之作。不料印度26日发生大地震后,地动仪朝着印度方向龙头发生了断裂,工作人员只好用铁丝将其固定住。于是有好奇者探询,是否杭州这个花草地动仪也具备测震功效?对此公园解释该地动仪只是一个用花草点缀盆景,其结构根本不可能测得震感,这事无非是一个有趣巧合罢了。,第15页,谢谢指导,第16页,